欧美肥胖人寿命(美国肥胖人生)

文章目录:

美发布数据称肥胖让你折寿19年

肥胖容易导致心脏病与糖尿病,同时也会缩短寿命——该项研究成果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Steven Grover发表在12月5日的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糖尿病杂志》(电子版)上。研究称,20-39岁的肥胖人士缩短寿命最长达8年,同时健康寿命缩短19年。

年轻时起肥胖对寿命影响大

Grover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保健营养调查(NHANES)数据,筛选20-79岁白人(不包括拉美系人)3992人,根据他们的BMI指数计算其寿命和健康寿命,健康寿命被定义为未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生命期间。

分解结果发现,20-39岁的男性中,轻度肥胖人群比正常体重人群寿命缩短2.7年,中度肥胖人群缩短5.9年,重度肥胖人群缩短8.4年。同年龄女性也依次减少2.6年、5.6年与6.1年。无论男女,肥胖在年轻时对寿命的影响最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影响逐渐减弱。也就是说,年轻时肥胖对寿命的损伤最大。

肥胖人士三分之一人生与糖尿病心脏病同在

肥胖除影响人的寿命外,对人的健康寿命影响同样很大。20-39岁轻度肥胖男性比正常体重男性短8.4年,中度肥胖男性短11.8年,重度肥胖男性18.8年。同年龄轻度肥胖女性减少6.3年,中度肥胖女性减少14.6年,重度肥胖女性减少19.1年。肥胖对寿命的影响男性表现得更强,但在健康寿命的影响方面,则是女性表现得更强。

从健康寿命的分析结果来看,年轻时肥胖很可能导致人生中最长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心血管病、糖尿病相伴。Grover根据此次研究结果表示:“本次研究结果足以告诫人们应当从年轻时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肥胖。”

肥胖导致寿命缩短近3年?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肥胖不仅是病,还会使人短命

近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再次敲响警钟:肥胖可导致寿命平均缩短近3年。报告显示,在未来30年内,36个世界经合组织会员国(中国为非会员国)中将有9000万人发生肥胖相关疾病。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不仅使人寿命缩短,还会导致会员国国民生产总值减少3.3%。对个人来说,大约每人每年要花费360美元。

毛茸茸的“良药”

近日,瑞典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养狗可以减少人患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这是一项在12年的时间里通过对340万名40岁~80岁养狗人士开展的大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狗可以减少23%的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0%的死于任何疾病的风险。

西红柿是男士的好伙伴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最近的一项涉及5万人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每天摄入增加1毫克,就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3%。

另一项针对50名少弱精症患者研究报告中,每日服用西红柿汁后36%的人精液参数出现了优化。虽然精液中精子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快速进展精子的比例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都有了显著性的改善。快速进展的精子(a级精子)比例从10.6%增加到14.76%,将近40%,而形态正常的精子百分比从7.5%增加到13.5%,将近80%。试验中,参试者服用番茄红素的量相当于每天吃两公斤的熟西红柿或者两勺浓缩西红柿酱。

精准施药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预测细菌耐药性基因的新方法,通过机器学习和博弈论模型,他们能以93%~99%的准确率,预测3种不同类型革兰氏阴性菌中耐药基因的存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美国新发现:晚年发福比终身体重匀称更长寿

作为当下最紧迫的流行病之一,肥胖已经成为诱发很多人类疾病的关键风险因素,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和某些癌症等。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身材肥胖的人在健康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然而,近日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的结果可能会颠覆人们的这一观点。

网络配图

据《新闻周刊》报道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

↓↓

相比终生体重指数(BMI)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成年人而言,成年时体重正常、晚年体重超重的人群往往寿命更长,而那些成年后开始变得肥胖并持续增加体重的人群死亡率最高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成年时体重正常、晚年体重超重的人群往往寿命更长。图据《新闻周刊》

该研究指出,肥胖的负面影响程度会在生命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取决于个体肥胖症的发病时间和体重过重的持续时间,因此利用机体体重指数的相关信息来评估肥胖对人类疾病和死亡率的影响尤为重要。

据报道,该调查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Hui Zheng副教授团队进行的,调查结果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流行病学年鉴》(Annals of Epidemiology)上。

该调查使用的是弗雷明汉心脏研究计划(Framingham Heart Study)中的两个大数据:

  • 1948年-2010年,在对马塞诸塞州某市居民(共4576人)实施的心脏疾病追踪调查。
  • 1971年-2014年,对这些居民的子女(共8329人)实施的健康状况关联追踪调查。
  • 由于原始队列中的成员几乎都已在研究结束时死亡,所以相关研究结果就能够揭示BMI如何在所有的成年人中演变,并能相比此前研究为揭示肥胖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提供更加精确的评估。

    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我们需要比较分析一个体重数据对于不同身高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研究团队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出的BMI,把研究对象分为偏瘦、标准、微胖以及肥胖四大类型。他们的研究结果是,那些开始时体重正常并在生命后期变得超重(从未表现为肥胖)的人群,寿命最长。这个结论支持了2013年的一项早期研究。此前研究发现,那些在50多岁时体重略微超标但保持体重相对稳定的人群在未来19年里最有可能会存活下来。

    另外,Zheng副教授研究团队

    还得出了一个研究结论:

    除了最为长寿的那一类人群之外,那些在其一生中都保持正常体重的人群则是第二长寿者,其次是那些过重但保持体重稳定的人群,之后才是一生都偏瘦的人。

    Zheng副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尽管两代人都展现出了相同的基本研究结果,但他们在年轻人群中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

  • 相较于他们父母而言,年轻人群中较高的BMI轨迹更倾向于在更早的阶段发生上移;
  • 此外,从父母一代到子女一代,处于较高BMI轨迹的样本比例会系统性地增加。
  • 不过,Zheng副教授表示,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度担忧。因为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即便身材肥胖也有可能活得很久。这让肥胖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比以前有所降低。

    同时,研究团队也表示,肥胖具有强烈的轨迹效应。大约2/3的儿童肥胖可以持续至成年。因此,针对肥胖的全球流行及其造成的健康危害,在儿童期预防和控制肥胖迫在眉睫。

    来源:红星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