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3sd(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文章目录:

学习笔记 | 儿童肥胖监测与预防技术规范

儿科医生欢迎您

= 请关注:whekys =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目前的肥胖儿童增多,总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北京等大城市的中小学生肥胖率已达30%左右,全国2013年的统计0-5岁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城市为23.2%,农村为20.1%,儿童肥胖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早期筛查、加强监测意义重大。

儿科医生根据千佛山医院李燕主任的讲稿整理关于儿童肥胖的知识供朋友们学习参考。

儿科医生 ID:whekys

肥胖判断标准?

以身高别体重或体质指数来衡量。

超重:体重/身长或体质指数 M 1SD--M 2SD;

肥胖:体重/身长或体质指数超过M 2SD

体质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2)

如何监测?

对筛查出的超重/肥胖儿童每1-3个月监测1次;

测量身高体重后计算出体质指数;

评估生长速度;

使用体质指数/年龄百分位的曲线图观察。

如何预防?

1.在婴儿期要避免过度喂养。6个月后到12月龄阶段建议奶量600ml,不强迫进食;

2.不提倡多吃水果的方式,因为含糖过多;

3.指导家长使用生长曲线图观察,不要把增长过快当做‘健康’;

4.建议幼儿期的饮食以一天一两肉、一个蛋、一包奶的量,减少谷物及水果;

5.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减少静坐;

6.美国儿童肥胖防治中心的5210防治建议。每天吃5份水果和蔬菜;每天看电视要少于2小时;每天1小时或以上的运动,每周至少2次20分钟以上的剧烈运动;使用水或低脂牛奶代替含糖饮料。

肥胖的危害?

肥胖易出现骨龄提前,影响最终身高,易维生素D缺乏,易出现性早熟;肥胖易大运动落后,易大脑皮层缺氧影响智力;易被同学嘲笑出现自卑心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风险增高。

儿科医生

做你信赖的家庭医生

whekys

关注并分享

做智慧家长

儿科医生

duersi

儿科医生科普公众号介绍:是为普及儿童养育及就诊知识的。版主田致洲医生系威海市儿科副主任医师,儿科主任,中国优妈宝贝杂志特邀撰稿人,中国妈妈网特邀专家、搜狐健康金牌科普作者,多家APP育儿平台特邀专家。儿科医生的医学科普公众号的创始人。在微信中搜索:whekys就找到了。

2020年儿童标准体重表出炉!过胖影响发育!(附身高体重标准表)

近年来,孩子们长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疾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很多家长们平时也很注意饮食搭配和运动,但孩子还是一不小心就“超重”了,真的防不胜防。

相信和我一样担忧孩子家长肯定不少。

今天就来和大家讲讲,关于孩子们体重的那些事。

孩子的体重在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标准。

家长们可以通过我这今天这篇文章,自行判断自家娃是否茁壮成长。

01

不是说几百斤才叫大胖子,只要你的孩子的体重不符合那个年纪的标准体重,就算是体重超标了哦!

来看看儿童标准身高表吧~

参考标准1——中国7岁以下儿童体重标准值

中国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

中国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参考标准2——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值

根据你家孩子的身高,来看看他的体重居于什么水平:

在表格中,最1SD、2SD和3SD是指“标准差”。

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掌握“标准差”的含义,从“儿童肥胖症”的界定标准就说明了问题:

“儿童肥胖症”一般是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

或超过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

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

也就是说,如果你家孩子的体重,超出这几个表格中标注成红色的“2SD”这一列的数值,那就有些超重了。

02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白白胖胖多好呀,干嘛要减肥?

但其实“胖=养得好”的观念早就过时啦!

而且等你们弄清楚了儿童肥胖的危害之后,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 首先,超重并不是喂养得力的表现

相反,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会影响体形。

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危害。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肥胖儿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儿有更多的焦虑,幸福和满足感差。

这种自我意识受损程度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

  • 脂肪细胞增多,容易一胖再胖!

幼儿时期体内的脂肪细胞处于增殖活跃期,增加的速度非常快。

等到孩子长大了了,体内有多少这种脂肪细胞,这辈子就有多少了。

换句话来说,小时候很胖的宝宝,就算长大后凭借种种努力瘦了下来,但体内的脂肪细胞数目也不会减少。

还是易胖体质,很容易一胖再胖。

  • 儿童肥胖带来的其他疾病

人一旦胖起来,各种小毛病都会悄悄找上门。

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03

超重儿童又该怎么办呢?

  • 做好饮食管理

偏好吃高脂、高糖食品的孩子,发胖的机率更高。

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糖和脂肪的含量过高。

其实,孩子的食品应以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少糖)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鸡蛋、豆及其制品。

  • 进行适量运动

如今很多孩子的肥胖是缺乏运动所致,因此,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是为孩子减重的好办法。

不过,运动减肥持之以恒,不可操之过急。

过量运动不仅会让孩子排斥运动,还有造成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游泳、健身操、太极拳、乒乓球等。

  • 解除精神负担

有些家长为肥胖儿童过分忧虑,到处求医;有些对他们的进食习惯多方指责,过分干预。

这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精神紧张或对抗心理,反而不利于减重。

家长应对情绪创伤或心理异常进行劝导和积极援助,去除他们的顾虑和忧郁。

使孩子增强信心,改变过食少动的习惯。

担心孩子肥胖?太矮?皮皮狗告诉你3-7岁身高体重发育指标

对于很多妈妈而言,手就是体重称,眼睛就是尺子,都是凭感受来判断孩子的高矮胖瘦的。有时候难免会生出“我家宝宝是不是太胖了?”“我家宝宝是不是太矮?”这样那样的忧虑。今天皮皮狗就来给大家分享3-7岁孩子的各项发育指标,让妈妈不再“盲猜”,心里总有“数”。

0-3岁宝宝身高、体重、头围的发育指标看这里哦

参考评价:

(1)下列标准取自我国卫生部2009年公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2)“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3)在“±1SD”范围内属于“正常”;

(4)以WHO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水平标准参考评价:

  • 年龄别体重≤-2SD为体重低下
  • 年龄别身高≤-2SD为发育迟缓
  • 身高别体重≤-2SD为消瘦
  • 身高别体重≥2SD为肥胖

*具体存疑建议咨询专业儿科医生。

身高标准

3-7岁男童身高标准值(cm)

3-7岁女童身高标准值(cm)

体重标准

3-7岁男童体重标准值(kg)

3-7岁女童体重标准值(kg)

头围标准

3-7岁男童头围标准值(cm)

3-7岁女童头围标准值(cm)

每一份妈妈的忧虑都充满着浓浓的母爱,每一段孩子的成长都伴随着悉心的呵护。

皮皮狗给予多方位多阶段安心护理,陪伴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