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减肥疗效快 但是适合你吗?
中药减肥从益气、健脾、祛痰、化湿、活血、利水、温阳等方法入手,调理人体脏腑功能,促进内分泌,使身体气血运行通畅,加速新陈代谢,并及时将积聚于体内的多余水份、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美容的目的。
常见的中药减肥草药:
清热型:主要是针对年轻群体,由于年轻群体的应酬多,且饮食油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了脂肪积聚,从而导致肥胖,容易口苦口臭,易饥饿,小便偏黄,容易便秘等,在这种情况下满,除了消脂、利尿之外,最重要的是清热。
清热型的减肥中药主要是:决明子跟绿茶,决明子性微寒,可以降血脂跟降血压,同时还有通便的效果,如果是血压高同时又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过,但是由于决明子性寒,容易拉肚子、胃痛的人就不适合。绿茶本身就具有消除体内脂肪的作用,还可以消食,同时具有抗癌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饮品。
健脾型:有些肥胖者是因为脾脏不好的原因,一直都瘦不下来;如果把脾脏调理好的话就可以促进代谢,自然身体也就瘦下来了。
健脾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薏仁、黄耆跟茯苓。薏仁性温,本身的减脂效果不快,所以多半都是搭配其他药材一起食用;黄耆并没有减脂的作用,但是因为健脾型的人群则可以通过食用黄耆达到补气的作用,可以加快代谢,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茯苓味甘性平又利尿,可以降血糖,补气,增强免疫力。
理气型:最主要是要疏通气的运行,然而使其顺畅的系统在肝,“肝郁则侮脾”,自然也就胖起来了,主要是以年轻的女性居多,心情郁结,胸闷,肚子胀气,月经不调等症状。
理气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陈皮跟玫瑰花,陈皮可以帮助消化、祛痰、理气等功效,但是单独用来减肥的作用效果不强,主要是理气,气通顺,自然肥胖也会跑掉;玫瑰花可以理气,最主要的是副作用不大,减肥还需要搭配其他的药材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滋阴型:主要是老年人容易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阴血不足,所以在补血的过程中还需要活血来辅助,才可以更健康。
滋阴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何首乌和丹参;何首乌可以降低血脂,同时还有补血的功效,对老年人肥胖来说疗效非常好;丹参有轻微补血的作用,但是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活血,有降低胆固醇跟降血脂的功效,可以改善内循环。
上面的这些药材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食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种减肥方法或者食材,亦或者药物,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药物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身体虚弱的肥胖者或者在药物减肥上面是不可以尝试的,比如说9类高危人群
1、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家族成员;
2、结缔组织病患者;
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4、有服用减肥药史的患者;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及亲属;
6、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
7、有门脉高压的患者;
8、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的人群;
9、慢性静脉血栓栓塞病史的人群。
调理脾胃可以赶走“大肚腩”
生活中,肥胖的人常常因自己的“大肚腩”而烦恼,也经常会抱怨:“我别的地方都不胖,就是肚子大。”事实上,无论是全身肥胖还是腹型肥胖,本质上都属于身体代谢紊乱。甩掉“大肚腩”的方法,最常喊的口号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在此基础上,中医从脾胃功能的角度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多痰”“少气”易肥胖
中医认为,脂肪多是体内痰湿瘀滞聚积,肥胖反映了体内阳气虚衰、痰湿偏盛,即“多痰”和“少气”。气血足的人饮食通过脾胃,把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该排泄的湿浊糟粕排出去,不容易长胖;而脾胃虚弱的人吃进去的饮食没有被完全代谢,变成半成品——痰湿,加上气血不足,推动力不够强大,无力排出痰湿浊气,日积月累,堆积在腹部,就出现了“大肚腩”。此外,长期处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状态下,也会伤及脾气,导致脾失健运、痰湿而生、聚为膏脂,存储于腹中,最终发展为肥胖。
甩掉“大肚腩”,该如何调理脾胃呢?从中医用药角度来看,如祛痰利湿的苍术、泽泻、荷叶、苡仁等,活血化瘀祛脂的丹参、益母草、山楂、鸡血藤、川芎等,滋阴降脂的女贞子、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等,益气健脾的黄芪、人参、白术等,消食降脂的山楂、神曲、麦芽等,都具有健脾祛湿、通阳利水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
改善生活习惯巧瘦身
肥胖问题不可小觑,这不仅仅是体重的增长,更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日常生活中,建议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调理改善。
把好入口关: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法。若胖而不壮、松垮虚浮、食量不大,伴有疲倦乏力、肢体困重、腹胀便溏等,多选有燥湿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红豆薏米粥、荷叶粥等;若胖而壮实,食欲旺盛或有便秘、口干舌燥、怕热多汗等表现,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选择具有清热作用的凉性食物,如凉拌苦瓜等;若易急易怒,常感觉胸胁胀满,调理应以清肝泻火为原则,饮食宜选择入肝经、具有清热平肝功效的凉性食物,如芹菜羹、菊花茶、决明子茶、茵陈茶等。
燃烧卡路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每天坚持跑步30分钟、持续跳绳10分钟、每天打羽毛球30分钟等。体型偏胖的人群最好选择每天快走30分钟,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运动时长。
起居宜有常:顺时作息是人体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也是中医学所说的“天人合一”。在该休息的时间持续熬夜,等于打破身体的运转节奏,就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尤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改掉熬夜的坏习惯,这样才能够维持脾胃运化的平衡,身体得到脾胃的濡养,才能维持机体功能的稳定。
文/杨晓娟(江西省中医院消化二科主治医师)
这一体质,或易致肥胖!速来自查
秋末冬初,天气干燥,人体容易被燥邪侵扰,出现舌红少津、眼干鼻燥等症状;同时由于饮食不节等原因,一些人体内湿气较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摄入的水分难以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这一时期养生既要注意润燥,也不能忽视祛痰湿。
身体里的四种“水”
中医认为,津、液、痰、湿可以简单代表人体内水液的四种状态。津、液是我们体内正常的水,可称为“好水”,湿、痰是身体受到外邪侵袭或体内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可称为“坏水”。
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例如口水、汗液。
液:质地稍浓稠,灌注于关节、脏腑等,起濡养作用,例如关节腔里的组织液。
湿:湿性黏滞,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痰:具有黏腻、重浊的特点,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如果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会导致多种复杂疾病。
水液失常可导致多种病症
身体的津液太少,可导致湿疹、荨麻疹、呼吸道疾病、干燥综合征、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痰湿体质容易导致肥胖,可引发“三高”、心梗、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好水”太少、“坏水”过多,都容易引发健康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养治疗。
【津液少】
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脾主运化,可将津液转输至心肺;肺主通调水道,可将津液输布至全身。如果脾的运送功能出问题,会导致津液不能到达肺;同时如果肺气虚,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全身。
●症状:发色枯黄、口腔溃疡、干咳、舌红少津、牙龈肿痛、眼干鼻燥、面色萎黄、容易感冒、健忘。
●调养方法
银耳百合雪梨羹:主要材料有银耳、百合、雪梨、马蹄,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日常锻炼:练习八段锦中“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有宽胸理肺的作用。
【湿气重】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从而形成湿气重的情况。另外久居潮湿阴冷环境,也会使湿邪侵入体内,导致脾虚湿气重。
●症状:口干不欲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瘙痒、大便黏腻、关节僵直。
●调养方法
山药百合胡萝卜小米粥:有健脾养胃、清心润肺的作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有节、保暖腹部、调节情绪、保证良好睡眠。
【痰湿多】
湿邪困于人体内,如不能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化成“痰”,其致病种类繁多复杂,有“痰生百病”的说法。
●症状: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唇红口疮、咽喉肿痛、困倦乏力、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痛经宫寒、大便黏滞不爽。
●调养方法
陈皮薏米煮水代茶饮: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萝卜山药老鸭汤:有健脾、生津、化痰的作用。
按揉液门穴:有调节人体津液、润燥祛湿的作用。
秋冬祛湿润燥小方法
●桂花、生甘草泡水代茶饮:有祛痰湿、温脾阳、疏肝解郁的作用。
●石斛、麦冬煮水代茶饮: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日常锻炼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有疏通三焦、引火下行的作用。
小贴士
使用以上调养方法需注意: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还需辨证施治。
来源: 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