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最困扰台湾人疾病是全身酸痛 其次是肥胖
中新网8月2日电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近日公布的健康大调查显示,最困扰台湾人的疾病其实是全身酸痛,其次才是肥胖;在自评健康状况中,以18岁至44岁人群评价最差,65岁以上人群反而评价最佳。
虽然减肥一直是热门的健康议题,但有关机构发布的“2018年台湾健康大调查”指出,台湾人的十大困扰症状中,看似不严重的全身酸痛竟位居第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18岁至35岁的人群就占了患者三分之一。
骨科医师陈怡孜分析称,全身酸痛最大原因就是久坐、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以及姿势不良,而且,上班族的情况最严重。
第二名至第十名疾病依序是:代谢变差(肥胖、水肿等)、眼睛干涩、过敏、胃痛、失眠、便秘、头痛、口臭、牙痛。
陈怡孜指出,因不良习惯造成的慢性发炎疼痛最难治疗。观察台湾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发现,受访者中有45%久坐,每天使用手机、电脑超过8小时的有40%,睡前还要玩手机的也有37%。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全身酸痛、肥胖、眼睛酸涩、胃痛、失眠、便秘、头痛等十大症状的原因,因此,想摆脱病痛,首要就是改变生活习惯。另外,对比上班族与退休族发现,自认为“健康状况良好”的以65岁以上人群最多,高达75%,相反,18岁至44岁的年龄层中只有58%至59%自认“健康”。
外媒称中国农村肥胖儿童井喷:垃圾食品吃得太多
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 研究人员发出警告说,随着富含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饮食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中国农村地区肥胖儿童激增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据法新社4月26日报道,一项对中国山东省为期29年的调查显示,2014年低于19岁的人口中,17%的男孩肥胖,女孩的数字为9%——1985年两种性别的肥胖人口都不足1%。
调查报告的作者警告说,这些发现对于整个国家都有指导意义,2014年中国的13.6亿人口中约有一半生活在农村地区。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联合作者张英秀(音)说:“超重和肥胖现象增长与中国农村收入增长同步出现,我们预计未来几十年这种趋势在山东和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仍将持续...对于决策者来说,这是一记警钟,不应当忽视对中国农村地区肥胖问题的干预。我们需要向儿童普及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观念,监控其体重,并检验这些努力是否会产生影响。”
对于《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这项研究,欧洲心脏病学会的约普·珀克说:“这种情况极其令人担忧...这是我所见过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人口最急剧的增长。”这些数据来自山东省六个地市政府对于约2.8万名农村学校儿童(7-18岁)的调查。
研究发现,超重男孩的数量从0.7%增长到了16.4%,女孩则从1.5%增长到近14%。这项研究也利用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与身高的平方的比值)界定超重和肥胖,但是区别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数值范围。
对于世卫组织而言,BMI处于25-29.9之间被界定为超重,超过30为肥胖。这项研究的作者则使用了更加严格的限定,24-27.9为超重,高于28为肥胖。
珀克说,这意味着很难将这些数据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在中国发现的肥胖趋势。
法国的肥胖专家达维德·诺卡指出:“西式饮食的引入,尤其是含高热量的美国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是这种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张英秀(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历了飞速的社会经济和营养结构变革...在当今中国,人们比过去吃得更多,运动量却有所减少。传统的中国饮食已经向着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结构转变。”
一项2005年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发现,4.3%的男孩和2.7%的女孩经常喝软饮料。近13%的男孩和4.3%的女孩每天花在玩电脑游戏上的时间超过两小时。
这项研究发现,这一趋势在7岁至12岁的儿童中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在青少年中的增长速度。而且,研究人员猜想,男孩的肥胖率更高,或许是源于对男性的“社会青睐”,这导致了“男孩更够更多的享用家庭资源”。
世卫组织称,超重是导致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珀克说:“中国即将出现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显著增长的情形,西方生活方式的流行将会牺牲掉更多生命。”
去年,中国的一份全国性的报告指出,2012年该国成年人的肥胖率增至9.6%,在十年间翻了一番多。
发表于2015年3月一期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称,中国人口中有四分之三心血管状况不佳。在中国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主要的致死因素,10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翻了一番多。
报道称,中国的肥胖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缩影:4月开展的一项刊登于《柳叶刀》的大型调查称,到2025年,全球每四个成年人中就会有一人肥胖。(编译/张琳)
【延伸阅读】台媒:大陆胖子人数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 台媒称,刊登于医学杂志《The Lancet》报告显示,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男性人数为4320万人,女性人数为4640万人,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而美国则以4170万肥胖男性和4610万肥胖女性位列第二。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网站4月5日报道,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调查报告显示,历时40年对1920万成年人的体质指数进行趋势调研后得出,1975至2014年,男性肥胖率增加了2倍,女性肥胖率也增加了1倍。
研究人员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到2025年肥胖水平不超过2010年的全球目标几乎无法实现。
报道称,大陆卫计委曾于2015年6月在《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提到,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肥胖症患者将面临巨大的健康隐疾,也会造成未来医疗庞大支出。
资料图片:广东清远32岁的汉子邓桂梁体重达522斤,超越了曾经的“中国第一胖”梁用。在医院,邓桂梁走了几步就气喘吁吁,护士赶紧搬来凳子。
(2016-04-06 00:12:00)
【延伸阅读】台媒:大陆现“胖子商机” 大尺码服装店月销千件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肥胖人口全球第二多,约4亿人超重、肥胖,这些“重量级”人士的穿衣需求,带动一股胖子商机。越来越多实体店锁定肥胖人群销售大尺码服饰,月销量都在上千件,不逊流行服装店。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2月24日报道,大陆肥胖成人越来越多,连儿童也跟着“横向发展”,为数亿的胖子人口遭遇尴尬穿衣需求,竟成为年轻人创业商机。
去年,两名法国商学院毕业生登陆创业,看准“小胖子商机”。光上海就有超过18%的小学生超重,和美国比例不相上下。法国创业者针对肥胖儿童推出弹性面料、宽松腰围的大尺码童装,主打结合欧式设计风格、款式时髦,主要在淘宝进行销售,未来计划与学校协商设计“大尺码校服”。
河北创业新生代则看准大尺码女装商机,在北京大兴区开设胖子服饰店,由于店内贩售的服饰强调年轻、新颖,相当受欢迎,最后干脆自己找工厂加工成衣。
重庆一对胖姐妹,十分了解胖女孩穿衣困扰,店内的大尺码女装最小码是XXL,但款式流行,流苏、连身裙、两件式、A字裙应有尽有。开业7年多,已累积超过2000名会员、老顾客。
武汉也有一家大尺码女装店,店内女装售价动辄上千人民币,但主打可免费修改扣子、腰围、享有售后服务,尽管价格偏高,仍然大受消费者追捧。
资料图:肥胖对身体健康损害很大。(图片源于网络)
(2016-02-25 07:55:00)
【延伸阅读】港媒:内地胖童多与环境含大量动物用抗生素有关
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 港媒称,去年内地官媒曾公布数据,指中国的肥胖问题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上海复旦大学日前亦发表研究,指内地多肥胖儿童或与环境中含有大量动物用抗生素有关。
据香港《东方日报》2月23日报道,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量高达16.2万吨,占世界总用量一半,当中超过5万吨被释放进入自然环境中。研究人员采集江苏、浙江及上海三地近五千份儿童尿液样本,经3年多研究,发现近八成的体内都至少有一种抗生素,甚至曾检测出临床上已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及食物中经常使用的抗生素种类。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确认动物用抗生素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与儿童肥胖有明显关系,推测是抗生素透过污染水源及食物进入人体后,间接促进脂肪生成。
官方公布数据则显示,中国肥胖人口由南向北逐步增加,中国北方较多胖子,平均近四成,河北更以41.9%居首位。有专家指,北方气候、饮食习惯与南方有异,南方人亦因炎热天气而使新陈代谢较快,肥胖人口相对较低。
资料图片:肥胖
(2016-02-23 07:44:00)
【延伸阅读】台媒:每逢佳节胖3斤 春节后大陆健身房减肥者增3成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微博疯传顺口溜“每逢佳节胖3斤”、“仔细一看3公斤、减肥拼命小半年,未到成功又过年”。这反映部分真实现象,近来上大陆健身房想健身减肥的民众的确比以往多出30%。
据台湾“中央社”2月18日报道,大陆兰州晚报记者17日走访当地多家健身房,发现前来健身减肥的人比往常多了30%以上。正在健身房的孙小姐就说,“在家过了1个假期,感觉胖了至少8斤”。
网上有句玩笑话“二月不减肥,三月徒伤悲”,还蛮写实的。因为不少民众发现经过一个春节后,自己肚子上的“游泳圈”又增加了一圈。
健身房的教练说,春节后很多人都会陷入健身的误区,都想尽快消去赘肉,反而弄得自己头昏眼花,其实,节后健身和平时一样,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度,循序渐进,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
教练说,突然高强度的健身很可能让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比如疲劳、乏力等,这很可能让健身者对健身产生逆反情绪,不利于塑身减肥。因此,循序渐进,让身体一步步适应变化,才能有效健身减肥。
资料图片:减肥
(2016-02-18 14:42:00)
空气污染使人发胖?
吸气都长肉,也许不再是一句玩笑……
江苏昆山杜克大学研究团队透过白老鼠实验发现,污染严重的空气下老鼠心肺和代谢功能混乱容易导致体重增加,以此推理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民众或也会因空气污染肥胖。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2月22日援引东网报道,江苏昆山杜克大学全球环境健康教授张军锋及其团队以空气污染是否会导致肥胖进行实验。他们把两组怀孕的白老鼠,一组放在污染严重的北京市外,一组则是放在滤去大部分污染物的空气中结果发现,两组都吃同样的食物下,暴露在空气污染中白老鼠在怀孕期间体重明显增加,而产下的小鼠也一样比较重,体重增加的部分都是腹部脂肪明显增加。
报道称,张军锋分析,放在空污的白老鼠在实验第十九天后,肺、肝脏发炎严重,低密度胆固醇、三酸甘油酯都偏高。
不过,张军锋也表示,虽然《2015年中国肥胖指数》显示,空气污染更严重的北方地区,其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其中河北更是全国肥胖率最高的省份,高达41.9%,但“空气污染导致肥胖率增加”的推论,仍待更严谨的研究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