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肥胖(自发性的意思)

文章目录:

中国科学家揭示肥胖导致糖尿病原因

新华社昆明5月9日电(记者岳冉冉)中科院科学家用四年时间通过猕猴实验,揭示了肥胖导致糖尿病原因,印证了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生理学-内分泌及代谢》上。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2015年,全球有4.15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介绍,目前关于肥胖与糖尿病的研究,大部分使用啮齿类动物,并不能很好地模拟人类糖尿病。而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猕猴与人类的遗传背景和生理结构更为接近,是研究人类糖尿病的极佳动物模型。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历经四年时间,从2000多只猕猴中成功筛选出一批自发性肥胖猕猴和自发性糖尿病猕猴,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猕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人类肥胖、糖尿病非常接近。随后,研究团队对这些筛选的猕猴肝脏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自发性肥胖猕猴肝脏出现脂肪肝,脂肪酸氧化途径和脂肪合成途径明显上调,这与人类脂肪肝的表型十分类似;而在糖尿病猕猴的肝脏上,参与氧化磷酸化途径和支链氨基酸降解途径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糖尿病猕猴出现肝损伤,可能是由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速了肝细胞的凋亡。

“也就是说,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从脂肪积累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的转变。”梁斌说。

该项成果探讨了肥胖导致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为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完)

中国科学家揭示肥胖导致糖尿病原因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昆明5月9日电(记者岳冉冉)中科院科学家用四年时间通过猕猴实验,揭示了肥胖导致糖尿病原因,印证了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生理学-内分泌及代谢》上。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2015年,全球有4.15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介绍,目前关于肥胖与糖尿病的研究,大部分使用啮齿类动物,并不能很好地模拟人类糖尿病。而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猕猴与人类的遗传背景和生理结构更为接近,是研究人类糖尿病的极佳动物模型。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历经四年时间,从2000多只猕猴中成功筛选出一批自发性肥胖猕猴和自发性糖尿病猕猴,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猕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人类肥胖、糖尿病非常接近。随后,研究团队对这些筛选的猕猴肝脏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自发性肥胖猕猴肝脏出现脂肪肝,脂肪酸氧化途径和脂肪合成途径明显上调,这与人类脂肪肝的表型十分类似;而在糖尿病猕猴的肝脏上,参与氧化磷酸化途径和支链氨基酸降解途径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糖尿病猕猴出现肝损伤,可能是由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速了肝细胞的凋亡。

“也就是说,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从脂肪积累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的转变。”梁斌说。

该项成果探讨了肥胖导致糖尿病过程中,肝脏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为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切胃就能瘦?别只想着变美而忽视这些风险!

本文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女子力科学社联合出品

减肥,是一个一直都有争议性的话题。这也是不少身材“胖”的男男女女们的一大痛心针。

不少想要减肥的小伙伴经常发誓说今天一定要运动,一定不能吃零食。可是一到晚上就嘴好闲啊,去超市买点零食吧。锻炼还是算了明天再说吧。日复一日,也瘦不下来。

有的人说了:我每天吃的东西比那些瘦的人吃的都少,为什么还是那么胖?这不公平!

学姐想说:人家今天吃了火锅,但是她每天都在做运动,也没有说每天吃雪糕和零食,而你呢,吃完饭是不是立马坐下不动了?回到家还会做运动吗?除了吃饭还吃别的零食吗?

有人问过学姐:没有办法控制食欲,也坚持不了锻炼。那该怎么瘦下来呢?之前看到说做切胃手术有效果,但是安不安全啊,适合我吗?

真的想立竿见影的瘦下来,除了管住嘴迈开腿,有很多人会选择做减重手术。减重手术是有效,但是千万别急着去做,因为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做!女子力科学社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的花苏榕大夫告诉你效果奇好的减肥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

· 温馨提示 ·

没有Wi-Fi的同学可以移步下方观看文字版

这里是文字版

不少妹子在网上看到了某某明星做了减肥手术,效果立竿见影非要也来一刀。医生也特别理解大家想要瘦想要变美的梦想。确实胖不仅影响外观更是一种危险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不孕不育等等,都可能相伴而来。

更可怕的是,长期肥胖如果得不到控制,越胖平均寿命越短。所以说肥胖这事不能纵容。但是减肥手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通过手术来减肥,最常用的有两种手术方式,第一种叫腹腔镜右状胃切除就是把原来的霸王胃,裁成修长的袖子形状,吃一点就饱绝对没法暴饮暴食。

还有一种是胃旁路术,把胃打成上小下大两个隔间,把小隔间和肠子连起来,让食物抄近道减少肠道有效吸收长度,可以快速控制体重并长期保持。

这些手术不仅从表面上改变了胃肠,更是可以改变肠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系统。尤其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有帮助。这两种减肥手术跟常见的减肥方法比较的话,效果立竿见影还能长期保持肥胖带来的疾病。如果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心动吧?但是必须记住,减肥手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它本身有很多风险和弊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来做利弊权衡。

一般来说体重指数就是BMI,大于37属于重度肥胖,持续肥胖下去对身体的综合伤害,比手术的伤害还要大,因此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应该考虑手术。轻中度肥胖也就是BMI没有达到37的人,要是已经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等问题的,也可以通过多学科会诊评估来判断是否可从手术中获益。

而微胖界人士就老老实实管住嘴迈开腿吧,只要是手术都会有风险,你们承担的手术风险和伤害和重度肥胖者是一样的,但获得的减肥效果却比他们小得多。微胖的人得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的风险不高,做不做都差不多。而别的疾病比如营养不良,自发性气胸的风险却比重度肥胖的人还要大。所以微胖的人做减重手术,弊大于利是不划算的。

肥胖作为一种病,要看医生。既不要害怕手术,也不要过度手术。减肥别乱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