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带来的难受(肥胖带来的难受是什么)

文章目录:

肥胖也会让人“伤心”?是真的

近日,长沙34岁的周先生(化名)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晚上甚至不能平躺入睡。

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周先生被确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他的血压更是高达160/110毫米汞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血管(前降支)狭窄95%,若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心衰,这些都是老年病吧?”对于诊断结果,周先生很疑惑:“我才30出头,怎么会得老年人得的心脏病呢?”

“原因就是过于肥胖导致血管狭窄而引起的心脏肥大。”心血管内科四病室主任王勇解释道。

原来,周先生身高174厘米,体重却重达240斤,平时是无肉不欢,宵夜活动随喊随到,几乎没规律运动过。

“一直以来只是觉得自己胖了一点而已,没想到肥胖居然带来这么多病!”经过介入手术植入支架和施行基础治疗后,周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

王勇解释,冠心病以老年人多见,但是近些年呈现年轻化趋势,而过度肥胖就是导致冠心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肥胖会给心脑血管带来过多的压力,时间一长,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冠心病。

“肥胖的人更易罹患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王勇介绍,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同时身体活动消耗不足,就会导致肥胖。因此,“管住嘴、迈开腿”,才能把身上多余的脂肪甩掉。

“管住嘴”就是指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肥胖者应根据肥胖程度,制订计划逐步减少热量摄入,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戒烟限酒,控制油、盐、糖的摄入,尽量少吃零食、甜食和含糖饮料,多吃新鲜蔬果、豆类和全谷食物。

如何“迈开腿”呢?王勇建议肥胖者要改变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坚持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慢跑、健步走、游泳等。可以适当地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从而消耗更多热量。对于肥胖者,或者已经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做到疾病的早防早治。(段勇曾海涛)

发胖、胃口差、腹胀便溏都是「湿」的警告!别让一时安逸摧毁余生

本文导读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身体长久的小隐患总想着熬一熬就过去,熬一熬可能就熬到了尽头。文章带你了解常见的脾胃小不适如何产生并慢慢影响人体,进而酝酿疾病危机,并给出了三种调理的思路,希望能有所裨益。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经常食欲不振、吃东西后容易腹胀、容易消化不良,然后大便经常稀溏,经常感觉无力,身形肥胖浮肿或者消瘦,相比上班挣钱,却经常不在意,总说熬一熬就过去。

反正没接触中医以前,我也是这样觉得的,那时我比现在胖20斤,舌上白厚厚的苔也是现在的两倍,舌体也比现在胖大的多。

刚开始没在意,实在不舒服就吃点藿香正气水就熬过了,久而久之就生了一场大病,让我开始了中医的探索之路。

后来我知道了,胃口差、腹胀便溏、发胖这些很可能是湿气在体内集聚的信号。别小看湿气,常年缠绵的湿气积累可能就是让你生一百种疾病的开端。

现代人为何总易被湿困扰

天天听人说湿气重,你肯定是脾胃不好了。到底为什么湿气那么爱和脾胃纠结?!

这和它的生理功能有关。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供应各方面的需要,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活动的能源依靠于脾胃对每日摄取食物的消化转化能力,精气血津液的产生和充实都以脾胃的健运为基础。

如果脾失健运了,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往四肢肌肉输送,就会出现四肢乏力,形体消瘦或者肥胖;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往上输送,就会出现头晕、精神不振、视物模糊、耳聋耳鸣的症状,中医称之为清阳不升,清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脾胃吸收食物营养转化的能量。

那么清气去哪了呢?清气这股能量当然没有少,只是能量没有很好地实现「脾精四布」,后果就是那些有能量有营养的东西都集聚在了中焦脾胃自己身上,这也是为什么脾虚会发胖。

有人说这不是好事吗,这样脾营养就充足了呀?然而需求总是有限度的,多余的营养物质囤积久了,就会腐烂变臭转为秽浊的垃圾——生痰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生内湿」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人营养丰富不像以前的人粗茶淡饭,还干农活劳作很多,体内的湿气能经常通过出汗排掉一部分。所以那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进入人体后,没有运动又待在空调房里汗也没出一点,多余的营养经常会产生堆积变成「湿气」给脾胃带来很大负担。

现代人很少有人能饿着了,所以很多都是痰湿的体质。

很多人顶着个大肚腩说没问题啊,我体检很健康。只能说如果体检都能在检查早期100%发现隐患的话,现代医学就不会有这么多棘手的难题了。

从中医的角度看,脾胃虚弱两三天没问题,但如果一直处于虚弱的状态久了,那些没能运化的过剩营养就会泛益肌肤,堆积起来变成肚子上的脂肪或者内脏的脂肪,甚者肿物之类的结聚。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写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抓住两点看脾虚

食物在胃里面腐熟以后,就交给脾来吸收营养了。脾主运化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运化食物,一部分是运化水液。所以判断自己有没有脾虚可以通过以下这两个方面来作为简单的参考。

脾虚食物不运化(消化):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不想吃东西、或者吃东西后肚子发胀。因为脾自己消化的能力减弱了,所以主动发出身体的信号,告诉你不要吃那么多了,消化不了。

脾虚水液转枢不利:容易出现不喜欢喝水,小便次数少,大便中水份比较多、大便次数多拉不干净而且很黏。脾虚消化不了水液,都集中在脾胃那里,这时脾胃就像一个水库,再往水库里注水就要决堤了,所以身体告诉你不能喝水。

然后脾虚不能把水导引利用起来,水液就只能从排便中流失了,肠道中变成十分潮湿的环境,就会出现大便粘滞不爽,或者水太多运不走大便稀溏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外在表现来判断。

脾虚的外貌:皮肤偏暗黄蜡黄、大肚腩、体重超标肌肉松松垮垮、嘴唇暗淡无华、眼袋重等等。

顺应喜好健脾,不做无用功

人困的时候不是说吃鲍鱼燕窝就能补了,人困了休息就是补,人渴了喝水就是补,顺应脾特性的才是补

而脾喜燥恶湿,在中医里面有说:治脾不治湿,非其治也。

所以治脾的基本思路就出来了:

一是补气以健脾。

任何脏器功能的减退都以气虚为先兆,气虚久了就变成了阳虚。我们说阴成形,阳化气。有形的食物可以理解为一种有形的阴份,而消化这些阴的东西就需要阳份的火力。而气属于阳,就是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所以补足脾气为健脾第一要务;

二是化湿以健脾。

脾是营养精微转枢之地,稍有疏忽就容易让过剩的营养集聚而产生湿气,干燥的坏境是脾所喜欢的,所以清化湿气的方法能让脾恢复生机;

三是消食以健脾。

有人说,脾本来就是消化食物的。对的,但有时候脾胃功能虚弱的时候,就像人馁了,除了给他补充营养外,得让他早点下班休息才能恢复元气。

帮它做完消化食物的工作,减少工作的负担,才能让脾胃有多点时间休息,有自我修复的时间,不然每天食物消化不了产的生内湿反过来又会把脾胃给困厄住。

治脾的方子有很多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汤等。

但是对于普通的养生人士来说,一是太复杂严重的情况就直接就医了,容不得自己用药的机会;二是喝中药的方式与慢慢调理身体的原则有点不协调,担心中药用力过猛而变生他疾;三是现代人普遍工作忙碌,若不是病入膏肓,想必是不可能有慢工细活来熬中药的时间了。

如果觉得熬中药麻烦,又不想太正式的喝中药调理,可以尝试一些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随时随地不受限制。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因为肥胖,给我带来的五大烦恼,你中了几条?

每个女人,都梦想拥有一个完美比例的身材和浪漫的爱人,因为这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从小,我就是一个不容易长胖的人,性格老实,是大人和老师们眼中的乖娃娃,从来没有感受到因长胖带来的烦恼。

自从怀孕分娩后,体重由原来的54公斤到现在的65公斤,长胖了足足22斤,因为肥胖,给我带来的烦恼太多了。

烦恼一:不喜欢逛商场买衣服,因为买不到喜欢的款式

以前,挺喜欢买衣服打扮的,因为这会让自己心情很好。可是,长胖后,原来的M号穿不了了,所以只能买一些宽松版和运动款的服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逛了很久的街,好不容易看见了一条自己非常喜欢的连衣裙,迫不及待地让店员拿出来自己试穿,可是肚子上多余的肉无法穿上,只能无奈的离去,那种心情是很难受的。

烦恼二:坐地铁误被别人当作孕妇让座

其实,我自己长胖了20多斤,自己原来是没啥感觉的,只是遇见许久未见的老同学时,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长胖了。但有一次坐地铁,由于生小孩腹部没收好,加上穿的衣服很显肚子,竟被一位阿姨当成孕妇,问我有几个月了,给我让座,当时那个尴尬,让我觉得不能再这样胖下去了。

烦恼三:身体不如从前,体质变差,抵抗力下降

由于肥胖,平时久坐不爱运动,身体素质下降,时不时地感冒,当你的身体能承载的重量超重时,身体怎能好。

烦恼四:爱人不经意的言语伤害

都说男人是视觉动物,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在当下“以瘦为美”的时代,以前,爱人从未说过我胖,还说以后胖了也同样喜欢。可当自己长胖后,爱人时不时地说,“你咋现在长这么胖了”,内心还是很受打击的。

烦恼五:变得自卑,没自信

因为胖,所以不想买新衣服,因为没有能穿的码,由于不打扮,心情也变差,人的能量场自然就变弱了。慢慢的,就会变得自卑,没自信。

因为肥胖,给我带来了以上五大烦恼,所以,现在的我特别想要减肥,目前体重64公斤,大家有什么健康的减肥方法吗,如果有请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感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