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睡觉时会打呼、磨牙?解决办法都在这了
有种声音,或许当事人听不见,但枕边人或室友却备受折磨,在无法入睡的夜晚,听着“有起有伏的歌曲”,迎来了烦躁痛苦的早晨。没错,就是打呼和磨牙。
经常有朋友在问:伴侣/室友睡觉打呼还磨牙怎么办?那呼噜打的震天响,好不容易歇会吧,磨牙又开始了,这让人根本睡不着,快撑不住了。求支招!
于是有热心网友出招:轻轻地拿起枕头,慢慢地捂住TA的脸,五分钟即可永久治愈。
如果你身边有人打呼,请转告TA,这么多年都安然无恙,是因为世界有爱啊!
睡觉打鼾是睡的香吗?
不是,睡觉打呼噜是因为呼吸不畅。
很多人认为,睡着打呼噜的人就是睡的香,鼾声响亮,睡得更香。其实打呼并不是好事,恰恰相反,它是睡眠呼吸障碍最外在的表现。
当然,这并不代表每个打鼾的人都有睡眠呼吸障碍,一般轻微的打鼾并不构成健康危害,但总是大声打鼾的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严重时会威胁到健康。
说说鼾声是怎么来的:我们在呼吸时,气流是从口、鼻进入,再通过口腔、鼻腔、咽喉等部位进入到气管,中间过程中哪一个地方不通畅,都可能发出声响。
这种不通畅在部分人可能是这些部位存在生理结构本身的异常,而多数人主要是睡眠中相应的软组织松弛、塌陷,而造成了呼吸不畅,通气阻碍,发出了鼾声。
生活建议
对于发出轻微鼾声的人,建议改变睡姿——侧睡。当我们侧睡时,松弛的软组织坍向侧面,不容易堵塞到气道。
还有改变生活习惯,比如适当减肥,肥胖会使打鼾加重;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睡前不喝浓茶、咖啡、酒精类饮品。鼻子有过敏者可适当使用药物,使鼻道畅通;
此外,医疗器械方面也有口腔矫治器和CPAP呼吸机两种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睡觉时坚持规范使用,有一定成效。
为什么睡觉时会磨牙?
如果你的枕边人睡觉打呼,还有磨牙(仅讨论成年人睡觉磨牙),这简直是中了头奖的豪华套餐啊。
民间传言,磨牙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睡觉姿势不正确”等等,但目前并没有足够证据支撑其与磨牙的关系。不过,磨牙的确是由多方面原因协同导致的结果:
● 精神影响
磨牙是焦虑、紧张等情绪释放的一种方式。当身体处于疲劳、焦虑、紧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过程失去平衡,使咀嚼肌的运动,发生不规律的痉挛或者收缩。
● 其他(某些疾病)
像帕金森、梦游等会影响到我们的运动功能、睡眠情况以及心理问题的疾病,有可能会出现磨牙的症状。此外,遗传也与磨牙有一定相关性。
● 饮食上的刺激
比如晚饭吃太饱、睡前吃东西,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消化系统得不到休息,咀嚼肌也会被刺激到运动,导致磨牙。还有喝酒、咖啡、吸烟等外源性因素,也会引起或加重磨牙。
● 牙齿本身发育问题
如果牙齿排列不齐而长期使用一边的牙齿咀嚼,也会让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引发磨牙。另外睡觉时把头偏向一边,也可能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而磨牙。
生活建议
虽然目前针对夜磨牙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磨牙可能会造成牙齿磨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肌肉疲劳等后果,所以建议采用一些保护性的措施。
对付磨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去医院口腔科定制一个软垫,在睡觉时戴着。如果发现伴侣睡觉时磨牙,等TA醒来,最好让TA尽快去医院定制。
软垫就是一个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的塑料软垫,用它将相互磨耗的牙齿分开。这样就能保护牙齿,减小肌张力,对关节受力也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重要的是能减轻磨牙声对枕边人的干扰了。
提醒大家,一定要定制磨牙软垫,别在网上买,这个东西对材料要求很高,而且每个人的尺寸各不相同,必须贴合每个人的牙弓大小。
最后,那些被鼾声、磨牙声侵害的朋友们,在枕边人牙垫做回来以前,睡觉时可以先选用防噪声睡眠专用耳塞等,尽量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健客新健康
军医科普:食物不耐受 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现在是一个人人以“吃货”自居的时代,吃遍天下美食是所有吃货朋友们最大的愿望 。都说中国人最会吃,但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有口福尝遍美味,有些人在吃过某种食物之后会出现肠胃或皮肤不适,很多人都误认为是过敏。对某种食物过敏绝对可以被列入吃货的头号酷刑,那种看着美味而不能吃的痛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万万不能体会的。但是你知道吗?你对某种食物的“遗憾”诀别可能不是因为过敏,还有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很多人知道食物过敏是怎么回事,但对食物不耐受了解甚少。什么是食物不耐受呢?食物不耐受属于第Ⅲ型过敏,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因某种原因不能完全充分消化食物为氨基酸、甘油、单糖等简单产物,某些不完全消化产物在消化道吸收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后者与相应不完全消化产物特异结合形成中等分子大的免疫复合物,随血流到达机体各器官、组织,沉积于机体内,激发Ⅲ型超敏反应。长期进食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形成复合物,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系列症状疾病,其中慢性胃肠疾病和皮肤过敏最为常见,这些复合物最常沉积在胃肠道里,很容易引起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慢性胃肠道疾病,本身皮肤不好的人刺激后会出现湿疹或荨麻疹。此外,有些人可能出现偏头痛、精神紧张、注意力涣散、嗜睡症、睡眠障碍、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关节疼痛等症状。
食物不耐受可能引起以下症状:
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口臭、打嗝、胀气
皮肤系统:湿疹、指甲和头发较脆、头皮屑、荨麻疹、皮肤干燥、黑眼圈
神经系统:焦虑、忧郁、无法专心、暴躁易怒、坐立不安
呼吸系统:气喘、慢性咳嗽、喉咙痛、流鼻水、鼻后黏液分泌增多、慢性鼻窦炎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发炎、关节疼痛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阴道搔痒、阴道分泌物增多
心脏血管系统:胸部疼痛、心律不整、高血压、心跳加速
其他方面:疲劳、晕眩、头痛、睡眠困难、体重快速变动、肥胖、磨牙
看到了吧,吃也能吃出毛病来!而且,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形成复合物,加重原有的症状并继续下去。免疫系统超负荷,致使人体出现高血压、肥胖、头痛或偏头痛、慢性腹泻、疲劳、感染等一系列症状或疾病。
食物不耐受引起的症状一般是在进食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其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我们很难自我诊断。那么,该怎么办呢?如何确定自己吃的东西是美味还是毒药?当然是做食物不耐受的检测,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哪些可以经常吃,哪些需要控制着吃,一测便知。
另外,如果身体某个部位总是反反复复出现某个或某几个症状,但又找不到原因,常规治疗没效果的人不妨也到体检中心接受“食物不耐受”检测,看看是否存在食物不耐受,并接受医生的专业食疗方案。
广东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曝光,你中了几样?
最近,一部BBC纪录片刷屏了,
主角就是它——
The World's Best Diet 全球最健康的饮食方式
主创班底在全球各地盘点人们的饮食方式,从最健康到最不健康排出了50个。虽然中国在这个榜单上排名还是比较好的,名列第18位,不过,那些最不健康国家的饮食方式盘点里,还真是处处都有国人生活的影子。老实说,小编本人看了也要写检讨啊。
比如——
排在最不健康榜单首位的马绍尔群岛。当地人饮食因为以大量米饭和各种罐头食品、高脂肪肉食为主,导致了肥胖问题严重、糖尿病泛滥的现状↓↓↓
米饭 高脂肪肉类,是不是总有喜欢这样吃的亲友在你身边?
还有倒数第二位的俄罗斯,因为严重酗酒,导致很多俄罗斯男性都没能活过55岁↓↓↓
俄罗斯民间流传“喝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中国的“药酒族”们,是不是也要醒一下了?
还有热爱高糖分饮料和零食的墨西哥↓↓↓
和美式快餐的发源地——美国↓↓↓
长寿率相当高的日本,在全球最健康饮食方式排名中居第五位,也是被喜爱酱油拖了后腿的结果↓↓↓
米饭 高脂肪肉类
热爱高糖分饮料和零食
垃圾快餐和罐头食物
酗酒问题和喝酒有益论
高盐饮食
……
虽然都是在说别国,不过环顾四周甚至反省一下自己,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还真是比比皆是!
说到中国,其实在这个榜单上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位列第18位,还是属于比较健康的部分。
该片认为,中国传统饮食把米饭当作主要的主食,容易引起血糖骤升的米饭本身并不健康,不过多亏了平时吃的蔬菜多,才勉强抵消了它的危险。
所以说,
每顿饭都吃菜真的是很重要啊!
说回广东人,
这些不良饮食习惯,
你有几个?
不过中国那么大,说到饮食方式只提白饭和青菜,也是太浓缩了吧。有约君决定再来聊一下,在营养专家眼里,广东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又有哪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医生曾表示,广东人的饮食中至少存在六个不良习惯,它们包括——
1
谷类摄入不足
曾青山认为,广东人的饮食中,谷物类摄入明显较少。外出吃饭,餐馆中谷类的点餐不到1/10,而在家庭餐桌上,谷物所占食物的比例不到1/3。
但以谷类为主,才是平衡膳食模式的主要特征。谷类、根茎类提供能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身体需要的多种物质,谷类为主食,能提供55%的能量。
每个人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儿童更要从小养成以谷类为主的好习惯。
2
主食以米饭为主
和大多数南方省份一样,广东人的主食是以米饭为主的,一日三餐主食主要是精制大米,尤其喜欢喝粥。其实这样的饮食习惯与健康膳食相悖。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大米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比面粉低,精米精面比糙米粗面维生素、矿物质少。因此,建议每天三分之一的主食为面粉类,每周至少2~3次杂粮、豆类。
3
喜欢喝老火汤
饭前喝汤、吃汤泡饭是很多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在很多广东人眼里,而且老火靓汤是无可替代的营养品。
但其实,老火汤的肉类蛋白质并不能溶于汤,维生素也容易破坏,而且肉被煲成渣,也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有营养。此外,饭前喝汤或吃汤泡饭,容易影响食物的消化。
曾青山提醒,患有痛风、慢性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不宜喝汤,其他人群如果一定要喝汤,也应该注意煲汤不宜时间太长,以1~2小时为宜。饭后喝汤要适量。
4
早餐马虎、晚餐过度
不少广东人由于时间匆忙,早餐总是马虎应对,午餐又因为上班在外面随便凑合,到了晚餐,又往往丰盛过度。
但是,这样的三餐安排并不健康。因为早餐不吃或少吃,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并影响上午的精力;午餐马虎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而晚餐饮食过度,又容易引起龋齿、肥胖、磨牙。
每日三餐,一定要定时、定点、定量,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适量。
5
喜欢吃“稀罕之物”
曾青山说,广东人饮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吃“稀罕之物”,尤其喜欢吃山珍海味等价格昂贵的食物。但是,从营养价值来说,并非价格越贵的东西越有营养。其实,各种动物的蛋白质含量相差不多,而动物食物的饱和脂肪酸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因此,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尽量多选择鱼类、禽类。
6
把零食、饮料当正餐
喜欢含糖饮料和零食,甚至把零食当饭吃的真是饮食西化潮流下的现代都市通病啊。
其实,把零食代替正餐是最不健康的。第一,零食不好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第二,零食味重,会影响味觉和食欲;第三,零食无营养,会导致营养不良。
爱吃零食的大儿童们都好好自我反省一下吧。
至于那些不健康饮食方式,
跟常见的疾病有什么对应关系?
我们也再顺道重温一次吧~
还有一些传说中
“不健康”、“会致癌”的“背锅食物”,
它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吃饭是件正经事~
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
与大家共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