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尿酸是多少?尿素高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尿酸在医学上有一定的值,不超过都属于正常,成人酶法血清(浆)尿酸浓度男性:150~416μmol/L,成人酶法血清(浆)尿酸浓度女性:89~357μmol/L。如果超过了,那就是高尿酸血症。尿酸偏高,容易在关节和肾脏形成结晶,造成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对身体危害比较大。
尿素是评估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尿素高受很多因素影响,一般单纯的尿素高,如果肌酐和其他肾功能都正常的话,就不考虑肾脏的问题,多数就是由饮食引起的。比如肉类、豆类吃多了,或者是运动比较剧烈,都可能造成尿素升高。
如果尿素值高,同时肌酐也增高的话,可以明确就是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应该进一步检查是哪一种肾脏疾病了。比如常见的有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肾脏结核、肾脏肿瘤等情况。当脱水或者重度烧伤、充血性心力衰竭也会引起尿酸水平增高。
尿酸是通过血液来测定的,是血液中尿酸水平超标。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嘌呤是人体功能的一种物质,也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当嘌呤代谢异常时,血液中尿酸水平就会增高,过高的血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在关节处沉积,造成痛风,不仅会影响关节还会在肾脏中沉积,影响肾脏健康。
尿酸过高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服药。同时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取,比如海产品、动物内脏、牛羊肉、豆类等,要多饮水多排尿,促进尿酸的排泄。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的饮水,并且还要增加体育运动,控制体重,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高尿酸血症。还要注意不能饮酒,因为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酸,需要通过肾脏排泄,会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通路,容易造成尿酸的滞留,导致尿酸含量的进一步增高,诱发痛风的发生。
再说说尿素高是怎么回事儿,尿素也是血液中的一种物质,是验血检查的一个指标,准确地说叫做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也是评估肾脏的一个指标。尿素氮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体外,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
血液中尿素水平对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当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低于一半的时候,才会出现血尿素氮水平增高,血尿素氮水平还会受到蛋白质摄入量和分解代谢情况的影响,所以不知评估肾小球功能的一个最佳指标。
尿素水平增高的程度和慢性肾衰、尿毒症的病情严重性一致,尿素水平降低可反映肝功能损伤的程度,当肝衰竭、肝硬化的时候尿素水平会降低。
所以,尿素和尿酸是检验身体健康的两个指标,各不相同。胖可能悄悄伤了你的肾 伤肾这事你踩中几点
编者按: “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于工作,急于应酬,却忽略了身体健康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做您的健康智库,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今天与你说说养肾那些事。
警惕!越胖越伤肾
俗话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从医学角度来看,肥胖体型的危害程度的确与此相关,按严重度依次为:苹果型>梨型>均匀型。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是一种慢性疾病。除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生活压力因素外,“宅男”“宅女”的增加、体育锻炼的减少,都使得肥胖悄无声息地入侵,伤害我们的肾脏等多个器官。
肥胖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升高、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有关。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张力出现增高,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引起蛋白滤出。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足细胞是有毒性作用的,同时损害肾小管间质,加重肾小球硬化,从而引起肾脏损伤。
简单说,肥胖引起肾脏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肾小球肥大或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肥胖及腹型肥胖可以加速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研究显示,有3%的肥胖青少年肾小球滤过率偏低。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可以加快已经存在的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使尿蛋白增加。事实上,肥胖对于肾脏影响的早期表现就是蛋白尿。
有研究指出,体重指数(BMI)>25的20岁青年人,在校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后,发生肾脏疾病的风险仍是健康人群的3倍。国外一项随访20年的研究也表明,BMI增大会加速慢性肾脏病患者走向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作用更为明显。
另外,肥胖还可以造成肾脏肿瘤等多种肿瘤发生率的明显增加。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约10%的肾脏肿瘤与肥胖有关。肥胖使男性肾脏肿瘤的发生率增加17%,女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26%。体重指数每增加5,就会使肾脏肿瘤的危险增加25%。由于肥胖患者尿液PH值较低,草酸含量较高,尿酸、钙、磷分泌较多,还可能诱发肾结石。
因此,人们尤其是有肾脏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特别要注意远离肥胖。远离肥胖首先要控制饮食,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减肥食谱。其次要增加运动提高能量消耗,多进行有氧的中、低强度体力活动,如走路、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一些辅助药物减轻体重。
警惕!肾脏发出的五个求救信号
1.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无论是尿量变多还是变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特别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2.尿性状改变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去肾内科检查。
3.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有的人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5.皮肤瘙痒
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肾功能强的5个标准
听力清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教授李跃华指出,在中医理论中,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皮肤有光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告诉记者,肾好,才能青春常驻,延缓衰老。肾不好,人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肤色也会发生变化,眼眶发黑,眼袋明显。
头发乌黑。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且出现脱发。
骨骼强壮。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才好。肾气衰败会出现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甚至牙齿出现松动。
记忆力好。肾精也养大脑。因此肾不好可能会出现经常忘事、反应迟钝等现象。
4个标准判断肾脏健康水平
尿液清澈泡沫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教授章友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若小便泡沫突然变多,长时间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若尿液颜色异常,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混浊如淘米水时,都应引起重视。另外,出现憋不住尿、小便疼的症状也应及时就诊。
早起身体没有浮肿。肾脏是人体代谢水分的器官,肾不好,水分就会蓄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科副主任医师付文静提醒,如果经常早起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问题。
精神十足。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身体里的废物残渣难以从尿液里排泄出去,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没劲儿的感觉。
血压正常。肾功能受损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而高血压又会加重肾脏损害。“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夜尿增多,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蛋白或双下肢水肿的问题时,说明肾脏已经受损。”付文静说,正常人偶尔出现乏力,不用担心,调整睡眠可能就会改善,但如果这个症状至少持续一个星期,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你没留意过的七大伤肾行为
伤肾行为之一: 长期熬夜
现在熬夜的人很多,尤其是年轻人,总有太多的理由去熬夜。于是,天天熬夜晚睡,时间长了,健康就出现了问题。因为,熬夜会大量消耗人体的精血,从而使肾精不足。
中医认为,白天属阳,夜晚属阴,而动养阳,静养阴,所以,人选择在白天活动和工作,消耗精力以养阳,而在夜晚,人就需要静下来,进行休息,这样才能够养阴。一个人如果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夜晚不睡觉,经常熬夜,慢慢地人体的阴阳就会失去平衡。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熬夜后常常会出现头昏脑涨、嗓子干、眼睛发红、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等情况,这其实就是因为熬夜伤阴引起的阴虚症状。偶尔一次熬夜,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伤害,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身体能够很快地调整恢复过来;但如果长期熬夜,肾精消耗过多,人就会肾气不足,最终会遭到疾病的袭击。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考虑,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切记不可熬夜,应在晚上11点之前,也就是子时前上床睡觉。
伤肾行为之二: 久坐少动
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很多人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甚至一整天也很少有机会站起来活动一下。像这样,长时间坐着不动同样会伤及肾,在中医典籍中就有“久坐伤肾”这一说法。
久坐为什么伤肾呢?这是因为长时间坐着不动,腹腔和下身的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气血运行不畅,自然会影响到肾功能的正常发挥,出现代谢物质排泄缓慢的问题,容易出现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同时,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也会受到牵连。而且,肾脏与膀胱相表里,长期坐着的姿势会使膀胱经受到压迫,造成膀胱经的气血运行不畅,从而牵连到肾,影响肾脏健康。另外,这些长期坐着的上班族往往是脑力劳动者,而中医认为“肾生精,精生髓,髓充脑海”,脑是由髓填充而成,髓是由肾之精气所化生的,所以过度用脑也是在间接地损害肾脏,等于是给受损的肾脏“火上浇油”,使肾脏受损更严重。
尽管久坐影响肾的健康,但是出于工作需要,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减少久坐对肾的伤害呢?
1.最好选一张四平八稳、坐上去能使人很放松的椅子。并且头部要避免长期前俯,尽量放松肩颈肌群;腰背也要尽量挺直,减少对腰部和腹部的压力。
2.要善于给自己创造活动的机会,每坐一段时间,站起来走动一下、伸伸懒腰、摇摇头等。
伤肾行为之三: 经常憋尿
尿液是由肾脏生成的,是机体的代谢产物。尿液由肾脏生成后,通过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尿中96%~99%是水分,其他大部分是废物,如尿酸、肌酐等。正常排尿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还能净化泌尿系统。如果经常憋尿,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在现实中,大多数的人都有憋尿的经历,尤其是像驾驶员、服务员等,因为工作关系,有时不得不憋尿。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要以为忍一忍没有多大的关系。
正常人每天要排尿5~6次,每次200~400毫升。如果憋尿,尿液长期潴留在膀胱里,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这时如果有少量细菌侵入,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继而可能损害到肾。临床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肾盂肾炎等,也和长时间不喝水、憋尿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人在憋尿时,肾气处于“抑制”状态,时间长了,肾必然会出现问题,肾虚、肾精耗损等都会相继出现。
如果万不得已憋尿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排尿之后,多喝水,以加速排泄,增加排尿量,使尿液把身体内的毒素带出体外,减少其对身体的伤害。
伤肾行为之四: 吃得太咸
咸味食物在饮食中占有主要地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盐。中医认为,盐性寒味咸,五脏中的肾和五味中的咸具有特殊的亲和性,凡是咸味的食物都具有补肾的作用,因为它们都入肾。《素问·五脏生成》中说:“色味当五脏……黑当肾,咸。”《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在天为寒……在脏为肾……在味为咸……”这些都说明咸入肾,为肾之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咸能养肾,过咸则会伤肾,造成骨弱无力等。
此外,吃得太咸,肾气偏盛,就会抑制心气,引起心悸,使得血脉凝固不畅,导致颜面和皮肤失去光泽,还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
既然过咸伤肾,那么每天每人食用的盐量为多少最合适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每人每天吃盐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需要提醒的是,这6克不仅仅指食盐,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
伤肾行为之五: 暴饮暴食
饮食不节是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黄帝内经》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告诉我们,要想健康长寿,饮食就一定要注意节制,生活起居要保持一定的规律性。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不注意节制饮食,天天鸡鱼肉蛋,大吃大喝,长此以往不仅会使身体肥胖,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还会给肾脏增加负担。由于平时吃得太多、太饱,超过了身体的需求范围,最终就会产生过多的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自然而然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再者,食物是靠脾胃来进行消化的,暴饮暴食会在短时间内明显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进而气血生化不足,导致肾精不足,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引发疾病。
除此之外,不洁的饮食,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脾胃受伤以致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失衡,从而影响到肾的功能。
为了养好肾,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按时、节量,食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于偏嗜某种食物,要做到食品多样化,合理进膳。
伤肾行为之六: 烟酒无度
生活中,很多人把喷云吐雾、推杯换盏当作人生享受。殊不知,烟酒皆属辛热之物,过度沉溺于烟酒,会在不知不觉中损伤肾脏,影响健康。中医认为,吸烟伤肺,喝酒伤肝,烟酒无度,久之必定伤肾,会令肾精耗竭,元气大损。
烟草辛热有毒,用之得当,可作药用。如《本草纲目拾遗》中认为,烟草能“宽中化积,去寒癖”“直达下焦,其气上行,则能温心肺,下行则温肝脾肾……善逐一切阴邪寒毒……”但与此同时,烟草为秽浊之物,易于生热助湿,用之不当容易出现呕恶、咳嗽、吐痰等。并且烟草“熏灼脏腑”“壮火散气”,毫无节制地抽烟会消耗人的正气,导致五脏六腑正气偏颇,烟气下行,也易伤肾气。
抽烟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伤肺,肺掌控吸气,肾掌控纳气,在呼吸方面,肺与肾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肺阴虚可伤及肾阴,导致肾虚。所以,抽烟无度,会严重地损伤肾气,导致肾精不足,出现众多疾病。
近年研究显示,吸烟还可以引起蛋白尿,引起和加重肾脏损伤,特别是对于原先就有肾脏病的患者,吸烟有不可忽视的危害,可以明显加剧原有的肾脏病。
适量饮酒可以宣达通畅血脉,舒筋活络,但是饮酒过度,对身体有百害无一益。《本草纲目》中认为,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喝酒伤肝,而肝肾同源,肝受到损害,自然会波及肾,所以,频繁饮酒有损肾脏。《黄帝内经》中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则会“竭其精,耗散其真”,元代名医王好古说:“酒,为辛热有毒……伤冲和、损精神、涸荣卫、竭天癸,而关乎人寿耶。”这都说明了饮酒无度,伤人肾气,损人寿命。
伤肾行为之七: 滥用药物
肾脏是最容易受到药物毒性损害的脏器,这主要是由于肾脏血流量大,药物及其
代谢产物大都必须经肾脏排出。
生病时,我们吃进身体的药物大多都是通过肾脏排泄的,用药种类太多、剂量过大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特别是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止痛药、某些抗癌药物等,如果应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很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障碍。
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衰退,或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若用药不慎更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所以,患病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不要自己盲目用药。与此同时,平时还要适当多饮水,以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
那么,哪些药物最容易对肾脏造成损伤呢?研究发现,下列几大类药物对肾的损伤较为常见。
1.解热镇痛类药物
平时经常服用的解热镇痛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很多人一旦有感冒发热、腰酸背痛,就立马去吃这类解热镇痛药,要知道这类药物用得多了会严重损伤肾脏。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上了年纪,可能患有痛风、关节炎、肌肉损伤等疾病,用这类药物的机会较多,再加上老年人身体相对虚弱,对药物较敏感,因此肾脏易发生问题。在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随便服用。
2.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是具有较强肾脏毒性的一类抗生素,用量较大以及疗程过长是导致肾脏损害的常见原因。这类药物的使用疗程一般不要超过两周,否则发生急性肾脏损害的概率就会大增,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
对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我们都不陌生,其应用十分广泛,不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会引起肾脏损害,尤其是第一代头孢。
此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比较容易引起肾脏损害,如青霉素和阿莫西林。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也会引起肾脏损害,如果需长期服用利福平,用一段时间后应停一段时间再用。
3.造影剂
拍摄X光片或做CT检查时,经常要用到造影剂。有研究发现,造影剂可以引起肾脏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肾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使用造影剂时,更容易损伤肾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服药过程中,当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或发现血尿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诊治,不可掉以轻心。
四种养肾好运动要牢记
踢毽子:提升肾脏功能 踢毽子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充盈肾气、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踢毽子除了能提升肾脏功能外,还有助改善静脉曲张、血栓形成、静脉炎、脉管闭塞、痔疮等症。但饭后或饭前不宜踢毽子,这样容易造成胃肠不良反应。最好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场地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感觉冒汗了就可以停止。
走猫步:男走增强性功能女走缩阴 猫步怎么走?猫步无疑就是猫的走路方式,特点是双脚脚掌呈“1”字形走在一条线上。先迈左脚,脚尖先着地之后脚跟随之轻轻落下,左脚落定之后,将身体重心前移,换右脚做相同的动作。走猫步可以间接对会阴穴起到按摩的作用,有助于打通肾经,维护肾脏健康。
踮脚:赶走脚跟疼痛经常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起到保肾精、益肾气、固肾中阴阳的功效。经常踮踮脚,肾经通畅,气血流动顺畅,脚后跟得到滋养,疼痛也就消失了。
十指梳头:治白发又快又好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头发也开始变白了。这和年轻人压力大,肾精不足有关系,采用十指梳头的方法可缓解:松开十指,自然放松,手指不要太僵硬,以十指指肚着力,用中等稍强的力量,对头进行梳理,可先从前往后梳。用力的大小以做完后头皮微感发热为度。梳理后,再用十指指肚均匀地揉搓整个头部的发根,从前到后,从左到右,要全部揉搓到。最后,挤压头皮,用适当的力量对头部进行按摩。用力要柔,忌用猛力,以免挤伤头皮。
(责编:王家婧、姚欣雨)
肥胖对肾脏的危害竟然这么大?治疗看这3招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隐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
今年45岁的王先生,特别喜欢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久而久之,体重越来越重,身高170cm的他,体重却有90kg,BMI31.14Kg/m,妥妥的属于肥胖人群了。
按他自己的说法,自己这是“心宽体胖”,也就是说本人并没把肥胖当回事。于是体重逐年增加,血压、血脂、尿酸和血糖也逐步上升。但这些仍无法让王先生下定决心去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去减肥。直到今年的体检,王先生发现除了上述的问题,他的尿蛋白竟然为2 ,这可吓坏了王先生,因为他听别人说,“蛋白尿多了,以后会得尿毒症”,所以到我的门诊来治疗。
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先生的检验结果:
血压:160/95mmHg
尿常规:尿比重1.020,pH6.0,蛋白质2 ,葡萄糖1 ,沉渣红细胞0个/μl,沉渣红细胞5个/μμ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100mg。
肾功能:肌酐78μmol/L,尿素氮5.6mmol/L,尿酸525μmol/L。
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6U/L,总蛋白78g/L,白蛋白43g/L。
血脂常规:总胆固醇7.25mmol/L,甘油三酯2.8mmol/L。
空腹血葡萄糖:6.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0%。
B超回报:脂肪肝,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我们可以发现,王先生的检验结果跟别的肾病患者不太一样,那就是虽然尿蛋白已经达到了肾病水平,但血浆白蛋白却没有下降,结合患者的体重和存在代谢综合征的情况,考虑患者是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可能性大。
随着现代化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像王先生这样的肥胖人群逐渐增加。肥胖不仅增加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会导致肾脏损害,使ORG的发生率升高。
什么是肥胖相关性肾病?
ORG是由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制包括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因子紊乱、线粒体功能紊乱等。ORG的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小球和肾小管肥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表现
ORG常起病隐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早期仅有微量白蛋白尿伴肾小球滤过率轻度升高,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以中分子蛋白为主的显性蛋白尿。多数患者尿蛋白<3.5g/d,约30%患者可达肾病综征蛋白尿(>3.5g/d),即便如此也不伴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肾病综合征其他表现。
ORG由于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已发生蛋白尿的肥胖人群可逾多年未察觉,其就诊时可能已存在肾功能不全。除蛋白尿外,约14%患者可合并镜下血尿,少部分可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发病机制
1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ORG的发病机制复杂,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为肾高滤过、高压力和高灌注。长期的高滤过、高压力和高灌注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张力增加,从而使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损伤,进一步导致蛋白尿、肾小球肥大及硬化、间质纤维。
2 RAAS过度激活
肾脏和脂肪组织均含有RAAS的主要成分,且脂肪组织产物(血管紧张素原)可增加RAAS活化。RAAS过度活化可导致钠的过度再吸收,从而造成肾性高血压和超滤过。
3 脂肪因子紊乱
人体的脂肪组织可以分泌许多脂肪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血管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脂肪因子可以促进慢性肥胖患者的低度炎症,最终导致肥胖患者的肾结构和功能变化。
4 胰岛素抵抗
肥胖患者多伴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往往继发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不仅造成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还可诱导氧化应激直接引起肾脏损伤,故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作为延缓疾病进展的主要治疗措施.
5
其他
另外,肥胖患者体内的慢性微炎症状态和线粒体损伤等同样可引起肾脏结构及功能异常。
治疗
1 减轻体重
减肥是ORG治疗的基石,减肥可改善肥引起的肾脏超滤,并使ORG患者尿蛋白减少30%-50%。但患者通常对饮食和运动疗法依从性较差,极大降低了治疗效果。
因此,减重虽能使ORG的某些症状转归,药物治疗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同样不可或缺。对于饮食和运动疗法难以坚持,或者重度肥胖者,可使用减重药物。
2 药物治疗
当ORG患者中RAAS系统激活后,RAAS系统抑制剂,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进而舒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减轻蛋白尿。
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属兼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其控制血糖的同时又作用于下丘脑GLP-1受体,抑制食欲,使体重减轻,对足细胞亦有保护作用,此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减重和肾脏护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其通过强葡萄糖排出使体重减轻,改善胰岛素抵抗。
3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肥胖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选择减肥手术。研究发现行Roux-en-Y胃旁路术可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90ml/min/1.73m,患者eGFR下降风险性降低58%,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降低57%。但减肥手术后需短期内控制饮食,不除外造成部分终末期CKD患者营养不良可能,因此术前需权衡利弊,充分评估,预防并发症。
这位患者后续如何治疗?
鉴于王先生的蛋白尿定量已达到肾病水平了,建议行肾脏穿刺明确诊断。
但王先生内心非常惧怕肾穿刺活检,就建议他节食,减重及控制血压、血糖、降尿酸对症治疗,并给予ARB减少蛋白尿等对症治疗。
更多肾病临床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参考文献:
[1]刘文静,陆海涛,孟凡强,等.肥胖相关性肾脏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中国医刊, 2020,55(3):268-271
[2]杨阳,杨宗璐,柯亭羽,等.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20 年,26(7):1283-1286
[3]温蕊,周广宇 ,赵圆圆,等.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23(5):927-930
本文首发:医学界肾病频道
本文作者:李响
审核专家:李青教授
责任编辑:cindy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wuxingdi@yxj.org.cn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