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长胖会先胖肚子呢?
男性易中年发福,会长啤酒肚,女性到了一定年纪也会有小腹,由此可以看出很多人长胖会先胖肚子。而腹部肥胖也是很多肥胖人士的困扰,那么为什么长胖会先长肚子呢?
首先经科学实验研究表明得出结论,当人体身处于沉重的压力之下,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就会排泄的一种反应激素,这种激素叫可的松水平添加,连同人体内的糖和脂肪分解速率降低至正常状态下的二分之一,但是此时机体却强烈渴求能量的补给,就会使得处在重压之下的人胃口及其得好。然而这时所获取的能量和热量补给往往又超出了身体本来所需求的量,使得多于的脂肪只能在在体内特别是腹部堆积贮藏,致使腹部鼓起肥胖。
而且大部分人一日三餐,晚饭会吃得最丰盛。现在人们大多数吃的东西摄油和调味料太多,脂肪糖类含量高的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脂肪糖分多数堆积腹部使人肥胖。另外,尤其是女孩们多数特别爱吃些油炸零食、糖分极高的甜品等食物,而男士们多钟爱喝酒,容易造成肠胃突出,导致腹部肥胖。
最后一个正常人就算每天都正常排便,在体内还是会堆积宿便,一般来说会有两天的宿便堆积。而大多数人又深受便秘的困扰,这就更让人苦恼了。一旦人长期便秘,不能正常通便,在人体的废物就会都堆积在肠子里,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肠子表面的滤孔遭到阻塞后,就会慢慢得开始慢性腹胀,从而导致腹部肥胖现象。
宿便?还3公斤以上?你逗我玩呢
编辑:角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宿便这个词开始在我们生活周围开始散播开来,如果对健康不够了解的人,很容易就被这种新鲜而又容易洗脑的词迷惑住。“清宿便,排肠毒”、“给你的肠子洗个澡吧”……这些个曾经疯狂宣传过的广告语至今十分深入人心,让不少人深信不疑,自愿为其产品买单。
更有甚者云云,现代人的排便量比20多年前下降了20%,所以正常人的体内会有3-6公斤的宿便,肥胖者的体内会有7-11公斤的宿便。先等等,看看所谓的数据:3-6公斤?7-11公斤?一个婴儿在母体内的体重也不过是3-4公斤之间加上羊水已经是大腹便便了,这还叫是正常人3-6公斤的宿便在体内?满大街都是孕妇吗?这不是污辱我们的智商吗?
首先,医学上根本没有“宿便”的概念,这可能是商家为了营销而自创的名词。其次,人体正常排出的大便就是机体对于摄入的东西利用之后剩下的废物,排出大便对身体来说,确实算是“排毒”。粪便的形成基本上是在人体的结肠部分形成的,在进入结肠之前,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基本是以粘稠状或是半固体状态行进的,这些食物在我们的肠道中是不会存在10个小时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吃的食物都会在10个小时之内排出体外。
但是为什么现在人的排便量越来越少了呢?这其实是跟我们的饮食结构有关的。二三十年前,我们食用的粗粮要远远多于现在的精细粮食。我们现在吃的食物是越来越精细,而且其中的膳食纤维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减少,让我们吃下去的食物更好消化了,这也是我们的排便量越来越减少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便秘。正是因为肠道中食物的膳食纤维的变少,所以使得我们肠道的蠕动减缓,加上现代人群工作学习压力加大,减少了运动健身的机会,所以使得身体新陈代谢的机能减弱,从而便秘成了许多人难言之痛。
便秘的患者,因为粪便在结肠停留的时间较长,粪便的水分更少,直观感觉上粪便的量相对较少。另外,因为粪便干硬,排便的时候费时费力,身心俱疲而已,并不大可能积存更多的粪便。
便秘的危害其实也不小。积存在肠道的粪便会随着水分被不断吸收而变得愈发干硬,产生便秘,导致排便费力,这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突然增加的腹压和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导致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晕厥。而排便不畅,同时也有可能造成肛门处的静脉发生曲张,导致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痔疮的患者,干硬的粪便还有可能划破痔疮上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
不少的便秘患者或是爱美的人士就是听信了美容养身厂商的广告词,会甘愿去“清肠毒,排宿便”了。其实,解除长期便秘的最好办法,就是转变平时的饮食结构,恢复或是半恢复以前的粗粮饮食的习惯。大量增加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便秘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高膳食纤维的食品,也不多罗嗦了,手快的马上就网上搜索一下了,其实也就不外乎是蔬菜、水果、粗粮、坚果。
其实,解决便秘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迈开腿,走起来,跑起来,动起来,生命在于运动。天天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或是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零售往嘴里塞,这样的生活状态舒服是舒服了,但是真正让你坐在马桶上解决掉一天内的排泄时,那个难受和酸爽的滋味,只有长期便秘的人才会感同深受。
参考来源:科普中国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发胖?肠内菌群有问题 饮食应全粮为主果蔬为辅
“人体就是一个行走的‘发酵罐’。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既滋养自己,也培养肠道细菌。而不良的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结构,造成毒素入血,引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赵立平教授作了主题为“以肠道菌群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演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胖丫贪吃是一种病态,正常人体内不超过1%的坏细菌,她则达到15%以上
赵教授在讲座的开头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令人深思。几年前,在山西省运城市陶村镇的一户人家里,有个人称胖丫的孩子,才2岁多,体重已经达到了83斤,更可怕的是小女孩每个月还长一两斤。孩子的奶奶说,胖丫出生时8斤多,可三个月以后就长势惊人。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和同龄人玩耍嬉戏,胖丫的运动量几乎为零。她的爱好只有一个,吃,而且不挑食。由于胖丫身体负担过重,她的腿已经变形,出去散步,都会不停地叫“腿疼”。
一般来说,发胖的原因,一种是遗传,可胖丫家人都很苗条。还有是摄入油炸食品和高热量食品过多,可家人说胖丫很少吃肉,每天就是馒头蔬菜。赵立平教授判断,胖丫是肠道菌群失调。他说,大多数人生下来会获得良好的肠道菌群,这些细菌可以帮助人们分解糖,遏止脂肪堆积,维持代谢稳定。胖丫可能因为饮食结构有问题,导致肠道内有害细菌过量,导致食物上瘾,迅速增肥。经查,胖丫肠道里果然有一类坏细菌,正常人不超过1%,她则达到了15%以上,这样一来,她吃饭的时候就会产生吸毒一样的快感。看来胖丫贪吃是一种病态。
赵教授要求胖丫完全按照他指定的食谱进食,时间5个月。赵教授分析,不良细菌会调控人的脂肪代谢基因,清理了这些坏细菌,就可以让脂肪代谢恢复正常,然后再减肥,才有可能。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抽脂、节食或大量运动。只能完全按照实验室的配方来饮食,这些配方食品取材天然植物,帮助有益细菌生长,抑制和消灭有害细菌,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保证孩子的身体生长需要。
开始治疗之前,胖丫在医院的体检结果十分吓人。体重超过正常孩子3倍,还有可能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甚至出现了胰岛素抵抗问题,这可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表现,得不到控制,胖丫得糖尿病的时间就会大大提前。他们让胖丫每天都吃燕麦、荞麦、薏仁、黄豆、赤豆、扁豆等煮成的粥,虽然营养丰富,但口味单调。在实验室的治疗下,胖丫体内的病菌也越来越少,她开始不乱吃东西了。胖丫3岁生日时,食量开始减少,不再频繁喊饿,体重下降了十几斤。此外,她的脂肪肝、心率也恢复了正常。4个月后,胖丫体重下降了30斤,身体的各项指标也都恢复了正常。
减肥成功的赵教授现身说法
讲述自己的“治肠之道”
肥胖是困扰现代人的一大顽疾,减肥也是无数人终生的事业,而赵立平教授在自己的减肥经历中无意中发现人类肥胖的罪魁祸首是“细菌”。
1990年的赵立平体重已经从之前的60公斤增至80公斤。后来,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读博士后期间,他又长胖了 10 公斤。到 1995 年回国时,赵立平的腰围有 110 厘米,体重达到了90公斤,整个人的健康状况也极为糟糕。他通过饮食实施科学绿色减肥,亲历亲为获得了成功。凭借这个新成果,赵立平登上了美国《科学》杂志,而他自己两年减肥40斤的经历也让众多学者和普通百姓羡慕不已。
他减肥的步骤从尽量少吃肉开始。赵教授解释,长期吃肉多的人,在肠道里就培养出了喜欢吃肉的细菌,这些产毒菌和致病菌成为慢性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他几乎停掉了所有的荤菜,结果就出现这种“减肥综合征”。“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就前功尽弃。”同时,尽量吃全粮,吃仅仅脱去了种子外面的硬壳,没有再进一步做任何加工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类的籽粒和果仁。赵教授建议,这部分在日常进食量中要占到60%以上;新鲜蔬菜占到30%;荤腥类不高于10%。他说,这样做一顿饭首先把谷类和豆类按照3:1到2:1的比例混合。
全粮为主、蔬菜水果为辅,是肠道健康的根本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营养吸收和免疫器官,人体60%—70%的免疫细胞都集中在肠道,是人体免疫的主战场。人体肠道里生活着大约1000种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其总重量大约有1.5公斤。如此庞大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人体的健康?自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可夫提出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是人体衰老和得病的主要原因以来,这一直是微生物学家关注的问题。
赵立平教授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学者,2010年提出了“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可能是诱发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赵立平教授的演讲从2型糖尿病切入,讨论以肠道菌群为核心的健康管理。他说,肠道细菌在生长活动中产生的代谢物可以进入人的血液,影响人的健康。有益菌可以产生消炎、镇痛、抗氧化的物质,还可以合成维生素、氨基酸、丁酸盐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滋养和保护作用;有害菌则可以产生神经毒素、致癌物质和游离抗原。
不合理的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结构。我们吃进去的各种营养,会在人体和肠道细菌之间进行分配,自己用掉一部分,剩下的就去培养细菌了。把什么样的营养留给细菌,决定了什么种类的细菌能够在身体里长起来。比如,摄入了太多的动物性食物,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不及消化完全就进入大肠,会增加肠道里有害菌的数量,减少有益菌,最后使肠屏障功能下降,有害菌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会诱发慢性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可能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也是能量摄入过量的开始。赵立平教授说,产生胰岛素抵抗后,你会特别容易饿,而且吃了很多也不觉着饱。这是因为,胰岛素抵抗使你的细胞不能及时有效地从血液里吸收葡萄糖,需要等胰岛素浓度升得很高以后,它们才开始吸收血糖,你才开始感觉肚子里有“货”,但此时你已经吃得远远超过自己的需要了。
日常生活中怎么才能了解自己的肠道是否健康呢?赵立平教授传授了一个小窍门,那就是观察大便。“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可以较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近期肠道健康状况。若长期便秘或腹泻,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说明你的肠道菌群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当肠道菌群结构失衡后,所谓的通便“排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是排空宿便,第二天毒素依然会产生,因为肠道菌群结构失衡的状况并没有获得改善。唯有通过合理饮食,才能恢复和维持平衡的肠道菌群”。
赵立平教授强调,以全粮为主食,学会全粮的加工和食用方法,配合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是保证肠道正常更新、健康运行的根本措施。另外,通过补充益生菌来增加肠内有益菌的数量,也可改善肠内菌群状况。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对宿主发挥有益健康的作用。但必须强调,益生菌的活性和有益作用,根据不同的菌株特性而有所区别,只有能抵抗胃液、胆汁考验活着到达肠道的菌株才能真正发挥有益作用,例如养乐多中含有的“干酪乳杆菌代田株”就是益生菌的代表性菌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