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奈德肥胖(地奈德副作用会自愈嘛)

文章目录:

9种儿童皮肤病用药指南,家长收藏起来应急!

来源:福寿杏林储医生

随着盛夏到来,天气越来越炎热,蚊虫四处出没,孩子特别容易受到各种皮肤疾病的侵扰。我们作为家长,该了解些什么知识,又该如何保护孩子呢?

儿童皮肤的三个特点

屏障功能弱

由于我们的孩子皮脂膜发育不完善,表皮较薄,真皮弹力纤维少,因此他们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脆弱,抵御外界损伤的能力也较弱。

调节能力差

皮肤酸碱调节能力差,所以洗浴用品我们最好选择弱酸性的。另外,儿童黑素细胞相对较少,更容易发生晒伤;体温调节能力弱,也更容易中暑。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起码要到5岁左右,皮肤完整的免疫系统才能发育完成。我还要提醒你们的是,过敏反应与抗感染免疫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严重过敏的孩子抗感染免疫可能下降,更易发生各种感染。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

丘疹性荨麻疹

症状及出现原因:丘疹性荨麻疹又名摩擦性苔藓样疹、婴儿苔藓,皮损常见于易受到摩擦和刺激的部位,如手背、前臂伸侧,有时可见于指节、肘、膝或大腿等部位。

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淡红色或正常皮肤颜色,可呈轻度苔藓样,有时可见轻度脱屑,无水疱及渗出。皮损多对称,但分布疏密不均。一般为肤色,且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度瘙痒。

建议:万一出现丘疹性荨麻疹,可立即外用激素类软膏,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都可以快速缓解瘙痒和炎症反应。

尿布疹

症状:尿布疹又名尿布皮炎,是夏季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单纯的尿布疹皮肤损害局限于尿布区域,可见大片红斑、丘疹或糜烂渗液,一般不会累及臀缝和腹股沟,这是因为此处并不会接触到尿布。而如果继发了真菌感染则可能会累及臀缝及腹股沟等非尿布区域,此时可见小脓疱及溃疡。

出现原因:因为夏季闷热潮湿,如果孩子的尿布比较厚或者较硬,又没有及时换,宝宝皮肤长期受到尿液、粪便中产生的“氨”刺激,再加上反复摩擦,这时就会引起尿布疹。而且,未更换的尿布还会使细菌、念珠菌(真菌的一种)增殖速度加快,从而加重症状。

建议:普通的尿布疹一般都不需要用药,只要保持患处皮肤干燥、清洁,家长勤换尿布,宝宝就可以自愈。另外,我们需要在宝宝大小便后应用温水将臀部洗净,并用细软布轻柔擦干。每天让宝宝至少光屁股3次,每次10分钟。在给宝宝换新尿布前,涂抹一些含有氧化锌的护臀膏。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使用爽身粉!美国儿科学会明确禁止婴幼儿使用任何种类的爽身粉,因为它们可能被宝宝吸入到呼吸道,导致严重的肺部并发症。如果宝宝的尿布疹持续72小时,症状没有缓解,且宝宝会表现得比平时烦躁,在换尿布和清洗时会大哭。那么很有可能已经转变成真菌感染性尿布疹。此时,仅仅是家庭护理就不够了,需要找医生开药膏来治疗。

间擦疹

症状:间擦疹又名淹脖子,这种皮肤病与尿布疹类似。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不过边缘界限一般比较清楚,且红肿范围只限于容易摩擦的部位。严重时甚至有溃烂和渗液,如果继发细菌、真菌感染,会出现小脓包或溃疡,这时就比较严重了。

出现原因:由于皮肤褶皱处潮湿、积汗、相互摩擦等引起的局部皮肤充血的皮肤急性炎症,如:颈前、耳后、腋窝、腹股沟、肛门附近等。严重时可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多见于新生儿及肥胖的婴儿。

建议:一般护理方式和尿布疹一样,只不过部位改成了相应的皮损区域。此外,如果奶水流到脖子上,一定要立马擦干,记得使用纯棉的口水巾,让宝宝多趴着玩。同时也别给宝宝穿太多。

判断宝宝冷不冷、要不要加衣,摸后颈温度是最靠谱的!如果后颈、后背温暖干燥那么宝宝就不冷,此时如果手脚有些凉,是很正常的哦!

痱子

出现原因:痱子是夏季最常见的皮肤问题,痱子形成的原因就是汗腺损伤,通常是因为出汗过多,汗腺堵塞造成的。很多妈妈喜欢用痱子粉,但痱子粉可能含有滑石粉成分,里面的石棉是致癌的,不推荐使用。

建议:如果非要使用痱子粉建议用松花粉或者玉米粉,有一种可以取代痱子粉的好东西叫炉甘石洗剂,它是液体状,不容易吸入肺部,即安全又效果好。

另外,我们需要了解痱子终究是因为太热流汗导致的,想彻底解决痱子问题,首先要给孩子降温,不要穿太多衣服,开开空调。孩子凉爽之后,痱子自然会很快消退的。

单纯糠疹

症状:单纯糠疹是好发于儿童面部的类圆形色素减退斑,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注意,它不是白癜风,也不是蛔虫斑。

出现原因:该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比较常见(发生率32%左右),被认为是一种轻微的皮肤浅表炎症,夏季在晒黑的皮肤上更加明显。

建议:单纯糠疹可自然消退,外用润肤剂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可助其消退。

手足口病

症状及出现原因: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还有个孪生兄弟叫做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8,10,22)和部分肠道病毒引起的口咽部疱疹和发热,也是春夏常见,但通常是高热,口咽部疱疹,身体其他部位少见皮疹。

建议:手足口病EV71疫苗已于去年上市,接种后孩子患病及引发重症的风险会大幅降低。

传染性红斑

症状及出现原因: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是由细小病毒B19经飞沫传播引起的疾病,春夏季好发。常见于2-10岁儿童,潜伏期5~15天。常突然发病,一般无全身症状,有时可有低热、咽痛、眼结膜及咽部轻度充血。

皮疹初起表现为双侧面颊玫瑰红色丘疹,迅速融合形成水肿性红斑,呈蝶形分布,境界清楚,好似被打耳光后面部出现的红肿。

建议:对于细小病毒,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对症治疗。

日晒伤

如果日晒后立即出现红斑、水疱,伴灼痛感,说明皮肤出现急性晒伤反应。

建议:若孩子发生晒伤,要立即冷敷,之后外用炉甘石洗剂。广泛而严重的晒伤可出现发热、休克,需及时就诊、系统用药。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涂防晒霜,但仍然要结合长袖衣裤、遮阳帽防晒。特别提醒的是,记得戴墨镜保护孩子眼睛哦!

蚊虫叮咬

夏季蚊虫成群,在家还可以用蚊帐挡住攻击,可在外用蚊帐,就有些不现实了。

建议:预防是关键,美国儿科学会推荐2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选用含有30%以下 DEET(避蚊胺)防蚊成分的驱蚊液,这款驱蚊产品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而已经被蚊虫叮咬,肿起大包怎么办?一般普通蚊虫叮咬,只需要冷敷就可以消肿,如果长时间不消肿,可以选用弱效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消肿。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觉得奇痒无比,还可以用林可霉素多卡因凝胶涂抹止痒,炉甘石洗剂也是比较安全的止痒产品。

总而言之,希望宝妈宝爸们都能迎刃而解宝宝的肌肤问题,让宝宝拥有一个轻松愉快,没有烦恼的夏天。

以上用药仅作临床参考,如需使用,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把变胖的锅甩给激素?万万使不得

谣言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

辟谣

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物质,用于体内的信息传递,对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激素类药物就是通过模拟激素在体内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那么,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吗?

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也分很多种,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性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等。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只要正确使用,是不会导致人体发胖的。

并不是所有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通常使用后容易变胖的激素类药物多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某些避孕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常见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强龙、布地奈德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还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急重感染、血液病、皮肤病等。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使四肢皮下脂肪分解增加,分解出的脂肪分布在脸、上胸、颈背、腹部以及臀部,形成诸如水牛背、满月脸等向心性肥胖。一般来讲,短期内低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出现这种脂肪代谢异常,只在长期大量应用时才会出现,并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避孕药物所含的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不会影响人体脂肪代谢,但是雌激素可产生水钠潴留、水肿的副作用,从而导致一些人服药后体重增加。新型孕激素屈螺酮显示出对抗雌激素水钠潴留的作用,服用含有此类孕激素的避孕药可以实现对体重的良好控制。

激素类药物在不同病症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等。但同时激素类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应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

1. 严格掌握各类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选择用药;

2. 合理制定激素治疗的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者停药,停药要逐渐减量;

3. 了解所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就诊。

美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发胖的话,建议遵医嘱服用药物,先治好病再考虑减肥的事情。建议通过调整饮食进行健康减肥,多食水果和蔬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一般可以改变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发胖现象。

辟谣专家:汤建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任卫东,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这么做其实不会

谣言

使用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

辟谣

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物质,用于体内的信息传递,对人体生理过程起到调节作用。激素类药物就是通过模拟激素在体内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那么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吗?

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也分很多种,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性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等。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制剂只要正确使用,是不会导致人体发胖的。

并不是所有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人变胖。通常使用后容易变胖的激素类药物多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某些避孕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常见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强龙、布地奈德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还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急重感染、血液病、皮肤病等。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使四肢皮下脂肪分解增加,分解出的脂肪分布在脸、上胸、颈背、腹部以及臀部,形成诸如水牛背、满月脸等向心性肥胖。一般来讲,短期内低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出现这种脂肪代谢异常,只在长期大量应用时才会出现,并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避孕药物所含的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不会影响人体脂肪代谢,但是雌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水肿的副作用,从而导致一些人服药后体重增加。新型孕激素屈螺酮显示出对抗雌激素水钠潴留的作用,服用含有此类孕激素的避孕药可以实现对体重的良好控制。

激素类药物在不同病症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等。但同时激素类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合理应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1)严格掌握各类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选择用药;(2)合理制定激素治疗的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者停药,停药要逐渐减量;(3)了解所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就诊。

美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发胖的话,建议您最好遵医嘱服用药物,先治好病再考虑减肥的事情。建议通过调整饮食进行健康减肥,多食水果和蔬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一般可以改变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发胖现象。

辟谣专家:汤建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任卫东,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