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菲来了!经营手游《加菲猫:贯彻肥胖》事前登录
把“努力增肥”作为人生意义的人肯定有不少,即使自己在他人眼中已经相当有“重量”但依保持原来的饮食计划,完全不打算因为肥胖减少食入。就比如那只电影里闻名世界十分有名的吃货加菲喵同样也是标榜这样的人生哲理。Selvas近日宣布,以经典卡通角色加菲猫为题材的模拟经营手游《加菲猫:贯彻肥胖》(ガーフィールド:デブを貫け)开启提前预约登记,预定本月内上架免费iOS平台,对应日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三种语言版本。
本作是一款与美国著名动漫《加菲猫》为主题的经营类游戏。本作中的内容主要是被强制带到减肥露营的加菲猫,但是玩家必须要不断给予他食物,发展露营。在动漫动可以看到各种熟悉的角色登场,另外还可以看到漫画和玩小游戏。
操作十分简单, 解放任务就可以进行下一关,另外,不断进展任务可以看到每个角色有专属的小故事
你有遇到过玩游戏时切换出来查看攻略,不幸导致游戏崩溃的情况吗?下载攻略秘册,边玩游戏边用手机看攻略,轻松愉快,大家都在用。
胖过一次,就会有无数次,是真的吗?
你知道吗?
身体似乎存在一种“设定点”理论
即每个人的身体都倾向于
维持一个特定体重范围
而长期过重或肥胖
可能导致这一设定点上调
一旦减肥后体重下降
身体调节机制会努力将体重
拉回到原设定点
身体真的会“记住”胖过吗?
2024年11月,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曾经肥胖人群在减重后,其脂肪细胞内的变化在两年后仍然持续存在。这些具有“记忆”特性的脂肪细胞表现出一种倾向,它们会比未曾经历过肥胖的细胞吸收更多的糖分和脂肪。这意味着,若这些人群再次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他们的细胞将更快地储存能量,从而导致体重迅速反弹。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验证了身体对肥胖存在一种“记忆”现象。实验中,他们首先让小鼠摄入高脂饮食,模拟人类肥胖过程,随后调整其饮食为低脂食物,帮助小鼠在4至8周内逐步减重至正常水平。
尽管减重后的小鼠在多项健康指标上恢复了正常,但曾经肥胖的小鼠体内附睾脂肪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在体重恢复后依然保持肥胖状态的特征。这表明,即使减重成功,这些小鼠的脂肪组织内部仍存在潜在的功能障碍,这一结果与人类组织检测的数据一致。
更为关键的是,当这些曾经肥胖并成功减重的小鼠再次接触高糖、高脂饮食时,它们的体重回升速度显著快于从未肥胖的小鼠。这一发现支持了身体对肥胖具有“记忆”的观点。
如何预防肥胖?科学饮食是关键
预防肥胖,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而是要注重膳食平衡、食不过量、吃动平衡。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建议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膳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谷薯类、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
食不过量,即每天摄入的食物能量不超过人体所需。不同食物、烹饪方式所含能量不同。蔬菜水果能量低,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有利于预防肥胖;畜肉脂肪含量通常高于禽肉、鱼虾。
近年来,“减肥不吃主食”的观点流行,但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健康,供能比应保持在50%~65%。此外,烹饪方式也会影响食物能量,煎炸食物能量高于蒸煮食物;精细加工食物易消化吸收,不利于控制体重。因此,预防肥胖不仅要关注食量,还要关注食物的选择。
整合:健康时报、 健康中国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替尔泊肽是如何消灭肥胖一大挑战 —— 饥饿感
在减肥的漫漫长路上,肥胖人群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其中最为棘手的敌人之一便是饥饿感。从生理机制来看,饥饿感的产生受多种因素调控。
▍饥饿感从何而来
胃饥饿素和瘦素这两种激素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胃饥饿素主要由胃黏膜分泌,当胃内空虚时,它的分泌就会增加,如同在大脑中敲响 “进食警钟”,让人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并且增强食欲,促进食物摄入。对于肥胖人群而言,胃饥饿素的分泌常常不太正常,导致饥饿感更加频繁和强烈。而瘦素由脂肪细胞分泌,正常情况下,当体内脂肪储存量增加,瘦素分泌也会增多,它作用于下丘脑的相关受体,产生饱腹感,抑制食欲。但肥胖者却容易出现瘦素抵抗,即便体内瘦素水平较高,大脑也无法有效接收饱腹信号,饥饿感也就随之而来 。此外,胃肠道的神经末梢会感知胃内的充盈程度,当胃内食物排空,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下丘脑这个调节食欲的重要中枢,其中的弓状核等区域整合来自激素、神经等多方面的信号,最终触发饥饿感。
▍饥饿感,减肥路上的 “拦路虎”
饥饿感对减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它常常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强烈的饥饿感让人难以抗拒食物的诱惑,不自觉地吃下过多食物,使得摄入热量远超身体消耗,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成为减肥路上的 “绊脚石”。同时,频繁的饥饿感还会影响减肥计划的执行,使人感到烦躁、焦虑,降低减肥的意志力,让原本精心制定的减肥计划难以顺利推进。
▍替尔泊肽:对抗饥饿感的 “秘密武器”
在与饥饿感的 “战斗” 中,替尔泊肽脱颖而出,成为了强有力的 “武器”。替尔泊肽是一种独特的药物,它的作用机制与人体的激素调节系统密切相关。作为 GLP - 1(胰高血糖素样肽 - 1)和 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能模拟 GLP - 1 和 GIP 的作用。
GLP - 1 主要由肠道 L 细胞产生,替尔泊肽激活 GLP - 1 受体后,就像给大脑中的食欲调节中枢发送了 “饱腹指令”,让大脑接收到饱腹信号,从而减少饥饿感的产生。当我们服用替尔泊肽后,即使进食较少的食物,也能较快地感觉饱了,自然而然地降低了食物摄入量。同时,替尔泊肽对 GIP 受体的激动作用,能与 GLP - 1 受体的作用协同起来,进一步增强对食欲的控制效果,更有效地帮助减少饥饿感和增加饱腹感,从根源上减少热量的摄入。
替尔泊肽还能通过延缓胃排空来对抗饥饿感。它能够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长,让胃肠道的神经末梢持续向大脑传递饱腹感信号,使人在较长时间内都能保持饱腹感,进而减少进食频率和总量。这种作用就像是给胃加上了一个 “延时器”,让我们不会很快就感到饥饿,从而更轻松地控制饮食。
▍替尔泊肽临床试验中的减肥效果
SURMOUNT-1 三期临床试验:2539 名平均体重 105 公斤、未患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参与,经过 72 周的治疗,15mg 剂量组的参与者平均体重减轻了 22.5%,即 24 公斤,这是首个在 3 期临床试验中平均减重超过 20% 的药物。
SURMOUNT-2 三期临床试验:938 名平均体重 100.7 公斤的糖尿病肥胖或超重患者参与,经过 72 周的治疗,10mg 剂量组平均减重 13.4%(13.5 公斤),15mg 剂量组平均减 15.7%(15.6 公斤),在减肥和代谢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安慰剂,减重效果明显优于司美格鲁肽的 9.6%。
SURMOUNT-3 三期临床试验:在 12 周的生活方式干预后,使用替尔泊肽治疗 72 周,总计 84 周的时间里,肥胖或超重但没有糖尿病的参与者平均减重 26.6%(29.2 公斤),而安慰剂组仅为 3.8%(4.1 公斤),创下了药物减肥效果的新纪录。
SURMOUNT-OSA 3 期临床试验:该试验为期 72 周(约一年),替尔泊肽治疗组的患者体重显著减轻,平均体重下降了 22.5%,与安慰剂组的 3.1% 体重下降相比,显示出显著的减重效果。
SURMOUNT-CN 随机临床试验:210 位中国成年肥胖患者参与,第 52 周时,10mg 替尔泊肽组平均体重降低了 13.6%,相当于 12.3kg;15mg 组平均体重降低了 17.5%,达到了 16.1kg,而安慰剂组的平均体重仅降低了 2.3%,即 2.1kg。
▍小结
替尔泊肽为肥胖人群对抗饥饿感、实现减肥目标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有效手段。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和胃排空等机制,它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入,让减肥之路不再被饥饿感所困扰。但在使用替尔泊肽时,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科学、健康地迈向减肥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