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肥胖胀疼(大腿肿胖是什么原因)

文章目录:

肥胖是会呼吸的痛,中医让您不再“痛”!

说起肥胖,不知道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女孩子因为肥胖,对着商场里那些琳琅满目的漂亮衣服望而却步;而男孩子因为肥胖,不敢跟自己心仪已久的女生表白。由此可见肥胖是多少事情的“元凶”啊!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体重才算是肥胖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肥胖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消瘦有可能患病,我能吃能喝,身材魁梧,体重只升不降,这下该没问题了吧?其实这更是一个误区。随着各路媒体的宣传,身体健康检查意识的增强,许多老年人已慢慢体会到过度肥胖的身体为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先不说肥胖为日常活动增添了多少负担,每次上楼都气喘吁吁,更不用说手提重物,那肯定要在楼道里歇息几个来回;再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脑梗死等接踵而来,无形当中一个好好的人瞬间变得千疮百孔,怎能说这种肥胖不是身体的一个巨大的负担呢?

1. 怎样才算胖

提到肥胖,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怎样才算胖,它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呢?目前医学上通用的是以体重指数作为衡量标准,其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例如:70kg÷(1.75×1.75)=22.86。根据中国人的体质,BMI正常为 18.5~23.9,大于等于24者为超重,24~27.9者为偏胖,大于等于28者为肥胖。

肥胖的体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苹果型,一种为梨形。苹果型身材的人腰腹部肥胖明显,状似苹果——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又称腹型肥胖、向心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这种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梨型身材的人臀部及大腿脂肪过多,就是说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及大腿部,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状似梨形。由于腹部脂肪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新陈代谢更活跃,因此更易进入血液系统,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再有,苹果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包绕在心脏、肝脏、胰脏等重要器官周围,所以患冠心病、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危险性要比梨型肥胖者大得多。有人发现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苹果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机会则是不胖者的10.3倍。当然,与非肥胖者相比,梨形肥胖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危险,仅仅是比苹果型肥胖略小而已,总之腹部脂肪要尽量减少。那么,是不是肌肉中的脂肪增多则无关紧要了呢?答案是:否。梨型肥胖者肌肉中的脂肪也比不胖者多得多,肌肉中脂肪越多,胰岛素抵抗就越重,危害也越大。所以说三者相比是梨型肥胖比苹果型肥胖好,不胖又比梨型肥胖好。

2. 为什么会这么胖

①首先应当说与家族史有一定的关系。有人认为:既然基因决定了一切,那我就破罐子破摔,爱咋地咋地。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后天的改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饮食起居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都会对体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始终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②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如:进食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如巧克力、蛋糕、各种奶糖等);摄入动物性食品或油炸类食品过多;进食速度太快或饥饿后大量进食;睡前进食,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都会使摄入的食物较易转化为脂肪。③嗜酒。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代谢障碍,导致大量脂肪沉积。④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运动量较少,长期伏案工作,加之精神压力增大,出现暴饮暴食,或久坐看电脑,看电视,身体功能处于一种低代谢状态,出现消化功能减退,能量堆积转化为脂肪,故产生肥胖。

3. 中医看肥胖——多是脾虚痰湿惹的祸

中医学认为,肥胖发生的原因多是“湿痰”作祟。厚厚油油的脂肪层都是痰湿,这些痰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走于肠间形成腹泻,或者储于肺中形成咳嗽咳痰,甚至上阻脑窍而成脑卒中等。所以,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肥胖也是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的。《灵枢 • 阴阳二十五人》 说:“土形之人……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多肉……” 正是对肥胖人的写照。而一提到痰湿,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则为脾。脾不能运化水湿,形成痰湿。 痰湿的产生有内外二因,内因与脾之健运有关:素体脾虚,无法运化水湿,水湿积聚为痰,存于肌肤内就是肥胖;而从外界摄入油炸、甜食等助湿生痰的食物,久而久之体内痰湿壅盛同样可以出现肥胖体型。而素体因素正和家族遗传因素相应,外因正和饮食习惯相应。这样看来,中医学和西医学对于肥胖的认识早已经达成了一致。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每逢佳节胖三斤,快速减肥一身轻

脾虚会长眼袋?看看中医怎么破!

本文选自《养好脾胃不会老》(卢秉久,于睿,王辉编著)一书,来源于养生正道(微信号yszhengdao)。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发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办公室族,久坐双腿肿、胀、麻、疼……这些方法帮你轻松缓解!

很多久坐办公、活动量过少的人都会有双腿麻痹、沉重、肿胀、疼痛的感觉,这种疲劳感会延续很长时间。

通常,正常人在两种情况下会感到腿部疲劳。

一种是长时间不活动。长期不活动会使肌肉萎缩、退化,关节稳定性及运动能力下降,以致略微一活动就会觉得腿部肌肉酸痛。这种肌肉酸痛恢复得慢,而且还易受伤。

还有一种是进行了不习惯的运动、力量训练,导致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是第一天进行了运动,要等到第2天或第3天才有感觉。

要减缓腿部肌肉疲劳,除经常做腿部运动外,一般在做完运动后做一些伸展性动作,比如缓慢拉长股四头肌,如后压腿等,觉得有点难受时保持3秒钟以上,然后放下,反复做。再者就是针对大腿后腱肌肉的锻炼,如把腿架起来拉,拉到能忍受的程度坚持30秒钟以上,如此反复。

偶尔用内八字走路,也能起到缓解腿部肌肉疲劳的作用。因为变换走路姿式,会使不同的肌肉均衡受力,而不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同一肌群上。这就分散了同一肌群所受的刺激,从而起到缓解的作用。采取内八字走法,会加重腓肠肌内侧的负担,从而适当转移主要肌群的受力作用,这样疲劳感也能暂时得到缓解。

温馨提示

腿部肌肉疲劳虽然说是个局部现象,但它可能牵涉全身的健康问题。比如说,肥胖的人要适当控制体重,以缓解腿部的压力。感到酸痛难耐时,不妨用热水泡脚,洗个热水澡,适当按摩一下。平时多吃些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等,也不失为预防腿部肌肉疲劳的好方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来源 || 摘自《东楚网》/ 编辑 || 许译文

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疾病进展,腿部肿胀可别不当回事

阅读前请点“关注”,每天定时分享关于妇科肿瘤及癌症知识,拥抱每一位肿瘤患者,让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单~

近日,收到患友小英的提问:“患病后小腿粗了一圈,原本以为是胖了,结果医生一看说是水肿。"

为什么患癌后会小腿水肿?这该怎么办呢?

其实,下肢水肿是卵巢癌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常表现为下肢(尤其是小腿)明显的肿胀,用手指按压时,发现被按压的部位要过一会儿才能还原。而到了晚上,下肢看起来似乎要比早上胖了不少。

患癌后为什么会伴发水肿?

01、治疗所致的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往往是由淋巴回流受阻所引起的,卵巢癌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也是如此。手术或者放化疗损伤腹部的淋巴结时,在下肢流动的淋巴液不能很好的经过腹部淋巴管返回胸导管完成淋巴液回流的过程。不能被及时收回的淋巴液就只能聚集在下肢,导致下肢肿胀的发生[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可以简单的把淋巴回流的现象理解为喝饮料,淋巴管就是吸管,如果吸管出了问题(治疗中损伤了),那么饮料就很难被吸上来,只能继续呆在杯子里了。而这时,还有人不停的往杯子里加入新的饮料,过多的液体就会让杯子胀大,甚至溢出。

对策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找新的吸管,即通过按摩引导淋巴液流入新的淋巴口;其二是给杯子加压,即通过弹力袜或绷带的压迫,让淋巴液被动回流。

  • 手法淋巴引流:患者采取卧位,并抬高下肢15-20cm便于淋巴流动,用手掌沿浅表淋巴管走行由远端向近端环状旋转按摩推进,引导淋巴液流动至新的流入淋巴口淋巴结,反复进行10次,每次约3分钟[2]。
  • 压迫治疗:采用定制的弹力袜或绷带,压缩力保持40-50cm Hg,保证患者不出现疼痛和麻木等症状。弹力袜或绷带注意在活动前穿戴,睡觉或觉得疼痛时解除,每天治疗时间大于12小时。在此期间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衣服褶皱可能造成的皮肤损伤、感染等[3]。

在习惯弹力袜或绷带后,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时长约15-30分钟,具体根据个体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02、低蛋白血症引起的下肢水肿

由于肿瘤的生长和腹水生成,很多卵巢癌患者伴有低蛋白血症,即血清总蛋白低于60g/L,白蛋白低于35 g/L。双下肢甚至全身的浮肿就是低蛋白血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主要原因是血液里面的蛋白减少了就会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水分会不自觉地往血管外移动,从而聚集在组织间隙,造成水肿[4]。

对策:

解决这一类水肿问题主要依靠两方面,一是原发病的治疗,二是补充蛋白。

  • 原发病的治疗:卵巢癌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原因就是肿瘤对蛋白的过度消耗,控制肿瘤进展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补充蛋白:建议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即热量摄入达30kcal/kg/d以上,蛋白质达1.5~2.0 g/kg/d。假设一个60公斤体重的低蛋白血症患者,一天所需要摄入的食物热量至少要达到1800kcal,其中需要包括90克的蛋白质[5]。

90克蛋白质换算成食物是多少呢?鸡蛋中的蛋白质比例约为13.3%,2个鸡蛋约100克,即13.3克蛋白质。按鸡胸肉20%的蛋白质比例来算,100克鸡胸肉可以补充20克蛋白质,每天吃400克鸡胸肉即有80克蛋白质。

03、压迫性的下肢水肿

随着肿瘤的增大和转移或者是腹水的产生都有可能压迫静脉或淋巴管,继而引起血液或者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水肿产生。一般根据肿瘤压迫位置不同,出现水肿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如肿瘤压迫盆腔可出现双侧水肿[6]。

对策:

解决办法主要从控制肿瘤上着手,只有肿瘤变小或者压迫减轻后,症状才能得到缓解。

04、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水肿

卵巢癌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是普通人的7倍,可达13.6%-27.0%。原因主要包括两点,即肿瘤本身和治疗。肿瘤细胞会分泌促凝血活性物质和癌促凝物质,让血液处于更易凝固状态,则更易形成血栓。

而多数患者必经的手术和化疗不仅改变凝血状态,还会伴随着一段较长的卧床时间,更加容易导致血栓产生。深静脉血栓最直观的表现是腿肿,同时还会伴随疼痛,皮肤颜色变紫等[7]。

对策:

控制血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它的出现,可通过按摩或锻炼等方式促进下肢的血液流动以此预防血栓的产生。

图片来源:摄图网

  • 患者术后早期,抬高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抬高角度在 15°~30°左右。注意将两腿外展,避免对其腿部皮肤及肌肉予以压迫,防止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 给予下肢皮肤与肌肉按摩:针对其大腿、小腿皮肤予以揉按,并对其缝匠肌(大腿前内侧浅层)、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胫骨前肌(小腿前外侧)等位置进行拿捏方式按摩,并对其腓骨长肌(小腿外侧)、腓骨短肌(小腿外侧下方)等肌肉予以按压按摩,顺序为自下而上,每天至少3次。按摩期间,根据患者耐受性选择合适力度,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 合理的锻炼:术后卧床期间可以进行足背屈、膝踝关节屈伸、抬腿等活动,收缩肌肉的运动。可以下床后,尽量在床旁活动,改善下肢肌肉张力和循环情况,切忌因术后伤口疼痛而放弃下床活动。
05、其他因素

伴发心脏功能不全、肾脏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感染者、风湿病等都可能导致水肿,但还是要提醒大家,必须先明确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下肢水肿是卵巢癌常见的伴发症状之一,希望大家予以重视的同时不要过度紧张,不同原因的下肢水肿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及时科学的应对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

愿天下少一些苦于下肢水肿的病友。

责任编辑:妇科肿瘤互助君

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