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杭州卤鸭界赫赫有名的阿胖,从此退出江湖……城南这家宝藏菜场今天重新开张
都市快报讯 前几天我在我家附近菜场发现了一个非常靠谱的卖宁波海鲜的摊位,昨天,老板娘郑重向我告别:“大马弄菜场要开了!我要搬回去了。”老板娘说,他们本来一直是在大马弄摆摊的,现在终于盼来了重开的一天。
今天我赶到大马弄,这家城南的宝藏菜场虽然是首日重开,但是人群已经熙熙攘攘,恢复了以往“推辆自行车都可能蹭到人”的热闹。
阿胖卤鸭退出江湖
进了大马弄,我直奔位于中段的阿胖卤鸭。这只卤鸭在杭州卤鸭界赫赫有名,我每次来大马弄,至少是要拎一只回去,有时承接了代购任务,那就要拎好几只了。结果想不到的是,店里没有阿胖熟悉的胖胖的身影,卤鸭也一只不见,只有一个装修工人在忙碌,边上围了一群老街坊长吁短叹:“唉阿胖不做的嘞,下毛想吃卤鸭儿结个办(以后想吃卤鸭怎么办)?”工人告诉我,这里以后会改卖老年服装。
我打电话过去问,电话里阿胖声音依旧中气十足:“为啥不做?我家老头子今年1月份开始有退休工资拿啦!我们要去过自己的日子啦!”
阿胖和她丈夫都是下岗工人,当年开了这家卤鸭店谋生。今年1月15日,满了60岁的老头子可以拿退休工资了。阿胖喜气洋洋地告诉我:“两个人工资加拢起来不多,但自己吃吃用用足够了。人60岁到70岁这段时间,身体还是可以的,等到环境允许了,我们要去旅游了,成都、北京先去看看。”
今天一早上阿胖接了无数老客户打来的电话,很多人“哀求”她,要么每天卖个半天试试看?阿胖说不行的:“一开店人就扳牢了,不如快刀斩乱麻。哎我们开店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要起来,太辛苦了。”那想吃卤鸭了怎么办?阿胖爽朗大笑:“到我家里来吃!我住信余里,你只要在楼下问,那个做卤鸭的阿胖住哪里,每个人都晓得的。”
阿胖,真名蔡文嫦,和老公何见宏原都为九豫丝织厂职工,1998年下岗后先在大马弄开了家小饭店,三年后专心卖卤鸭。从开小饭店那时候算起,到今年,连头搭尾已经23个年头了。这块卤鸭界的老牌子,自此退出江湖。
大马弄杭菜(大马弄5号)
特色:自制素肠、素鸡、烤麸
阿胖退出江湖了,所幸其他老邻居们都还在。
这家大马弄杭菜的豆制品赫赫有名,徐大姐每天自己做素肠、杭州卷鸡、四喜烤麸,如果天晴,还会炒几个小菜,懒得烧饭的人,买回家直接吃现成菜。
素肠也就算了,杭州卷鸡哪怕我是个杭州人,都觉得稀奇,这看上去和素肠不是很像么?边上帮忙的徐大姐儿子告诉我,素肠里面的馅子是咸菜豆腐干笋干,卷鸡里面是肉末笋干,“一个荤一个素,不一样的。”四喜烤麸说实话我有点震惊的,烤麸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的杭州饭店很难吃到了,徐大姐这个烧法,烤麸配上香菇、木耳、腊笋丝,实在太传统太杭州了。
一个客户进来问:“徐大姐,我的壮儿(蹄髈)好了吗?”徐大姐立刻拿出一只炖得油光透亮的蹄髈出来。这是一只功夫菜,需要吃的话,要和这位客户一样,提前一天预定。徐大姐说:“要烧一夜头(晚上)呢。”
正说话间,又一个客户进来了:“大姐,今天小炒没有啊?我想吃炒韭芽儿。”徐大姐看了一下天色:“以为要落雨今天小炒没炒。你等着,我现在去买韭芽儿。”出门去了。
诸暨特产专卖店(大马弄15号)
特色:甜酒酿
毛大哥和蔡大姐这家夫妻店开了有10多年,本来是专卖各种诸暨特产,不经意却靠自制甜酒酿打响了名头。其实大马弄这一带,有好几家甜酒酿做得好的摊位,毛大哥说他家的水平绝对靠得牢:“我们用的是吴江的纯糯米,吃上去特别糯。”
我尝了一点,除了糯之外,甜度也是刚刚好,吃完后感觉嘴巴里很清爽,没有那个齁甜的后味。毛大哥说,这个就是靠酒药的控制水平了:“发酵两天以后拿出来卖,口感最好。”
有的人喜欢单独喝甜酒酿的卤,毛大哥索性就一加仑桶一加仑桶装好单卖。
除了甜酒酿,他家乌米饭、粽子这些和糯米相关的东西也都卖得很好,毛大哥说粽子有三种口味,端午越来越近,包包都来不及。
羊肉专卖店(大马弄60号)
特色:鳓鲞、油带鱼
这家店就是和我打招呼搬回来的宁波海鲜店,因为太仓促,门脸都还是“羊肉专卖店”,但卖的是宁波海鲜。
何老板告诉我,他家的鳓鲞不便宜,但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说话间他抓起一条给我看:“两头挂落的鳓鲞才是好鳓鲞。”
我偷偷请教了宁波的朋友,朋友说的确是这个理:“鳓鲞湿到能挂落,说明内里有水分,肉质厚,不是那种干到柴的口感。”
何老板对自家店里的油带鱼也是信心十足,告诉我,用的是正宗“来头网带鱼”。我苦思冥想了半天这个来头网带鱼是什么来头,后来突然想到,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雷达网带?
为什么腌好以后要叫它油带鱼,何老板说:“这是因为蒸了以后上面会有一层腊黄的油浮起来,就是老底子的味道。”
我还在他店里发现了对我来说非常非常稀奇的酒糟鱼,何老板告诉我这个叫“酒糟魟鱼”,我再问他魟鱼是什么鱼,他就一脸“哎跟你这个内陆人怎么说得清”的无奈表情了。
张师傅羊肉店(大马弄14号)
特色:前夹心、羊杂
张师傅这个羊肉摊,卖的是余杭仓前的冷板羊肉。每天早上三点多去余杭进货,因为新鲜没膻味,成功打破了附近老杭州们夏天不吃羊肉的惯例:“我这里一年四季生意都好的。”
张师傅说喜欢吃肉的,可以买点前夹心或者后腿肉。喜欢内脏的,他这里的羊肝、羊肾买了去,都是很好的下酒菜。
鲜肉冷冻食品(大马弄62号)
特色:腿肉、肉末
杨师傅这个摊位在大马弄摆了也有10年了,他家的肉又便宜又新鲜。我表姐就住在附近,她告诉我,这是她以及附近居民的“做酱肉指定摊位”:“只要做酱肉我们都是这里买的。”
现在天热了,杨师傅说自家的肉末也很畅销:“夹心肉做的,杭州人买了去,要么蒸鲞要么蒸臭豆腐。”
我看了一下我刚买的鳓鲞,嗯,再来点肉末,晚上上笼一蒸,完美。
来源:杭州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昨天入梅 杭州又一家“宝藏菜场”重开了
都市快报讯 昨天,杭州入梅了!昨天早上,浙江省气象台也官宣浙江入梅。
杭州常年入梅都在6月中旬,今年会不会太早了点?
杭州市气象台说,确实早,今年偏早了15天,但也不算历史最早。今年的入梅时间和2000年一样,都是5月29日,可以说是2000年以来最早。历史上杭州最早入梅在1954年5月18日。
今年梅雨季的开头,雨水就来势汹汹。从昨天下午开始,到今天上午,杭州仍是阴有大到暴雨的天气,淳安、临安、余杭、桐庐等地局部有大暴雨;今天下午开始,雨渐止转阴天,5月31日、6月1日,两天阴天,6月2日开始,雨又要接着下。
气温也会跟着降,杭州今天最高23℃,最低18℃,有点凉丝丝的,出门记得穿件外套。后天,19-28℃,也是比较凉爽舒适的温度。
刚入梅就开始关心出梅时间了
虽然每年都有梅雨,但有些年份雨水汹涌,有些年份雨水也只是客串一下,转瞬就走了。今年的雨水会多吗?要拭目以待。
梅雨,说得简单点,就是初夏时节,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比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也有梅雨。
希望今年的梅雨季不要太闷热。但气象专家说,凉爽才是黄梅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大家印象里那种热得要命的黄梅天,是不正常的。
实不相瞒,才刚入梅,我已经开始关心什么时候出梅了。做了下功课,杭州平均出梅日期是7月8日,平均梅雨期是26天,平均梅雨量260.8毫米。历史上最早出梅日期为6月15日(1961年),最迟出梅日期为8月2日(1954年),最长梅雨期达77天(1954年)。
那么,至少即将到来的6月,估计是雨多晴少了,雨伞会是梅雨季你最形影不离的朋友。
杭州城南“宝藏菜场”昨天重开
前几天我在家附近菜场发现了一个非常靠谱卖宁波海鲜的摊位,结果老板娘郑重向我告别:“大马弄菜场要开了!我要搬回去了。”老板娘说,他们本来一直是在城南的大马弄摆摊的,终于盼来了重开的一天。昨天大马弄菜场重开了,我跑去一看,已经恢复了以往的人气。
进了大马弄,我直奔有名的阿胖卤鸭。我每次来大马弄,至少要拎一只回去,有时还有代购任务。结果店里只有一个装修工人在忙碌,卤鸭也一只不见,边上围了一群老街坊长吁短叹:“唉,阿胖不做的嘞,下毛想吃卤鸭儿结个办(以后想吃卤鸭怎么办)?”工人告诉我,这里以后会改卖老年服装。
我打电话过去,电话里阿胖声音依旧中气十足:“为啥不做?我家老头子今年1月份开始有退休工资拿啦!我们要去过自己的日子啦!”
阿胖喜气洋洋地告诉我:“两个人工资加拢起来不多,但自己吃吃用用足够了。人60岁到70岁这段时间,身体还是可以的,等到环境允许了,我们要去旅游了,成都、北京先去看看。”
阿胖,真名蔡文嫦,和老公何见宏原都是九豫丝织厂职工,1998年下岗后先在大马弄开了家小饭店,三年后专心卖卤鸭。从开小饭店那时候算起,到今年,连头搭尾已经23个年头了。这块卤鸭界的老牌子,自此退出江湖。
大马弄杭菜(大马弄5号)
特色:自制素肠、卷鸡、烤麸
阿胖退出江湖了,所幸其他老邻居们都还在。
这家大马弄杭菜的豆制品赫赫有名,徐大姐每天自己做素肠、杭州卷鸡、四喜烤麸,如果天晴,还会炒几个小菜,懒得烧饭的人,买回家直接吃现成菜。
杭州卷鸡,看上去和素肠不是很像吗?边上帮忙的徐大姐儿子告诉我,素肠里面的馅子是咸菜豆腐干笋干,卷鸡里面是肉末笋干,“一个荤一个素,不一样的。”还有四喜烤麸,烤麸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的杭州饭店很难吃到了,徐大姐这个烧法,烤麸配上香菇、木耳、腊笋丝,实在太传统太杭州了。
诸暨特产专卖店(大马弄15号)
特色:甜酒酿
毛大哥和蔡大姐这家夫妻店开了有10多年,本来是专卖各种诸暨特产,不经意却靠自制甜酒酿打响了名头。其实大马弄这一带,有好几家甜酒酿做得好的摊位,毛大哥说他家的水平绝对靠得牢:“我们用的是吴江的纯糯米,吃上去特别糯。”
我尝了一点,除了糯之外,甜度也是刚刚好。有的人喜欢单独喝甜酒酿的卤,毛大哥索性就一加仑桶一加仑桶装好单卖。除了甜酒酿,他家乌米饭、粽子这些和糯米相关的东西也都卖得很好。
羊肉专卖店(大马弄60号)
特色:鳓鲞、油带鱼
这家店就是前面说的宁波海鲜,因为搬回来有点急,门脸还是“羊肉专卖店”。何老板告诉我,他家的鳓鲞不便宜,但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说话间他抓起一条给我看:“两头挂落的鳓鲞才是好鳓鲞。”
我偷偷请教了宁波的朋友,朋友说的确是这个理:“鳓鲞湿到能挂落,说明内里有水分,肉质厚,不是那种干到柴的口感。”
店里还有油带鱼,为什么腌的带鱼要叫油带鱼?何老板说:“因为蒸了以后上面会有一层蜡黄的油浮起来,就是老底子的味道。”
张师傅羊肉店(大马弄14号)
特色:前夹心、羊杂
张师傅这个羊肉摊,卖的是余杭仓前的冷板羊肉。每天早上三点多去余杭进货,因为新鲜没膻味,成功打破了附近老杭州们夏天不吃羊肉的惯例:“我这里一年四季生意都好的。”
鲜肉冷冻食品(大马弄62号)
特色:腿肉、肉末
杨师傅这个摊位在大马弄摆了也有10年了,我表姐就住在附近,告诉我,这是她以及附近居民的“做酱肉指定摊位”:“只要做酱肉我们都是这里买的。”
现在天热了,杨师傅说自家的肉末也很畅销:“夹心肉做的,杭州人买了去,要么蒸鲞要么蒸臭豆腐。”
我看了一下我刚买的鳓鲞,嗯,再来点肉末,晚上上笼一蒸,完美。
昨天入梅,雨水来势汹汹,杭州又一家“宝藏菜场”重开了
都市快报 昨天,杭州入梅了!昨天早上,浙江省气象台也官宣浙江入梅。
杭州常年入梅都在6月中旬,今年会不会太早了点?
杭州市气象台说,确实早,今年偏早了15天,但也不算历史最早。今年的入梅时间和2000年一样,都是5月29日,可以说是2000年以来最早。历史上杭州最早入梅在1954年5月18日。
今年梅雨季的开头,雨水就来势汹汹。从昨天下午开始,到今天上午,杭州仍是阴有大到暴雨的天气,淳安、临安、余杭、桐庐等地局部有大暴雨;今天下午开始,雨渐止转阴天,5月31日、6月1日,两天阴天,6月2日开始,雨又要接着下。
气温也会跟着降,杭州今天最高23℃,最低18℃,有点凉丝丝的,出门记得穿件外套。后天,19-28℃,也是比较凉爽舒适的温度。
刚入梅就开始关心出梅时间了
虽然每年都有梅雨,但有些年份雨水汹涌,有些年份雨水也只是客串一下,转瞬就走了。今年的雨水会多吗?要拭目以待。
梅雨,说得简单点,就是初夏时节,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比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也有梅雨。
希望今年的梅雨季不要太闷热。但气象专家说,凉爽才是黄梅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大家印象里那种热得要命的黄梅天,是不正常的。
实不相瞒,才刚入梅,我已经开始关心什么时候出梅了。做了下功课,杭州平均出梅日期是7月8日,平均梅雨期是26天,平均梅雨量260.8毫米。历史上最早出梅日期为6月15日(1961年),最迟出梅日期为8月2日(1954年),最长梅雨期达77天(1954年)。
那么,至少即将到来的6月,估计是雨多晴少了,雨伞会是梅雨季你最形影不离的朋友。
杭州城南“宝藏菜场”昨天重开
前几天我在家附近菜场发现了一个非常靠谱卖宁波海鲜的摊位,结果老板娘郑重向我告别:“大马弄菜场要开了!我要搬回去了。”老板娘说,他们本来一直是在城南的大马弄摆摊的,终于盼来了重开的一天。昨天大马弄菜场重开了,我跑去一看,已经恢复了以往的人气。
进了大马弄,我直奔有名的阿胖卤鸭。我每次来大马弄,至少要拎一只回去,有时还有代购任务。结果店里只有一个装修工人在忙碌,卤鸭也一只不见,边上围了一群老街坊长吁短叹:“唉,阿胖不做的嘞,下毛想吃卤鸭儿结个办(以后想吃卤鸭怎么办)?”工人告诉我,这里以后会改卖老年服装。
我打电话过去,电话里阿胖声音依旧中气十足:“为啥不做?我家老头子今年1月份开始有退休工资拿啦!我们要去过自己的日子啦!”
阿胖喜气洋洋地告诉我:“两个人工资加拢起来不多,但自己吃吃用用足够了。人60岁到70岁这段时间,身体还是可以的,等到环境允许了,我们要去旅游了,成都、北京先去看看。”
阿胖,真名蔡文嫦,和老公何见宏原都是九豫丝织厂职工,1998年下岗后先在大马弄开了家小饭店,三年后专心卖卤鸭。从开小饭店那时候算起,到今年,连头搭尾已经23个年头了。这块卤鸭界的老牌子,自此退出江湖。
大马弄杭菜(大马弄5号)
特色:自制素肠、卷鸡、烤麸
阿胖退出江湖了,所幸其他老邻居们都还在。
这家大马弄杭菜的豆制品赫赫有名,徐大姐每天自己做素肠、杭州卷鸡、四喜烤麸,如果天晴,还会炒几个小菜,懒得烧饭的人,买回家直接吃现成菜。
杭州卷鸡,看上去和素肠不是很像吗?边上帮忙的徐大姐儿子告诉我,素肠里面的馅子是咸菜豆腐干笋干,卷鸡里面是肉末笋干,“一个荤一个素,不一样的。”还有四喜烤麸,烤麸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的杭州饭店很难吃到了,徐大姐这个烧法,烤麸配上香菇、木耳、腊笋丝,实在太传统太杭州了。
诸暨特产专卖店(大马弄15号)
特色:甜酒酿
毛大哥和蔡大姐这家夫妻店开了有10多年,本来是专卖各种诸暨特产,不经意却靠自制甜酒酿打响了名头。其实大马弄这一带,有好几家甜酒酿做得好的摊位,毛大哥说他家的水平绝对靠得牢:“我们用的是吴江的纯糯米,吃上去特别糯。”
我尝了一点,除了糯之外,甜度也是刚刚好。有的人喜欢单独喝甜酒酿的卤,毛大哥索性就一加仑桶一加仑桶装好单卖。除了甜酒酿,他家乌米饭、粽子这些和糯米相关的东西也都卖得很好。
羊肉专卖店(大马弄60号)
特色:鳓鲞、油带鱼
这家店就是前面说的宁波海鲜,因为搬回来有点急,门脸还是“羊肉专卖店”。何老板告诉我,他家的鳓鲞不便宜,但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说话间他抓起一条给我看:“两头挂落的鳓鲞才是好鳓鲞。”
我偷偷请教了宁波的朋友,朋友说的确是这个理:“鳓鲞湿到能挂落,说明内里有水分,肉质厚,不是那种干到柴的口感。”
店里还有油带鱼,为什么腌的带鱼要叫油带鱼?何老板说:“因为蒸了以后上面会有一层蜡黄的油浮起来,就是老底子的味道。”
张师傅羊肉店(大马弄14号)
特色:前夹心、羊杂
张师傅这个羊肉摊,卖的是余杭仓前的冷板羊肉。每天早上三点多去余杭进货,因为新鲜没膻味,成功打破了附近老杭州们夏天不吃羊肉的惯例:“我这里一年四季生意都好的。”
鲜肉冷冻食品(大马弄62号)
特色:腿肉、肉末
杨师傅这个摊位在大马弄摆了也有10年了,我表姐就住在附近,告诉我,这是她以及附近居民的“做酱肉指定摊位”:“只要做酱肉我们都是这里买的。”
现在天热了,杨师傅说自家的肉末也很畅销:“夹心肉做的,杭州人买了去,要么蒸鲞要么蒸臭豆腐。”
我看了一下我刚买的鳓鲞,嗯,再来点肉末,晚上上笼一蒸,完美。
来源:杭州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