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BMI指数是多少?自己算不算胖呢!可以肥胖一览表,收藏下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例如一个人的体重为70公斤,身高为1.75米,他的BMI指数为70÷(1.75×1.75)=22.86。
最理想的BMI指数是22,健康体重的BMI指数为18.5-24.9,低于18.5为偏瘦,超过28即为肥胖症。快算一下你的BMI指数吧!
减肥=减体脂!一张男女体脂率表,看看你的身材是否肥胖?
原创内容,擅自搬运者必究!
为什么减肥不等于减重?减肥达人告诉你,肥胖是体脂率超标的表现,并不是体重超标的结果。
我们来看看男女标准体脂率范围,看看你的身材是否属于肥胖?
为什么说体重无法科学反映一个人的身材呢?
体重包括了身体的肌肉、脂肪、水分、骨骼、废物等物质。当你多喝几杯水,体重就会上涨,这不意味着你身材发胖了。当你排泄掉体内废物的时候,体重就会下降,但是,这不意味着减肥出现效果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健身肌肉达人,体重超过标准水平,但是他们的身材并不会显得肥胖,反而肌肉线条显得非常饱满,看起来非常有魅力。而不健身的普通人,体重超标标准水平,堆积的主要是脂肪,身材才会显得臃肿肥胖。
而减肥的目的是为了减脂,而不是减肌。肌肉是身体宝贵的组织,热量消耗是同等重量脂肪的9倍左右,身体每增加1公斤肌肉,一天就会多消耗30-70大卡的热量。
而脂肪的体积是同等重量肌肉的3倍,体积大、密度小,热量消耗比肌肉少得多。只有增肌减脂才能提高身体代谢水平,让你每天消耗更多的卡路里,拥有一副易瘦体质跟好看的身材比例。
如果测量自身的体脂率是否超标呢?
平时有去健身房锻炼的人,可以通过健身房的体脂仪去计算自身的体脂率情况,没有去健身房锻炼的人可以自己购买一台体脂秤测量,体脂秤要选择交流电,不要选择直流电,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比较准确。
今天小编推荐一款自己家在用的体脂称,价格不贵,但是对自身的体脂率、肌肉含量、水分含量等数值的计算却是蛮准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这台体脂秤的是采用四点式传感器,测量体脂更准确!
体脂秤测量出来的数据,可以直接同步到手机APP上,让你科学直观地查看自己的身体情况。
体脂率超标,身材肥胖的人,想要科学降低体脂率,你需要通过正确的运动方式以及科学的饮食管理,才能提高身体的热量缺口,促进脂肪的分解,同时减少肌肉的流失。
几个减肥要点学习一下:
1、健身期间,除了跑步、跳绳、打球等有氧运动,最好加入俯卧撑、引体向上、深蹲、分腿蹲等力量训练,这样既能促进脂肪的分解,还能锻炼肌肉,提高身体基础代谢。
2、减脂饮食要做到:每天的热量摄入不低于身体基础代谢,比平时热量摄入降低20%左右即可,做到饮食多样化,均衡碳水、脂肪、蛋白的摄入才能保持身体旺盛代谢,减少肌肉的流失。
3、减肥期间,要坚持3个月以上的周期,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你是无法真正瘦下来的。运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坚持下来。平时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改掉发胖恶习,才能让吃慢慢瘦下来,避免身材复胖。
“一胖毁所有”,孩子的体重标准,一张表告诉你,看看是否超重
对于肥胖,不少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小孩子胖没关系,长大自然就瘦了。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青少年肥胖,不仅不好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因肥胖导致疾病住院,如此前一名11岁的小男孩,在家玩游戏时突然感到恶心、头晕,随后开始呕吐,父母连忙送去医院急诊,经检查发现,为腔隙性脑梗,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重度脂肪肝等病症,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过度肥胖引起。
可见,肥胖并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一、青春期肥胖,或增加中年患癌风险近日,全球顶级杂志《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一项研究,更是把肥胖推上了舆论中心。
该研究基于以色列1967-2010年间分析的230万名青少年健康资料,并与此后的随访数据做对比,最终发现:青少年时期肥胖,可使男性中年时期发生癌症的风险上升26%,女性上升27%(除宫颈癌、乳腺癌)。
在这近230万人当中,有5.5万例已确诊癌症患者,有1.3万人因癌症去世,而确诊癌症的中位年龄,男性和女性分别是43.2岁和40岁,其中男性主要以淋巴瘤、黑色素瘤和结直肠癌发病为主,女性则是宫颈癌和乳腺癌为主。
关于肥胖为何会导致癌症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最被大众接受的便是一个理论是“慢性炎症理论”。李治中博士解释,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炎症。
发炎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组织受伤后,人体会自行修复,但有时候也会“修复失败”,导致炎症一直存在,便形成了慢性炎症,其背后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持续性的病毒细菌感染、或免疫细胞攻击正常组织,也有可能是因肥胖引起的系统失衡。
而多项研究都已经证实: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可明显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因组织被破坏的同时会刺激细胞不断分裂生长,显著提升DNA突变几率。
另外,肥胖的人,脂肪组织也是比较多的,这种组织可产生雌激素,增加女性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
不仅如此,除了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肥胖还会对孩子造成其它危害:比如高血压,当体内脂肪太多太厚,可使毛细血管扩充,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多,时间久了便会诱发左心肥厚,出现高血压;同时有研究发现,儿童肥胖还会提升性早熟的风险,而性早熟又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可见,肥胖对青少年来说,简直是百害无一利!
到底怎样才算胖呢?生活中有的人看着瘦,体重却不轻;有的人看着有点胖,体重却很轻,让人十分混乱。
其实,判断儿童体重是否超重最科学的方法,并不是看体重数字,而是通过BMI计算方法,也就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对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的列出的6~18岁不同年龄的男女肥胖的判定标准,看是否存在超重情况。
图源央视新闻
如果测试结果为超重,那么,就要想办法及时控制体重,以免过度肥胖危害到健康。
三、如何帮助孩子保持合理的体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不容乐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称,目前阶段,我国年龄在6-17岁的人群超重肥胖率近20%,与10多年前相比有着大幅度的增长,严重危害到青少年的健康。所以,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父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管控。
一般来说,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多与营养过度,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保持大量摄入高脂、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膳食纤维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所以想要避免肥胖,可从这些因素下手。
- 1、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
生活水平上来后,很多父母对孩子的饮食也会比较关注,各种好的补的都想给孩子吃,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营养过度而诱发肥胖。尤其是长期大量摄入汉堡、奶油蛋糕等高脂食物,碳酸饮料、甜点等高糖食物,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一旦没有及时消耗,便会转为脂肪储存在体内,最终诱发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质,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很重要。
- 2、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
目前,各种培训班的出现,增加了学习(久坐)的时间,压缩了休息(运动)的时间,而长期如此,也容易出现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重,除了控制饮食外,适当运动也很重要。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积极参加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也有很大的意义,所以鼓励青少年多运动。
而对于项目的选择,小艾推荐三类运动:游泳,对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长有很大帮助;跳跃训练,如跳起摸高,单脚跳起,可加强心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肌活性,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建议一天跳200次以上;还有球类运动,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 3、保持充足睡眠
青少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也容易导致肥胖。充足的睡眠被剥夺后,体内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容易被干扰甚至打破,当摄入的能量远大于消耗量时,便会导致肥胖。
另外,人睡着时,人体内会分泌“瘦素”,这种物质有助于抑制机体摄入食物,加大能量消耗,有助于控制体重,而睡眠不足时,“瘦素”分泌量减少,相对而言更容易出现肥胖;长期睡不够还会使生物钟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机体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时间久了,可造成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也容易导致肥胖,出现糖尿病。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肥胖,保持充足且质量良好的睡眠很重要。专家表示,晚上21:00-1:00、5:00-7:00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如果没有保证孩子在这两个时段的良好睡眠,或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期。
总结:看完文章后,别再觉得小孩子胖不碍事,等一堆健康问题找上门后,你后悔都来不及!任何年龄段,都需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才是最健康的一种做法!#健康明星计划##长城心脑血管健康周##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柳叶刀>子刊:少壮不减肥,老大易患癌!》.奇点网.2020-03-11
[2]《肥胖增加10多种癌症风险!到底为什么?》.菠萝因子.2019-08-12
[3]《睡不好也会发胖?别怪我没提醒你》.生命时报.2018-08-21
[4]《孩子多胖才算胖?复旦儿科专家给出远离肥胖的方法,家长必看!》.健康时报.2020-07-22
[5]《“小胖墩”伤心更伤身?《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发布》.央视新闻.2020-10-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