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称长期熬夜患紫癜,免疫科医生解读其中关联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透室)主任、风湿免疫科副主任 史振伟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冰洁
8月21日,四川成都一位32岁女性因长期熬夜造成免疫力低下,确诊了过敏性紫癜。她表示,自己已有两三年睡眠质量不佳,通常要到凌晨一点多才能入睡。今年7月,她发现腿部出现斑点,并伴有发痒,8月10日复发后,她决定去医院就诊,最终确诊过敏性紫癜。
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透室)主任、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史振伟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长期熬夜、失眠、深度睡眠少等情况可造成慢性睡眠不足,多会引发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易发怒、生活质量差、肥胖等问题。机体无法充分休息,便处于一种“免疫抑制状态”,增加炎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过敏性紫癜则是在免疫失调状态下,因感染、药物、食物过敏等复杂因素而出现的一种“免疫活化表现”,生成的大量IgA(一种免疫球蛋白)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简而言之,熬夜会造成免疫力下降,但过敏性紫癜反而是“免疫力增强”引发的,这两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四川那位女士确诊紫癜跟熬夜无关。
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是因为他们正在生长发育,免疫系统不稳定,抗原识别能力不高,容易出现“过激”反应。成人的免疫系统发育成熟,患病几率相对较小。过敏性紫癜的最典型表现是双下肢对称分布的红色皮疹,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起初多为鲜红色,后逐渐变为暗红色,最终呈褐色消退。按照具体表现,临床将过敏性紫癜分为四型:单纯皮肤型紫癜最常见,皮疹表现如上;除皮疹外,关节型紫癜患者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中大关节会有疼痛、肿胀;腹型紫癜患者常伴随腹痛,甚至便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发生肠套叠、肠穿孔;由于IgA会沉积在肾脏,可造成肾功能损伤,即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最严重情况,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需提醒的是,这几种类型可单一出现,也可能混合出现。因此,确诊过敏性紫癜后,患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查看肾脏是否已经受损。
在急性期,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以抗过敏为主,比如服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或应用小剂量的激素,腹型紫癜患者需积极止血;过了急性期,皮疹会慢慢消退,关节肿痛可在4~6周内缓解。绝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休息后,症状会逐渐消退,多数可在8周内恢复。但已出现紫癜性肾炎的患者需进行肾穿刺,有助评价受损情况,如果是Ⅰ、Ⅱ级,多属于轻微病变,可给予轻型药物治疗,一旦超过Ⅲ级,表明已出现肾脏损害,需运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避免日后发展为肾衰竭。
需提醒的是,由于过敏性紫癜属于一种“过敏反应”,再次遇到相关刺激或过敏原时可复发,且确诊年龄越小,复发几率越大。病愈后,患者至少随访半年,合并肾脏损害的需根据病情延长,同时加强生活管理,规避可能的过敏原,避免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让免疫系统不再“草木皆兵”。▲
中医养生说 | 过敏性紫癜患者,你的饮食“黑名单”了解一下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因素介导的全身性出血性毛细血管炎,患者对某些物质过敏,常出现皮肤瘙痒、紫癜等症状。在中医养生中,饮食调理对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至关重要。然而,过敏性紫癜患者的饮食中也有一些“黑名单”,应该避免食用,以防加重病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黑名单”食物。
1、辛辣刺激类食物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容易刺激肠胃,加重过敏性反应,引发紫癜症状。因此,过敏性紫癜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病情的发作。
2、海鲜类食物
海鲜如虾、蟹、贝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但也是过敏源之一。过敏性紫癜患者往往对海鲜过敏,食用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加重病情。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海鲜,以免诱发病情复发。
3、酒精类食物
酒精类食物如白酒、啤酒等,容易刺激肠胃,加重过敏性反应。此外,酒精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过敏性紫癜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以保护身体健康。
4、高糖高脂类食物
过多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等,容易导致肥胖和血糖异常,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加重过敏性反应。因此,过敏性紫癜患者应注意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量,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温馨提示】过敏性紫癜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海鲜、酒精和高糖高脂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影响身体健康。同时,应注意均衡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过敏性紫癜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西医治疗紫癜,副作用大,满月脸、水牛背、高血脂,中医怎么样?
今天上午,我接诊了一位第三次复诊的紫癜患者,是来自开封的30多岁的郑女士。
郑女士在当地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手段,全部依靠激素,比如醋酸泼尼松之类的药物去治疗,叫激素冲击疗法。
这种激素冲击疗法做了58天,没有一点效果。
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治疗紫癜病中,具体的副作用有哪些?
激素治疗紫癜,往往会并非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钾等一系列症状。
比如患者郑女士肢体就比较肥胖,这明显是激素副作用的结果,另外她出汗比较多、食欲亢奋,吃得多饿得快等表现,都跟激素的作用有关。
郑女士初诊时候的症状:紫癜病患者血小板减少,会出现皮下出血,所以表现在肌肤上,就会出现遍布全身的紫色斑块,同时伴随的,膝关节疼痛、腹痛、黑便、全身浮肿、血尿等症状。
中医辨证:她的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
患者发病时间长,出血的斑点都不是鲜红的,而是乌紫,中医上叫脾不统血,也就说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另外患者还有阴虚火旺的表现,这是长期服用激素的副作用,同时还要补肾,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成方来治疗这个病,那就要根据临床的辩证来开这个处方:黄芪、党参、当归、黄芩、泽泻、甘草、丹皮、山茱萸、桑寄生、杜仲、生地等,用水煎服。
第一次开了14剂,在这一副吃完以后,患者反馈说黑便和浮肿有所改善,但其他症状依旧。
在二诊的时候,我加大了黄芪和西洋参的量——比如黄芪由一诊的30克加大到了70克——其他守原方,又开了21剂,患者在服用到16剂的时候去复查,血小板也升到160以外,肝肾功能及尿常规均正常,腹痛和尿血症状已解除,身体状况良好,紫癜已大部分消退。
为避免复发,今天第三诊,我继续守原方,又开了28剂。
那么在这整个过程中,她的激素药是如何使用的?
没有中医介入以前,她每天最少需要服用五六片,后来减少到三四片,现在每天一片或者两片。
既然我们说到了激素,那中药里有没有激素成分呢?
从中医角度来讲,根本没有激素这种说法,它完全是西医的一个概念。
当然,如果从纯药理学的观点上来看,中药中又确实含有激素成分,但所含剂量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