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胖嘟嘟就算养的好?婴儿肥胖的这些危害你都知道吗?
在这个普遍追求骨感的时代,却对一个群体格外宽容——宝宝!
奶奶们带宝宝遛弯,晒太阳一扎堆。先不说啥,就盯着你家宝宝一通夸:“看这小脸蛋,小手手,长得可壮实,你给你家孙子一天吃的啥呀?”
宝宝的体重也就成了长辈最为得意的谈资,宝宝肉肉越多,在长辈眼里就越健康。可是,长辈眼里的这个“健康”和真正意义上的宝宝“健康”,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肥胖,我们不做任何思考,就会给它贴上笨、懒惰、没有魅力等一系列负面标签。这种既定的偏见带给宝宝的,更戳心的是心理上的灰暗影响。宝宝的自我评价也会很消极,明显不合群,幸福感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验证,成年肥胖者无论是在工作上,寻求爱情上都会较平均水平低。
其次在健康层面,肥胖会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骨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无奈,这些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疾病,我们都只是当做知识听一听。对宝宝来说,就更是远在天边了,不引起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小时候一直胖的人,成年后肥胖的几率也会很高,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有肥胖表现,成年后出现肥胖症的概率达14%;而在7岁出现肥胖的宝宝,成年后肥胖症的概率则会高达41%。
至于宝宝身体是否处于肥胖状态,就要根据这个表来衡量了。
超过2岁的宝宝,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BMI,来衡量宝宝的健康程度。
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例如,一个3岁的男宝宝,体重14kg,身高95cm,那么他的BMI=14÷(0.95)2=15.51。
具体的操作方式:1.横向对应年龄处,画垂直竖线;2.纵向找到算出的宝宝的BMI值,画线;3.检查二线相交的点,落在哪个区域。
横线代表年龄;竖线代表BMI
蓝色区域:体重过轻;
绿色区域:健康
黄色区域:即超过85%就属于超重
粉色区域:即超过95%就属于肥胖
宝妈根据以上方式,就可以判断出宝宝的健康程度。宝宝肥胖和家族遗传、内分泌疾病等也有关系,有这些原发病,我们要先积极治疗。排除了这些原发病,根本原因就是,宝宝“被吃的太多了”!
由于宝宝还不具备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对自己的饮食摄入控制能力差,这个“被吃饭”就是导致宝宝肥胖直接的元凶。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塑造宝宝正确的饮食观,预防宝宝出现肥胖。
1.尽可能地母乳喂养
建议在6个月以内,给宝宝纯母乳喂养。到宝宝添加辅食时,辅食 母乳混合喂养,逐渐至2岁。这一点很好理解,宝宝吃母乳时,饱了会自己减慢速度,或者停下来。这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识别自己的饥饿信号,调节自己每顿吃母乳的量。饿了吃,饱了停的这个好习惯会影响到他的整个童年时期。
2.给他提供优质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宝宝成长活动的能量必备来源。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时,含有丰富纤维的谷物,如小麦、大麦、全麦面包等;新鲜蔬菜,白菜、萝卜、芹菜等;水果苹果、梨、香蕉等都是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3.吃饭时,和电视绝缘
说实话,宝宝的坏习惯,源头在于家长。我说过数次的“吃饭不开电视”,仍然有宝妈为了“这次”哄宝宝吃饭,打开电视。好了,有一就有二!
4.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活动还得宝妈先来,带动宝宝。在宝宝还只会爬的阶段,宝妈可以躺下来,或者蹲着和宝宝的视线齐平,鼓励宝宝多爬,多动。特别是3-4月龄期间宝宝翻身,以及7-8月龄期间爬行训练。宝宝会走了,就可以带他户外散步,把花费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到运动上来,一举两得。
宝宝小时候胖嘟嘟的,我们看着是挺可爱的。可怕的是,我们把这种肉嘟嘟当做了“宝宝健康”的标准,而实则,我们早给宝宝成年后,阳光的社交、完美体型,健康生活习惯埋下了引爆线。趁着时间还来得及,从现在开始,给他养成受益终生的饮食习惯!
婴儿肥,是健康还是肥胖的先兆?小胖子以后就是大胖子?
图片源自网络
父母对宝宝,真的是有永远操不完的心。
昨天有位朋友略带焦虑地问我,她家的宝宝太瘦了,一直处在标准体重偏低的地方,会不会影响健康,要怎样才能胖一些?
正好前几天有另外一个朋友也满含忧虑地问我,她家宝宝太胖了,从出生就超重,婴儿肥明显,会不会影响健康,长大直接成为小胖子,然后就长成一个大胖子?
对比她们两位妈妈的焦虑和忧伤,真是觉得宝宝也不容易,瘦了不好,胖了也不行;一定要长得正好不胖不瘦,才能让爸爸妈妈继续去焦虑他们的身高是否达标、他们的饮食是否健康、他们的体能是否跟上、他们的学能是否优化……
孩子一路成长,父母一路操不完的心!
图片源自网络
1、对于婴儿来讲,婴儿肥是常见的情况一般来说,婴儿胖乎乎的,是健康的标志。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婴儿时期,宝宝都是奶膘和水膘,长着长着就正常了。
但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却开始担心,婴儿肥是不是肥胖的象征?
婴儿肥不等于同婴儿肥胖。对宝宝来讲,应该参照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是否肥胖。
肥胖度=(实际体重-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 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 * 100%
超过标准体重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则为重度肥胖。
图片源自网络
2、营养问题是导致宝宝肥胖的原因之一婴儿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营养,而良好的营养是指均衡全面的营养输入,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都会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害。
母乳喂养时间越长的婴儿,长大后得肥胖症的危险系数就越小,这与母乳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均衡且适合婴儿是分不开的。
同时,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整个家庭都要有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责任,才有助于孩子的营养均衡输入。不恰当的喂养会直接导致营养过剩。
比如有些父母本身就比较喜欢吃一些快餐、油炸食品、喝饮料等等,那么孩子很快就跟着吃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吃一些新鲜蔬菜、新鲜肉食、鱼、水果等,当然如果父母不树立一个好榜样的话,就很难要求孩子做到。
图片源自网络
3、缺乏运动也是导致宝宝肥胖的原因婴儿肥胖,一方面是活动受到限制,运动量相对减少的缘故;另一方面,与父母没有意识让孩子运动或者因为惧怕潜在的危险而拒绝孩子运动分不开。
合理的运动对宝宝来讲非常重要,他们在学会抬头、翻滚、坐下、爬行乃至走路、跳跃的过程中就是非常自然的运动。6月龄的宝宝应该已经形成他生长所需要的骨骼肌,可以进行相关的锻炼了。
图片源自网络
4、遗传也是让宝宝肥胖的原因有专家认为,营养问题和锻炼问题是青少年和成年人肥胖的主要原因,但对婴儿的影响不大。相反,双亲的肥胖才预示着将来孩子会有超重的麻烦。如果父母体重超标,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将来会肥胖。
事实上,遗传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正因为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自我的肥胖,而宝宝则是完全生活在父母的饮食环境下的,受到的影响当然不可小觑。
图片源自网络
5、宝宝有调节食量的本能宝宝有调节自己食量的本能,就是他们知道自己吃饱与否,父母应该随时关心宝宝的本能反应。过分喂食会使宝宝丧失饥饱调节能力,从而养成暴饮暴食、无度饮食的习惯。
比如在父母喂食宝宝的时候,宝宝小手推开勺子、闭嘴不吃、摇头晃脑、嚎啕大哭、舌头弹开、呕吐等等状态,都表明宝宝不想吃了。不想吃就不要喂了呗,千万别自认为宝宝吃得还不够多,要继续、继续、继续下去。
这样的继续才是造就小胖子的前提,是“害”而不是“爱”。
图片源自网络
6、宝宝过于肥胖的危害有研究发现,超出正常体重20%的肥胖宝宝与同龄正常宝宝相比,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等均处于偏低的水平。
另外,婴儿时期的肥胖与成年后的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不管宝宝有没有超重,都不要自行给宝宝吃一些低脂食物。限制卡路里(稀释配方、限制食物、低脂奶粉等)对孩子的健康非常有害。因为脂肪在大脑发育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宝饮食中如果缺乏适量的脂肪,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发育。
因此,即便是要求宝宝减肥,也要科学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图片源自网络
而想要小胖子不变成大胖子的关键在于:未雨绸缪。
正确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才是培养健康宝宝的前提啊!
宝宝胖就是养得好?婴儿肥胖的这四大危害你都知道吗?
现如今生活质量提高了,父母们也给孩子吃得好穿的好。平常带孩子出门,如果孩子比较瘦,碰到熟人还会被打趣道,是不是没给孩子好好吃啊,你看你吃的这么好,把孩子饿得。如果孩子吃的胖胖的还会被夸赞身体这么好,父母也会觉得很光荣。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小孩子白白胖胖就是养得好,营养好才会胖啊。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也认为小孩胖是有福气的体现。可是孩子胖也要有个度,可不能一直胖下去,不然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
2018年4月份,一则新闻“江西4岁孩子睡梦中去世,过度肥胖夺走了孩子性命”,看到这则新闻很多父母都觉得很震惊,竟会因为肥胖,导致孩子去世了。前段时间,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凯珍说了一组数据,在中国北方某些地区,3对到6岁的幼儿肥胖和超重率已经达到30%,而综合全国的情况看,我国3岁到6岁的幼儿肥胖率以及超重率,已经是全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肥胖已经成为中国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威胁之一。那么宝宝肥胖对身体而言会有哪些危害?
1.皮肤易发生感染
肥胖的孩子皮下脂肪过多,皮肤的褶皱变多,并且因为肥胖会容易出汗,平时护理上稍有不周,便可能会发生皮肤糜烂,甚至局部感染的情况。
2.抵抗力下降
肥胖使身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加重孩子各脏器的负担,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而且会对孩子的肝肾造成负担。
3.心肺功能变得低下
肥胖的孩子稍微活动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体质差,容易劳累。所以父母要注意控制孩子的体重。
4.引发身体多种疾病
肥胖使脂肪过多,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出现脂肪肝,严重的发展为肝硬化,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大量研究表明,孩子肥胖会大幅增加成年后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风险。
除此之外,肥胖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肥胖的孩子因为行动相对笨拙,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上的问题。他们在集体活动或游戏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采取退缩或躲避的方式,使得其运动和行为锻炼的机会相对于体重正常的孩子要少得多。由此,既不利于体重的控制,还会影响智力的发育。
孩子胖并不等于健康,父母的最大的责任就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孩子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