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是什么意思?体毛多,能不能刮?
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俗语,说起来很押韵,细细品味觉得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时代不同了,有的俗语放到现在可能就不太对了,比如说“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
“好男一身毛”是什么意思?年过五十依然体毛旺盛,是好是坏?
男性汗毛比较多,现代人可能不太喜欢体毛重的男性,但是在原始社会和古代,男性的毛发却是吸引女性、散发魅力的重要特征。
因为汗毛多意味着雄激素多,而雄激素又是促进骨骼肌生长的重要激素,所以,一个男性如果汗毛比较浓密,往往他的激素水平也比较高,身体强壮、四肢有力、精气神足,这样的男性可以看出来身体很健康。
另外,如果一个男性没有汗毛,会给人一种缺少阳刚之气、担当、胆色的印象,此外,毛发稀疏也会和衰老、阳气不足等词语联系到一起,尤其是年轻男子,发现头发稀疏脱落,眉毛变白干枯时,要警惕是疾病来临。
年过五十体毛还很旺盛,有何寓意呢?
说明雄激素水平很高,这类男性一般身体比较结实,如果平时经常健身的话,气质会比较好。一年四季手脚是暖和的,即便在冬天也很少戴手套,平时很少失眠。
但是正常情况下,中年人激素水平应该是走下坡路的,这样才符合人体衰老规律,如果激素水平一直很高,有可能面临两个烦心事,一个是头秃得厉害,一个是前列腺不太健康。
因为这两个部位都会受雄激素刺激,毛囊受刺激了,头顶就会呈“M”型往后退,头发越来越稀疏,而且整个头皮很油。前列腺受刺激了,就会有尿不尽、尿频、忍不住尿的情况。一个损伤男性的外貌,一个折磨男性的内心。
体毛多,刮好还是不刮好?
四肢、胸口、面部的毛发,有阻挡细菌、蚊虫、保暖等作用,腋下的毛发可以帮助通风,头发起到美化作用,而鼻毛,别看它躲在鼻腔里,但是它是重要的过滤网,保卫呼吸道安全。
网上有一个视频,蚊子想叮咬一个人的皮肤,但是被浓密的体毛遮挡,它怎么努力都够不到皮肤下的血管,换了多个地方都没有成功,要是没有这些体毛,可能被蚊子叮咬的风险都变大了。所以,身上的体毛还是不刮为好,平时适当修剪即可。
“好女一身膘”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女性都想瘦,但是在古代,圆润微胖的女性更受青睐,在老一辈人眼中也是觉得丰满一点的女性更好生养,也更有力气干活。
但是从现在来看,60岁以后保持微胖身材是比较健康的,如果你还没到60岁,最好管理好自己的身材,不要超重或肥胖。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阶段,代谢变差、烦心事多,身材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而肥胖时间久了,骨质疏松、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血脂异常都可能接踵而来。
年轻女性也不宜太胖,研究发现肥胖会让人的预期寿命减少,严重肥胖的人更容易短寿。而且肥胖不利于优生优育,以后的孩子也会遗传到肥胖基因。
由此可见,还是保持正常体重比较好,BMI指数别超过24。平时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如果超过85厘米了,要注意控制热量。
其实“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
即“三寸长寿,四寸无忧”
意思是枕高三寸比较适合人体,有利于长寿,如果再高一点达到四寸就属于高枕,有个词语叫“高枕无忧”,寓意比较好。
但是高枕对现代人来说却不太合适,很多人都有颈椎病,而睡高枕的时候脖子向前伸,会牵扯颈部肌肉,加重病情,让脖子越来越酸痛,造成起来还会有头晕、恶心等不适感,时间长了很容易影响睡眠,对健康长寿都有不利影响。
枕头的高低和材质有关,同时也要按照年龄段选择,小孩子和颈椎不好的人不宜用高枕。羽绒枕看起来很蓬,但是一压两边就会翘起来,侧睡时容易捂住口鼻。
选枕头的时候用拳头压一压,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高就可以了,材质要透气、有弹性、可以承托颈椎,例如乳胶枕、软管枕、荞麦枕、人造棉等等,普通的棉花枕头虽然很便宜,但是经常被压会扁掉,无法承托我们的颈椎,最后越枕脖子越酸。
由此可见,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就因人而异了,除非你的体型比较高大,否则不建议睡高枕。枕头陪伴我们一整晚,和睡眠、健康都有关系,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
俗语不一定是对的,因为时代不一样了,封建社会体力劳动多,体格壮硕、身材丰满更受人欢迎,但是到了现代我们讲究的是健康,就不能再用以前那套观点了。枕头也是如此,高枕不一定无忧,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睡得舒服才行。
参考资料:
[1]健康 | 高枕真能无忧吗?原来这样的枕头才对颈椎最好→·中国科普网.2021-11-05
[2]肥胖的九大危害 你未必都知道·环球网.2019-10-29
[3]这么多年都做错了!枕头原来不仅是用来枕“头”的?·健康时报.2020-11-24
肥胖多毛不孕 当心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小玲(化名)体形偏胖,平时月经不准,婚后3年没有怀孕,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治疗,最近她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多、容易长痘,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生育,还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里缺乏长大成熟的卵泡,没有正常排卵,影响女性激素分泌,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长痘、肥胖、体毛增加、皮肤黝黑粗糙以及因不排卵造成的怀孕困难。
需注意的是,月经异常往往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不一定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已经来过月经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或不规律出血,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存在月经异常,再考虑是否有面部痤疮、多毛、脱发等表现,另外还需检查激素六项、彩超等,才能综合诊断确定。
肥胖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几率增大,容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卵泡发育障碍,出现月经异常、高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临床研究发现,减脂对于女性恢复规律月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引起月经紊乱、不孕,还会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对于非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短效避孕药,这是高雄激素和不规律月经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还需针对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偏高等情况,相应地采取降脂、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前期的激素调整后,配合促排卵药物,达到排卵和生育的目的。
医生提醒,药物治疗只是第一步,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作息等,才能更好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 厦门日报
发胖、体毛多、月经不调,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如何快速改善?
在一个繁忙的都市里,许多女性正默默承受着身体的微妙变化——体重悄然上升,体毛异常增多,月经也变得不规律。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实则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悄然作祟。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女性的生活质量。它不仅关乎生育问题,更关乎女性的整体健康与心理平衡。那么,面对这一挑战,我们该如何快速而有效地改善现状,重拾生活的美好与自信呢?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而言之,是一种由于女性体内激素失衡引起的复杂状况。它通常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即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过高)、卵巢多囊样改变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体重增加、体毛增多、月经不规律、不孕、痤疮以及情绪波动等。值得注意的是,PCOS并非一种“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症状的组合,因此其治疗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二、生活方式调整:基础而关键
均衡饮食,控制热量摄入
面对PCOS带来的体重问题,调整饮食结构是首要任务。建议采用低GI(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增加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减少精制糖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同时,适量控制总热量,避免过度饮食,以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
规律运动,提升代谢水平
运动是调节内分泌、减轻体重和改善PCOS症状的有效手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提升身体代谢率,减少胰岛素抵抗,进而调节激素水平。
减压放松,维护心理健康压力是加剧PCOS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以及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社交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平衡。
三、专业医疗干预:精准施策
药物治疗,调节激素水平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药物、胰岛素增敏剂等,可以有效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PCOS相关症状。特别是对于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胰岛素管理,改善代谢状况
PCOS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这不仅是体重增加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以及必要时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风险。
对于渴望成为母亲但受PCOS影响的女性,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等,提供了实现生育愿望的可能。通过专业医疗团队的评估与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成功率。
四、长期监测与自我管理
PCOS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与监测。定期就医,进行激素水平、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记录症状变化,调整生活习惯,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五、营养补充与功能性食品的探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在PCOS管理中的作用。例如,维生素D、欧米伽-3脂肪酸、肌醇等被认为可能对改善PCOS症状有益。然而,这些补充剂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
六、心理调适与社会支持
面对PCOS带来的身心压力,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同样重要。加入PCOS患者支持群体,分享经验,寻求帮助,可以极大地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相信通过努力,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虽是一种复杂且影响广泛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专业的医疗干预、长期的监测与自我管理,以及适当的营养补充和心理调适,我们完全有能力与之抗争,逐步改善生活质量,重拾健康与自信。记住,每一个挑战背后都隐藏着成长的机会,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