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肥胖跟钙摄入不足有关!
钙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常量营养素,它不仅是构成骨骼组织的主要矿物质成分,而且在机体各种生理和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膳食中的钙摄入与肥胖发生有关。日常膳食中钙的摄入量达到推荐量后,不仅可维持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而且还可通过与钙代谢相关的内分泌系统来调节机体的正常体脂和体重,对肥胖者降低体重和体脂也有帮助。
我国肥胖人群和钙摄入不足有关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群肥胖和超重的发展趋势已非常严重,与此相应的是,我国居民膳食中脂肪摄入过高、钙和某些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近年对上海郊区3534例6~14岁学生饮食、日常行为与体格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组的学生相比,超重和肥胖组的学生每日牛奶(包括酸奶)摄入量低,不吃牛奶或每周只吃1次牛奶的比例高。
另外一项针对753名在校小学生的研究显示,随着每日单位体重钙摄入量的升高,体重、体质指数、体脂含量、腰围,肥胖度和血压均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肥胖、超重人群和钙摄入不足有关。
补钙有助减肥
既然肥胖、超重和钙摄入不足有关,那么增加钙摄入量是否可以帮助减肥呢?
美国科学家近年曾经报道一项研究,将34位接受饮食控制的肥胖者随机分成酸奶组和对照组,两组总能量摄入相同,通过12周的干预后显示酸奶组的体脂减少和腰围减小明显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显示,在肥胖人群的饮食控制中,以酸奶替换其他相同能量的食物有助于体脂和中心脂肪的有效消耗。由此可见,在饮食控制干预时,高钙饮食更有利于减少脂肪,而高乳钙饮食的此种效应将更大。
另一项持续两年的研究发现,除了体育锻炼因素外,每天补钙多的年轻妇女,与膳食中缺钙的妇女相比,更不容易发胖。其中减肥效果最明显的人群是,每天摄入能量低于7560千焦(1800千卡)的妇女,平均摄入钙1000毫克,平均减重2.5千克,而摄入钙700毫克的妇女,仅减重0.9千克。
针对目前我国肥胖和超重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和膳食钙严重摄入不足的情况,参照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我国提出在饮食和运动干预的基础上需注意膳食钙的补充,而乳类是膳食钙最丰富和最好的来源,当膳食钙的摄入不能满足需要量时,应该给予适量钙剂补充。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钙元素摄入量,儿童为800毫克,青春期为1000毫克,成人期又回到800毫克。
精彩推荐
据说补钙多的人不易肥胖,你信吗?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经过研究发现,钙可能与维持正常体重有一定的关系。有人对美国全国营养与健康普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相同的情况下,钙摄入较少的人肥胖危险系数更大一些,而钙摄入量最高的人不易发生肥胖。尤其是通过乳制品补钙的人群,这种预防肥胖的效果最好。
一,为什么钙会与肥胖有一定关系呢?
钙离子有一个生理功能就是激活脂肪酶,同时钙也是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介导激素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脂肪代谢的相关激素的产生,钙的这些功能有助于脂肪的分解和机体的散热功能。
钙如果补充充足,就会让多余的脂肪被分解了,当然不容易产生肥胖哦。
二,钙缺乏的危害
1,钙补充不够的话会产生骨骼的病变,如儿童时期的佝偻病、乒乓球胸、小鸡脯胸等;
2,成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尤其是老年人,易发生骨折。
3,缺钙易引起骨质软化、骨质增生、手脚抽搐
三、空腹吃钙片好不好?
完全空腹吃钙片不好,建议饭前吃,吃完之后马上吃饭,或者跟饭同时吃。
酸性介质确实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是空腹吃钙片时,由于胃酸的浓度高,低pH,会导致胃肠道的可溶钙离子浓度增加,形成较高的渗透压。胃肠道的钙离子溶度过高,不仅会引起腹泻,还会引起胃肠的痉挛,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功能。所以为了缓解这样的一个矛盾,建议吃完钙片赶快吃饭或与饭同时吃都有利于钙的吸收。
四,补钙应多吃哪些食品?
1,牛奶、酸奶以及奶酪等奶制品是首选,因为这些奶制品还含有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而且这些食物中钙是可溶分散状态,更利于被人体吸收。
2,豆类及豆制品也是补钙的一个重要来源,不过比起牛奶这些食物中不含有有助于吸收的维生素D,同时可能含有一些妨碍钙吸收的植酸。
3,芝麻酱含钙量也很高,不过这些食物每次食用的量有限,不是补钙的最好来源。
4,虾皮含钙高,不过吸收微乎其微。
充足的阳光照射,或者适量的补充维生素D,可以提高食物中钙的吸收利用率。
营养师温馨提示:钙每天的适应摄入量成人是800mg/d ;50岁以上的每天补充1000mg/d ;每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00mg/d。
钙也不是多多益善,再好的食物也不能无节制的吃,摄入过多的钙补充剂会干扰铁、锌、镁等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利用,而且钙的排泄量过多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内容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食物营养与配餐 范志红著
胖人补钙更困难?可能与这个因素有关
#健康过五一##头条营养家##健康科普排位赛#
维生素D在钙的吸收和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维生素D缺乏在肥胖人群中很普遍。肥胖导致的“缺钙”,与维生素D的缺乏密切相关。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肥胖人群来说,维生素D被身体中的脂肪束缚住了,更不容易被人体利用!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肥胖人群的脂肪细胞和糖尿病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其β-肾上腺素受体的含量都显著减少。
当异常的脂肪细胞接受到维生素D的释放信号时,便不再敏感,导致维生素D的动员失败。同时,也更不容易把维生素D3转化成25(OH)D3的活性形式。
也就是说,肥胖人群吸收维生素D3没有问题,但是动员和活化维生素D3出现了问题。
这项科学研究指出,对于缺乏维生素D的肥胖人群来说,直接补充25(OH)D3就比补充维生素D3和日晒更有效。
直接补充25(OH)D3还可以刺激VDR的表达,更利于人体对维生素D的利用。
左图为体重正常个体,25(OH)D和VD3效果差不多,右图为肥胖人群,25(OH)D效果更好。
这篇文章带给我们营养师的启示是:在对存在维生素D3缺乏的肥胖和糖尿病人群进行营养干预时,使用阿尔法骨化醇(25(OH)D3)效果可能优于维生素D3补剂。
如果同时进行减重干预,要考虑到维生素D和其他脂溶性物质释放对人体钙代谢,及其他物质代谢的影响。
所以,减重不能过快!进行脂溶性营养素补充时要注意检测血清水平,及时调整剂量以免中毒。
参考文献:
Di Nisio A, De Toni L, Sabovic I, et al. Impaired Release of Vitamin D in Dysfunctional Adipose Tissue: New Cues on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Obesit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102(7):2564–2574. doi:10.1210/jc.2016-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