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老人肥胖率高 研究者称老年护理亟需改革
中新网10月29日电 据新西兰《中文先驱报》报道,研究显示,新西兰75岁以上老年人
肥胖率较高,当地需要对老年护理进行全面改革,以妥善照顾肥胖人群。
据报道,在75岁以上的新西兰人中,24%的人患有肥胖症,其中1%处于极端肥胖水平。维多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三家新西兰老年护理机构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它们如何应对老人肥胖问题。
研究显示,虽然医疗机构愿意照顾这些老人,但他们没有所需的设备、场所,也没有接受过培训。
研究人员称:“在分析老年护理机构如何帮助肥胖老人方面,几乎没有做什么工作”,另外,老年护理机构在接受此类老人的过程也“有很多问题”。
研究人员表示,人们有高度的同情心和提供医疗服务的意愿,但需要做出改变,以避免加重医疗行业、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人员和资源不足以及歧视肥胖患者等问题。
2020我国成人肥胖率14.6%
近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报告显示,2020我国国民体质合格率90.4%;与2014年监测相比,成人和老人超重肥胖率继续增大。成人超重率35.0%、肥胖率14.6%,成人最大肌肉力量持续下降趋势依旧明显。我国成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看看你达到均值了吗?
来源: 人民网
最新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成年人超重率达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30日电(彭宁铃 张依琳)近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国民体质合格率超九成,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成年女性的体质状况有持续向好的态势。
资料图:市民在北京市海淀区腾达大厦内的一家健身房内锻炼。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本次监测内容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的检测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监测对象为3-6岁幼儿、20-59岁成年人和60-79岁老年人,监测覆盖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8月至12月从全国173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及行政村中抽取监测对象,获得有效样本202123人。
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0.4%
数据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以下简称“合格率”)为90.4%,与2014年监测相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此外,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力量素质的城乡差异较2014年均进一步缩小,其中乡村人群体质水平的增长为主要原因,表明城乡体质水平差距缩小,变化喜人。
20岁-70岁人群超重肥胖率。来源:《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成年人超重率达35% 乡村超重肥胖率增长迅速
根据数据结果,与2014年监测相比,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肥胖率继续增大,其中肥胖率的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2020年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2.3和4.1个百分点;2020年老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41.7%和16.7%,较2014年分别增加了0.1和2.8个百分点。
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的增长,以乡村人群超重肥胖率的快速增长为主要变化特点,且成年男性的城乡差异已不再明显,但进入老年期后,乡村老年人超重肥胖率迅速降低,城乡差异增大。
9月,四川泸县,孩子们进行运动锻炼。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女性体质水平总体向好
与2014年监测相比,成年女性的心肺耐力、最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以及平衡能力的平均水平均有所提高。表明继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女性体质总体水平呈提高趋势后,我国成年女性的体质状况有持续向好的态势。
女性体脂率高于男性
数据结果显示,男性、女性均在20-24岁年龄组平均身高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72.6厘米、160.6厘米,与20-24岁组相比,55-59岁组男性、女性身高平均值分别低5.1厘米、3.6厘米。
成年人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等指标随年龄增长先增后降,但总体呈增大趋势,其中35岁前男性体脂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随后趋于平稳,女性体脂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另外,男性身高、腰围、臀围高于女性,但女性体脂率高于男性,且体脂率的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城乡成年人身体形态有一定差异,表现为身高平均水平城镇高于乡村,且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体重、体脂率、腰围和臀围平均值女性乡村高于城镇,男性城镇高于乡村(男性腰围城乡基本一致)。
8月,福州市民在园内体验智能运动器械。张斌 摄
母亲爱锻炼孩子的体质或更好
监测还显示,父母体育锻炼行为对幼儿的体质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母亲的影响尤为明显。母亲每周参加2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均好于母亲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且其合格率比母亲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高 1.5个百分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