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多毛(胖的人汗毛多吗)

文章目录:

肥胖多毛不孕 当心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小玲(化名)体形偏胖,平时月经不准,婚后3年没有怀孕,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治疗,最近她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多、容易长痘,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生育,还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里缺乏长大成熟的卵泡,没有正常排卵,影响女性激素分泌,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长痘、肥胖、体毛增加、皮肤黝黑粗糙以及因不排卵造成的怀孕困难。

需注意的是,月经异常往往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不一定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已经来过月经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或不规律出血,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存在月经异常,再考虑是否有面部痤疮、多毛、脱发等表现,另外还需检查激素六项、彩超等,才能综合诊断确定。

肥胖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几率增大,容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卵泡发育障碍,出现月经异常、高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临床研究发现,减脂对于女性恢复规律月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引起月经紊乱、不孕,还会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对于非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短效避孕药,这是高雄激素和不规律月经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还需针对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偏高等情况,相应地采取降脂、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前期的激素调整后,配合促排卵药物,达到排卵和生育的目的。

医生提醒,药物治疗只是第一步,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作息等,才能更好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 厦门日报

多毛、肥胖、痤疮、不孕困扰难除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作怪

■廖木兴/图

健康大讲堂系列之31

爱美的女性被多毛、肥胖、痤疮、脱发困扰怎么办?想做妈妈的女性月经不调,甚至不孕怎么办?这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作怪!它常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的女性,典型症状是月经异常与不孕。专家表示,患者要尽早就医治疗,面对激素类药物治疗无需回避,心理干预和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助于病情康复。

■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 李小萌

通讯员 张秋霞

专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李莉

病症表现多样 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李莉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是多态性的,最为常见是月经的异常,如月经稀发、无排卵周期、闭经甚至不孕症;还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多毛、痤疮、肥胖,部分病人会有黑棘皮症、脱发的表现。

对于月经未潮的女孩和绝经后的女性而言,不存在月经失常和不孕症等临床诊断,因此前者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肥胖、多毛、痤疮的情况,有这些高危因素便需要检查、预防;后者要预防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以及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至今都没有明确,但在医学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一般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肾上腺功能紊乱、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二是环境因素,如地域、营养、生活方式等;三是药物因素,如抗癫痫的药物等,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易患因素、高危因素。

激素治疗有监测 结合中药周期治疗更好

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李莉指出:“综合长期健康管理,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即有总的原则且因人而异,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于目标是怀孕的育龄期女性,需要调经、促排卵、助生育,常见的促排卵药有克罗米芬、来曲唑、促性腺激素等;对于青春期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主要是调经,会用到孕激素、短效避孕药。这里的避孕药不为避孕,而是利用里面的激素达到降低雄激素的治疗作用,以改善患者的多毛和痤疮的情况。循证医学表明,使用短效避孕药一两个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多毛和痤疮效果并不显著,一般建议使用3-6个月,一定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用药,在用药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有没有出现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有关系,病人多表现为肾虚、脾虚、痰湿、肝郁、气滞血淤或肝经郁火等虚实错杂的症候,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病人不同的证型会选择补肾、健脾、化痰除湿、舒肝行气、活血调经等辨证治疗方法。还有就是中药周期治疗,根据病人的经期、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等四个阶段不同用药,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的促排助孕的效果。此外,还推荐配合针灸治疗。

一些患者暂时没有生育需求,常常回避治疗。对此李莉建议,患者要重视疾病,尽早就医。因为除月经不调外,有一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有糖脂代谢的异常,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等。病人自己容易忽视这一些身体上的变化,进而引发远期并发症,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

治疗要配合心理疏导和健康生活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基础治疗的原则是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

心理干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因为病人可能有多毛、痤疮、肥胖甚至脱发问题,外观上的改变容易造成自卑、焦虑;育龄期的女性有不孕症,也可能会面临家庭、社会的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所以要给予病人心理干预、心理保护,帮她们放松心情,积极参与治疗。李莉指出,通过积极的治疗,有90%-95%的患者可以怀孕,所以不必过于紧张;但不可能一个治疗周期就月经正常或怀孕,患者一定要耐心配合,多与主诊医生进行沟通。

另外,李莉还提醒,部分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有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的不育症等因素,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患者可进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探查,或是进行辅助生育技术即试管婴儿。

性激素六项、血糖血脂等检查有必要

要发现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个重要的检测是性激素六项。它检查基础内分泌,需要在经期的第二天或第三天的早晨空腹进行抽血。月经后期、月经稀发或闭经的病人不必苦等月经,医生会统一评估后,用中药或者西药调整患者的月经,让患者月经来潮后再做抽血检查。

由于一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伴有糖脂代谢的异常,还要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空腹血糖、糖耐量、血脂的检查,这也需要早晨空腹进行。另外,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排卵障碍的重要的鉴别诊断之一,因此一般需要做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也需要早晨空腹进行抽血检查。

多囊卵巢综合征 和卵巢囊肿不是一回事

Tips

除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有不少人听说过卵巢囊肿,是一回事吗?

李莉介绍,卵巢囊肿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卵巢的改变是不一样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卵巢表现为多囊样的改变,在B超下或腹腔镜下能够看到的典型表现是一侧或双侧卵巢各可见10个以上的小卵泡,排列成车轮状;而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卵巢囊肿如黄体囊肿,会随着月经周期消失,病理性的卵巢囊肿就包括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去专科医生处就诊以明确诊断,不要耽误治疗。

专家简介

李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学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参与临床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一等奖。

主研方向:妇科生殖障碍疾病(不孕、流产、异位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

擅长: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及其他妇科常见开腹、阴式手术,中医特色及优势突出。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妇科门诊15诊室),周四上午(生殖医学科2诊室),周日下午(岭南名医诊区22诊室)。

肥胖——女性备孕的绊脚石

现代研究证实,肥胖可从多个环节导致女性不孕。

第一,肥胖能激活炎症因子网络,导致机体处于持续的慢性炎症状态。

肥胖不仅影响全身代谢,同样影响子宫内膜的受孕功能。如常见的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子宫颈囊肿、输卵管粘连及阻塞、盆腔积液等,都是影响受孕的常见因素。

第二,肥胖影响卵泡的发育与排卵。

肥胖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尤其是腹型肥胖常处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过多的胰岛素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甾体激素及雄激素,使卵泡过早闭锁。肥胖还可通过氧化应激与内质网应激、脂肪因子等方面来干扰卵泡与卵母细胞的正常发育,导致排卵障碍,甚至不孕。肥胖患者常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多囊卵巢激素分泌的紊乱,如高雄激素血症等又是进一步加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雄激素过高的内分泌紊乱,会导致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常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痤疮和黑棘皮症。

第三,肥胖影响受孕及着床。

肥胖会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肥胖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血供少于正常者,而子宫内膜的血供与受精卵着床是否成功关系密切。肥胖,尤其是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早孕期HCG水平与体重指数成负相关,肥胖孕妇脂肪组织中的某些因子影响了种植胚胎的HCG分泌。这说明,越肥胖,着床能力越差。

第四,肥胖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停育。

肥胖多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导致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易导致早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风险增高。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有严重的影响: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病率高达15%~30%;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病例临床也不少见;并发子痫的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3~5倍;羊水过多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高达25%~40%;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1%。

现在,年轻女性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明显影响怀孕的成功率。所以肥胖女性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或者劳动强度,应用降脂化瘀、补肾祛湿的中药调整来减轻体重,改善激素紊乱的状态,从而提高受孕能力。

文/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教授 李炳茂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