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和肥胖(嘌呤容易长胖么)

文章目录:

6种“嘌呤大户”被揪出,尿酸高千万别碰,再喜欢也要管住嘴!

鉴于人体内血尿酸主要来源于嘌呤膳食摄入和内源性嘌呤降解,因此,患者需限制高嘌呤膳食,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减轻血尿酸负荷,降低痛风发生的风险或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1

尿酸高的原因

饮食因素:

高嘌呤食物,如肝脏、海鲜、红肉、啤酒等,会促使尿酸的生成。

肥胖:

肥胖与尿酸高度相关,因为脂肪细胞会释放出一种称为肥胖相关蛋白的物质,促使尿酸升高。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尿酸水平上起到一定作用,一些家族中存在尿酸高的情况。

代谢综合症:

包括高血压、高胰岛素、高血脂等症状,都与尿酸升高有关。

肾功能不全:

肾脏是排除尿酸的主要器官,如果肾功能受损,就可能导致尿酸在体内积聚。

药物使用:

一些药物,如利尿药、抗生素、阿司匹林等,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2

6种“嘌呤大户”被揪出

尿酸高千万别碰

内脏器官

内脏器官如肝脏、肾脏、兔肉等,含有较高的嘌呤,患有尿酸高的人最好限制内脏肉的摄入,选择其他低嘌呤的蛋白来源。

海鲜类食物

某些海鲜,尤其是贝类、虾类、蟹类等,富含嘌呤。患有尿酸高的人应当谨慎食用,避免过量摄入。

红肉

红肉也是嘌呤较高的食物。选择瘦肉、去皮禽肉等代替红肉,有助于控制嘌呤摄入。

啤酒

啤酒中的酵母含有较多的嘌呤,且啤酒中的酒精会降低尿酸排出。因此,尿酸高的患者最好限制啤酒的饮用。

咖啡因饮料

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如浓缩咖啡、能量饮料等,也可能与尿酸高有关。适量饮用咖啡可能是安全的,但过量应当避免。

高糖饮食

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导致尿酸升高,因此患有尿酸高的人应当限制高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以维持血糖平衡。

3

痛风患者膳食指导

限制高嘌呤食物

避免内脏器官:如肝脏、肾脏等富含嘌呤的食物。

减少海鲜摄入: 特别是贝类、虾类和蟹类。

控制肉类:尤其是红肉,选择瘦肉,并避免过量摄入。

控制酒精摄入

限制啤酒:啤酒中的酵母和酒精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适量饮红酒: 一些研究表明,适量饮用红酒可能对痛风患者有益。

控制体重

减轻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控制体重有助于减缓痛风的发展。

适量饮用咖啡

适量饮用咖啡:适度的咖啡摄入可能与较低的尿酸水平相关。

避免高糖饮食

限制糖分:高糖饮食可能与尿酸升高相关,应当控制糖分的摄入。

少盐饮食

限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可能增加尿酸的生成,患者应当控制盐分的摄入。

“嘌呤大户”被揪出,6种食物可能会升高尿酸,再爱吃也要克制住

有一种病,发作起来像刀割、像锥刺,让人痛到“发疯”,它就是——痛风。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也曾形容过它的痛苦:“就如一个恶魔在撕咬脚趾,导致病患部位又红又肿,直到扭曲变形”……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趁着今天,叔就来和大家聊聊痛风,这一折磨上千万人的恶魔。

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多达1466万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而血尿酸升高是痛风的基础。

健康人体内一般存有1200mg尿酸,每天会通过饮食和人体内细胞的代谢生成600mg新尿酸,但同时也会通过尿液、汗液、粪便等排出600mg,总体上维持“收支平衡”状态。

但如果尿酸生产过多或排泄过少,则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在让尿酸失控?

尿酸是嘌呤代谢而产生的,如果经常进食高嘌呤食物,就可能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

由食物摄入的嘌呤,其实只占人体尿酸来源的20%,80%的尿酸是人体内部细胞核被分解后产生。

而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分泌,如作息不规律,机体疲劳,代谢产物堆积和机体内环境变化等,都会影响尿酸代谢。

长时间久坐,不爱运动,也会容易造成肥胖,而肥胖也是痛风的潜在因素。

国际期刊《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体重超标的人出现痛风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24倍。

当身体出现一些能导致细胞被大量破坏的疾病时,尿酸也会升高,比如白血病、骨髓瘤、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

另一方面,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场所,如果肾脏出现疾病,比如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也可导致体内尿酸“泛滥”。

据调查,在原发性痛风病人中10%~25%有阳性家族史,痛风病人的近亲中,10%~25%有高尿酸血症。

痛风主要是因控制尿酸生成的一些酶的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一般具有以下遗传特点:

综合来看,痛风可以说是一种“富贵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也吃得越来越好,高嘌呤饮食是导致痛风的大头,也是最容易控制的因素之一,所以防治痛风,把控饮食中嘌呤的摄入十分重要。

按照嘌呤含量,食物可以分为低嘌呤食物、中嘌呤食物和高嘌呤食物三种,尿酸高的人应该怎么吃?

叔先给一个总体上的建议:

如果你不会判断食物嘌呤高不高也没关系,贴心的叔已经把常见食物中的 “嘌呤大户”挑了出来,若自身尿酸比较高的,一定要少吃

鸡鸭鱼等肝脏、肾、肠子、脑等胆固醇高,嘌呤含量也不容小觑,如鸭肝嘌呤含量最高,高达397.9 mg/100g,而鹅肝、鸡肝中嘌呤含量分别为376.9、317.0 mg/100g。

海鲜中贝类、虾蟹类都是嘌呤较高的食物,如扇贝中嘌呤的含量达193.4 mg/100g、基围虾187.4mg/100g,一般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尽量避免。

菌类的嘌呤含量也非常高,如常见的香菇嘌呤含量达214.5mg/100g,干香菇嘌呤达到405mg/100g,若是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最好不要食用蘑菇。

许多人喜欢饭前饭后喝一碗汤,尤其是两广地区,老火汤都要煲上好几个小时。然而熬汤时一般会放入肉类、海味等各种材料,嘌呤可溶于水,久煮就会导致汤中含有大量嘌呤,因此常喝浓汤的人,患痛风的风险更高。

酒的嘌呤含量不低,比如黄酒嘌呤含量153.3mg/100g,啤酒也达到79.3mg/100g。

过量摄入酒精会抑制肾小管对尿酸代谢,从而引起体内尿酸浓度升高,特别是喜欢搭配海鲜的,妥妥的“痛风套餐”。

研究发现,常喝含果糖饮料、果汁也会增加痛风发病率。

果糖是一种单糖,进入人体后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无论是一次性大量饮用还是长期多词饮用,都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

当然,控制血尿酸水平,并不是单纯“管住嘴”就行了,正如前文所说80%的尿酸来源于人体内部细胞核分解,我们还需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好管理。

喝水可以促进排尿,也能帮助预防尿酸的沉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对于一般健康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1700毫升。大概3瓶矿泉水的量,可以分少量多次饮用,每次喝200毫升左右。

肥胖会抑制胰岛素分泌,不利于尿酸代谢,因此有血尿酸水平较高人群,一定要严格控制体重,建议把BMI保持在18.5~24之间。

经常熬夜容易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嘌呤物质代谢异常,最终造成体内尿酸无法及时排出体外。

国内外多方研究已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痛风发病率,每周应保证4—5次运动次数,每次30分钟以上,可以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但避免过于剧烈运动,反而会加大出汗,引起尿酸排泄减少,诱发痛风。

为了预防高尿酸,建议健康人群每日也要适量控制嘌呤摄入,日常饮食控制在250毫克以内,高嘌呤饮食每周不宜超过一次。

参考资料:

[1]Evans PL,Prior JA,Belcher J,et al. Obesity,hy⁃pertension and diuretic use as risk factors for inci⁃dent gou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J]. Arthritis Res Ther 2018,20(1):136.

[2]高文莉.被忽视的高嘌呤食物 被错认为低嘌呤的食物[J].健康向导,2020,26(04):48-49.

[3]徐李华.食品中嘌呤含量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1):26-28.DOI:10.16286/j.1003-5052.2020.01.010.

[4]孙敏慧,吴华香.这些食物嘌呤高,吃多尿酸会增高[J].健康人生,2019(04):40-42.

[5] 余俊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知多少(第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09,第46页

[6] 黄建林,痛风患者少喝含糖饮料.《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13期59-59,共1页

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痛风?这是真的吗!

近日,《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其中男性超重占比高达41.1%。

“一胖毁所有”,肥胖已经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不仅仅对个人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而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其中痛风就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今天,就让黄闰月医生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痛风是怎么形成的?

痛风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疾病,因为此症好发于富人或者帝王将相,因此又被称为是一种“富贵病”或“帝王病”。据传,中国历史上的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不能行走和骑马领兵上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多与饮食相关,患者常在高嘌呤饮食或饮酒后发生,或者受寒、过度疲劳、关节碰撞损伤、精神紧张等诱因下发作。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主要以脏腑功能失调,痰浊血瘀内蕴,郁滞关节筋骨所致,属痹症范畴,《证因脉治》曰:“痹者,闭也。”

肥胖与痛风之间的关系

1 直接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不仅是痛风的主要诱因之一,还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肥胖者通常摄入较多的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和酒精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质,会增加尿酸的生成。

同时,肥胖者往往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代谢异常,这些代谢异常会进一步加剧尿酸的积累,并使关节炎症更加严重。

2 间接影响

肥胖影响痛风的治疗效果。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加,从而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下降,减弱了药物的疗效。

肥胖影响肾脏的功能。肥胖者通常伴随着肾脏功能异常,尤其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酸的排泄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尿酸水平,加剧痛风发作的风险。

肥胖增加关节的负担。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这是因为肥胖会增加关节的负担,使关节更容易受到损伤。

管住嘴、迈开腿,才是正途

为了减少肥胖引起痛风的风险,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控制体重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可以减少能量摄入并增加能量消耗,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其次,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也是很重要的。高嘌呤食物是指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和海鲜等。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的风险。

此外,适量饮水也是预防痛风的关键。饮水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在关节中的沉积。

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尿酸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及早发现和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可以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肥胖虽然不是引起痛风的直接病因,但两者同属于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相似,治疗的基石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药物和其他医疗手段是辅助,希望大家都能做到长期坚持、规范随访。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