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根在肝郁和脾虚
提到肥胖,大家想到的多是痰湿导致,而痰湿的成因则与肝郁和脾虚有关。因此,肥胖,其实根在肝郁和脾虚。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有保持气机通畅(推动气血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分泌胆汁的作用。在某些诱因下,比如情绪失调,导致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肝郁。在这种情况下,肝气便不能维持气机通畅条达, 其促进脾胃消化的功能也会下降,随着消化功能下降,进食后,大量食物堆积于中焦脾胃,难以消化吸收,便会积生痰湿。肝促使胆汁分泌的功能体现在促进脂肪类食物的分解吸收,肝郁则胆汁分泌失调,消化受阻,食物及其精微物质堆积,不能被人体利用,造成痰湿积生,形成肥胖,故《丹溪心法》中提到“肥人多痰湿”。
脾为后天之本,有运化水谷、运化水液的功能,同时也是生痰之源。食物中的精微物质是由脾传输到全身,滋养五脏六腑。长期饮食不节制或过食肥甘厚味,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脾胃受损,运化功能下降,就容易内生痰湿,精微物质也因脾气运输无力,逐步堆积成有形之邪,导致肥胖。门诊中,很多肥胖者容易腹泻,或大便次数多,就是饮食无节制损伤脾胃所致。
因此,对于减重,从肝脾入手非常重要。切不可随意节食。节食过度,一方面会导致生化无源(营养不够)影响健康,女性还易造成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另一方面,节食过度,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一旦恢复饮食,体重便会报复性反弹。平时生活中,如何调理肝脾达到减重目的,给大家一些建议。
1、让肝舒坦。肝主疏泄,最怕熬夜和生气,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是肝脏的排毒时间,这个时间段一定要休息好。平时保持好情绪,别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可以常泡玫瑰水代茶饮,调畅情志、平肝火。
2、给脾减负。现代人脾胃不好,多半是饮食惹的祸,寒凉生冷、油腻肥甜的食物吃得太多了。所以,饮食一定要懂得节制,做到合理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坚持吃动平衡,加强锻炼。
(据《生命时报》)
简单两味中药,消一身肥胖,无论脾虚,肝郁肥胖都能用!
▶痰湿性肥胖
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想做饭的时候可以点外卖,或者去外面的餐馆吃饭,鸡鸭鱼肉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经常在外应酬的人吸烟喝酒也成了一种习惯,即使是吃的素食和面食也很精细。但吃得好了,运动却少了,所以很容易引起脾胃消化不良,导致肥胖。肥胖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今天我主要和大家聊聊最常见的痰湿性肥胖。
▶为什么痰湿会导致肥胖呢?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需要气机正常运行的,但痰湿会堵住我们身体的经脉、经络,造成气机运行不畅。这时候,身体的代谢能力会下降,多余的能量堆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引起肥胖。一些人还伴随着肢体困重、口中发黏、大便黏滞不爽的症状。其次,痰湿会影响脾胃的功能。脾胃是人体气机运行的重要器官,但痰湿体质的人往往脾胃虚弱,无法及时排出身体中多余的水分,造成水肿性肥胖。除了肥胖以外,还伴随着身体无力,容易疲劳,四肢倦怠,不愿意活动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还会出现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导致脾胃的负担更重了。那我们该如何去调理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两味药,用它来泡水喝,可以帮你甩掉痰湿型肥胖。
▶两味药:茯苓、薏苡仁
这两味药就是茯苓和薏苡仁,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它被称为“利水圣药”,可以促进身体的水液代谢,排出多余湿气,从而减轻痰湿型肥胖的症状。同时,茯苓还能健脾安神,改善因脾虚湿困导致的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困倦乏力。而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功效。它不仅能有效祛湿,还能健脾补胃,增强脾胃功能,帮助你消化吃掉的食物。对于脾虚、水肿腹胀、食少腹泻等问题,薏苡仁都有不错的改善效果。尤其是经过麸炒的薏苡仁,祛湿除痰的效果更好。将两者适量搭配泡水喝,不仅能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气,还能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身体代谢能力,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快收藏!广东省名中医推荐脂肪肝食疗方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办公室体检,10个人查出8个脂肪肝。对于轻度脂肪肝,医生建议可通过行为疗法,也就是旨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代谢综合征。广东省名中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陈泽雄主任医师特推荐了几个脂肪肝食疗方。
中医怎么看脂肪肝?陈泽雄主任医师介绍,中医中是没有脂肪肝这个病名的,会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痰浊”“胁痛”“痞满”“肝胀”“肝痞”“肝癖”“肝着”等。
中医理论认为,脂肪肝的中医病因有:因过食肥甘厚味致饮食内伤,或劳逸失度,或情志失调,或体质因素等,最终导致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痹阻于肝脏脉络,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为标。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陈泽雄主任医师介绍,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已经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只要运用合理,辨证施治准确,中药对脂肪肝的疗效是肯定的。
中医治疗思路是:
(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特点,按中医思维方法,予不同的组方用药。辨证论治方法具有个性化用药特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西医的检查检验特点、伴随疾病(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进行遣方用药。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食疗方推荐1、山药玫瑰花汤:山药10克、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老陈皮5克、玫瑰花5克等,瘦肉适量,煮汤。
本方有疏肝健脾、化湿作用,适宜肝郁脾虚湿困人群。
2、小米莲子粥或山药薏苡仁粥:用小米50克、莲子10克煮粥,或山药10克、薏苡仁30克,米适量,煮粥。
这粥有疏肝健脾、化湿利浊的作用,适宜肝郁脾虚、痰湿阻滞人群用。
3、绞股蓝决明茶:绞股蓝10克,炒决明子10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不拘时饮用,每天一剂。
本茶饮具有益气除湿,化痰消脂作用,适用于气虚体胖的痰湿体质人群。
4、行气利湿饮:苍术10克,老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炒决明子15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不拘时饮用。
本茶饮具有行气除湿的作用,适用于体型肥胖、大便黏滞不畅、舌苔厚腻者。
5、山楂蜂蜜饮:生山楂15克,蜂蜜5克。将山楂洗净,晾干,切成两半,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待山楂水温凉时兑入蜂蜜,分多次吃山楂饮汤,当日服完。胃食管反流且有反酸烧心的病人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