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日:肥胖这种病,牵动了医院近20个科室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指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
5月9日,身高1米66的李亮(化名)来到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的减重联盟大型义诊现场。李亮通过一年体重减了60斤,在谈起减肥带来的改变时,他觉得感受最明显的是:“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
在没有减肥之前,李亮的体重曾一度高达230斤。他曾经也尝试过运动减肥,还没有跑步,只是在小区快走,走15分钟,膝盖就开始疼了。除了影响生活之外,李亮当时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他当时只有38岁,但餐后血糖已经达到了20多毫摩尔/升。也正是因为血糖的关系,李亮找到了中日医院的内分泌科,确诊为因肥胖并发了严重的高血糖、高血压等症状,医生建议李亮进行手术治疗。他的两个姨都是医务人员,知道情况后也劝他接受手术治疗。
当时李亮还对手术有保留态度,希望进一步观察。2018年的春节假期,李亮连续参加了两个朋友的葬礼,都是和他同龄就发生猝死。这给了李亮很大的触动,深刻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经过深入了解手术的细节,节后他急迫地找到了减重医师孟凡强大夫进行手术治疗。
做了袖状胃切除手术之后,李亮的体重很快就降到200斤以下,现在他按照营养科大夫给他的食谱进行规律饮食,以控制好体重。除了体重减轻以外,更让李亮欣慰的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吃药不打针就能治病,这让人喜出望外。
李亮所参加的大型义诊由中日医院多学科减重联盟举办。参加的专业有内分泌科、普外科、营养科、康复医学科、呼吸科、消化科、肾内科、心理科、重症医学科、外科护理专业等多个科室多个专业。此次义诊由中日医院内分泌科党支部、中日医院多学科减重联盟联合主办,中日医院内分泌科党支部、普外一党支部、营养党支部、康复医学党支部协办。
义诊现场 刘昶荣摄
减肥不应该只关注体重
肥胖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类名单。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是目前评价肥胖程度、进行肥胖程度分类最常用的方法,反应了某人体重和身高平方的比率。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根据2016年美国AACE/ACE《肥胖患者综合管理临床实践指南》,BMI在25.0~29.9之间是超重,BMI超过30则是肥胖。因为人种的差异,我国的标准是BMI超过24就是超重,BMI超过28为肥胖。
中日医院减重多学科联盟召集人、内分泌科副主任陈晓平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并不是所有的肥胖患者都要进行手术治疗,李亮的情况属于肥胖比较严重的患者了。临床上对肥胖严重程度的判断不完全依据体重,而是要看肥胖引起的并发症是否严重,如果一位患者很胖,BMI可能34、35了,但他没有高血糖、高尿酸、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其面对的健康危险等级不高,“所以我们要看肥胖带来的代谢异常对全身的影响等因素。”陈晓平说。
陈晓平推荐想要减肥的患者,可以先尝试半年减掉体重的5%~10%,这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个临床研究结果。减肥要循序渐进的来,如果快速减重的话,很容易反弹也不容易坚持。
肥胖会导致多种疾病并发
当天参与义诊的肾内科副主任卓莉医生告诉记者,肥胖除了外表看到的以外,也会加重内脏的负担,肾是水盐代谢、调节血压的器官,如果体重大了以后,肾脏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异常等问题。近些年,因肥胖患者越来越多,和肥胖相关的肾脏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卓莉说:“从临床随访效果看,如果可以控制体重,将体重减下来,相对其他需要激素和免疫制剂去治疗的慢性肾病而言,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愈后效果相对而言好一些。”
中日医院减重多学科联盟召集人、普外科医生孟凡强补充说,肥胖导致的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是肥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呼吸科对睡眠呼吸暂停、肥胖所致哮喘进行评估及诊治;肥胖导致的各种代谢异常可增加心、脑血管风险,心内科对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治;肥胖亦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脂肪肝、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科可对其进行针对性诊治;眼科对于肥胖及其代谢异常所致的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动脉硬化、晶体疾病等)进行诊治;妇产科对于女性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月经紊乱的病因、卵巢功能等进行评估和相关治疗;此外,还有营养科、康复科、脊柱外科等等也会有所涉及。
陈晓平医生建议首诊的肥胖患者,可以先去内分泌科就诊,让医生诊断一下是单纯性肥胖还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90%的肥胖是单纯性肥胖,10%的肥胖是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病垂体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然后再确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健康中国)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太好“科”了丨真相暴击!被肥胖盯上很难跑掉,身体竟然会“记住”肥胖
【来源:四川在线】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长了二两五。冬天减肥真的太!难!了!运动一整年,好不容易减下去的十几斤,一入冬又长回来了。国际科学顶刊《Nature》最新研究成果揭秘:身体竟然会记住肥胖,即便减重已达2年的人,肥胖所引发的细胞转录变化仍旧留存。
监制:胡敏 赖永强
主创:徐莉莎 兰珍
剪辑:郭雨荷
编辑:张运骄
主播:徐莉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儿童肥胖该去看什么科室?
近日,国家卫计委举行了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报告发布会,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较10年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育平均水平均己明显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但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儿童肥胖率的逐年增加。
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严峻又危险,但家长们的重视程度却大大的不足。针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问题,网易健康采访了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方红娟医生,听听临床一线医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全世界儿童都面临肥胖问题
据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方红娟医生介绍,现在儿童医院肥胖门诊人满为患,普通的内分泌科门诊也常有因为糖尿病、性早熟来就诊的青少年儿童,这些小患者大多都肥胖。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2-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10%,还有11%的同龄儿童处于超重状态,极可能发展为肥胖。
而且不仅中国,全世界都面临着儿童肥胖的问题。根据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供的数据及世界卫生组织疾病负担报告,2015年全球儿童肥胖率为2%~3%,超重率接近10%。超重或肥胖婴幼儿(0~5岁)的人数从1990年的3200万增加到2013年的4200万。
方医生谈到,据门诊情况来看,肥胖儿童没有特别的年龄划分,一般是学龄前较多。入学后学习生活较规律,体育运动增多,会稍微改善一些。
5成肥胖儿童的父母也是肥胖
《2015青少年健康体重管理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儿童中,平均每6人就有1个肥胖,超重的比例大概是8.3%,肥胖是8.5%。
方医生还谈到,青少年体型变化存在“父母效应”,有大约56%的肥胖青少年儿童的家长体型也属于超重或肥胖。这里面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所以,如果孩子超重或肥胖了,家长们也要从自身找找原因。
儿童肥胖的危害远比你想象得大
方医生说,在门诊工作中,大多数家长还意识不到孩子肥胖的危害。肥胖会影响身体方方面面,它带来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多。
脂肪肝: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
血脂偏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高血脂会影响孩子心脏结构和功能;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容易诱发2型糖尿病。现在门诊小糖友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多了;
高血压: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是正常体重儿童4、5倍,超重同样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因为胸壁脂肪堆积,容易影响肺通气功能,降低呼吸道抵抗力;
抵抗力下降: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也较正常儿童低下,尤其是细胞活性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性早熟:美国《儿科》杂志曾经刊登一项研究,儿童肥胖症会导致女童性早熟。因为过多的脂肪组织会使孩子身体分泌一些致青春期提前的激素;
智力和心理:肥胖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健康。一些肥胖儿童的学习、活动、交际能力低,时间长了容易出现自卑、抑郁、性格内向等不良情绪。
方医生还特别强调,不要低估儿童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可能延续到成年。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儿童肥胖特别是青春期肥胖,80%会延续为成人肥胖。一个人儿童青少年时期很胖,产生了过多的脂肪细胞,那么等他/她成年了,脂肪细胞会增大。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
成人的标准是体重指数BMI,但这个方法对儿童并不适用。方红娟医生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儿童肥胖诊断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法:WHO推荐的方法之一。WHO认为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
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但10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和体成分发生较大变化,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波动很大。对于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值很不相同。因此,对于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价肥胖与否。
2.体重指数法:成人的BMI标准不适合于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因为BMI与体脂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成熟程度,青少年的生长突增、性发育水平等均是成熟程度的标志,而且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WHO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
方医生提醒,因为儿童青少年身体情况多变,体重判定方法标准不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判定。家长们如果担心自己孩子超重或肥胖,可以去医院相应科室咨询。那问题来了,超重或肥胖的问题该去什么科室呢?
儿童肥胖就诊,现在很多医院开设了肥胖门诊,由儿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联合会诊。如果没有,可以选择去儿科或内分泌科。一旦发现肥胖的孩子合并一些代谢问题,尽早纠正。如果孩子诊断为单纯性肥胖,不合并一些代谢问题,也可以后续到营养科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