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粗腿细?中医警告:这种肥胖最危险!测测你是哪种体质
同样是胖,为什么有人喝凉水都长肉?有人却瘦腰不瘦胸?中医早在2000年前就发现:胖和胖真的不一样!测测你的脂肪是“黏在肚子上”还是“挂在皮肤下”,选错方法可能越减越肥……
一、你的脂肪长在哪?中医3种体质揭秘
有没有发现身边这两种人——
① 腰粗得像套了游泳圈,坐下肚子能堆三层
② 全身圆润但肉摸起来软趴趴
这可不是简单的胖瘦问题,中医称为“膏人”和“脂人”,调理方法天差地别!
1.高危型肥胖——膏人(苹果型)
典型特征:
• 腰围超过臀围(男性≥90cm,女性≥85cm)
• 皮肤一按一个坑,半天才能弹回来
• 下午小腿发胀,鞋子突然变紧
现代医学验证:
这类人做CT会发现内脏脂肪超标(腹腔脂肪≥100cm²),相当于给心脏、肝脏裹上厚棉被。研究显示,这类人患脂肪肝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
2.顽固型肥胖——脂人(梨型)
典型特征:
• 大腿比腰粗,肉捏起来像棉花
• 体重每年涨2-3斤,家族有胖人
• 减肥后容易反弹
注意:
这类人虽然代谢指标暂时正常,但40岁后可能突然出现血糖、血脂问题。就像温水煮青蛙,等你发现时血管已经堵了一半。
3.最冤的“假胖子”——肉人
健身教练、体力劳动者常见,肌肉紧实体脂率正常。这类人千万别跟风减肥,小心减出月经失调、免疫力下降。
二、揪出你长胖的“真凶”:3大体质自测
早上刷牙时看舌头:
① 舌苔像涂了层奶油——痰湿作祟
② 舌头两侧有牙齿印——脾虚报警
③ 舌边发红起刺——肝郁信号
1.痰湿型:身体像泡水的海绵
• 头发一天不洗就油成一缕缕
• 大便粘马桶,冲3次都冲不干净
• 喝口凉水都能胖2斤
调理关键:
用茯苓 冬瓜皮煮水喝,比单纯喝红豆薏米水管用10倍!痰湿就像下水道淤泥,光排水不疏通只会越堵越严重。
2.脾虚型:身体“发动机”生锈了
• 吃的不多但小腹鼓得像怀孕
• 浑身没劲,爬3层楼就喘
• 喝凉水会胃胀,吃热的反而舒服
重点提醒:
这类人千万别学网红“16小时断食法”,越饿脾胃越虚弱。要把小米粥当主食,饭前顺时针揉肚子5分钟,比吃减肥药管用。
3.肝郁型:压力都变成肥肉
• 一焦虑就暴食奶茶炸鸡
• 女性月经前乳房胀痛
• 经常叹气打嗝
冷知识:
焦虑时身体会分泌皮质醇,专门把脂肪往肚子上赶!每天拍打腋窝(极泉穴)200下,比办健身卡更能减压瘦腰。
三、中医私房调理法(这样吃比饿肚子管用)
膏人必吃:
早餐:玉米须 薏仁煮粥(利水不伤身)
晚餐:冬瓜带皮煮汤(加点虾皮补阳气)
禁忌:西瓜、冷饮、沙拉(越吃肚子越大)
脂人要喝:
山楂5片 决明子10粒煮水(下午3点喝最佳)
注意:经期停用,胃酸多的人要饭后喝
通用手法:
睡前推大腿内侧(从膝盖往腹股沟方向)
既能疏肝又瘦腿,坚持1个月裤子松一圈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① 汗蒸减肥:出的是水分,痰湿根本排不掉
② 酵素减肥:可能让脾虚更严重
③ 生酮饮食:当心减出胆囊炎
最后提醒:
减肥药不能随便吃!有人吃含泻药成分的“排油丸”,结果拉到电解质紊乱送急诊。想要安全瘦身,先辨清体质再调理。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具体用药请到正规医院咨询。
头发细软油腻贴头皮?健脾祛湿 + 气血双补3个月养出蓬松粗硬发
早上梳头掉一把,扎马尾稀稀疏疏,发尾细得像绒毛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其实头发细软不只是外表问题,中医认为,这是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中医常说 “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头发就像庄稼,需要精血滋养才能长得粗壮。现代人熬夜追剧、工作压力大,还总吃外卖、喝冷饮,时间一长,肝肾就像被掏空的水库,脾脏也运转不动了,发根得不到营养,自然变得细软易断。
具体来说,头发细软主要有三种常见类型:
肝肾亏虚型:头发细软发黄,发际线处毛发尤显稀疏,多伴腰膝酸软、健忘耳鸣,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男性易早衰。舌体瘦薄少苔,脉沉细。
气血两虚型:头发细软易断,发色枯槁无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常感气短乏力,手足冰凉。舌淡胖有齿痕,脉细弱。
脾虚湿阻型:头发细软贴头皮,头油多且洗后易出油,多伴大便粘腻、肢体困重。舌苔白厚腻,脉濡滑。此类患者常因过食生冷甜腻,湿浊阻滞气血上达发根。
我接诊过一位 28 岁的姑娘,因为节食减肥两年,头发变得像婴儿胎毛一样细软,发量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
脸色蜡黄,指甲也变得又脆又薄,月经经常推迟,量还特别少。看她的舌头淡得像白纸,脉搏细得几乎摸不到。
判断她是气血两亏,脾胃也虚,就用八珍汤加炒白术、制黄精调理,再搭配黑芝麻、桑葚膏食疗。
同时建议她日常实用黑豆核桃仁山药粥,每日指腹按压百会穴(头顶正中)、足三里(膝下3寸)各3分钟,激发气血上荣;
三个月后她再来复诊,头发明显变粗了,新长出来的头发又黑又硬,指甲上的月牙也慢慢出现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时候还会几种问题混在一起。比如有人血虚还伴有肝气郁结,有人肾虚还夹着湿热,这种情况就要先清后补,调理方法也更复杂。
所以如果头发一直细软,还伴有其他不舒服,一定要找中医当面看看,根据个人体质开方子,千万别自己乱买生发产品,反而加重身体负担。坚持正确调理,相信你也能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好头发!
肥胖会加重脱发?专家建议:预防脱发,还需做好这3件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救命啊,我的头发掉得比秋天的树叶还快!”
门诊里,一个30多岁的程序员小哥一脸焦急地坐在我面前。他摘下帽子,露出一片光亮的“地中海”,还没等我开口,他自嘲道:“别说大风,我捋一下头发,地板都能铺满‘头皮雨’。”
脱发这事,确实“沉重”——对心理的打击重,对颜值的影响更重。而更扎心的是,我看了看他圆滚滚的肚子,忍不住和他说:“老弟,你的脱发问题,可能和你的‘幸福肥’脱不了干系。”
等等,肥胖还能影响头发?这事没听说过啊!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奇怪”的问题:肥胖真的会加重脱发吗?如果会,有什么办法能够预防?
先别急着怀疑,这个锅“肥胖”确实得背!科学研究表明,肥胖会通过多种机制,间接或者直接加重脱发问题。
1.脂肪组织:身体里的“隐形敌人”肥胖意味着体内脂肪含量过高,而这些脂肪细胞并不是“安分守己”的。它们会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比如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和白介素-6(IL-6)。这些炎症因子会影响头皮的微循环,导致毛囊供血不足,毛囊细胞的“营养供给线”被切断,直接影响头发生长。
打个比方:毛囊就像一棵树,血液是它的“水管”。炎症因子让水管堵住,树自然就枯萎了,头发也随之“凋零”。
大家都听说过“雄激素性脱发”吧?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类型,而肥胖会让体内的雄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脂肪细胞是“雄激素工厂”,会将更多的激素转化为二氢睾酮(DHT)。DHT会让毛囊“退化”,变得越来越纤细,最终无法长出健康的头发。
简单来说:DHT就像个无情的“拆迁队”,直接让毛囊搬家、消失。
3.胰岛素抵抗:头发的“断粮危机”肥胖还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这会破坏身体的糖代谢平衡,间接影响头皮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毛囊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自然长不好头发。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想:那只要不胖就万事大吉了? 别高兴得太早,脱发可不仅仅是肥胖的锅,还有多种因素在“添乱”:
1.遗传基因:命中注定的“地中海”有句俗话说得好:“脱发这事,爷爷决定。”遗传因素在脱发中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雄激素性脱发,家族里有“光头基因”的人,脱发风险会更高。
2.压力山大:头发的“天敌”现代人压力大,熬夜、加班、焦虑,都会让体内的应激激素(比如皮质醇)飙升。这些“压力激素”会直接攻击毛囊细胞,让头发提前进入“休眠期”。
生活画面感:熬夜写PPT的你,头发在默默告别:“兄弟,别等了,我先撤了。”
营养不均衡,尤其是缺乏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B族,也会让毛囊“饿得发慌”。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缺乏足够的原料,头发当然长不出来。
4.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自毁型脱发比如长时间戴帽子、频繁染发烫发、使用劣质护发品等,都会伤害头皮和毛囊健康,为脱发雪上加霜。
三、预防脱发,少做无用功,这3件事才是关键!既然肥胖和脱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该如何保护头发?答案很简单,做到以下3件事,头发或许就能“起死回生”!
1.管住嘴:减肥是关键减肥不仅能降低脱发风险,还能改善整体健康。建议大家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鸡蛋、鱼肉、绿叶蔬菜、坚果等。
小贴士:别迷信“生发食品”那一套,任何食物都不能让头发瞬间长回来,健康饮食只是让毛囊恢复“正常工作”。
2.护好头皮:毛囊的避风港头皮健康是头发健康的基础。平时注意清洁头皮,选择温和的洗发水,不要用力抓挠头皮,避免使用化学成分过多的护发品。
护发小技巧:可以定期做头皮按摩,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让毛囊更“滋润”。
3.管理压力:让头发“喘口气”学会管理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是预防脱发的重要一步。可以尝试瑜伽、冥想或者听音乐,给自己一段“放空时间”。
医生叮嘱:熬夜会让头发掉得更快,别再对着手机刷短视频到凌晨了!
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问:“医生,我已经开始脱发了,还有救吗?” 别慌,现在的医学手段可以帮你改善脱发,比如药物治疗(米诺地尔、非那雄胺)或者植发手术,但前提是:得早发现早治疗,别等毛囊彻底“关门大吉”了才开始行动。
更重要的是:脱发并不是世界末日。头发少了,咱就剃光头;光头帅不帅,得看你的气质!对自己多点自信,健康的身体比满头秀发更重要。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Obes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The role of DHT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
国家卫健委. “脱发与肥胖健康指南”.
《柳叶刀》. “肥胖相关炎症因子对毛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