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很饿肥胖(每天很饿会瘦吗)

文章目录:

一到晚上就饿,体重反复反弹,该怎么办?

#健康科普

一到晚上就像“饿魔”附体

努力减肥体重却纹丝不动

体重反复反弹像“坐过山车”

别慌!

掌握科学减重的方法

才是破解肥胖难题的终极“通关秘籍”

以下是减重的三大难点及其对策

↓↓↓

图片来源:千库网

一、夜间饥饿感增加

夜晚食欲失控并非单纯因意志力薄弱,而是生理、环境、行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随着夜幕降临,促进食欲的胃饥饿素大量分泌,而抑制食欲的瘦素水平下降,形成“双重饥饿信号”。

2.白天累积的工作压力,使得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夜晚达到高峰,驱使身体渴望高热量食物。

3. 熬夜、失眠所引发的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褪黑素分泌推迟,进一步加剧了夜间加餐的冲动。

图片来源:千库网

解饿小技巧:

1.优化晚餐结构: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低脂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胸肉、瘦里脊、嫩豆腐),延缓胃排空速度,从而提供持久的饱腹感。

2.减少食盐的摄入:降低咸味对大脑饥饿中枢的强烈刺激。

3.正确饮水:每次喝50~100毫升,小口慢饮,这样能有效减轻饥饿感。

4.补充健康小零食:如果睡前饥饿感特别强,建议食用健康小零食,如1根小香蕉、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1杯低脂或脱脂的酸奶(或牛奶)、1个水煮鸡蛋,这些有助于稳定情绪、增加饱腹感,抵御夜间饥饿感的侵袭。

图片来源:千库网

二、体重数卡着不动

明明吃得很少了,可体重却还是纹丝不动?相信这是不少朋友减重时遇到的又一大困难。实际上,减重的过程并非一条直线持续下滑,而是会经历多个平台期。

当我们减少能量摄入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启动“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率,让机体能量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体重减轻的步伐停滞。

要突破平台期,就要给予身体新的刺激,重启我们的代谢“引擎”,从而撼动稳定的体重:

1.告别极端减肥法,选择阶梯式科学减重法。

2.重新评估饮食方法和运动模式,坚持均衡膳食,交替进行不同的运动方式。

图片来源:千库网

三、体重易反弹

减重难,维持减重成果更难。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肥胖患者在减重后2年内反弹下降体重的一半以上,在减重后5年内反弹超八成。我们形象地将这一现象称为“溜溜球效应”。

人体内的脂肪细胞存在着一种“肥胖记忆”。减重后的脂肪细胞虽然体积缩小但数量不变,这种体积收缩会引发脂肪细胞内外压力的变化,进而通过炎症反应和分泌脂肪细胞因子等一系列机制引发体重反弹。

此外,许多减重者在达成阶段性目标后,大脑中会错误地发出“放松”的信号,使他们又恢复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旦恢复既往饮食,脂肪细胞就会迅速吸收超过正常水平3倍的能量,进一步蓄积脂肪。

图片来源:千库网

在维持体重的阶段,养成以下10个好习惯能帮助我们有效破解体重反弹的“魔咒”:

1.每天量体重

2.计算食物能量

3.称量食物分量

4.提前规划三餐

5.少吃自助餐

6.抵制零食诱惑

7.多吃易饱腹的食物

8.适当延长运动时间

9.锻炼肌肉

10.不忽略早餐

同时,常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谷物、深海鱼类,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有助于调节肠道微生物、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身体的炎症反应,从而稳固减重效果。

图片来源:千库网

认识减重难点

掌握正确解决对策

定能帮助大家

拥抱理想的身材与健康的身体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推荐阅读

一换季就咳个不停?长时间咳嗽别硬撑

每天睡够8个小时才健康?别再被骗了!

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内容综合 | 贵州疾控、北京健康教育、人民网科普

文编 | 龙玉婷

美编 | 龙玉婷

一校 | 许雁 龙玉婷 黄美婵

二校 | 严桐桐

三校 | 余宗蓉 李萌

审核 | 黄波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一天中有2个“发胖时刻”,再饿也要管住嘴

想要管理体重的人,常常会纠结于这个不能吃,那个要忌口,这一餐热量是否超标?事实上,一天24小时内,有2个“发胖时刻”。若能把握好这两个时段,控制体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

这两个时间段,熬过去就能瘦?

午饭前

也就是10:00~11:00,此时距离吃完早饭已有一段时间,人体容易感到饥饿,但如果此时没忍住,进食了很多食物,没一会儿就又该吃午饭了,饮食叠加就容易导致热量超标,体重增加。

睡觉前

睡觉前,晚餐进食的食物基本被消化,人体容易感到饥饿。如果此时没忍住,进食了很多食物,没一会儿就要上床睡觉了,未被消耗的热量就有可能会囤积在身体里,造成肥胖。想要控制体重,睡前4小时不宜进食。

有这些习惯的人,不知不觉在发胖

除了长期吃得过饱和缺乏运动,生活中还有这些常见习惯也在“偷偷”让你发胖。

吃饭狼吞虎咽

吃饭太快不仅伤肠胃,还更容易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赵绮华指出,进食速度快,大多数情况下,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没有形成足够的食糜贴附于胃壁。所以虽然已经吃了较多食物,但仍有饥饿感。

另一方面,咀嚼时间过短,迷走神经仍处于过度兴奋状态,食欲也会相对亢进。因此,进食速度快的人,在大脑饱食中枢发出停止信号时,已经吃了太多。

三餐不规律

很多人吃饭总是饥一顿饱一顿,三餐不规律,这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一系列的胃病问题,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刘殿刚指出,饮食不规律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发胖。三餐不规律会引起很明显的饥饿感,下次进食时就会食欲大大增加,很容易进食过多,吃更多高脂高盐的食物,还容易吃夜宵,肥胖自然就找上你了。

经常熬夜晚睡

2021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晚睡以及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肥胖和腰围过大。与晚上8点~晚上10点之间就寝的人相比,晚上10点以后就寝的人,在肥胖(BMI)和腹型肥胖(腰围)风险均增加了20%,凌晨2点以后入睡的人其肥胖风险增加35%,腹型肥胖风险增加38%。

长期压力过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蔡晓凌介绍,压力过大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升高,而这个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人体产生饥饿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摄入。

另一方面,压力过大,人们往往没有心思去挑选适宜的食物,同时也不能规律运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脂肪囤积和肥胖。

适当饿一饿,身体会感谢你

长期过量进食,会导致肥胖,还会加重消化道、肾脏负担,甚至影响大脑功能。相关研究证实,适当保持饥饿感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限时饮食能够有效减轻肥胖人群的体重、改善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减轻脂肪肝。

改变进食时间

限时饮食作为轻断食的一种方式,执行起来相对容易。但也要结合个人饮食习惯、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以下进食时间供参考。

早餐时间:8:00

午餐时间:11:00~12:00

晚餐时间:16:00

特殊人群限制热量摄入

正常人群可以保持正常的热量摄入,而对于肥胖或者已经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建议将基础摄入热量减少30%,比如每天热量控制在1200~1500千卡之间。

具体来说,主食控制在275克左右,蔬菜控制在400克左右,动物性食物控制在140克左右,奶制品控制在300克左右。

同时要注意三餐的配比:30%、40%、30%,这样三餐的营养摄入会比较均衡。

限时饮食注意事项

适当“挨饿”,是指科学控制饮食时间和饮食量,绝不是饥一顿饱一顿,更不是忍饥挨饿。限时饮食不等于长期节食,其间要保持食物多样化、保证非产能营养素摄入平衡。

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限时饮食,胃肠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不宜自行进行限时饮食。

记得要保持合理运动,否则机体就会首先消耗肌肉来供应能量,最终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转自|青春湖北

来源: 青春潜江

一天中有2个“发胖时刻” 再饿也要管住嘴

想要管理体重的人,常常会纠结于这个不能吃,那个要忌口,这一餐热量是否超标?事实上,一天24小时内,有2个“发胖时刻”。若能把握好这两个时段,控制体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

01

这两个时间段,熬过去就能瘦

·

午饭前

也就是10:00~11:00,此时距离吃完早饭已有一段时间,人体容易感到饥饿,但如果此时没忍住,进食了很多食物,没一会儿就又该吃午饭了,饮食叠加就容易导致热量超标,体重增加。

·

睡觉前

睡觉前,晚餐进食的食物基本被消化,人体容易感到饥饿。如果此时没忍住,进食了很多食物,没一会儿就要上床睡觉了,未被消耗的热量就有可能会囤积在身体里,造成肥胖。想要控制体重,睡前4小时不宜进食。

02

有这些习惯的人,不知不觉在发胖

除了长期吃得过饱和缺乏运动,生活中还有这些常见习惯也在“偷偷”让你发胖。

·

吃饭狼吞虎咽

吃饭太快不仅伤肠胃,还更容易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赵绮华指出,进食速度快,大多数情况下,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没有形成足够的食糜贴附于胃壁。所以虽然已经吃了较多食物,但仍有饥饿感。

另一方面,咀嚼时间过短,迷走神经仍处于过度兴奋状态,食欲也会相对亢进。因此,进食速度快的人,在大脑饱食中枢发出停止信号时,已经吃了太多。

·

三餐不规律

很多人吃饭总是饥一顿饱一顿,三餐不规律,这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一系列的胃病问题,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刘殿刚指出,饮食不规律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发胖。三餐不规律会引起很明显的饥饿感,下次进食时会食欲大大增加,很容易进食过多,吃更多高脂高盐的食物,还容易吃夜宵,肥胖自然就找上你了。

·

经常熬夜晚睡

2021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晚睡以及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肥胖和腰围过大。与晚上8点~晚上10点之间就寝的人相比,晚上10点以后就寝的人,在肥胖(BMI)和腹型肥胖(腰围)风险均增加了20%,凌晨2点以后入睡的人其肥胖风险增加35%,腹型肥胖风险增加38%。

·

长期压力过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蔡晓凌介绍,压力过大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升高,而这个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人体产生饥饿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摄入。

另一方面,压力过大,人们往往没有心思去挑选适宜的食物,同时也不能规律运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脂肪囤积和肥胖。

03

适当饿一饿,身体会感谢你

长期过量进食,会导致肥胖,还会加重消化道、肾脏负担,甚至影响大脑功能。相关研究证实,适当保持饥饿感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限时饮食能够有效减轻肥胖人群的体重、改善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减轻脂肪肝。

·

改变进食时间

限时饮食作为轻断食的一种方式,执行起来相对容易。但也要结合个人饮食习惯、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以下进食时间供参考。

  • 早餐时间:8:00
  • 午餐时间:11:00~12:00
  • 晚餐时间:16:00

·

特殊人群限制热量摄入

正常人群可以保持正常的热量摄入,而对于肥胖或者已经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建议将基础摄入热量减少30%,比如每天热量控制在1200~1500千卡之间。

具体来说,主食控制在275克左右,蔬菜控制在400克左右,动物性食物控制在140克左右,奶制品控制在300克左右。

同时要注意三餐的配比:30%、40%、30%,这样三餐的营养摄入会比较均衡。

·

限时饮食注意事项

适当“挨饿”,是指科学控制饮食时间和饮食量,绝不是饥一顿饱一顿,更不是忍饥挨饿。限时饮食不等于长期节食,期间要保持食物多样化、保证非产能营养素摄入平衡。

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限时饮食,患有胃肠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不宜自行进行限时饮食

记得要保持合理运动,否则机体就会首先消耗肌肉来供应能量,最终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责任编辑:魏韫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