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数肥胖身材(体重小基数)

文章目录:

小基数减肥也不难!不到一个月,她减了将近9斤

要说起生活中最难减肥成功的人,小基数人群绝对能排进前三。

何为小基数人群?

BMI(BMI=体重kg÷身高²m)在21-24之间,通常就算是小基数了,等于我们通俗所说的微胖;

而在24-28之间的,医学上称为超重,但实际上就是医疗定义上的微胖。

小基数的女生会有个尴尬的点:体重处于胖与不胖之间。

跟大基数的人比起来,你的体重的确不算胖,但只有自己知道,身上的肉肉到底有多少。

小基数的人很多都体脂率高。

按正常成年男性体内脂肪含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为20-30%的标准来说,如果小基数的你超过这一正常体脂率范围,那就说明,宝,你需要减脂了!

我之前经常跟大家讲大基数减肥的案例,有朋友就在后台问我,小基数应该怎么减肥?

小基数的人减肥效果往往都是比较慢的,但这并不代表很难减下去,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基数的案例吧~

减肥案例

减肥营有个小基数想要减肥的小姐姐,她的身高157cm,体重64.7kg,体脂率却高达36.2%,确实是要减脂了!

对于小基数的人来说,体脂率高,会使得整个人看起来壮壮的很显胖,这也是她下定决心来减肥的主要原因。

根据她的情况,我给她定制了专属的易瘦体质方案,配合中药调理体质,每周断食一天,还有营养师一对一指导饮食。

不得不夸一句,小姐姐的执行力还是杠杠滴,基本能按照营养师的要求去吃,而且选材都很健康。

同时也有听取营养师要她多运动的建议,每周都能保持4次以上的频率进行跳操或者快慢走。

事实证明,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按我的方法认真减肥的结果不会差,就算是小基数,也能够减得很好!

这位小姐姐仅仅用了28天,就成功减重4.45kg,减脂率达到了77%↓↓

对于小基数的人来说,这个成绩已经很厉害了,效果不错,给她点赞!

虽然减重成绩不错,但是这位姐姐的体脂率还是有些高,所以我建议她接下来应该继续减脂。

想要减脂效果更好,需要多做一些力量型运动,帮助塑形,最好以无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为辅。

配合饮食,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邱医生说

小基数减肥为什么难?

这就不得不提到体重调定点学说了。

当一个人的体重在一个数值长时间稳定以后,身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就会调整到这个定点;一般来说,不管是否减肥,体重只会在这个体重数值上下5%-10%左右波动。

那么基数小的人,就算是波动10%,最多也就是10斤左右,所以看上去就不会减得那么快。

因此小基数减肥还需要注意一点——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不要只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增加自己的焦虑。

因为减的总体数值没有那么多,没有那么快,很多人就容易沮丧放弃。

其实我觉得,称重的话5-7天一次就可以啦~

另外,在关注体重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体脂率的变化。

对小基数来说,体脂率更重要,毕竟它可以很明显地改变人的外形。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

有的人基数大,消耗也大,减肥的进度条会快;而有的人基数小,消耗也小,进度条自然而然就会慢一些。

无论是快还是慢,只要你的方法是对的,持之以恒,会看到效果的。

体重从136到98斤,分享:小基数食谱

两三年前我上秤时看到136斤的体重,才意识到衣服越买越宽松不是因为款式变了,而是自己胖了。

三个月时间调整饮食,体重降到98斤,这几年一直维持在95-100斤之间。很多朋友问小基数该怎么吃,今天直接分享我的日常食谱搭配。

饮食调整思路

不需要完全水煮菜或戒掉主食,关键是搭配比例。每天三顿正餐加一次加餐,每顿保证有主食、蛋白质、蔬菜。

主食选普通家常饭,比如半碗米饭、一个馒头或两片全麦面包;蛋白质可以是鸡蛋、豆腐、鱼虾、去皮鸡肉;蔬菜选深绿色叶菜或菌菇类,水煮或清炒都行。调味用少量盐和香油足够,不用刻意吃无油餐。

具体三餐搭配

早餐:水煮蛋1个 原味豆浆200毫升 蒸红薯半块(拳头大小) 焯水菠菜1小碗。如果上午饿,加十颗原味杏仁。

午餐:杂粮饭半碗(大米混合小米或燕麦) 清蒸鱼半条(巴掌大) 蒜蓉空心菜1盘。鱼可以换成卤牛肉片(七八片)或去皮鸡腿肉。

晚餐:老豆腐半块(切厚片煎至两面微黄) 番茄炒圆白菜1碗 玉米半根。晚上八点前如果饿,喝半盒无糖酸奶或吃一个苹果。

必须注意的三件事

1.每天喝够六杯温水,早起空腹喝第一杯,其他时间隔一小时喝一杯,别等口渴再喝。茶叶和黑咖啡每天不超过两杯,下午三点后不喝。

2.遇到体重卡住不动时,把其中一顿主食换成南瓜或芋头,连续吃三天。不要急着减少饭量,容易饿得吃更多零食。

3.外食时先吃蔬菜和肉类,最后吃主食。碰到油炸或红烧菜,用热水涮掉表面油再吃。每周可以吃一次想吃的食物,但放在中午吃。

我试过很多网红食谱,发现普通人难坚持的是食材太特殊或做法太麻烦。这套搭配用的都是菜市场能买到的食材,上班族用饭盒带饭也方便。

有人问能不能吃面条饺子,当然可以,只要记住:吃面条时多加两份青菜,吃六个饺子就配一盘凉拌黄瓜。体重变化慢的时候别焦虑,隔天增加半小时快走就行。

有人觉得98斤太瘦,其实我身高158公分,这个体重刚好穿得下常规码衣服。每个人的体型不同,不必追求具体数字,衣服穿着不勒腰、爬楼梯不喘气、体检指标正常就够了。

现在偶尔吃多两三斤,按这个食谱吃三天就能恢复。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比照搬别人的食谱更重要。

附小基数食谱:

小基数女生体脂率30%→20%的蜕变法则:四步解锁马甲线与健康美

写在蜕变之前:打破减脂迷思

"为什么我天天运动还是看不到马甲线?"

这个困扰无数小基数女生的问题背后,是90%的健身者都在重复的认知误区。本文将从上千个真实案例中提炼核心方法论,带你看清体脂管理的底层逻辑。

1.饮食选择:重新定义"吃饱才有力气减肥"

核心公式‌:体重(kg)×2g=每日碳水摄入量

体重50kg女生每日碳水需求:100g碳水 ≈ 4拳头主食

生理学研究显示,当每日热量摄入持续低于基础代谢需求(1200-1300大卡)时,人体会触发自我保护机制:基础代谢率显著下滑18%-23%,同时脂肪分解关键酶的生物活性骤降37%。这一生理性代偿反应,正是解释为何极端节食者最终都会面临减重停滞现象的核心机制——身体为应对能量危机,主动降低了燃脂效率。建议食谱框架:

早餐:全麦面包 鸡蛋 牛油果

午餐:糙米饭 清蒸鱼 时蔬

加餐:希腊酸奶 坚果

晚餐:红薯 鸡胸肉 西兰花

2.认知升级:从体重焦虑到体型管理

关键数据对比‌:体脂降1% ,腰围减2cm;体重降1kg,可能流失肌肉。

每日晨起空腹拍照 腰围测量,建立可视化体型档案。当体重秤数字停滞但腰围持续缩小时,说明你正在经历珍贵的"身体重组期"——肌肉增量抵消了脂肪减量。

3.训练进阶:解锁力量训练的复利效应

训练方案对比‌:有氧运动 400-600大卡 2-4小时;力量训练 200-300大卡 48-72小时。

新手福利期训练建议:

复合动作优先:深蹲/硬拉/卧推

渐进超负荷:每周增加0.5-1kg负重

训练频率:每周3-4次,每次60分钟

打破"年年减年年胖"魔咒的三大支柱:

代谢灵活性:每周1次欺骗餐维持瘦素敏感度

生活化训练:办公室徒手训练/家庭弹力带训练

压力管理:正念饮食 睡眠优化

4.科学辅助:健康营养瘦身新选择

在践行科学减脂的过程中,我们并非要拒绝所有辅助工具。就像登山者需要专业装备,减脂路上选择符合生物机理的辅助产品,往往能让蜕变事半功倍。真正有效的辅助方案应当像交响乐团般精密配合——妙就系列组合产品既守住热量摄入的城门,又疏通代谢运输的通道,更激发燃烧引擎的效率。

妙就复合膳食纤维粉堪称餐桌守护者,其中乳清蛋白与豌豆蛋白构建的蛋白质矩阵,能形成细腻的凝胶网络包裹食物油脂,实验中显示每餐可减少约12克脂肪吸收。更有意思的是,这种纤维结构会在胃部缓慢溶解,通过延长胃排空时间制造持续4-6小时的饱腹感。很多使用者反馈,下午茶时间再也不会被奶茶甜点诱惑,这种温和的食欲管理方式,比单纯抑制饥饿感更符合人性需求。

当运动计划遭遇瓶颈期时,妙就左旋肉碱绿咖啡泡腾片就像给代谢引擎加注了高标号燃料。其中的左旋肉碱作为脂肪酸搬运工,能将更多脂肪送入线粒体熔炉,配合绿原酸对糖代谢的调控,实测显示同等运动强度下体脂燃烧效率提升21%-28%。更值得关注的是添加的白芸豆提取物,它像一位聪明的交通调度员,在碳水进入人体时精准阻断30%淀粉酶的分解路径。

如果说前两者是攻守兼备的战术武器,那么妙就复合益生元酵素饮就是重塑代谢生态的战略工程。其核心的菊粉与低聚异麦芽糖组合,相当于给肠道菌群投递了精准营养包。在持续饮用12周的研究中,使用者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长3.8倍,代谢内毒素水平下降42%。这种从根源改善的代谢环境,让很多女生发现不仅腰围在缩小,连困扰多年的腹胀问题和皮肤暗沉都在同步改善。

经过上万名用户验证的妙就组合,其科学性体现在对减脂本质的深度解构。从餐前的营养拦截到运动时的效能提升,再到深层的菌群调节,这种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减脂不伤身"的理想状态。产品研发团队特别采用食品级原料构建防护网,比如用天然海藻糖替代人工甜味剂,用柑橘纤维模拟油脂口感,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坚守安全底线。

在国家特膳食品认证背书下,使用者无需担忧传统减肥产品导致的营养不良风险,反而能在体重管理中收获更透亮的肌肤状态。在卫健委发布的《科学减重指南》中,这种"膳食调节 代谢激活"的模式被证实能带来更持久的体型改变。

真正的美好蜕变,从来都不是与身体对抗的苦行。当科学认知遇见精准辅助,当力量训练邂逅代谢优化,马甲线的浮现就成了健康生活的自然馈赠。那些在淘宝、京东搜索"妙就"的聪明女生,正在用更从容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蜕变故事——毕竟,最好的身材管理,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融入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