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幼儿个案启示(肥胖幼儿个案分析)

文章目录:

英国女子因太胖被儿子嫌弃 减重78斤后找回自信

据英国《镜报》2月27日报道,来自英国的41岁女子Becky White因为太肥胖被儿子嫌弃。Becky决定减肥后,她的体重从221斤减到了143斤。

Becky的身高仅152厘米,她在上大学后体重开始飙升,曾达到221斤,她说:“我喜欢吃披萨、甜甜圈和巧克力棒。经历过几段糟糕的恋情后,我的信心受到了打击,因此我吃得更多了。”

然而,Becky意识到儿子Harvey因为她的肥胖而感到羞耻,她送Harvey上学的时候,Harvey不让她送到学校门口,而是送到学校附近。Becky说:“当意识到儿子因我感到羞耻时,我很伤心,但我也能理解。”

因为肥胖Becky也不能和男友Mark一起散步。他们喜欢去看比赛,但是Becky因为太胖穿不下裙子。“尽管他非常支持我,我也很担心他会为了一个苗条的人离开我。我意识到我必须做出改变。”

于是,Becky报名参加了一对一的减肥计划,她发现这个计划很容易执行,因为她不需要操心自己摄入的卡路里。”截至目前,她的体重已经减掉了约78斤。Becky还为自己买了一条新裙子,穿着这条漂亮的裙子和Mark去看比赛,她感觉好极了。她说:“我感觉自己更性感、更时尚了,我现在可以在所有的商店购物,尝试新的时尚。”Becky说:“最重要的是,Harvey为我感到骄傲。”

受自己减肥经历的启发,Becky接受了一对一减肥顾问的培训,现在她通过面对面或者网络交流来帮助其他肥胖的人减肥。(中国青年网编译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儿童健康与肥胖危机:现状、挑战与破局之道

一、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国儿童肥胖率持续攀升

(配图建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肥胖率增长趋势图)

近年来,中国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3)》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已分别达到19%和10.4%,较10年前增长近两倍。更令人担忧的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儿童肥胖率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现象不仅威胁儿童当下的健康,更为成年后的慢性病埋下隐患。


二、肥胖背后的“隐形推手”
  1. 饮食结构失衡:从“吃饱”到“吃错”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饮食模式的剧变: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充斥市场,传统以谷物和蔬菜为主的饮食结构被打破。研究显示,中国儿童每日摄入的添加糖中,70%来自零食和饮料,而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一半。
  2. 运动严重不足:被“困住”的童年
    教育部数据显示,超过60%的中小学生日均运动时间不足1小时。学业压力、电子设备的普及、城市活动空间压缩,导致儿童户外活动时间较20年前减少70%。北京市某小学的案例显示,学生课间被要求“安静休息”,操场使用率不足30%。
  3. 环境与政策滞后:健康支持系统缺位
    城市规划中儿童活动空间被挤压,社区缺乏安全运动场所;校园营养餐标准执行不力,部分学校食堂仍以油炸食品为主;食品广告监管缺失,针对儿童的零食营销无孔不入。

三、肥胖不是“可爱”:健康风险远超想象

许多家长误将儿童肥胖视为“营养好”的表现,但医学研究揭示的真相触目惊心:

  • 代谢综合征低龄化:10%的肥胖儿童已出现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降至8岁。
  • 心肺功能受损:肥胖儿童肺活量平均低于正常体重儿童3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升高5倍。
  • 心理社会创伤:超重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概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倍,抑郁、焦虑发生率显著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若不加以控制,中国将成为全球儿童肥胖相关医疗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四、破局之道:需要一场全民健康革命
  1. 家庭:重建健康生活方式
  2. 饮食革命:遵循“彩虹餐盘”原则(每日摄入5种颜色蔬果),用家庭烹饪替代外卖。
  3. 运动习惯:每天30分钟亲子运动(如跳绳、骑行),建立“无屏幕时间段”。
  4. 心理支持:通过正面激励(而非体重羞辱)帮助孩子建立身体自信。
  5. 学校:从“分数至上”到“健康优先”
  6. 严格落实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创新运动形式(如趣味体能挑战赛)。
  7. 推广“食育课程”,让学生参与种植、烹饪,培养健康饮食观念。
  8.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肥胖儿童进行个性化干预。
  9. 社会与政策:构建支持性环境
  10. 立法限制针对儿童的垃圾食品广告,推行“糖税”“盐税”。
  11. 城市规划强制预留儿童活动空间,社区建设“15分钟健康生活圈”。
  12. 将儿童肥胖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五、案例启示:那些成功的实践
  • 上海“阳光体育”工程:通过每天一节体育课、寒暑假运动打卡制度,3年内学生肥胖率下降4%。
  • 深圳“健康校园餐”改革:由营养师设计食谱,禁用油炸食品,学生蔬菜摄入量提升50%。
  • 成都社区儿童健康驿站:提供免费体测、运动指导服务,惠及10万家庭。

结语:守护健康童年,需要全社会觉醒

儿童肥胖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当我们的孩子被汉堡、薯片和手机游戏包围时,需要反思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健康中国建设必须从儿童抓起——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跳动着民族未来的脉搏。

娃爱吃糖肥胖咋办?深圳首推儿童健康绘本讲“甜蜜的负担”

南都讯 记者李榕 葡萄糖、胰岛素、多巴胺……当你和孩子说这些“科学术语”时,孩子可能会“一脸懵”。那要如何和孩子讲述糖和健康的关系,培养他们健康生活习惯?为此,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推出了一本面向3岁至9岁的儿童绘本《甜蜜的负担》。

在这一绘本中,身体的消化系统成为了大工厂,胰岛素化身为工程师,葡萄糖、多巴胺、细胞化身为调皮捣蛋的小可爱,浅显易懂的语言,有趣生动的图画告诉了孩子们一个“甜蜜负担”的故事,让孩子认识到添加糖的危害,并自己学会鉴别食物中的那些“甜蜜”的陷阱。据悉,这是深圳健康医疗机构首次和阅读机构合作推出的儿童绘本。

不想让健康宣传成为“锅垫子”

两机构各出所长推出健康绘本

近几年来,儿童肥胖成为家长和社会焦心的问题,儿童一旦肥胖将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并且延续到成年期。在健康膳食中,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体重)对于中小学生尤为重要,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保障,而这种观念和知识,越早“植入”青少年儿童的脑中越好。

可是,医学原本就有知识门槛,加上很多医学健康知识都比较晦涩难懂,和00后、10后的青少年儿童谈抽象的“三减三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些宣传册,由于没有考虑到语言的通俗性,很多市民接过手之后并没看明白,就把这些宣传册作他用,最让人沮丧的是,有的市民拿着宣传册垫锅子,这样并没有起到健康科普的作用。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肩负着于向市民传达健康科学知识的重任,一直在探索更接地气、更能考虑到受众接受度的科普方式。此次,他们决定从孩子入手,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进行健康科普。此外,他们也考虑到,目前市面上的健康绘本大多是国外创作出版的,国内本土的儿童健康绘本少之又少。如何将“一本正经”的科学健康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儿童能接受的语言和绘画,于是决定推出儿童健康绘本。

身体是“工厂”胰岛素化身“工程师”

生动绘本帮娃认识“甜蜜的负担”

对于孩子来说,零食、饮料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这些食品当中的糖分含量也是惊人的。而糖分恰恰是导致儿童肥胖的“罪魁祸首”。该儿童绘本将以“糖”作为突破口。

儿童时期长期的高糖饮食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从而增加成年时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糖(尤其是含糖饮料)过量容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严重时会引起痛风。过多的糖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视力,导致学习记忆力下降,近视发生率升高,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

2019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但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儿童从观念上有所转变。

可要如何和孩子们讲好“减糖”这个道理呢?经过大半年的磨努力,《甜蜜的负担》终于顺利出版。这一绘本将身体比作一个大的工厂,这家工厂之中有胰岛素“工程师”。当糖进入血液中,刺激了多巴胺,多巴胺会让人感到快乐,于是就招呼更多的糖来身体里开舞会,当招呼的糖和多巴胺越来越多,胰岛素工程师就不够用了,整个车间挤满了糖,最后胰岛素工程师们累垮了,没被处理完的糖就变成了脂肪,导致小朋友们龋齿、长胖长不高还变丑,身体工厂也垮了。

绘本以工程师小讲堂为结尾,由工程师来向读者讲述“硬核”科普,让阅读者正确认识食物标签,学会揪出隐藏在日常食品中的添加糖,自己的健康从自己小时候开始管理。

健康绘本广受跨界好评

老师医生都点赞

据介绍,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比例超过了20%,爱吃甜食、爱喝含糖饮料、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水果、喜欢吃油炸食品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常见原因。2019年国家启动了减糖专项行动,2020年深圳市出台的《深圳特区经济健康条例》也提出,碳酸饮料需要设置健康损害提示标识。这一绘本在此刻推出具有正面影响,就是让青少年儿童从小建立“减少摄入添加糖”的健康观念,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甜蜜的负担》从语言和画风上都紧扣3岁至9岁青少年儿童的口味,刚一推出就广受好评,点赞者既有来自健康领域的专家,也有教育工作者,还有儿童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评价说,《甜蜜的负担》巧妙地借用“身体工程师”的概念,把身体运行机制和日常饮食习惯联系起来……通过亲子共读,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警醒自己、关注孩子和老人,进而改变整个家庭的饮食习惯,惠及三代。

著名阅读推广人、阅读教师周其星说,翻开《甜蜜的负担》,“你一定会像我一样,被书中生动活泼的画面与故事所吸引。清晰简洁的介绍,充满童趣的讲述,将带给你深刻的启发和警醒。”

据悉,目前该绘本已经面市,市民可以在新华书店、京东、当当网等渠道购买到该绘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