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肥胖有哪些危害?教你3种方法来控制体重
怀孕期间为满足母体和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会暴饮暴食,会导致体重超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20斤是正常现象,但是体重超标的话会对胎儿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且不利于分娩。
孕妇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1、易引起妊娠疾病
孕期太肥胖会诱发多种妊娠期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和血栓等。分娩时可遭遇子宫乏力、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或会阴部撕裂以及软产道受到损伤等,威胁母婴健康。
2、易导致子女肥胖
怀孕期若摄入太多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身体肥胖,所产生的胎儿长大后也易肥胖或过重。另外孕妇体重过重会让行动变得笨重。怀孕后期盲目进补,产后几年内仍然不能瘦身,不利于产后身材恢复。
3、影响分娩
身体肥胖的孕妇胎儿可能偏大,增加难产几率或分娩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生孩子时胎儿过大,在通过阴道分娩时会引起难产、宫缩乏力和阴道撕裂。即使采取剖腹产方式,肥胖的孕妇因为腹壁脂肪充盈而阻碍手术视野。
孕妇肥胖怎么办?
1、控制好饮食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的话,需控制进食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需要额外加餐,每顿饭只吃八分饱。若感觉到饥饿时可吃坚果蔬菜或水果来缓解饥饿感。怀孕期不能盲目节食,也不能乱用减肥药,以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2、晚饭吃得少一些
孕妇要保证早餐和晚餐丰富,晚餐以清淡细软为主,不能吃太咸过甜或太油腻的食物,晚餐吃七分饱即可,睡觉前三个小时内不能吃任何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3、保持适度运动
孕期肥胖一般和缺乏运动以及营养过剩有关。可通过运动和食疗的方法来减轻体重,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运动,比如散步或练习瑜伽,以身体感觉不到劳累为度。
温馨提示
孕妇肥胖引起多种疾病,同时易出现早产或巨大儿,所以要注重产检,适当增加次数。每天早晨醒来后坚持称体重,若是一星期内体重增加超过一斤,这说明超重,需适当的调整饮食以及活动,避免让体重增长过快。另外孕妇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吃零食,可选择低热量的水果当做零食,尽量不要吃炸薯条、糖果或瓜子仁等。炒菜时尽量选择花生油菜籽油或橄榄油等植物油,多吃豆类玉米来当做主食,少吃白面或精米。
怀孕期间可以减肥吗?准妈妈们这份体重管理建议请查收!
母亲节刚刚过去。
在我们的读者中,相信有很多正在备孕或是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对于这些女性来说,非常关心的一点就是,怀孕期间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体重才是合适的。
在妊娠期,保持一个合适的体重范围是母婴的身体健康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那什么样的体重是合适的,在怀孕期间又应不应该减肥呢?
孕期要注重体重管理
在妊娠期,保持合适的体重范围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孕期体重增长是反映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可别小瞧了它!大量研究表明,母亲孕前及孕期肥胖与多种孕期合并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紧密相关,像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早产、巨大儿、过期产、剖宫产、先天畸形等。
而且从长远来看,还会增加产后母亲和宝宝肥胖的几率,让母婴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跟着升高。
孕期体重增长的合适范围
那么,孕期体重增长的标准范围究竟是多少呢?这得根据孕前BMI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来科学计算。
如果孕前BMI指数在18.5以下,属于偏瘦的准妈妈,孕期推荐增重范围是12.5kg - 18kg;BMI指数在18.5 - 23.9之间,推荐增重11.5kg - 16kg;要是BMI指数在24以上,孕前偏重的准妈妈,孕期增重就得控制在7kg - 11.5kg。
简单来讲,孕前偏瘦的准妈妈可以适当多增重一些,而孕前偏重的准妈妈就要合理控制体重增长。
对于肥胖女性,孕期体重管理也有专门的标准。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给出了建议:孕早期增重0.5 - 2.0kg;超重女性孕期增重7.0 - 11.5kg;肥胖女性孕期增重5.0 - 9.0kg。数据显示,相对于孕期增重超过7.0kg的肥胖女性,增重低于7.0kg的肥胖女性发生子痫前期、剖宫产及巨大儿的几率明显降低。
孕前肥胖的风险
孕前肥胖的准妈妈们面临的健康风险可不少。疾病风险发生率会明显升高,因为肥胖妇女常常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异常,所以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孕妇要高很多。
有研究发现,肥胖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性是正常体重孕妇的5倍多,患糖尿病的风险更是正常体重孕妇的7倍多。
而且,肥胖孕妇剖宫产率的风险性也会上升,分娩时盆腔脂肪堆积,使得产道空间变小,增加头盆不称的几率,再加上肌肉力量差、子宫收缩乏力,难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风险都大大增加。
另外,肥胖女性怀孕后,分娩巨大儿、死胎、死产的风险也会上升,分娩时容易出现胎儿头径大、下降缓慢、子宫破裂、阴道及会阴撕裂等危险情况,还会影响子代远期健康,比如巨大儿7岁时超重与肥胖的概率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1.52倍和1.50倍,并会增加子代心血管疾病、哮喘、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体重过度增加的危害
怀孕之后体重过度增加同样麻烦多多。这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体重增加超过推荐标准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性是正常组的1.9倍,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是适宜组的4.6倍,BMI每增加5,早产率就增加1.7倍。
同时,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导致难产、手术产的几率上升,孕妇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组头盆不称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是体重增加适宜组的1.5倍和1.3倍。而且,这类孕妇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还容易合并发作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胎便吸入综合征等。
孕期如何防止体重过度增长?
所以,准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孕期体重管理,尤其是孕晚期,宝宝生长速度加快,很多准妈妈容易感到饥饿,一不小心就会体重超标。想要预防孕晚期体重过度增长,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健康饮食
在饮食上,要适量控制糖类食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淀粉类食物。但也别忘记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像蛋白质和维生素就很重要。
补充蛋白质可以选择鸡肉、鱼肉、虾、蛋类这些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食物。孕晚期胃部受到压迫,每餐进食量减少,那就把进餐次数增加到4 - 5次,既能保证规律饮食,又能避免吃过多零食或睡前吃夜宵。
加餐可以选择含糖少的水果和容易消化的食品,晚餐最好吃清淡、稀软的食物,而且用餐时间不要太晚,免得加重肠胃负担。
坚持运动
运动方面,散步是最适合孕妇的运动。散步时间因人而异,觉得累了就休息。最好在丈夫的陪伴下散步,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增进夫妻感情,还能给宝宝进行良好的胎教。
每天称量体重
另外,每天称量体重也是个好办法。时刻关注体重变化,能提醒自己控制饮食,避免吃进过量食物,让体重增长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准妈妈们,你们承载着新生命的希望,好好管理体重,就是给宝宝和自己最好的礼物。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可爱的小天使降临!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大大皮”变“糖友”?这份孕期体重管理攻略,请查收→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身边有不少“大大皮”有困惑:好好怀个孕,怎么就莫名变成“糖友”了?其实,她们当中多数并非基础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大多是“体重”惹的祸。要知道,孕期体重管理对于每一位孕妈妈尤为重要。记者今天特邀请“上海大摇篮”——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主任送上孕期体重管理攻略,快来看看吧。
一妇婴开设糖尿病日间病房
多位孕妇只因“胖”字而来
上午9点,在一妇婴东院住院部7楼,记者看到在“糖尿病日间病房健康宣教室”内,10余名孕妇及家属正在接受健康宣教。什么是糖尿病合并妊娠?什么是妊娠糖尿病?孕期该如何控好血糖、做好体重管理?……现场,医务人员面向血糖异常的孕妇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并进行运动指导。这些孕妇中多数并非基础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大多是“体重”惹的祸。
“我26周时过来做糖耐检测,发现血糖偏高到9.1mmol/L、空腹4.2mmol/L,餐后1小时9.1mmol/L、两小时还是9.11mmol/L。”孕妇佳佳在丈夫的陪同下一起认真听课,佳佳丈夫笑着说:“今天上完课我才发现,不光是家里的老人、包括我自己,对孕妇营养和饮食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据悉,体重管理欠佳的孕妇,多受饮食习惯的影响。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7B病区护士长刘怡告诉记者:“来这里的不少孕妇及其家庭对孕期营养概念存在误区。比如,市面上一些坚果类产品企业,提倡孕妈妈每天吃25g坚果;而我们的专业意见是:每天坚果含量在10g左右,一周不超过50g。”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一妇婴开设糖尿病日间病房以来,床位需求一直饱和,因为体重管理一直是不少孕产妇的困惑。“宣教过程中,我们会给孕妇模拟日常一整天的饮食管理,包括吃什么、怎么吃、如何监测血糖、如何运动等。有了基本认知,孕妇出院回家后就可以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产科内分泌主任杜巧玲介绍。
妊娠期“长胖”多少合适?
孕期增重有规律
Q1:妊娠期“长胖”多少比较合适?
孕前体型偏瘦,怀孕期间体重增长15kg之内;如果中等体形体重增长10kg左右;如果体型偏胖,体重增长要小于5kg。
与传统观念相比,现在对怀孕的认知有了很多改变,怀孕以后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孕妇不是长得越胖越好,胎儿不是越大越好。孕期如果体重长得过快或者增长过多,会引发各种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比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这些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不仅对孕妇本身带来不利的影响,对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孕期控制体重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在怀孕前体型偏瘦的女性也需要控制体重。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的增长并不是均匀的,一般在头3个月之内体重的增长不是很明显,3个月之后体重就会发生变化,每周大概会增加0.45kg,一般在怀孕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以每周0.5kg的速度增长体重。
Q2:孕妇肥胖对孕妈妈会造成什么影响?
1.营养过剩,巨大儿发生率也增加。由于盆腔脂肪堆积,使盆腔可利用空间缩小,这样就会增加难产机会。另外还增加了手术或接产的操作难度,以及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概率。
2.孕期过于肥胖的准妈妈将面临妊娠高血压风险,并且提高其它妊娠并发症的几率,这些疾病对于胎儿发育的影响非常大。
3.肥胖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因肥胖易发生头盆不称、产程延长,胎儿偏大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易致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4.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升高等风险。统计表明,肥胖孕妇的流产率为8.7%,而体重正常的孕妇流产率为2.1%
Q3:胖妈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
1.体重超重的孕妇生出来的孩子,智力要比体重正常的孕妇生出来的孩子要低,更容易生出患多动症的孩子。
2.先天性异常及缺陷:包括胎儿神经管缺陷、无脑症、脊柱裂、心血管异常、唇颚裂、肛门直肠闭锁、水脑症、肢体异常等风险都提高。
3.据相关实验表明,孕期的高脂饮食很有可能会使宝宝过度肥胖,进而产生抑郁心理,而且会严重阻碍孩子的智力发育。
4.过于肥胖的孕妇通常会营养过剩,而这易致血糖增高。胎儿长期处于宫内高血糖状态,母体胰岛素无法通过胎盘,可导致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了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Q4:“胖”会遗传吗?
有证据表明,妊娠期肥胖会对胎儿产生一些远期影响,主要是由于妊娠期肥胖女性的代谢紊乱,导致了胎儿体内脂肪的蓄积,新生儿代谢的紊乱,会引起子代在青春期、幼儿期发病,甚至导致子代的一些神经系统问题。
同时也会提高子代的一些成年性疾病,比如:II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行为异常以及哮喘等的发生率。甚至现在有报道认为肥胖、妊娠期肥胖的女性所生育的胎儿,新生儿发生代谢性疾病的概率会直接遗传给子二代。
妊娠期肥胖的女性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是下降的,在中途停止母乳喂养的发生率是很高的,会导致新生儿免疫力下降,也会间接导致子代肥胖的发生。
孕期增重有科学讲究
一妇婴关爱母婴健康
专家表示,孕周期增重并非均匀发展,同样有科学讲究。杜巧玲医生介绍说:“每个孕妇个体要分别对待。最简单的参考方法:对于偏瘦或正常体重的,孕中晚期建议每周增加0.45kg左右,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孕中晚期建议每周增加0.25kg左右。另要提醒的是,孕早期不建议过多增加体重。多数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是因为早期体重增加过多。”
对于产后如何恢复体重这个问题,专家同样给出建议:“随着胎儿胎盘等排出体外,体重基本下来有5公斤左右,剩下的增重部分需要逐渐来恢复。产褥期过后可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盆底肌修复、腹部肌肉修复等,建议3个月以后,再进行一些较为剧烈的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逐步恢复体重。”
记者了解到,一妇婴在多年前便针对孕产妇体重进行管理,在医院学科建设方面,对产科的母体医学按照专病进行划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应豪表示:“孕妇体重管理不难,难在孕妇自己的科学意识以及家庭成员的配合。而对于比较困难的案例,我们特别开设糖尿病日间病房,并设置了相应的场所和设备,手把手帮助他们管理体重。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很好地应对三孩政策的放开,为老百姓带去更贴心、更周到的服务,保障母婴安全。”
责任编辑 倪莉琪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