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肥胖(丹参喝了会不会胖)

文章目录:

中药减肥疗效快 但是适合你吗?

中药减肥从益气、健脾、祛痰、化湿、活血、利水、温阳等方法入手,调理人体脏腑功能,促进内分泌,使身体气血运行通畅,加速新陈代谢,并及时将积聚于体内的多余水份、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美容的目的。

常见的中药减肥草药:

清热型:主要是针对年轻群体,由于年轻群体的应酬多,且饮食油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了脂肪积聚,从而导致肥胖,容易口苦口臭,易饥饿,小便偏黄,容易便秘等,在这种情况下满,除了消脂、利尿之外,最重要的是清热。

清热型的减肥中药主要是:决明子跟绿茶,决明子性微寒,可以降血脂跟降血压,同时还有通便的效果,如果是血压高同时又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过,但是由于决明子性寒,容易拉肚子、胃痛的人就不适合。绿茶本身就具有消除体内脂肪的作用,还可以消食,同时具有抗癌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饮品。

健脾型:有些肥胖者是因为脾脏不好的原因,一直都瘦不下来;如果把脾脏调理好的话就可以促进代谢,自然身体也就瘦下来了。

健脾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薏仁、黄耆跟茯苓。薏仁性温,本身的减脂效果不快,所以多半都是搭配其他药材一起食用;黄耆并没有减脂的作用,但是因为健脾型的人群则可以通过食用黄耆达到补气的作用,可以加快代谢,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茯苓味甘性平又利尿,可以降血糖,补气,增强免疫力。

理气型:最主要是要疏通气的运行,然而使其顺畅的系统在肝,“肝郁则侮脾”,自然也就胖起来了,主要是以年轻的女性居多,心情郁结,胸闷,肚子胀气,月经不调等症状。

理气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陈皮跟玫瑰花,陈皮可以帮助消化、祛痰、理气等功效,但是单独用来减肥的作用效果不强,主要是理气,气通顺,自然肥胖也会跑掉;玫瑰花可以理气,最主要的是副作用不大,减肥还需要搭配其他的药材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滋阴型:主要是老年人容易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阴血不足,所以在补血的过程中还需要活血来辅助,才可以更健康。

滋阴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何首乌和丹参;何首乌可以降低血脂,同时还有补血的功效,对老年人肥胖来说疗效非常好;丹参有轻微补血的作用,但是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活血,有降低胆固醇跟降血脂的功效,可以改善内循环。

上面的这些药材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食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种减肥方法或者食材,亦或者药物,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药物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身体虚弱的肥胖者或者在药物减肥上面是不可以尝试的,比如说9类高危人群

1、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家族成员;

2、结缔组织病患者;

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4、有服用减肥药史的患者;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及亲属;

6、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

7、有门脉高压的患者;

8、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的人群;

9、慢性静脉血栓栓塞病史的人群。

53岁江西大姐长期吃丹参片来扩张心脏血管,一年后身体咋样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 Wang J, et al. "Effect of Danshen on Blood Circulation and Microcirculation."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1.

3. Libby P, et al. "Atherosclerosis: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Circulation, 2020.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20版

53岁的江西一位大姐,因听闻丹参片可以扩张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坚持每日服用。她本以为这样能让自己远离心脏病,没想到一年后身体却出现了异常情况

究竟是丹参片没有发挥作用,还是另有隐情?长期服用丹参片,真的能保护血管健康吗?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

丹参片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被广泛用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但它真的能长期服用吗?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预计203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将超过3.3亿。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很多人会选择中药调理,但单一依赖丹参片是否足够?

丹参片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局限

丹参片的主要成分为丹参,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而广受推崇。研究表明,丹参中的丹参酮和丹酚酸类化合物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然而,丹参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改善小血管微循环,而非直接扩张血管或清除动脉斑块。

很多人误以为丹参片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实际上它的作用有限。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等多重因素。

单靠丹参片,无法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于已经形成的严重斑块,它几乎无能为力。

此外,丹参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加重出血倾向。

因此,长期服用丹参片并非完全无害,尤其是对于已经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威胁

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后,胆固醇、脂质等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当血管狭窄达到70%以上,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心梗等风险大幅增加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壁损伤,加速动脉硬化。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会促进斑块形成。

糖尿病:高血糖损害血管内皮,加速血管老化。

吸烟:尼古丁收缩血管,增加血栓风险。

不良饮食:高脂、高盐、高糖饮食会增加代谢负担,促进血管病变。

如何真正保护血管健康?

1. 规范治疗,而非依赖单一中成药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管理西医强调通过降压、降脂、抗凝、改善血管功能等措施,稳定病情。例如: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低胆固醇,减少斑块增长。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梗风险。

ACEI/ARB类降压药:保护血管内皮,降低心衰风险。

2. 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
中医在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无法替代西医的精准干预。例如:

丹参、三七可活血化瘀,适用于改善微循环,但不应替代降脂、抗凝治疗。

黄芪、葛根可增强心肌功能,辅助调节血压,但不能代替降压药。

3. 生活方式干预,才是防病关键
即使服药,也必须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否则药效大打折扣。

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优质蛋白。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均会损害血管健康。

控制体重:BMI保持在18.524之间,避免肥胖导致代谢异常。

过度依赖丹参片的风险

53岁的这位大姐,一年后发现血脂并未明显改善,甚至在一次体检中发现颈动脉有明显斑块。医生告诉她,丹参片并不能代替降脂药,她的血管问题需要更系统的干预。

许多中老年人误以为“中药无害”,但长期服用丹参片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正规治疗。对于已经确诊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患者,过度依赖丹参片可能导致血管继续狭窄,最终诱发心梗或脑卒中。

医生建议:科学防治,理性用药

1. 体检并非可有可无
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血脂、血糖、血压监测,必要时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检查,评估血管健康状况。

2. 服药需有针对性
如果已经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应遵医嘱使用降脂、抗凝、降压药物,不能单靠丹参片。

3.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药物只是辅助,真正决定血管健康的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

4. 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
丹参片可以用于改善微循环、辅助调节血液粘稠度,但不应替代标准治疗。

结语

53岁江西大姐的经历,提醒我们: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不能仅依赖单一中药,而应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

丹参片有一定作用,但它不是万能药,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血管狭窄的人群,规范治疗才是关键。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才能真正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一个价值连城的小处方 刮掉你的大肚子(男女通用)

精选:山药8克、黄芪6克、五味子7克、白芍5克、山楂7克、茯苓9克、赤芍6克、白术6克、甘草7克、丹参7克,沙棘6克、菊花10克。

以上12味中草药加水5斤熬剩4.5斤,放凉后,冷藏于冰柜,当茶喝或口渴时饮用。最快15天最慢3个月刮瘪你的肚腩脂肪,花费无几,各位饱受肥胖困扰的网友不妨试一试。到时你会发现,跟脂肪一起消失的还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痛风等。

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xxs034(长按可复制)叫你怎么吃都吃不胖的秘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