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警示总结(肥胖防控方案)

文章目录:

【健康新知】医生警示:过度肥胖,敲响身体警钟的“隐形杀手”!

在这个美食遍地的时代,你是否也在不经意间步入了肥胖的陷阱?医生紧急呼吁,过度肥胖已不再是简单的体态困扰,它正悄无声息地成为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肥胖不仅剥夺了你的美丽与自信,更在暗地里侵蚀着你的健康基石。从心血管疾病到代谢性疾病,肥胖与多种健康问题紧密相连,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肥胖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控制体重。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这些看似简单的健康习惯,却是远离肥胖、守护健康的关键。别让肥胖成为你生活的绊脚石,从现在开始,关爱自己,从控制体重做起,让健康成为你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拒绝肥胖,拥抱健康,享受美好的人生旅程!

肥胖背后的警示:保护肾脏不容忽视!

肥胖也可以得肾病?

答案是:是的

肥胖也可以得肾病

而且发病概率在逐年提高

肥胖引起的肾脏疾病临床上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胖相关性肾病

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肿大

一般伴或不伴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大约10%的肥胖相关性肾病

在6-7年之间会进展到慢性肾衰竭或终末期肾脏病

随着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肥胖相关性肾病在终末期肾病的占比也越来越多

对于肥胖,我们一般用体重指数(简称BMI)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和对健康的影响,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BMI=体重(kg)/身高(m)2。临床上BMI>30kg/m2即为肥胖,我们通常知道,肥胖引起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极高。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诊断需要临床大夫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随着临床肾穿刺活检术开展的越来越熟练,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现也越来越多。1979-2002年的肾穿刺活检病理中,肥胖相关性肾病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的占比仅为0.67%,可在2003-2014年中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占比已经高达4.94%。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原因始于脂肪因子异常,肾小球高滤过,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激活等,出现微量蛋白尿,逐渐进展到大量蛋白尿,若临床干预不佳或发现较晚,约10%-30%的患者可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慢发展至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进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阶段。尤其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减轻体重越来越难,或BMI过高,减肥效果不好患者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发展会更快。

对于轻度的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一般我们通常建议患者减轻体重为主要,吃药辅助降低尿蛋白。减轻体重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大多数患者适用的减重方案为适当运动联合减少食物能量摄入。虽然对于肥胖相关性肾病来讲,减轻体重的速度适当增快对于疾病的治疗也较快,但是盲目增加过多运动量反而会增加横纹肌溶解及低血糖等疾病的风险,进而造成其他继发性肾损害。所以减轻体重仍需要科学减重。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减肥“神药”出世,俗话讲“是药三分毒”,药物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概率出现,吃药减轻体重或者减肥手术均要遵医嘱进行。

肥胖相关性肾病也并非说减轻体重就可以好,对于蛋白尿较多患者或已经造成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减轻体重的同时必须联合药物控制尿蛋白或降肌酐,以延缓肾脏的进展。常见的药物有RAAS阻断剂,即常用的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可以减少尿蛋白量,保护肾脏;新型的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拮抗剂非奈利酮可以延缓糖尿病伴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肾脏的进展。

总之,肥胖患者出现尿泡沫增多或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增加,即入院明确有无肥胖相关性肾病,早发现早治疗,通常可以治愈。

肾内科 赵继芳

体重108公斤!13岁“小胖墩”患“四高” 警惕肥胖带来的隐患!

来源:【华声在线】

体重108公斤!13岁“小胖墩”患“四高”

警惕肥胖带来的隐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华声在线8月8日讯 10岁身高153厘米体重81.5公斤,13岁身高170厘米体重108公斤、17岁身高173厘米体重近150公斤……湖南省儿童医院病房的钢床,被这些重量级孩子压弯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四高”已不是成人的专利,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哪些?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如何避免孩子肥胖?8月8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案例:少年兄弟因肥胖患“四高”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内分泌科接连收治了好几例“四高”患儿。

长沙13岁的李小柯(化名)身高170厘米,体重达到了108公斤,双侧腋下和颈部可见明显的黑色色素沉着。李爸爸表示:“原本只是因为孩子要上初中了,来做个健康体检,没想到医生会让他住院。”原来,医生检查发现李小柯出现了明显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还有高脂血症,尿酸指标轻微超标,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最高时达到了160/110毫米汞柱,血糖最高达到了20,被诊断为糖尿病。

发现小儿子的问题后,李爸爸把17岁体重近150公斤的大儿子带到医院检查,也查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黑棘皮病,还有轻度的高尿酸血症。医生建议做肝活检,以确定肝纤维化程度,但由于其油脂太厚,B超无法探清楚具体位置,只能等他减肥后再做相关检查。

危害:肥胖影响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日前正式公布了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四类慢性疾病的《营养与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呼吁通过科学饮食与规律运动来有效防控这些日益普遍的慢性病。然而,“四高”已经不是成人的专利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肥胖是造成儿童患上“四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湖南省儿童医院专家介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生理发育和身心健康。肥胖儿童通常表现为难长高,男孩性发育不良、女孩性早熟,大多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成人病”。

专家分析,引起学龄期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有几个,首先是饮食、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其次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孩子课余时间都花在网络或游戏上,体育运动量明显减少;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少肥胖的孩子,父母也有肥胖的情况。

警示:肥胖导致儿童脂肪肝越来越常见

随着肥胖症全球化流行,儿童脂肪肝越来越常见,全球儿童脂肪肝患病率达到了23%—77%。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欧阳文献表示,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疾病累及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一般来说,脂肪肝很少在10岁以下儿童中发病,大多数患儿无症状,常因偶然发现肝功能异常而确诊。此类患儿多数合并肥胖症或有近期体重腰围增长过快史,可合并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

有50%患儿在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大,30%—50%的患儿有黑棘皮病,他们的生活质量较同龄儿童明显下降。脂肪肝虽是良性病变,但如果听之任之,不采取有效措施,也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目前认为,脂肪肝是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服务

家有“小胖墩”如何应对

针对肥胖儿童的脂肪肝,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欧阳文献支招:第一要控制孩子的饮食,严格控制糖类和热卡高的食物、水果等;第二要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60至90分钟,每周5日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减重。

■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柳娜 张警盈 黄艳 曾星怡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