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降低肺癌(肥胖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吗)

文章目录:

肥胖和肺癌有关系吗

肥胖和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两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我们知道,肥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例如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那么,肥胖与肺癌是否具有相关性呢?

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的Rivera C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通过临床数据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评估肥胖对肺癌发生率、肿瘤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肥胖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并无明显促进作用。相比之下,肥胖体质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所承担的死亡风险可能更低。

如果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肥胖者会大大提升术前麻醉的难度及延长手术的操作时间,但这并不会升高患者术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恰恰相反,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经手术治疗肺癌肥胖患者的生存率更高。

综上所述,尽管肥胖与多种类型的肿瘤相关,但是,肥胖与肺癌无相关性。众所周知,肿瘤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联合治疗过程,在此期间,肥胖体质可能对肺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积极效应,或许就是所谓的“胖有胖福”。

70万人数据: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都可以帮助降低肺癌风险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药物”......这几个名词在大众生活场景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它们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更有甚者将其称之为“神药”。

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三种药物在肿瘤领域又有了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一、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都能降低肺癌风险

医学界权威刊物《胸部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曾于2020年刊登过一份来自韩国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了韩国覆盖人口5000万的全国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KNHIS)中收录的732199名参与者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随访数据。

数据显示:有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服用经历的人分别占9%(66024)、5.1%(37031)。参与者中有6.3%(46205)的糖尿病患者,其中二甲双胍服用经历占55.8%(25791),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三种药物共同服用经历占3.4%(23163)。在随访期间,三种药物的服药人群持续增加,同时肺癌新发患者5990,肺癌死亡患者达到5938名。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指出:服用二甲双胍的人群肺癌病发风险,比非糖尿病人群降低11%,二甲双胍2年内累积服药547.5天以上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降低56%,肺癌死亡风险降低24%,尤其是女性和非吸烟人群更为突出。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2年内服用累计超过547.5天的人群,肺癌病发率降低13%,肺癌死亡风险减少23%。

此外,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三种药物共同服用人群,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都减少了17%,2年内服药累积超过547.5天,肺癌病发风险降低51%,死亡风险降低58%。

研究人员表示,此次研究可以证实,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等3种药物,和肺癌发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着剂量上的负相关性。从数据上来看,这三种药物不仅是降低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不过,小艾要提醒大家,上述药物的抗癌成果目前大多还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只是为今后的药物研发、应用和抗癌打开了视野,而在实际生活用药中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患者不能随意用药,更不能将其神化,具体的治疗方案还是要谨遵医嘱。

二、阿司匹林天天吃,不注意2点等于白吃

阿司匹林问世之后,很快在全球掀起热潮,据悉,阿司匹林每年在全球的消耗量达到1500亿片!阿司匹林应用范围广,可以用于治疗头疼脑热、感冒发烧、风湿病、牙疼、头疼、关节痛等病症,还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此外,阿司匹林还可用于其它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比如:糖尿病、老年痴呆、川崎病等等。目前也被发现在抗癌方面的价值。

然而适应症再广,吃不对效果也有限,吃阿司匹林以前,要提前了解以下2点:

1、普通片剂餐后用,肠溶制剂餐前用

阿司匹林有片剂和肠溶剂两种,其中片剂在肠胃溶解后,直接接触肠胃黏膜有可能因刺激引发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最好不要空腹吃,要餐后服用

肠溶剂耐酸不耐碱,吃饭时在食欲的刺激下,胃酸分泌过多,形成高胃酸环境,不利于肠溶剂的崩解,因此最好餐前半小时服药,让肠溶剂在肠胃蠕动的作用下在小肠吸收。

2、三类人别吃阿司匹林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报告中明确指出,3类人不建议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①40岁以内、70岁以上人群;

②出血风险高于血栓风险的病患;

③因消化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和病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出血副作用药物等等。

三、服用二甲双胍,注意3个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是受到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糖尿病一线用药,临床上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体型肥胖或患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二甲双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的同时,也容易出现3种副作用,患者要学会应对:

1、过敏

二甲双胍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丘疹、胸闷、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休克。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患者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咨询医生更换其它药物,以免再次服用而又出现不良反应。

2、胃肠道反应

初次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

缓解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以采取循序渐机服药法,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建立耐受性。用药期间出现症状应立刻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调整剂量,或者将二甲双胍片剂更换为缓释片、溶剂等。如果情况严重,可能要换药。

3、乳酸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常因应用双胍类药物而诱发乳酸酸中毒,该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死率常高达50%以上,所以虽然乳酸酸中毒的情况较为少见,但仍需要十分警惕。

患者在用药前,应评估自己是否有乳酸酸中毒的易患因素,如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酮症、大量饮酒、肝功能不全、心衰、呼衰、心肌梗死等,若出现导致机体容易缺氧的疾病时,需要慎用或禁用二甲双胍。

用药期间也建议患者定期检查肝肾、心肺功能。

四、随意停他汀不可取,坚持才有效

他汀类药物虽然能够降血脂、降胆固醇,但是这种药效并不是永久性的,一旦停药,光靠饮食控制仍然存在很大的复发风险,而且很多患者在食物方面并没有那么强的自控力,因此需要长期规律性用药才可。如果患者擅自停药,有可能因血脂水平的复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不过,两种情况下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横纹肌溶解症。长期服药他汀类药物有可能因肌肉受损引发肌肉酸痛、乏力,这种症状耐受后可以恢复,但是有少数患者却因此患上横纹肌溶解症,此时就要及时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肝功能下降。他汀类药物作用域胆固醇,而胆固醇80%来自于肝脏,因此这种药物作用也可能波及肝脏,造成肝功能下降。一般情况下,停药后就会恢复,但是仍然警惕,如有异常在医生指导下检查肝功并停药。

总结:医学的进步让人类摆脱了药物匮乏的窘境,人们在面对疾病时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但是用药安全也成为了新的问题。很多用了多年的“老药”,患者们并不会用,而随着老药新的功用被发现,在用药方面更要重视。提醒大家:重视用药安全,如有需要前往正规医院治疗,切勿擅自用药!#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Three common medications lower risk and mortality for lung cancer.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20.

[2]阿司匹林服用时的注意事项[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12:58.

[3]郝鑫菊,罗艳,刘京伟,王晓虹,裴丽.二甲双胍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J].河北医药,2016:124-127.

[4]谢海波.辛伐他汀可以长期服用吗[J].《家庭医药》,2015:59-5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肺癌患者胖一些才是好事,要避开4个诱因,做好2点让患者胖起来

消瘦,是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都会有的症状,尤其是到了中晚期的恶性肿瘤,大部分都会有身体消瘦的现象存在。对于肺癌患者来说,也是如此。但是患者消瘦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有研究发现,胖一些的肺癌患者更能够承受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而身体消瘦,尤其是极度消瘦者,基本都已经无法承受放疗、化疗了,生存期会很短。为什么癌症患者会身体消瘦呢?

癌症患者身体消瘦的4大原因

1.心理因素所致

我们常说,对于肺癌患者来说,一定要放松心情,看开一些,不要过度的紧张、焦虑、恐惧。但是这件事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被诊断为肺癌,又能够做到若无其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很多患者被诊断为肺癌之后,就会陷入恐慌、焦虑之中,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吃饭,即便吃下去消化功能也不会好,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而逐渐的消瘦。

2.癌肿的消耗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本身就会出现身体消瘦的现象。因为癌细胞相对于普通细胞来说,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且还会与正常的组织细胞争抢能量物质,用于自我繁殖复制,从而会导致肺癌患者的营养大部分被癌肿所消耗,从而出现身体消瘦。

3.放化疗的副作用所致

放化疗的副作用,最常出现的就是胃肠道不适,表现为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一方面让患者吃不下东西,另一方面即使是吃下东西了,也容易消化不良,营养得不到很好的吸收,从而使得患者营养不良。

这样一来,患者就会出现越来越瘦弱的现象。

4.癌症症状导致营养流失

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呕吐、腹泻,不仅使营养物质丢失,还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外,出血、感染、发热、胸腹水、蛋白尿等等,引起大量营养物质丢失,使病人变得消瘦。

如何让癌症患者减缓消瘦

1.适当放化疗

虽然说放化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放化疗以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消化道副作用,那么最好就及时停止,或者减少放化疗剂量,以减少对患者消化系统的副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肠道外营养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比如使用肠道外营养制剂输注,为患者补充能量。

2.做饭尽量做的味道好一些

对于肺癌患者的家庭来说,在做饭时要讲究变化花样和味道,这样让肺癌患者更有胃口吃下去。如果做的饭难吃,或者说味道不好,正常人都不想吃,更别说肺癌患者了。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除了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及过敏性饮食、脂肪含量高的饮食外,其实不用太多的忌口,猪牛羊肉、鸡鸭鱼肉都能吃,能吃多少吃多少,新鲜的蔬菜水果也不要少,尽量多的吃,为身体补充能量。

可以在烹饪的时候,适当多放一些香料,以帮助肺癌患者开胃消食,让肺癌患者能够吃得多一些。

#哆咖医生超能团##谣零零计划#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