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本质或许是体虚!关于减肥 中医有几个好建议
现代人无论男女,都追求消瘦矫健的身姿,肥胖成为自制力差、好吃懒做的代名词,令很多胖子受到困扰。事实上并不是准确。有很多人体内菌群就是有优势,吃完就葛优躺也不胖,让人嫉妒到眼红。所以,“胖子都因为懒”这种错误观念,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不能有!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医是怎么定义肥胖这件事。
和现代医学的理论一致,肥胖大多还是摄入过多、暴饮暴食形成的。《素问.奇病论》里提到:“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除去吃得太多导致发胖以外,五脏六腑中的脾胃功能失调,也是肥胖症状加剧的原因。
另外,体型受到了一定的遗传影响,也就是说父辈肥胖居多的,下一代也容易肥胖。这个应该不用我多说,中西方的很多研究就证明了肥胖存在遗传性。
《医原》中说,“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也就是说,脾作为运行转化的器官,把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供身体使用,如果阳气足,转化能力就高,如果阳气不足,转化率就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随着年纪上去,有肥胖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人的年纪大了,脾胃功能自然就下降。对能量的摄取与消耗出现“贸易逆差”,人也更容易长胖。
别以为胖子都很强悍,很多人肥胖的原因,恰恰是体虚。
因为气虚、阳虚,他们元气不足,当外界的病邪到来时,往往缺乏防御的力量,所以容易生病。平时呈现在状态上,就是虽然个头不小,但是容易疲惫不堪、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甚至胸闷、消化不良等。
由于身体虚弱,机体的代谢能力也弱,摄入的食物容易在体内长期堆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肥胖。
是否虚胖,多数并不需要把脉,从外表可以看出来。
虚胖的人食量正常,一般不暴饮暴食,虽然食欲不算很好吃得也不多,依然“浮肿”,并且通常下半身要比上半身肿胀。如果你蹲下时,有强烈的小腿紧绷感,是虚胖。
虚胖的人比较“娇气”,他们通常脸色泛白或者略带青色,平时说话有气无力,尤其怕冷且不易出汗,属于胖子届的“林妹妹”。正因为体弱,他们大多也不怎么喜欢运动,所以身体普遍松松垮垮,尿液呈浅色,睡眠质量堪忧,经常多梦失眠。
对于虚胖的人来说,中医里有什么好的减肥建议?
在饮食方面,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就曾推荐过杜仲这种中药。中药杜仲由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制成,《玉楸药解》说它有利于肝肾,可以强筋健骨,《本经》里说它可以补精气。
总体来说,这味中药对身体的调养,尤其是体虚的调养,有比较好的作用,有利于虚胖患者用作长期调养身体的“减肥茶”。冲泡方式相当方便,每次取5到15克用85℃左右的开水,静候5分钟左右就好。
吃饭的时候要注意降低速度、先汤后饭。虚胖的人脾胃功能失调,吸收不好,吃得过快的话,会更加影响身体对于食物的吸收,造成热量的淤积形成肥胖,因此细嚼慢咽是个好习惯。用餐时间最好延长到20分钟以上。
另外,网上盛传的中医减肥法,比如“拔罐减肥法有清热排毒的功效、磁石减肥法激发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代谢问题、点穴减肥法减少赘肉,提高免疫力”因人而异,见仁见智。我也不说什么,也不敢说。
只能说:不能放弃运动。无论选取什么样的减肥方法,搭配科学合理的运动都是必要的,千万不能偷懒!
写这篇文章,唠叨这么多,我只想跟胖友们说:你的胖不是真胖,减肥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加油加油!(综合媒体报道)
腹部赘肉多是脾虚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 吕沛宛
近年来,中国人不仅肥胖人数升得快,而且多以向心型肥胖(梨型身材)为主,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挺起了大肚腩,这将增加脂肪肝、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吕沛宛表示,腹部赘肉增多主要与脾气虚弱有关。打个比方,脾的功能好比家里的女主人,湿邪好比垃圾,女主人勤劳就能及时打扫房间,把垃圾清扫出去,如果女主人生病了,身体疲惫,房间的垃圾就会堆积起来。对于身体也一样,脾功能弱就不能清理好身体的“垃圾”——湿气。一旦脾湿过重,就会伤脾阳之气,脾气受损,无力将食物转化为营养,而滞留为水湿,湿久必浊,囤积为脂肪。此外,吃得多、久坐、缺乏运动也是原因所在。
这里,为大家推荐三招能缓解腹部肥胖。
按揉腹部。腹部肥胖者可每天摩腹,方法是双手叠掌沿着脐周顺时针摩腹,力度要轻柔缓慢。还可用空心掌拍打腹部,每次半小时。
药膳调理。脾气虚弱导致的腹部肥胖,可通过吃药膳达到健脾运湿效果。推荐日常喝点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锅中放入洗净的粳米、莲子和山药丁,加足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煲成粥即可。莲子有补脾止泻、滋养补虚的功效,山药能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二者合用,效果更佳。
配合中药。腹部肥胖者想减掉大肚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耐心,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服用以益气健脾为主的中药。(特约记者 戴秀娟)
这里越虚身体越胖!肥肉总是减不掉?院士为您指点迷津
很多胖人都想把体重减下来,有人成功了,但大部分人仍旧朝着肥胖的方向继续发展。
甚至有人感慨自己喝凉水都胖。
减肥为何这么难?
减肥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区分自己属于“实胖”还是“虚胖”。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是当代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领军人物,他发现,现在的糖尿病患者百分之八十都肥胖,在大量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上,仝小林院士提出了这个分型原则。
如何正确判定自己到底是“实胖”还是“虚胖”呢?
先说一个总的原则:
大吃大喝导致肥胖,通过运动或节食比较容易瘦下去,这是实胖;
少吃少喝还是胖,无论怎么运动或者节食,都没有明显效果,一般这就是虚胖。
实胖
01
实胖的本质就是饮食过量,摄入的能量太多,而又根本不运动或运动量太少,能量没有地方消耗,最后只能转化成脂肪。
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在学生时代还很瘦,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为经常应酬,大鱼大肉、啤酒饮料不断?
如果是应酬不断而迅速变胖的,那很可能就是实胖。
仝小林院士对这种肥胖有一个形象的描述:纵腹垂腴。
这个词的意思是说肚子太大了,承担不了重量,就下垂了。
这些贴在肚皮底下的脂肪,在中医里叫做“膏脂”。
膏脂的危害是能渗入血管之中,形成“血浊”。
一旦膏脂入血形成血浊,高脂血症、高尿酸症就都找上来了。
若还不注意节制饮食,接下来的发展就是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足,失明、烂足、中风瘫痪、心梗等后续风险相继增大。
仝小林院士指出,肉类能够令人内热,热积累多了就会消耗人体津液,最后形成脾疸——2型糖尿病前身。
这种肥胖人群要想减肥,没有别的办法,必须要立下志向,持之以恒地节食加运动,此外还可以试试陈皮山楂饮。
陈皮山楂饮
配方:陈皮10克,山楂10克。
陈皮和山楂都是药食两用之品,可每日代茶饮,有化痰行气之效。
可以连吃一个月看效果,不妨拿一根尺子前后量一量腰围做一下对比。
当然,平时也不要忘了节食,每顿饭只吃七分饱,持之以恒。
虚胖
02
很多女性朋友属于“虚胖”。
她们很少应酬,日常生活中也并没有顿顿大鱼大肉。吃得不多,身上的赘肉却越来越多。
她们也尝试过节食减肥,甚至一天就只啃俩黄瓜,结果还是胖,而且越节食减肥,身体反而越虚弱。
其实,这是身体代谢水平太低导致的,如果能够把基础代谢率提起来,减肥就会变得容易。
代谢水平为什么会低呢?
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脾虚了、肾虚了。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气、脾气,分别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气的本质,是脏腑功能的体现,好比脏腑干活能力的强弱。
气虚了,脏腑干活就干得慢,体内的营养、水湿迟迟得不到代谢。
代谢不掉的就变成了脂肪,中医把这种脂肪称作痰湿。
而且,这种脾虚、肾虚的“虚胖”人,因为气虚,阳气亦不足,每天特别累,动则气喘吁吁,四肢无力感非常明显。还怕冷,下肢容易肿。
虚胖的人肌肉比较疏松,脂肪下垂,轻轻拍拍自己身上的肉,如果有晃动感,那就要警惕可能是虚胖。
虚胖者不仅仅胖,关键还有虚,体虚则自身阴阳与气血调节受损,造成抵抗力降低,产生疾病。
因此,虚胖患者必须调理脏腑,先把脾肾补起来,让水湿处理得快,不要老是滞留在体内。
对于这类人群,推荐“仝氏健脾瘦身汤”
仝氏健脾瘦身汤
配方:取生薏米30克、茯苓9克、怀山药15克。
上三味可每日煮粥,每日一次,吃半年以上。或者把上三味打成超细粉,每天开水冲服。
腰酸软、性欲低下者加枸杞子15克。
全方共用,主治虚胖。
适用于气喘吁吁、囊囊肚腩,手脚发胀或水肿之人,以女性为多见。
资料:养生中国
编辑:毕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