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肥胖B(印度肥胖vs)

文章目录:

研究:印度2050年将有全球最多超重青少年,成年肥胖人口达4.5亿

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全球最多的肥胖/超重的青少年人口(15-24岁),并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肥胖/超重的儿童(5-14岁)群体所在地。届时印度的成年肥胖人口也将达到4.5亿,其中男性为2.18亿、女性为2.31亿,共占全球超重/肥胖人口的近12%。

印度新德里,印度14岁肥胖青少年在医院接受治疗。视觉中国 资料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超重和肥胖被定义为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多脂肪堆积。 体重指数(BMI)超过25被视为超重,超过30则为肥胖。据中新网3月4日报道,世界肥胖日前夕,医学杂志《柳叶刀》3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数已从1990年的9.29亿增至2021年的26亿。到2050年,预计全球将有近六成成年人和三分之一儿童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报告认为,过去30年来,全球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方面严重失败。

据《今日印度》3月4日报道,2021年,印度的超重/肥胖青少年人口就已经位居全球第一,超过了中国和美国。《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印度的肥胖问题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印度青少年(15至24岁)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在男性青少年中,超重/肥胖青少年的数量从1990年的400万增加到2021年的1680万,并预计到2050年达到2270万;在女性青少年中,超重或肥胖人数从1990年的330万增长到2021年的1300万,预计到2050年可能上升至1690万。

《印度斯坦时报》社论分析说,在印度,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饮食失调(部分可能与未治疗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遗传因素以及代谢能力较差,都是导致肥胖或超重的因素。

《印度教徒报》早前报道引述《柳叶刀》研究提到,2022年,约50%的印度成年人缺乏足够运动,女性(57%)比男性(42%)更甚。城市居民尤其受影响,成为肥胖和糖尿病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含糖饮料的消费是肥胖激增的重要原因。经济进步和全球化改变了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传统低热量饮食(如豆类、全谷物和蔬菜)逐渐被高能量、低营养的加工食品取代,如精制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肉制品和含糖饮料。

饮食结构背后也存在经济阶层的因素。印度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低收入群体往往因经济条件限制而难以获得高质量、健康的食物,廉价的加工食品成为主要选择。这不仅增加了肥胖风险,也削弱了早期干预和疾病管理的能力。贫困家庭依赖公共配给系统获取廉价碳水化合物(如大米和小麦),而水果、蔬菜和蛋白质食品价格昂贵。

另有研究称,遗传与代谢因素导致印度人群在遗传上易于积累腹部脂肪,这一特性增加了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风险。“节俭基因型”使印度人在面对过量饮食时难以适应,导致肥胖和糖尿病易感性增强。此外,早年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成年后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使身体倾向于储存脂肪。这在印度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该国历史上存在营养不良问题。

《印度斯坦时报》5日发表社论说,肥胖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激素失衡、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与肥胖密切相关的2型糖尿病已成为印度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显示,肥胖不仅直接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且两者的共存——常被称为“糖胖症”(Diabesity)——使得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进一步上升。一项发布于2023年的印度研究指出,肥胖会使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提高近六倍,从而在宏观层面推动了整个国家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上升。

分析称,肥胖预计将对印度经济造成重大影响。2019年,肥胖相关的经济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若趋势持续,到2060年可能增至2.4%。这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成本,如生产力下降和早逝导致的经济损失。预计到2050年,印度医疗系统将面临巨大压力,医疗成本将成倍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增加的情况下。

《印度快报》强调肥胖需被视为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呼吁将其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印刷报》报道称,研究人员建议制定五年行动计划以控制总体肥胖率。

澎湃新闻记者 许振华 实习生 景韵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印度女星朴雅卡看小10岁丈夫打球,穿着清爽,“又黑又胖”很真实

当地时间4月26日下午,朴雅卡·乔普拉出现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一处垒球场外,穿着很是清爽的她佩戴着小红帽,作为观众欣赏着丈夫尼克·乔纳斯在球场上的英姿。

现年39岁的朴雅卡,可能是目前最具“国际范儿”的印度女演员了。

大约在22年前,朴雅卡获得了“世界小姐”的桂冠,进而到宝莱坞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又辗转到了好莱坞。虽说没有成为顶级女星,倒也成为了欧美人眼中最熟悉的南亚面孔。

比朴雅卡小10岁的尼克,穿着一身纯白色的球衣在沙土地上挥舞着球棒,看上去很是投入。

尼克也是一位明星,和两个哥哥凯文·乔纳斯、乔·乔纳斯一起组成的摇滚乐队“乔纳斯兄弟”(Jonas Brothers),在美国乐坛上也是颇具人气的。经历过六年的解散后,他们又在2019年重组,新专辑还获得了格莱美奖的提名。

三兄弟中最不起眼的当属大哥凯文,可能是“英年早婚”的原因,他没有像两个弟弟那样,经常换明星女朋友。二哥乔曾和“霉霉”泰勒·斯威夫特交往过,现在已经和“北境女王”索菲·特纳结婚快3年了,并且第二个孩子也在孕育中。

而三兄弟中最没有身高优势的尼克,却更为受欢迎,在和朴雅卡结婚前,他交往的女友也很是夺目,有麦莉·赛勒斯、赛琳娜·戈麦斯、肯达尔·詹娜、凯特·哈德森、莉莉·柯林斯等等,每一个都是星光璀璨的。

而尼克和朴雅卡还真算是闪婚,约会两个月就订婚了。虽说约会时间不长,但婚礼却是够长的,在印度孟买举办,持续了5天。

虽说尼克多年来保持着“娇小”的身躯,但朴雅卡自从去好莱坞发展后,体重还真是显而易见地增长着。

从站在球场外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朴雅卡很是丰腴,尤其是穿着那很是清爽的吊带背心,胳膊以及腋下部分的赘肉更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那即便是仰头都能清晰可见的双下巴,这位不用怀孕却当上妈妈的女士,还真是在发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对于自己的这种状态,朴雅卡似乎并不焦虑,对于体型的评论倒也不在意,从不回避也不会有意遮肉,为此她的粉丝也很是开心,称赞偶像很“真实”。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她的这个形象的,社交媒体上评论其“又黑又胖”的话语也并不罕见。

作为一位印度女性,朴雅卡的肤色偏深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过她曾在多年前为一款美白产品做过模特,而在其中她声称自己用过,并且肤色变浅了。这个跟粉丝口中的“真实”似乎又不太一致了。

但毕竟是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情,想来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的朴雅卡应该会更为自信的,对自己本来的面貌也是敢于接受的。

无论是女演员还是模特,都愿意呈现出“完美”的一面,除了靠自律以外,有时候还需要滤镜的帮助,而这样一来,也会被说成是给普通人制造焦虑,比如真人秀女星金·卡戴珊就不断地被指责,而且她每发一次照片,就会有人“放大”去看,以便找到PS过的证据。

而另一方面,如果达不到那种“完美”,还是会被拿来说事儿,比如赛琳娜,可能是药物的原因,现在的她变得圆润了很多,即便是偶尔瘦了下来,很快就会胖回去。而对于社交媒体上的评论,赛琳娜也不再逆来顺受了,她直接告诉那些批评者说“无论我什么样儿都很完美”。

6年前火爆全网的印度神颜美少女,如今已胖若两人......

2019年印度洒红节庆典上,摄影师Biswarup Shaw的镜头定格了一个惊艳世界的瞬间:

21岁的乔伊塔・桑亚尔身着孔雀蓝裹胸与金丝纱丽,琥珀色眼眸在彩色粉末雨中流转生辉。

作为婆罗门贵族的后裔,她兼具种姓制度遗留的尊贵气质与文艺复兴画作般的古典美,被全球网友誉为"现实版茉莉公主"

洒红节,也称为“胡里节”或“色彩节”,是印度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2月或3月举行,人们在节日期间互相抛洒红粉,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个诞生于春天的视觉神话,完美契合了人类对美的永恒想象——黄金分割的鹅蛋脸、雕琢般的五官线条、兼具神性与人性的微笑。

在社交媒体病毒式传播过程中,她的形象逐渐被符号化:

印度传统文化的活体图腾、高种姓美学的现世化身、异域风情的完美载体。

而前段时间,乔伊塔・桑亚尔的近照一曝光,便在全网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都惊呼她已经 “胖若两人” 了。

初见这些照片,部分人甚至怀疑是 P 图过度,毕竟与往昔形象对比,差距实在过于悬殊。

曾经的乔伊塔・桑亚尔,身姿轻盈灵动,宛如春日里翩翩起舞的仙子。

可如今,从体态上能明显察觉到变化 —— 体重在不知不觉中悄然上升,身形也圆润了不少,往日的纤细已然不再。

虽说还没到肥胖的地步,但举手投足间确实多了几分富态。

那曾经标志性的巴掌大的鹅蛋脸,也在岁月与生活的打磨下,变得愈发圆润,往昔的精致轮廓被柔和的线条取代,似乎承载着更多故事与经历。

发福的乔伊塔・桑亚尔重现网络时,这场集体造神运动瞬间转为猎巫狂欢。

曾经的"琥珀眼眸"被贬为"死鱼眼","古典气质"异化为"庸俗富态"。

她的评论也从“好美啊”、“仙女”等赞美变成了“别再发照片了”、“没人想看一个胖子”等恶意评论。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更之后,她重新回归,在社交平台上持续更新着自己的照片。

每一回,桑亚尔都会用心去装扮自己,并且化着精美的妆容出现在镜头前。

世间谁又能永远年轻呢?

人都会逐渐老去,外貌和身材都会随着岁月发生改变。

仅仅因为她不再契合你心中预想的完美形象,就满是恶意,由此可见,这世界真的未免太过严苛与残忍了。

谁能不老?谁能身材永保纤瘦。

人的价值取决于外表皮囊吗?

阿黛尔也曾胖过,2021年减重45公斤引发全球热议,却在2023年格莱美颁奖礼直言:"我的价值从不由体重秤决定。现在健身是为能抱着儿子跑过中央公园,而不是取悦谁的审美标准。"莉佐2022年迈阿密音乐节上,当众脱下外衣展示200斤身躯热舞,视频单日播放量破2.3亿次,引发BodyGospel运动。赛琳娜·戈麦斯2017年因激素治疗增重引发网暴,2024年纪录片《My Body & Me》揭露:治疗期间体脂率超标使免疫系统存活率提升18%。疾病抗争中的身体和解者打破瘦身神话的觉醒者对抗肥胖羞辱的文化战士

女性,永远不该被舆论定义,不该被审美框架束缚。

真正的美丽不应是资本操纵的提线木偶,而该是生命自由舒展的姿态。每个跳出标准框架的身体,都在为这个像素化的世界增添一抹真实的温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