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肥胖案(中医讲肥胖理论)

文章目录:

中医助力体重管理!女子留学期间体重飙升至200多斤,趁回国探亲成功减重数十斤

极目新闻通讯员 赵焓亦

饮食不健康,生活不规律,学习压力大,00后留学生小刘在一年半时间内体重狂飙,健康情况越来越差。近日,他趁回国时,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接受了服用中医汤药、穴位埋线疗法等系统减重治疗,在3个月内成功减重40斤。

郭广宇医师为患者做艾灸(通讯员供图)

23岁的小刘目前在欧洲上大学,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吃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再加上长期熬夜,身高不到160厘米的她,体重超过了200斤,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都严重超标,就连日常走路稍快一些都会喘得厉害。由于短时间内增重过多,她尝试过很多种减肥方法,如轻断食、代餐、运动等,但效果都不理想,还出现了反酸、恶心、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

3个月前寒假回国时,经朋友介绍,小刘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健康管理中心就诊。郭广宇医生接诊后,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习惯和病史,诊断她为肝胆湿热型重度肥胖。随后,郭广宇根据小刘的具体情况,拟定了系统的减重方案,为她开具了化痰除湿、通腑泻热、补气健脾的中药汤剂,并结合耳穴压豆、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以调节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控制体重。

考虑到小刘在国外求学,郭广宇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在小刘的腹部、背部、大腿、小腿的穴位埋入外科蛋白线,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起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的作用,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摄入-消耗-排泄”循环,综合调理脾胃功能。同时,郭广宇为小刘开出日常健康膳食和运动清单,帮助她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次穴位埋线后,小刘感觉良好,体重持续下降,人也轻松了不少,随后便往返国内两次进行治疗,体重减至160斤,体脂率从32降至28,目前正在持续随诊治疗。

无独有偶。近期,16岁的高中生小黄,也因学习压力大,爱吃炸鸡、汉堡、薯条、蛋糕等高热量食物,以及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导致肥胖,影响了日常生活。家长担心之下,便带他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就诊。郭广宇接诊后,诊断他为脾虚痰湿型肥胖,经中药调理、耳穴压豆、刮痧、穴位埋线等,结合控量饮食、不熬夜、适当运动,小黄在1个月内成功减重20斤。

郭广宇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是身体内部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当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问题,这些津液就无法正常转化,从而形成脂肪堆积,导致肥胖。这主要是与身体脾胃失调、痰湿内盛、气滞血瘀、肾阳不足有关。不同肥胖证型的患者,可以经医生辨证施治,采取中药调理、耳穴压豆、艾灸、刮痧、穴位埋线等适宜技术,结合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适当的运动,达到标本兼治、健康减重的目的。

郭广宇表示,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长久保持”的过程,每个人的体质和肥胖原因都不同,不要急于求成。在开始减重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以确保减重方法的安全有效。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中医减肥大师田羽,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肥胖问题,都能直击根源

来源:【大河健康报】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中医:肥胖+高血糖 一碗中药汤拔根 !3个月瘦20斤 血糖也降下来了

一直以来,有部分人并不重视肥胖问题,殊不知肥胖不仅仅是美丑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会诱发各种疾病,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比如让很多人痛苦的糖尿病,其实用土话来说,就是吃出来的病,也可以说是人胖了带来的病!简单来说,肥胖就像是高血糖的 “催化剂”,极大地增加了患高血糖的风险。

以 45 岁的赵先生为例,他体型肥胖,大肚子特别明显!日常体检时,不仅发现体重超标严重,空腹血糖值也达到了 7.8mmol/L,被确诊为糖尿病。

在此之前,赵先生并未将肥胖视为大问题,觉得胖点无所谓。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开始频繁发出警报:时常感到口渴,嘴干;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夜间起夜 3 - 4 次;身体还极易感到疲惫,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在发现高血糖后,他尝试通过节食减肥,可坚持了一段时间,体重下降不明显,血糖也依旧居高不下。前来就诊时,他的体重接近200斤!

我观察他的面色,略显晦暗,舌苔厚腻且偏白,脉象滑数从中医理论来看,这属于痰湿内盛、脾失健运之象。

中医认为,当人体过胖,脾胃功能负担加重,导致运化失常,化生为痰湿,阻滞于体内。痰湿内阻又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其中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输布津液,津液代谢紊乱,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针对赵先生的状况,中医的治疗思路是化痰祛湿、健脾益气,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调节血糖。

给出的方子如下:苍术、白术、茯苓、泽泻、陈皮、半夏、黄芪、山药、葛根、丹参等(一人一方,辨证施治,不可套用)

方中苍术、白术、茯苓、泽泻,能健脾燥湿,利水渗湿;

陈皮、半夏理气化痰,助于消除体内阻滞的痰湿;

黄芪大补元气,促进气血运行;山药健脾益胃,且能平补肺脾肾三脏,辅助脾胃运化;

葛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有助于改善因高血糖导致的口渴等症状;

丹参活血化瘀,可改善血液循环,辅助调节血糖。

1个月后复诊,赵先生体重下降了 4斤左右,空腹血糖值降至 7.2mmol/L 。根据他的身体变化,在原方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后继续用药。经过 3个多月的持续治疗,赵先生体重减轻了 24斤,血糖值也逐渐趋于正常,空腹血糖稳定在 6.1 - 6.5mmol/L 之间。为了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赵先生服用中药一段时间进行巩固。

最近有很多朋友说主任分享的一些方子没有标明剂量,不是诚心给的方子。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标明克数也是对患者的负责。有细节问题可以直接和我详谈。以上分享仅供参考,不可盲目套用,以免药不对症,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