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肚子变大,到底有多危险?(保命必看)
#天南地北大拜年#
老爷们
过年在家应该都没少吃吧?
所以我觉得
是时候跟大家探讨下这个问题了
众所周知
女生长胖先胖腿
而男生长肉先长肚子
通俗点说是“肚子变大”
学术点说是“腹型肥胖”或者“中心型肥胖”
内脏脂肪增加
腰部变粗
呈现“梨形”身材
根据相关部门给出的数据
成年男性腰围达到90cm
腰臀比大于0.9
就属于腹型肥胖
老爷们可以低头看看
自己肚子目前的状态
如果只是有点小小的肚腩
那暂时还不用担心
但如果超过了上面这两项标准
那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
01
肚子太大
真的会让人变傻变笨
根据不同的类型来区分
脂肪可以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其中内脏脂肪主要储存在腹腔
是导致肚子变大的罪魁祸首
而肚子变大
对脑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关数据显示
内脏脂肪增加0.27kg
大脑的认知年龄就会衰老0.7岁
有研究人员对比了
数千人的腰臀比指数
结果发现指数越高
大脑灰质萎缩的风险就越高
简单来说
大脑灰质相当于“指挥部”
接收处理各种感官信息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决策
它发生萎缩
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变差
逐渐变成下面这种
“单线程”模式
02
肚子太大
还可能会让人活不长
老话说得好
腰粗命短
这句老话
并不是完全瞎说的
有一项研究发现
腰臀比越高、腹型肥胖越严重
全因死亡风险也就越高
老爷们应该都知道
腹腔里的内脏脂肪变多
是很多健康问题的源头
包括三高、脂肪肝、痛风
心血管疾病等等
随着BMI的增加
有13种疾病风险都会增加
03
肚子太大
那方面能力也会减退
我知道看完前两点
有的老爷已经开始慌了
但大家可以先别慌
因为接下来这点会让你更慌
肥胖
是引起那方面功能障碍
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一个过于突出的肚子
可能会成为你
通往幸福路上的最大障碍
有相关数据统计
患有这个问题的男生
BMI超过25的占比达到了79%
首先
腹型肥胖会影响性激素水平
脂肪细胞里有芳香化酶
这玩意儿有个特殊的技能
会把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
从而降低刺激素水平
有研究发现
内脏脂肪多的男生
雄激素水平明显低于脂肪正常的男生
这会导致欲望和功能被抑制
另外
腹型肥胖还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阻碍关键部位的血液供应
进而导致“抬不起头”
综上所述
男生肚子持续变大这件事
是真的有点危险
老爷们如果符合这样的情况
一定要引起重视
管住嘴、迈开腿~
如果你有肚子很大的朋友
或者男朋友
赶紧让他看看这篇内容
提醒他注意!
好了
今天就先说到这儿
咱们下期再见~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兴认识你
男生肚子变大,到底有多危险?
#春日生活打卡季#
老王蹲在小区门口抽烟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皮带扣得比去年往后挪了三个孔。他摸着圆滚滚的肚皮跟老张显摆:"咱这肚子,一看就是当老板的料!"结果第二天就躺进了ICU——医生拿着CT片直摇头:"内脏脂肪都快把血管挤爆了,您这肚子不是福袋,是定时炸弹啊!"
【脂肪分两种:乖宝宝和熊孩子】
别以为腰上的游泳圈都是同一种货色!皮下脂肪就像趴在肚皮上打瞌睡的胖橘猫,顶多让你穿不上去年的裤子。但内脏脂肪?那活脱脱就是拆迁队队长!它们会钻进你的五脏六腑,把肝脏泡成"油肝",把血管堵成"腊肠"。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男性中,每3人就有1个揣着这样的"隐形杀手"!
⚕️【医生最怕的三种"将军肚"】
1. "硬邦邦啤酒肚":按下去像冻硬的五花肉,十有八九是脂肪肝晚期。最近收治的老李就是个典型,CT显示他的肝脏含油量比烧烤摊的羊腰子还高!
2. "气球吹气肚":一个月胖十斤,裤子扣不上?可能是激素失调在作怪!上周刚出院的张会计,就是被肾上腺肿瘤吹成了"人形河豚"。
3. "蛙式游泳肚":躺下肚子摊成平底锅,站起来秒变怀孕五个月?这种"液态脂肪"最危险,随时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内脏脂肪的"七宗罪"】
• 半夜打呼能震醒整栋楼?脂肪正在掐你的气管!
• 血压计数值天天破纪录?血管里流的不是血,是猪油!
• 上个三楼喘成鼓风机?心脏早就背不动这身肥膘了!
• 最要命的是,这些脂肪会偷偷释放"发炎因子",让全身器官慢性发炎——这可比吃十顿地沟油还伤身!
【保命三件套:卷尺、筷子和拖鞋】
1. 量腰围:站直了别吸气!男性超过90厘米(约2尺7)一定要重视!
2. 换筷子:把红烧肉换成清蒸鱼,大米饭换成杂粮粥。记住口诀:"吃肉不吃皮,吃鸡不吃炸,喝酒不干杯,宵夜是仇人!"
3. 迈开腿:每天快走30分钟,比吃降压药还管用!广场舞大妈为啥精神?人家跳的不是舞,是"保命disco"!
【中年男子的自救指南】
• 应酬躲酒新招:"医生说我再喝就要装支架,您忍心让我媳妇守活寡?"
• 办公室偷练术:接电话时深蹲,上厕所时踮脚,等电梯时靠墙站。
• 家庭监督员:让孩子当"人体秤",哪天抱不动你了,赶紧减肥!
互动话题:你家的"顶梁柱"腰围超标了吗?
男子“啤酒肚”里竟藏着11公斤的肿瘤!医生提醒:腹部隆起恐是消化系统疾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张冰清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贴膘”,你的肚子囤积了多少脂肪?然而,并非所有圆润的肚子背后都只是多余的脂肪,如果伴随着胃胀气、腹痛、排便困难等问题,往往是消化系统健康出现了问题,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健康隐患。
最近,多位患者因为腹部膨隆伴有胀痛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胃癌诊治中心就诊,分别诊断出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
中年发福的“啤酒肚”
竟藏着十一公斤的肿瘤
李先生是一位中年男性,一年前开始感觉到腹部逐渐肿胀,但没有剧烈的疼痛,因此他并未在意,认为是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胃胀气和肥胖,强忍着未去医院检查。随着时间推移,肚子的肿胀越来越明显,最近几个月更是迅速增大,开始影响到呼吸和食欲,李先生这才下定决心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做检查。
经过一系列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他被确诊为腹腔脂肪肉瘤,腹部肿瘤将肠道挤压到右侧,左肾被完全包裹,横结肠也部分受到牵连。
“脂肪肉瘤?这是什么病?”李先生不禁发问。大运河院区胃肠癌诊治中心严加费副主任医师解释道,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通常发生在下肢、腹膜后、肾周等部位。由于其生长缓慢、无明显压痛,且生长位置较深,很多在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时才被发现。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严加费组织了包括肿瘤内科、麻醉科、放射科和泌尿外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肿瘤的巨大体积令手术室内所有人都感到震惊。该肿瘤大小达到35*30*25cm,重达11kg。经过整整3小时,多学科团队在协作下顺利完成了结肠次全切除术 左侧肾脏切除术 腹膜后病损切除术 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术后,李先生的恢复情况非常理想。住院期间,医生团队全程监控他的身体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仅仅一周后,李先生就顺利出院,恢复了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他对医院多学科团队的专业和高效表示了深深的感激,重获健康的他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心保持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来源:医院供图
腹部隆起以为是腹肌
结果是肝癌合并肠癌
60岁的金先生发现腹部膨隆已有半年,因为有长期锻炼情况,他误以为是练出了腹肌,直到出现排便不畅的症状,才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胃肠癌诊治中心检查。全腹部增强CT显示其左肝有一个巨大囊实性肿物,大小达到16*12cm,初步诊断为囊腺瘤。与此同时,CT还提示回盲部可能存在恶性肿瘤,并伴有肠套叠。肠镜进一步证实回盲部有肿物,怀疑为肠癌。
面对巨大的肝癌和肠癌合并症,经过MDT讨论,严加费决定为其行开腹手术,联合切除左半肝和右半结肠。术后,金先生恢复顺利,术后短短10天,他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并顺利出院。
79岁的俞先生因右下腹疼痛持续10天入院,经增强CT检查发现回盲部疑似恶性肿瘤,并伴有近端小肠不全梗阻。入院后,他的疼痛持续性加重,甚至出现了完全梗阻的现象,因此严加费主任决定尽快手术。
术中,严加费发现肿瘤已经累及乙状结肠,且与周围组织发生严重黏连,手术难度大大增加。经过2.5小时的紧张手术,严加费团队成功完成了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并同时切除了乙状结肠。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俞先生的回盲部肿瘤为中低分化腺癌,且乙状结肠的浆膜侧出现了溃疡伴出血。虽然手术复杂且风险较高,但俞先生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期间并未出现并发症。
杨先生是一名78岁的男性,长期有消化不良、胃胀气,腹痛等问题,服用护胃药物后症状改善,于是没有特别注意检查。直到最近几个月,他感到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增强CT显示胃角和升结肠同时长了恶性肿瘤。由于胃癌和肠癌的联合发生,手术方案变得更加复杂。考虑到杨先生的身体状况和癌症的分期,最终,他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胃肠癌诊治中心多学科团队的帮助下,成功进行了胃癌和肠癌的联合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提示胃中低分化腺癌,结肠中分化腺癌,术后恢复顺利。
肠癌早筛能有效发现早期病变
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和死亡率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20 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阻相关症状;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晚期可以出现腰骶部疼痛、黄疸、腹水等。
严加费介绍,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饮酒、吸烟、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家族史等,主要保护因素包括摄入膳食纤维和乳制品,合理体育锻炼等。“肠癌尽早筛查能够有效发现早期病变,显著提高治愈率并减少死亡风险。通过筛查,可以及时识别高风险个体,进行早期干预,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肠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微创手术在治疗肠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腔镜下清扫腹腔内区域淋巴结更为彻底,根治效果更好,同时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进行手术,精确性更高,患者的恢复期大大缩短。尽管上述患者发现肠癌的时间较晚,治疗方案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癌症分期而异。不同分期的肠癌在治疗策略上有显著差异,因此单靠某一学科或某一外科医生的力量,难以实现全面的、个性化的治疗。肠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通过综合各专科的优势,进行多学科讨论和协同决策,才能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点击下方图片,解锁更多健康福利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