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迟钝 肥胖(味觉减退是得了癌症吗)

文章目录:

研究称肥胖让味觉变迟钝 更爱吃或非变胖主因

英媒称,最新研究显示,肥胖会让味觉变得迟钝。这一发现对于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体重增加的不断循环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英国《卫报》网站3月20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老鼠在变得肥胖的8周内失去了25%的味蕾。研究表明,体重增加不仅会改变食欲,也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味觉。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食物专家罗宾·丹多说:“肥胖从本质上说是非常复杂的。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我们认为味觉的改变是其中之一,也是人们往往忽视的一个因素。”

有观点认为,人们之所以变胖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爱吃,更难抵御吃的诱惑。上述研究发现是反驳该观点的最新例证。丹多说:“我认为更爱吃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

最新研究表明,肥胖并不是简单地在心理层面上改变味觉。

在这项研究中,老鼠被喂食正常的食物或油腻的食物。8周后,吃高脂肪食物的老鼠的体重比吃正常食物的老鼠重了大约三分之一。科学家还发现,它们的味蕾比瘦老鼠少了大约25%。

报道称,味蕾由三大类大约50至100个细胞组成,在感知五味(咸、甜、苦、酸和鲜)时起着不同作用。这些细胞更新迅速,平均寿命仅10天。

研究发现,味蕾及其祖细胞对于肥胖时增多的炎性化学物质的危害特别敏感,造成整体数量迅速减少。

研究锁定一种在肥胖时增多的炎性化学物质,它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充当的是体细胞之间的信使。科学家发现,经改造后使其基因没有能力制造TNF-alpha的老鼠,尽管体重增加,但是味蕾并没有减少,表明这种化合物可能就是罪魁祸首。

研究小组现在计划评估人体是否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丹多说:“从生理上讲,我们当然跟老鼠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味蕾作用很相似,我们认为跟炎症有关的造成味觉丧失的同样的因子在我们变肥胖时会增多。”

丹多说,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找到新的减肥方法,这些方法更加重视味觉对人们吃的东西的影响。

研究:肥胖使舌头味蕾变少味觉减弱,于是越吃越多、越来越胖

为什么一些肥胖的人会越吃越多,越来越胖?已有研究证明,肥胖使人舌头味蕾的数量变少、味觉减弱,导致这些肥胖的人寻求更高热量的食物以满足欲望,进而越来越胖。

日前,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罗宾·丹多(Robin Dando)等人的研究团队揭示了肥胖导致味觉减弱背后的机制,为治疗肥胖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相关的论文已于3月20日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杂志上发表。

丹多的研究团队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喂以脂肪含量14%的正常食物,另一组喂以脂肪含量为58%的食物。八周后,食用高脂肪食物的小鼠体重增加了30%,但味蕾数量减少了25%。该实验证明消耗高脂肪食物的小鼠变得肥胖,且出现明显的味蕾损失。

尽管此前也有证据表明肥胖者的味觉一般会出现障碍,但很少有研究阐述肥胖对味觉系统的分子影响。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是舌头表面密集着的许多小突起。研究者发现,味蕾由50至100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分别属于三种功能独立的细胞。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让人感知酸、甜、苦、咸、鲜这五种基本味觉。味蕾细胞的代谢速度很快,平均寿命约为10天,由细胞更新和死亡的平衡严格控制。

丹多的研究团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肥胖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减少了小鼠味觉组织中味蕾的数量,破坏了味蕾细胞更新和死亡的平衡,并且可能是肥胖人群中所见的味觉功能障碍的原因。

该研究针对一种特定的炎症性化学物质,即脂肪组织直接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肥胖症中TNF-α的浓度会明显升高。该研究团队发现,味蕾数量对肥胖引起的炎症化学物质特别敏感,该化学物质的升高导致味蕾总体数量下降。

但当通过遗传工程的操作来阻碍小鼠出现炎症反应时,他们发现小鼠不再出现味觉损失,这表明肥胖中的味觉功能障碍于肥胖产生的炎症有关。

丹多表示,人类的生理机能肯定与老鼠不一样,但是味蕾非常相似。当人类变得肥胖时,这种影响味觉丧失的相关炎症性化学物质的浓度也会升高。

肥胖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会导致死亡率增加以及各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此肥胖的治疗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丹多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将为治疗肥胖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结果显示,长胖后味觉会变迟钝!

一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上的研究结果显示,长胖后味觉会变迟钝。曾有报告指出,和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味觉测试表现更差,而过去几年,医生也已观察到这一现象,但还不知道因果关系。

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罗宾·丹多带领研究学生安德鲁·卡夫曼和伊任·邱通过研究肥胖老鼠和正常老鼠的舌头,发现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饮食会让味蕾数量减少。

丹多说:“肥胖人群味蕾比正常体重的人少25%左右。”味蕾是舌头上的结构物,包括约100个细胞,老鼠增肥后,成熟味蕾细胞死亡速度变快,而新生细胞生长速度变慢。

实验中,还有两组老鼠,其中一组是老鼠变异体,不管饮食中脂肪含量有多少,都不会长胖。丹多说:“这是一种基因改造过的老鼠,不会长胖。”这些老鼠和普通老鼠一样,都会食用高脂肪含量饮食。“我们研究了它们的味蕾,看起来完全正常,而且数量也和普通老鼠一样。”这表明饮食和老鼠味蕾损坏并没有关系,那导致味蕾损坏的原因就在于肥胖本身。

所以丹多又研究了另一组老鼠,一种无法生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老鼠变异体,TNF-α会引起体内炎症。TNF-α以及其他化合物在肥胖人群体内引起炎症的概率更高。而在老鼠变胖后,它们的味蕾也没有减少,这意味着味蕾减少和炎症状态有关。

味觉迟钝会让肥胖人群很难固定食用某种饮食,因为他们要像比他们多25%味蕾的正常人一样品尝到同样的美味,就得吃味道更重的食物。这就表明要摄入更多糖、脂肪、卡路里。但这并不是永久性损害。研究发现,做过减肥手术的人几个月后味觉变得更敏锐了。这给那些味觉变迟钝的肥胖人群带来了希望。

编译/龙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