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率115%(各国肥胖率)

文章目录:

2020年中小学肥胖率超10%

近日,一份针对115万余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视力、肥胖相关数据却在不断上升。其中,2020年我国大学生肥胖率为5.5%,而中小学则超过了10%。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作息时间等都存在很多问题,要帮助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约3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小学生。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与学制或教育政策相关。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提升,再加上可能很多人未养成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会下滑。

来源: 人民日报

报告称全球肥胖人口增长迅速,到2030年将超11亿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据埃菲社3月3日报道,根据3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肥胖地图》报告,到2030年,肥胖成年人数量将达到11.3亿,较2010年增长115%,而93%的国家在应对这一问题上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发布该地图的世界肥胖联盟呼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应对超重和肥胖问题,这一问题每年导致全球约400万人死亡。

报告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30亿成年人肥胖或超重,而2015年和201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0亿和16亿。

根据总部位于伦敦的世界肥胖联盟的报告,太平洋地区的美属萨摩亚是成年人肥胖率最高的国家,约占77%,而越南的肥胖率最低,仅为2%。

世界肥胖联盟主席西蒙·巴尔克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很明显,肥胖问题正在加剧。同样明显的是,许多国家并未准备好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巴尔克拉指出,肥胖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也是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驱动因素”。他补充说:“每年因肥胖死亡的人数比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还要多。”

根据报告,超重指体重指数(BMI)在25-30kg/㎡之间,Ⅰ级肥胖为30-35kg/㎡,Ⅱ级和Ⅲ级肥胖则超过35kg/㎡,这是需要手术干预的临界值。

世界肥胖联盟表示,全球有2/3的国家没有实施应对肥胖的五项关键政策或仅实施了其中的一项。这些政策包括对含糖饮料征税、对高脂肪、饱和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食品征税、对健康食品提供补贴、限制向儿童促销不健康食品以及通过税收和激励措施促进体育活动。

埃菲社3月4日的另一篇报道称,全球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预计到2050年,约60%的成年人以及1/3的儿童和青少年将面临这一问题,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疾病和早逝威胁。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份由《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合作者签署的报告警告说:“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以防止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该报告对20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调查的1990-2021年期间,25岁以上成年人以及儿童和青少年(5-24岁)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翻了一番多,2021年全球有21.1亿成年人和4.93亿年轻人受到影响。

研究强调,“全球范围内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的巨大失败”导致了这一情况。

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和政策改革,预计约60%的成年人以及31%的儿童和青少年将超重或肥胖,年轻人的肥胖率将增加121%。

预计肥胖率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非、中东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到2050年,全球1/3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将居住在这些地区。

至于成年人口,到2050年,近1/4的肥胖者年龄将在65岁或以上,这将“加剧已经超负荷的医疗系统的压力,并对资源匮乏国家的医疗服务造成严重破坏”。

1990-2021年,全球肥胖率大幅上升。成年男性从5.8%增加到14.8%,成年女性从10.2%增加到20.8%。

“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是一场深刻的悲剧,也是社会的巨大失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埃玛努埃拉·加基多在接受《柳叶刀》采访时表示。

作者强调,迫切需要制订五年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以遏制肥胖率的上升,并为2030年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作出贡献。(编译/韩超)

2020年中小学肥胖率超10%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一份针对115万余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视力、肥胖相关数据却在不断上升。其中,2020年我国大学生肥胖率为5.5%,而中小学则超过了10%。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作息时间等都存在很多问题,要帮助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约3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小学生。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与学制或教育政策相关。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提升,再加上可能很多人未养成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会下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