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麻疹 肥胖(寻麻疹胖了是身上肿的原因吗)

文章目录:

乌鲁木齐一女子因减肥不当导致过敏体质 对20多种物质过敏

网络图片

新疆晨报讯 (记者 陈蓓蓓)8月25日清晨,27岁的赵女士感觉身上的皮肤奇痒无比,在不断地挠痒痒之后,她的皮肤上出现了一片片连着突起的红疹,她知道这是荨麻疹又犯了,在两年前她第一次得这个病时,就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医生告诉她“这病一招风就起,居然是过敏惹的祸”,而造成过敏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减肥。

减肥不当导致过敏体质

说起患荨麻疹的原因,还要从赵女士减肥开始。

“25岁之前,我的体重在85公斤,虽然我身高170,但85公斤的体重让我看上去还是很胖的,而且肥胖让我感到行动不便,因此下狠心减肥的我开始节食。”赵女士说,节食减肥的她不仅不吃肉,还不吃主食,每天只吃一点点素菜。

短短3个月,赵女士就从85公斤减到了67公斤,虽然营养不良的她脸色和精神状态看上去非常不好,但是身材变好的她依旧坚信自己的减肥是成功的。“但是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开始生病,稍微有点不对就感冒,每次感冒都是半个多月才能好。”赵女士说,除了容易生病之外,她还对原本很多能吃、能用的东西开始过敏。

“原来能吃的菠萝、芒果、猕猴桃、桃子等水果开始变得碰都不能碰,甚至干活时用的橡胶手套都能让我起疹了,就连我之前每天清晨都会喝的蜂蜜也出现了过敏现象。”赵女士说,2015年8月一天的清晨,她像往常一样起床后冲蜂蜜水喝,没想到刚喝下去不久,就出现了面部灼烧,浑身发热,且皮肤瘙痒的现象,接着就是身上成片的起疹子。

经医院检查发现,赵女士身上起的疹子是荨麻疹,由身体免疫力下降而引发的过敏性反应。后经过敏源检查,发现赵女士不仅对水果、橡胶、蜂蜜等物质过敏,还会对汽油、花粉、海鲜等20余种物质过敏。“医生说我身体免疫力下降是没有科学减肥导致的,经过近两年的中药调理,我感觉好了很多,以前不能吃的部分水果现在可以吃了,但身上时不时地还会不明原因地起荨麻疹。”赵女士说。

不同人群不同过敏反应

同样是过敏体质的初二女生周珊珊,说起自己的过敏史也是一把辛酸泪。

今年13岁的周珊珊于一年前被检查出来对40余种物质过敏,除了花粉、螨虫、很多水果过敏之外,她还对阳光过敏。

“一年前,我和家人去旅游,在沙漠里玩了一整天之后,晚上回到宾馆突然发现身上起了很多红肿块,都有指甲盖大小,肿块的中央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小水疱,奇氧无比,起初以为是在沙漠里被虫子咬了,可一连几天都没好之后,我去医院做了检查。”周珊珊说,医生说,这是与虫子有关的丘疹性荨麻疹,是她外出日晒、虫咬之后的综合作用引发的过敏。

周珊珊说:“从那以后,她的过敏也变得越发严重,平时喝水没事,但是手一碰水就会起很多疹子,严重时还会脱皮。”

赵女士和周珊珊的过敏是可以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而有些人的过敏在身体上并不会呈现各种反应。

今年2岁的宁宁就大米和面粉过敏,而他的父母在他6个月后添加辅食开始,直到他2岁时都没有发现宁宁身体上表现出来的过敏症状。“我家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喂他米糊、面条之类的东西他都不愿吃,孩子非常瘦小,我们最初以为他就是单纯的胃口不好,但在一次住院检查时,医生建议我们给孩子查一下过敏源,这才发现孩子对很多东西都过敏,其实就有米和面。”宁宁的爸爸张先生说,现在他们在给宁宁喂东西吃都很注意。

预防过敏阻断是关键

8月25日,新疆晨报记者就过敏的种类,和人的身体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过敏反应,以及人们该如何预防过敏等问题,采访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相关专家。

据了解,过敏性疾病在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可能会有反应,有的人是反应在皮肤黏膜,有的人则反应在神经系统,还有的人会反应在消化系统,且同样一种物质过敏,不同患者也可能有不同的身体反应症状。

“就拿宁宁来说,孩子的皮肤组织没有反应,但在过敏源检测时就可以查出来他对大米、面粉过敏,那也可能这种变态反应是呈现在孩子的消化系统上,我见过同样是对鸡蛋过敏的3个不同的患者,他们一个是肚子疼,一个是头疼,还有一个是荨麻疹,有的儿童则呈现出多动症的现象。”该专家说,但过敏性疾病有它的发病规律和特征,因此过敏体质的人最好做一下过敏源检测,目前最常检测的过敏原约有20种,大多数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均被检测出多种过敏原,检测率最高的依次是螨和昆虫、牛奶、海鲜、霉菌、花粉、重金属、橡胶、豆类和酒类等,对于过敏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脱敏治疗,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该专家表示,过敏性疾病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引发,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如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子女的发病率可高达60%,而双胞胎子女,一个孩子发病,另一个孩子的发病率可上升到70%以上,如父母是单方过敏,子女的发病率则在20%-40%之间,父母双方均无过敏史的,子女发病率在20%以下。

“对于环境因素来说,现在花粉、尘螨过敏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有一定关系,过度精神紧张与疲劳、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均会导致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过敏,但过敏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在一段时期内,人的工作、生活不规律,压力过大,发生过敏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建议过敏人群查过敏源,避免接触过敏源才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根本办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医生劝告:2种食物是荨麻疹的“催化剂”,越吃越严重!避而远之

2017年,贺小姐患上荨麻疹,当时前胸后背上全是红色的风团,强烈的瘙痒让贺小姐恨不得把皮剥了。第一次去医院打了一针后有所好转,但隔天晚上又卷土重来!

这次复发的全身瘙痒让贺小姐痛苦不堪,睡也睡不着,只能硬撑到天亮再去医院。

从那天起,贺小姐开始了与荨麻疹漫长的对抗。

吃西药不管用,于是去大医院查过敏原,买了大几百块钱的药,但依然反复发作。贺小姐又开始找民间医生,吃中药、烧水药浴,听别人说什么偏方有用,贺小姐就千方百计地试,可是她的荨麻疹一直没彻底痊愈……

一、荨麻疹为何反反复复?

急性荨麻疹以瘙痒性风团和耀斑型皮肤、伴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肿为临床表现,常在6周内能痊愈。

而慢性荨麻疹,常以超过6周的风团或血管性水肿为表现,约半数患者的症状持续2年20%患者的症状持续10年

荨麻疹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在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彻底治愈。但对于许多慢性荨麻疹患者来说,反复发作让人备受折磨,虽然暂时治愈,但日后一旦再碰诱因,仍会发作。

荨麻疹多由外界环境刺激或者饮食不注意等原因诱发,反复发作说明诱因没有去除,如摩擦、压力、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抑郁等情绪因素;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都也是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诱因。

二、荨麻疹治疗要对症下药

皮肤科临床大夫在遇上慢性荨麻疹患者和家属时,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病能断根吗?”听到这种问题的医生往往都会露出苦笑,这不仅是因为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难度较大,而且人们的许多看法也存在误区。

慢性荨麻疹病因治疗十分困难,基本上以对症治疗为主,那些所谓的“脱敏”治疗或免疫治疗并非明确有效,目前临床上的治疗以使用抗组胺药为基本治疗,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目前,选择抗组胺药是慢性荨麻疹现实的治疗方法,患者应该遵照医嘱,坚持规则服药。除非是严重的急性荨麻疹或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一般情况下不主张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因为若长期不规则使用激素类药物,不仅使治疗难度加大,还可能引起肥胖、骨质疏松、免疫力降低等严重的副作用。

最重要的是,慢性荨麻疹不要轻易使用所谓偏方,这类药物副作用大,停药后更容易复发且加重病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经济负担甚至身体的损害。

慢性荨麻疹虽不可治愈,但是可以稳定控制病情,正常工作生活。患者不要盲目四处求医,发病后到正规医院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积极查找病因从而对症下药才是现实的治疗。

三、荨麻疹患者不能吃发物吗?

对许多前来就诊的患者,有的医生除了交待一些寻常的注意事项,还会叮嘱一句“发病期间不能吃发物”。那么,发物是什么呢?为什么荨麻疹患者不能吃发物呢?

“发物”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中,一般是指一些吃了会对病情造成刺激的食物。科学地讲,发物多指能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的食物。被老百姓视为“发物”的食物有很多,如羊肉、狗肉、海鲜类、菌类、葱姜蒜等辛辣物等,甚至把一些枇杷、杨梅、樱桃的瓜果类也归为此类。

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花椒、羊肉等辛温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肌肤的瘙痒加重。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发物的理解应该因病性而异,因病情而异,切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多听专业医师的指导意见。

因此,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遵循两条原则一定没错,一是避开那些导致自己过敏或容易使人过敏的食物,二是避开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执意吃这些食物,只会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对于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切忌盲目求偏方,积极到医院寻求正规治疗,对症下药。同时,生活中也要避开诱发因素,调节心情,不必过于时刻担心病情复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与荨麻疹“和平相处”。

#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郝飞.慢性荨麻疹不可治愈,但可自愈[J].江苏卫生保健,2020(01):10.

[2].科学认识发物 警惕小儿食复[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6):92 98 13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肥胖与过敏,有关系吗?

肥胖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导致体内脂肪积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患病率越来越高,带来的对健康的影响和疾病负担也越来越大。

目前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评估肥胖程度,又称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weight for height)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身高(kg/m2)。

判断标准如下: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增加患癌的风险。此外肥胖还可加剧关节软组织损伤,造成生殖能力下降,加剧心理障碍、提高脂肪肝、胆结石、水肿、痛风等疾病发生的风险。此外,最近的系列研究表明,肥胖可能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一、肥胖与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由变应原刺激所引起的过敏性哮喘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成人哮喘的50%以上。有研究表明,肥胖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联系,这可能与肥胖型哮喘患者体内产生了更多的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有关。过敏性哮喘的发生与患者出生时超重有一定的关系。一项荟萃分析发现,与正常体重的儿童相比,肥胖儿童患哮喘风险高出两倍。另外,肥胖儿童的哮喘通常更重,对局部吸入激素的敏感性较体重正常的人群差。

二、肥胖与过敏性皮肤病

在我国,有大约10%的人群患有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这些疾病不仅出现皮疹,还常累及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时期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其发生特应性皮炎几率越大,且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越长。还有一项针对北美和非洲儿童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的研究表明,体重与该病的患病风险呈正比。

三、肥胖与食物过敏

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的成人和8%的婴幼儿受食物过敏的困扰。而肥胖作为一种持续低度的慢性炎症状态与食物过敏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一项关于高脂饮食诱发小鼠肥胖症的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诱发的肥胖症可增强食物诱导的过敏反应,这些反应与肠道效应性肥大细胞的反应失调以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肠道营养不良有关。将高脂饮食小鼠的微生物群移植给无菌小鼠,后者肠道微生物群落可使小鼠对食物敏感性提高,引起食物过敏。

总之,肥胖可以诱发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此外,肥胖还与成人及儿童的多种过敏性疾病有显著相关。因此,坚持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将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是必要和必须的。

( 变态反应科 刘敬怡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