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疾病“盯上”中老年女性
在女性的身上,子宫疾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其中子宫脱垂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很多女性对子宫脱垂的症状都不了解,出现子宫脱垂的症状的时候不引起重视,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
“腹部下坠、腰酸、下体不适、咳嗽漏尿,很多女性都以为年纪大了就这样,或者觉得难以启齿不去看医生,但其实她们许多都是患上了子宫脱垂。”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一区主任陈日利说,走着路,子宫掉出来了,咳嗽一声,喷尿了,笑着笑着,笑尿了,这不是讲段子,而是很多女性都遭遇过的尴尬。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较为多发,60岁以上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困扰。
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一般而言,在农村地区,子宫脱垂是发生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这是因为女性生殖器官由于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盆底支持薄弱,使女性生殖器官与其相邻的脏器发生移位。
60岁的张阿姨一直经受着某种难言的尴尬:生养过4个孩子,又长年干农活,上了年纪,总感觉腹部下坠、腰酸,咳嗽几声就会有尿漏出来。“上了年纪就会这样吧。”张阿姨一直这么认为,加上觉得难以启齿,也不好问别人。直到有一天,她感觉有东西脱出了阴道口,到市人民医院就诊,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在绝经后的女性中很常见。绝经前女性也有风险,我遇到最年轻的患者是32岁,40多岁的患者也接诊过多例。”陈日利介绍。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坐骨体后缘的尖锐骨突)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
“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子宫脱垂,如妊娠、肥胖、长时间便秘、咳嗽、干重活等,尤其是生育过多个孩子的女性,发病风险更大。”陈日利谈到。
妊娠和分娩是引起子宫脱垂的直接原因。盆底肌就像一个“举重选手”,盆腔里的膀胱、尿道、子宫、阴道、直肠等,全靠它支撑。妊娠时,子宫要从比拳头还小撑到比几个西瓜还大,容积增加近1000倍,重量从50g膨胀到2500g。盆底组织需承受膨大的子宫而过度伸展拉长,盆底肌的肌纤维和盆底神经极有可能因此而撕裂、损伤,导致盆底组织的承托能力下降,不足以支持盆腔脏器,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脱出,表现为脱垂。
因此,子宫脱垂多出现在生育过多、难产、接产处理不当等产妇身上。此外,产后过早地参加体力劳动或过久地站立与下蹲也易引发子宫脱垂。
腹腔内压力增加,也会导致子宫脱垂。哪些情况会导致腹压增加?陈日利介绍,慢性咳嗽、腹水、频繁地举重或便秘,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都会导致!而剧咳、气喘、腹泻、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如果发生在产褥期,会更容易诱发子宫脱垂。
卵巢功能减退,人体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加剧子宫脱垂。这也是绝经后的女性子宫脱垂多发的原因。卵巢功能明显衰退,雌激素水平分泌下降或缺乏,盆底的支持结构,如盆腔筋膜,就会产生一些退化,变薄变弱,甚至萎缩。加上老年妇女的肌张力减退,子宫本身的重力大于支撑力量,“举重选手”盆底肌承受不住子宫的重量,于是就发生了脱垂。
还有部分女性是先天发育较差,组织薄弱并缺乏紧张度,盆底神经分布障碍,神经肌肉调节功能较差,不能抵抗腹腔的内压力增加或者承受不了体力劳动。什么都不干也会子宫脱垂,就是指的这类人。
患者经常遭遇遗尿漏尿等尴尬
子宫脱垂不仅会造成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严重时还会导致妇女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丧失,还容易并发剧烈的腹膜刺激症状等。
子宫脱垂按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Ⅰ度,子宫颈下垂距处女膜<4cm,但未脱出阴道口外;Ⅱ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平卧休息后还能自行还纳回去,但是,严重时脱出物无法还纳,影响行动。
临床表现上说,子宫脱垂的患者会感觉到腹部下坠、腰酸、疼痛感、白带异常,尿失禁、便秘,性生活不满意;年轻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异常,导致不孕或者怀孕后流产几率增加;出血和局部感染;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严重者导致血栓形成。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等。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漏尿)、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而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如果在子宫脱垂的同时伴有膀胱膨出,患者会更尴尬,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经常遗尿、漏尿,阴部经常是湿潮状态,甚至每天离不开尿垫,这样的难言之隐,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成为女性的“社交癌”。
“压力性尿失禁在伴有膀胱下垂、尿道括约肌松弛的女性中更为常见。”陈日利提醒,腹压增加甚至休息时,膀胱颈和尿道不能维持一定的压力而有尿液溢出,咳嗽、打喷嚏、大笑、抬重物、跑步等活动时有尿液溢出,严重者休息时也有尿液溢出。
子宫脱垂如何预防?怀孕期间合理饮食,控制自身体重和胎儿的体重,分娩时避免造成盆底肌的损伤,产后42天按时复查,积极进行盆底肌的康复锻炼,产后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预防会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如便秘、咳嗽或哮喘等;选择坐式马桶;更年期和绝经期女性建议适当补充雌激素,不过一定不要自行服用保健品,而是要遵医嘱,并同时服用孕激素。她特别提醒,有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及时发现早期子宫脱垂,并及早采取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选择手术类型
“子宫脱垂的患者,刚生完孩子的女性可以尝试盆底康复治疗,但对于老年人而言,理疗只能缓解,不能治愈,还是需要手术。”陈日利表示,患者也无需恐慌,随着妇科泌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诊治的进展,子宫脱垂有了“克星”,可以根据不同的脱垂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而且,清远市人民医院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技术,术后5-7天即可出院。
而且,还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也无需担心,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法主要有2种,保留子宫的悬吊术和切除子宫的悬吊术。对于年轻患者可选择保留子宫的悬吊术。
子宫切除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这也是传统的子宫脱垂治疗方式。切除子宫后,将盆底肌松弛的部分筋膜缝合在一起,阴道前后壁经过修补重建后,阴道适当缩小但一般不影响性生活。如此,盆底变紧,需要承受的压力减小,也不用担心盆腔器官脱垂。对于年龄较大,不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费用少。
子宫脱垂悬吊术,对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推荐使用保留子宫的悬吊术。而且,随着盆底诊治技术的发展,悬吊也有了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女性的需求。
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在骶骨两侧壁孔各拉一条绳子,牵拉住子宫,等于将子宫“吊回去”,也减轻盆底压力。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骶棘韧带固定术。骶棘韧带是人体“最坚强”的韧带,可以将阴道顶端缝合后再用缝线缝合固定在盆腔两侧的骶棘韧带上。
“经济条件较好的,可以使用Y网补片,这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治疗方式。”陈日利推荐,Y形盆底及阴道前后壁移植网补片,在宫颈前唇、后唇各拉一条线,吊到骶骨上,形成“倒Y”形结构。聚丙烯网片是盆底修补手术中强度最强、最适合的材料,手术完成后,网片会和身体组织长在一起,修复过程中40%可吸收,不吸收部分将终身留在人体内。材料很柔软,可以保证既能“吊住”子宫,又不会伤害到周围的组织。不过,Y网补片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因为如果手术操作不佳,网片会漏出盆腔,有刺穿肠道、阴道等组织的风险。
■链接
子宫脱垂疾病有哪些特点
分娩时,过早下迸、急产、滞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
产后如经常仰卧,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子宫常向后倾,子宫后倾的结果使子宫轴与阴道轴一致,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另外,产后如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长期从事蹲、站工作,可迫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向下移位。
要预防子宫脱垂,女性除了要加强青春期、孕期保健外,还要注意做好产褥期保健。产妇从胎盘娩出后,到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较大,该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另外,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
一般而言,治疗时须针对病因和自身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对轻度者或年老体弱者,应以预防保健为主,必要时可用药物控制。与此同时,进行适度的提肛肌收缩锻炼。
Ⅱ度以上脱垂者,手术是最有效的方法。对年轻、未婚或有望再生育者可以做曼氏手术,就是不切子宫体,只切一部分宫颈,并做阴道前后壁修补。目的是缩短韧带,通过筋膜的缝合来加固盆底肌肉。不过,留下了子宫,手术后有再犯病的可能。无生育愿望或已经绝经合并有子宫肌瘤或宫颈病变的妇女,常用方法是从阴道切除子宫,并修补阴道前后壁;对伴有膀胱和尿道膨出者,还须加固膀胱和阴道筋膜。(彭可明 刘秋宜)
75岁奶奶子宫脱垂到体外,家属带她到院检查,医生决定手术治疗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基本信息】女,75岁
【疾病类型】子宫脱垂(II度)、阴道前壁脱垂II度
【治疗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前壁修补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1天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无特殊不适
一、初识患者还记得这位患者是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我科门诊就诊的,令我记忆深刻。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今年75岁。见到患者后我便开始询问她的病情,患者自述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阴道块状物自行脱出,可自行用手还纳,站立或行走时会再次脱出,平卧休息时情况稍好,可自行回缩,排尿时将阴道脱出物用手还纳后方可解出,且伴有白带增多。患者平素无尿频、排尿困难或尿失禁,也没有腹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情况,于是一直未予以重视,也没有到医院就诊。
但随着时间的进展,患者自感症状较前明显加重,还偶感下腹坠胀不适,所以在家人的劝说下,最终决定到我院就诊,于是我问了患者的既往史。了解到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5年,平素规律服药,具体药物不详,控制情况未监测,无肝炎等传染病史。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后,我为她做了专科检查,结果提示:外阴呈老年性,发育正常,阴道畅,粘膜稍充血,内见淡黄色分泌物,阴道前壁呈半球形突出,突出部位达处女膜以外,触之柔软,该处粘膜变薄,皱襞消失。宫颈轻度糜烂,无出血,宫颈及部分宫体位于阴道口外。子宫后位,宫体萎缩,质中,活动可,宫体无压痛,双附件未扪及异常。结合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为给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暂以“子宫脱垂II度、阴道前壁脱垂II度”将患者收治入院。
待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后,我便开了一些相关检查让患者去完成。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电解质、肿瘤标志物、血脂、大小便常规、白带常规、输血前检查、心肌酶谱、宫颈TCT HPV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T波改变,妇科彩超提示:宫腔积液,子宫重度脱垂。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以上相关辅助检查,目前可明确患者的诊断为“子宫脱垂II度、阴道前壁脱垂II度”。
针对患者目前的诊断明确,且患者年龄较大,已无生育要求,有手术指征,所以目前进行子宫全切术是针对于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案。在和上级医师讨论后,我决定给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全切 阴道前壁修补术”。
在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同意后,排除了相关的手术禁忌证,在入院后第5天,我为患者在全麻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前壁修补术”,术中麻醉满意,术中取病理标本,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予以患者抗炎、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术后病理活检结果回示:慢性宫颈炎伴潴留囊肿,萎缩性宫内膜。
三、治疗中注意事项1、术后不要饮用大量水,尤其是奶制品或甜食,会导致肚子胀气,影响肠胃恢复
2、术后不要出现腹部动作过大的动作,以免增加腹部的压力,不利于恢复。
3、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加强外阴清洁卫生,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
4、术后应吃新鲜水果、蔬菜,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若有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通知医生。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未述特殊不适,患者在住院期间精神、饮食及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患者无阴道异常流血、流液,无发热、畏寒、腹痛等不适。在住院第11天时,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自行回家休养,经请示上级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准予患者办理出院。
出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做增加腹压及负重的家务,保持外阴清洁,保持大便通畅,1月后门诊进行复查,如有不适,门诊随访。
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1、术后3个月避免增加腹压及负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衣裤,避免感染,禁性生活、盆浴3个月。
2、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4、应定期监测血糖波动情况,必要时可内分泌科就诊。
5、术后1月专家门诊复查,定期到医院随访,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六、医生感悟子宫脱垂疾病乍一听很可怕,其实顾名思义,子宫脱垂就是指子宫下垂至阴道了。一般女性的骨盆底有肌肉和韧带,它们就像强有力的手,托起了子宫,所以一般情况下子宫是不会下垂的。但是如果它们受伤了,子宫就会失去依靠,不可避免的就“掉”下来。比如经历了难产的阴道分娩、产后过早过重的劳动或长期便秘、咳嗽,甚至是因为肥胖造成腹部压力大等情况。
除此以外,妇女同胞们到了更年期、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会影响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也可能发生子宫脱垂。
那该如何判断子宫发生了脱垂呢?首先子宫脱垂可造成盆底局部充血,让人腰酸背痛,尤其是劳累后,其次进入阴道的异物压迫膀胱,还会有排便和排尿困难,严重时会导致尿失禁。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会影响日常活动。如果子宫颈脱出了阴道口,就可能会因为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等。还可能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有的发生月经紊乱,经血过多的情况。而这位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了阴道块状物自行脱出,可自行用手还纳,站立或行走时会再次脱出,平卧休息时情况稍好,可自行回缩,排尿时将阴道脱出物用手还纳后方可解出,且伴有白带增多,这都是典型的子宫脱垂的表现。
所以如果阴道一旦出现肿物脱出,就应考虑子宫脱垂的可能性,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姓名:张露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科室:妇产科
职称:主治医师
子宫脱垂是什么病?主要原因是什么?
女性产后漏尿的问题渐渐走近了大众视野,而女明星也在节目中坦然说出自己产后甚至轻轻咳嗽都会漏尿,已经到了需要做手术的程度。
此言一出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妈妈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相同的问题,只是以前没有人说,她们也羞于提起。
一则热搜“我国已婚育女性超三成存在漏尿问题”又一次引发了对各种产后问题的热烈讨论,医学博主纷纷科普这与盆底肌无力相关。
随着该话题被关注,盆腔健康、盆腔保养等相关话题的热度也节节攀升,盆底肌修复成为了产后修复的常规项目,凯格尔运动也越来越普及,网络上能找到很多教程,还有跟练视频。
年轻一代的妈妈们已经建立了盆底肌维护的意识,但是她们的母亲、外婆、奶奶却没有这个意识,也许她们漏尿但是无人探讨,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改善的症状。
除了漏尿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中老年女性存在腹胀、腰酸、便秘等等问题,更年期过后,激素水平的下降让漏尿、腰酸等问题更加明显。
但还不止于此,如果不尽早干预漏尿的问题,就有可能发展成“阴挺”。那么什么是阴挺呢?为什么有的人会得这个病呢?
一、什么是阴挺?“阴挺”是一个中医病名,即有物从阴道膨出体外的一种疾病,类似于西医的“盆腔脏器脱垂(POP)”。
女性盆腔内从前往后依次是膀胱、子宫和直肠,内生殖器从上到下依次是子宫、宫颈和阴道。正常情况下,盆底肌群坚韧有弹性,具备良好的支撑能力,但是阴挺的患者,由于没有足够的支撑,盆腔脏器就会沿着阴道下滑,甚至脱出体外。
不同程度的脱垂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轻度的阴挺不需要特殊治疗,中重度的脱垂就需要手术治疗了。这类手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在临床上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但是为了避免阴挺的发生,建立疾病预防的意识,首先要了解阴挺(子宫脱垂)发生的原因。
二、为什么会阴挺?阴挺作为一种内脏移位的疾病,与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关系密切。
解剖结构的损伤是造成阴挺的根本原因。
在人体中,主要的支撑是骨架,骨架外包裹肌肉、筋膜和韧带,这构成了主要的体腔的外壁。而内脏就处于这些体腔中,由韧带固定在骨骼上,这些韧带让内脏之间互不干扰,不会挤压彼此的空间,使内脏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膀胱、子宫和直肠就是这样由韧带悬挂在盆腔内,不仅不会上下移位,更不会前后左右摇摆。此外,盆底肌群作为整个盆腔的底部,也起到了承托盆腔脏器的重要作用。
如果韧带、盆底肌群、阴道撕裂损伤,就会导致子宫的下垂和阴道前后壁的膨出。阴道前是膀胱和尿道,前壁膨出即膀胱和尿道的膨出,多伴随尿不尽。阴道后是直肠,后壁膨出多伴有直肠膨出、便秘和肠疝。对于一些切除子宫的患者,就表现为阴道顶的脱垂。
由于盆底肌群连接着诸多脏器,损伤也是多部位的损伤,因此各种部位的脱垂会同时出现。
造成盆底肌群和韧带损伤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分娩和产后恢复不良。
1、分娩和产后恢复不良的不利影响是主要原因
在分娩尤其是顺产过程中,子宫剧烈收缩,盆底肌群拉伸,撕裂风险极大;如果遇到难产,医生会采取产钳等方法帮助胎儿的娩出,胎儿娩出后,若胎盘剥离不全也需要经阴道手术,剥离胎盘。
这些经阴道的手术和难产本身都会导致子宫的相关韧带和盆底肌的撕裂,这就可能会导致盆腔脏器的脱垂。
另外,由于妊娠导致子宫体积增大,或者患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或肥胖,就会使腹腔内的压力较大,加重或者诱发盆腔脏器的脱垂。
但是单单有损伤却不一定会导致子宫脱垂,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相对复杂。
我们知道,子宫连接宫颈,宫颈下面连接阴道,子宫下垂就是由于宫颈沿着阴道下滑导致的。但是正常子宫-宫颈-阴道并不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而是阴道向后倾斜、子宫向前倾斜,前端微微弯曲靠在膀胱上面。在这种位置上,子宫体和宫颈是很难下滑到阴道内的。
然而在产后恢复过程中,产妇一般采取仰卧或侧卧的姿势,并且恢复初期会尽量避免下地活动,这就使得子宫整体会趋向背部的方向。这时候又有韧带和肌肉的损伤,不能很好的固定子宫,就使得子宫向后倾斜,和阴道大致处于同一条线上,就很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大部分新产妇并没有明显的盆腔脏器脱垂而露出体外的情况,这一问题往往在老年女性中比较多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器官的老化。
2、衰老是阴挺的诱发和加重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会逐渐失去弹性,就像老化的橡皮筋。
过度拉伸的韧带不能很好的固定器官,就会使得盆腔脏器移位甚至下垂。
更重要的是,全身肌肉包括盆底肌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萎缩不用,失去的原有的部分功能,不能很好的承托和稳定盆腔脏器。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老年女性在育龄期身处的时代因素,她们大多生育多个孩子,并且早早的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家务劳动。频繁的怀孕、分娩和过早的体力劳动都使韧带和肌肉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好。加上当时没有关注盆底肌群的意识,大家不会主动去锻炼这块至关重要的肌肉。也就导致了脏器脱垂的发生。
另一个原因是老年人本身就是慢性便秘和慢性咳嗽的高发群体。由于消化能力减退,运动量减少,吸烟等原因导致的慢性便秘和慢性咳嗽,都会使腹腔内压力增高,也就更容易引起脏器的脱垂。
总而言之,就是韧带和盆底肌群薄弱的人更容易患阴挺,比如多次怀孕分娩、老年女性及绝经后女性、子宫切除者及患慢性病者。
从中医角度讲,就是中气不足导致的下陷,体质不好的人更加容易患病。
在了解了导致脱垂的原因后,要怎么预防呢?如果已经有脱垂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三、如何预防阴挺对于这类慢性的,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疾病一定要重视预防,从源头上避免患病的可能性。
前文中我们知道导致脱垂的原因的韧带和盆底肌功能减退。
韧带和盆底肌的保护主要就是分娩和产后的恢复。
1)孕产妇的积极保养
在孕期积极的产检以及适度的锻炼的非常有必要的。有很多适合孕妇的简单低强度运动,比如散步、瑜伽、有氧操等等。在孕期积极控制体重,避免胎儿体重过大,难以顺利分娩。还可以提前训练分娩的呼吸节奏,在分娩时听从助产士和医生的指导,正确发力,以避免分娩的困难造成产道、韧带和盆底肌群的撕裂。
在产后恢复期间,短期内不要过度用力,搬运重物,用力排便或排便时间过长,这都会增加脱垂的风险。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医疗器械和针灸等帮助恢复。
在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鸡蛋、肉类、鱼类、奶和奶制品、豆制品,都可以帮助肌肉和骨骼的重建和恢复。
2)凯格尔运动
正如开头提到的,现如今有许多针对盆底肌的训练视频,包括教学和跟练,非常全面。这些大多都是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通过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盆底肌群,帮助盆底肌群的激活。平时增加锻炼可以增加盆底肌的力量储备,坚持锻炼可以有效预防随着年龄增加而自然出现的盆底肌无力。
盆底肌群不仅可以避免脱垂,还可以预防尿失禁。是一个好处多多的,操作简单,对于时间场地都没有限制的运动,可以推荐给身边的人多多尝试,无论男女。
阴挺作为一个中医病名,指阴道口有物突出体外,在现代医学一般可以理解为盆腔脏器脱垂。这个疾病多发生在老年女性,常伴随便秘和漏尿,还会有腰酸和下坠感,困扰生活。往往由于盆底肌群功能障碍导致。
在预防上可以坚持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对于孕产妇要听从医生建议,积极控制体重,学习分娩的技巧以及适当运动,减少分娩的撕裂伤。
人体的衰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过去的损伤可能在年轻时不表现,在年龄增加后,过去没有恢复好的“月子病”都会慢慢显露,因此平时的运动和预防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丁华,许舒晴,赵敏.改良盆底重建术与阴道壁修补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5):3697-3700.
[2]宋晓艳.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0):11-14.
[3]赵传芳.女性盆底功能筛查954例结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01):7-8.
[4]刘诗琪,彭莉.女性盆底功能康复方法研究进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02):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