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肥胖主诉(腹部肥胖描述)

文章目录: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体重增加30斤!竟是这病惹的祸

来源:钱江晚报

一个17岁的中学生捂着肚子喊痛,

你首先想到的是?

高二少年超超(化名)前不久“肠胃炎”,在社区卫生院挂了三天盐水,不仅没见好转,腿都“挂”肿了,体重还增加了30斤。这奇怪的“肠胃炎”最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出原形,竟是肾病综合征,为啥肾病会导致腹痛?为啥小小年纪就得了肾病?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

挂水到腿肿还未好转

17岁的超超是杭州某中学高二学生。前不久,超超在体育课后觉得肚子隐隐作痛,刚开始以为是运动后喝了冰饮料导致的肠胃不适,便没当回事。直到第二天起床准备上学,腹痛还未好转,超超便跟妈妈说了。

“平时早饭要按时吃,不要经常买饮料喝,那都是添加剂,渴了就多喝热水。”超超妈妈下意识地认为超超这是胃痛,伴着唠叨,给超超塞了几颗胃药到书包里。

在学校里,超超吃了胃药后腹痛并未好转并且变得更加严重,便打电话给超超妈妈,妈妈带着超超到了社区卫生院。

卫生院觉得超超很有可能是肠胃炎导致的腹痛,便开了三天护胃、止痛的盐水。

“妈,我还是觉得肚子痛,并且我洗澡的时候发现我两条腿肿起来了。”三天盐水挂完后的当天晚上,超超捂着肚子还是喊痛,为此,超超妈妈带着儿子驱车前往浙大一院。

几个关键症状抓“病因”

最终竟是这个器官出问题

“医生,我儿子肚子痛快一周了,盐水挂得腿都肿了还是不见好。”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对超超做了一系列检查当下就排除了急腹症,所谓急腹症就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的症状。最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溃疡性急性穿孔等疾病。

“喂,肾脏病中心吗?急诊外科诊间有个17岁的高中生患者主诉腹痛,并且腿肿、阴囊肿,血肌酐高,急诊CT显示肠道胰腺水肿,请帮忙过来看看。”急诊科医生拿到超超的血液报告后,立即给肾脏病中心当晚值班的

二唤医生周静怡副主任医师打了电话,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立即赶到急诊科。

“血白蛋白15g/L,血肌酐110umol/L。”看到这个指标的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皱起了眉头,“除了肚子痛和肿,有没有其他的变化?”超超和妈妈被问得一头雾水,表示好像没什么,“比如最近体重有没有增加很多?小便里有没有泡泡?嘴巴干不干?”

“哦!都有都有哎!”这时,刚好超超的急诊尿常规结果出来显示尿蛋白 。

您孩子这个肚子痛不是肠胃炎,而是肾病综合征。”听到这里的超超妈妈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一直强调自己儿子平时身体健康并且年纪轻轻怎么会有肾病。

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耐心解释,肾脏原本是排除毒素的器官,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发生了病变,在排除毒素的同时,大量人体有用白蛋白也从小便流失,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而一旦血液中的白蛋白变少,血液里的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随之也会流失到组织间隙,比较常出现在下垂部位比如下肢、阴囊,也可以出现肠道、胰腺等水肿,有部分年轻病人会因为胃肠道水肿痉挛出现腹痛,这时就很容易被当做胃肠疾病以及胰腺炎诊治,超超就是这样的情况。

警惕这种肾病疾病很有迷惑性

不及时治疗很危险

“超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表示,超超目前血肌酐已经升高,存在急性肾损伤,并且需警惕因血液浓缩、血白蛋白降低而增加的血栓风险。

超超当即被收住在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程军主任医师医疗组。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青少年肾病综合征有时确实有较强的迷惑性,他们临床上见过不少像超超一样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因为腹痛、胰腺水肿经常被当做胃肠疾病或者胰腺炎进行治疗。

但至于超超为什么年轻轻轻就得了肾病综合征,程军主任医师表示肾病综合征病因太复杂,目前还不清楚。

“肾病综合征需要及时治疗,尤其在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情况下,要及时识别急性肾损伤原因。像超超这个患者,口干、血压低,明显容量不足,所以虽然他水肿非常严重,体重比平常增加了将近30斤,也不能盲目利尿,反而要先补液扩容。”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除了急性肾损伤之外,肾病综合征还易发生血栓栓塞,超超入院后出现了胸闷、一过性氧饱和度下降的疑似肺栓塞情况。

经过及时治疗,超超的肾功能在入院三天内就恢复正常,体重在入院十天内下降14公斤,恢复到接近病前水平,复查血白蛋白回升、尿白蛋白减少。“虽然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行肾穿刺活检来明确具体疾病分类,从而指导治疗。但对于超超这种起病急骤、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的青少年患者,从专业角度和家属意愿考虑,可以暂时不做。根据经验基本可以判断他是一种叫微小病变型肾病的毛病。

如果从一开始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后面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那么就会强烈建议患者做个肾穿明确一下了。”程军主任医师嘱咐超超出院后继续服药,定期复查。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胡枭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子宸

10岁女孩肚大如球 竟藏着恶性肿瘤

指导医生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 位永娟

■早报记者 许奕梅 通讯员 何毓慧

泉州10岁女孩小雅(化名)活泼可爱,但近1个多月来小雅妈妈发现女儿的肚子微微隆起,并伴有腹痛,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腹腔内竟长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巨大肿瘤,经多学科协作最终拆除这一“重磅炸弹”。医生提醒,婴幼儿有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等症状,要警惕腹部实体瘤,如能得到及时诊治,部分儿童恶性肿瘤可获得良好预后。

瘦女孩突然长“胖” 腹中藏着恶性肿瘤

“初见孩子,四肢瘦小,但腹部明显隆起。”位医生说道。小雅母亲告诉医生,起初她看原本体型偏瘦的女儿突然长胖了,还没太在意,就在1个多月前,小雅喊腹痛,家长觉得可能是肠胃消化问题,但自行服药后,症状一直反复,持续1个月后,小雅腹痛明显加剧,也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家长随即带她到儿童医院就诊。

位医生接诊后,经过测量,小雅腹痛的原因是肚子里“藏”着肿瘤,体积达到了20厘米×15厘米×10厘米,通过拍片看出,孩子大半个腹腔都被肿瘤给占据了。而手术的难度在于,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血管紧密粘连,既要把肿瘤切干净,又要能保证其他器官不受损,并且减少术中出血量。而小雅父母也担心孩子能否安然无恙,如果治疗手术,会不会影响今后的生育?

为了尽力减少该病对小雅今后人生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一复杂病例,小儿肿瘤外科联合妇科制定手术方案,同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通力合作“拆弹”。

小雅术中出血少,抽出3000ml腹水,完整切除6斤重肿瘤,没有任何脏器损伤。经过诊断,小婷患的是幼年性粒层细胞瘤,经过病理检查肿瘤为卵巢恶性肿瘤。庆幸的是,手术保留了子宫及对侧输卵管,最大程度保留孩子的生育功能,接下来她还需做四到六个疗程化疗再定期随访。

留心不明原因“肚子胀” 常触摸腹部排查异常

“像小雅这样的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不少患儿因为发现时间太迟,肿瘤已经发生恶变,错过简单易治的初期。”位医生说道。

她指出,儿童腹部肿瘤患儿多数除了有精神差、消瘦、贫血外,在早期都有主诉“肚子胀”的表现,但很多父母多认为是消化不良、贫血等导致,有的甚至还用土法行腹壁热灸,造成患儿局部皮肤溃烂、感染等,还有的是在肿大已转移淋巴才转诊来治疗。一些患儿从有症状到明确病因,辗转数月甚至一年,最后发现患儿因广泛转移、广泛粘连,或因“恶病质”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儿童腹壁薄、腹腔相对浅,安静或睡眠时易于触摸检查。”位医生建议,家长平日可常在孩子熟睡时,触摸其腹部或定期到医院查体。如出现与“肚子胀”相关的食纳差、消瘦、苍白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如有儿童腹部实体瘤会得到及时诊治,因为早期手术加上正规的化疗,许多儿童肿瘤是可以获得良好预后的。同时,定期对宝宝进行腹部疾病的超声筛查,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脏器功能的正常发育,也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

来源: 东南早报

两个月内肚子大到像怀孕8个月,她以为是变胖了,没想到是长了巨大肿瘤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白雪钗 宋黎胜

两个月时间内,肚子增大到像怀孕了8个多月,心大的金女士还以为是自己变胖了,没想到竟然是腹腔内长了一个巨大肿瘤。

以为吃胖却是巨瘤野蛮生长

“又怀上了?”“没的事,吃得好呗!”“会不会长瘤什么的?”近日,与多日不见的老乡见面聊天,联想到自己最近的身体变化,金女士顿时心头一紧。

近40岁的金女士对自己身体状况信心满满,基本不去医院,也从来不去体检。

近来,她发现自己小肚子变大,平时喜欢穿的牛仔裤根本穿不了。起初,她以为嘴馋吃了不少好东西,长胖了。不过也觉得奇怪,这肚子“胖”得也太快了点,短短两个月,肚子增大似以前怀孕差不多8个月时。

老乡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金女士摸摸明显隆起的肚子,还真的摸到一个硬硬的大包块,这回她坐不住了,赶紧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

经全面检查后发现,金女士子宫上长了一个28公分*24公分的质硬肿块,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来明确良恶性。医生告知,因肿瘤巨大,占据了整个盆腹腔,手术操作空间极为有限;而巨大的肿瘤往往具有丰富的血供,倘若肿块与周围组织黏连,术中出血以及可能损伤周围重要脏器器官,风险极高。

得知检查结果与手术风险,金女士如遭晴空霹雳,懊悔不已。

医院供图

在妇科主任寿华锋主任医师指导下,术前充分评估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及预案,由副主任医师曾文杰主刀。在麻醉科、胃肠外科、输血科及手术室默契配合下,曾文杰团队干脆利落完成子宫及肿瘤的切除,“近30公分的肿块,表面布满怒张的血管,瘤体与胃底部、周围结肠脾区及肠系膜致密粘连……”幸运的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良性的子宫平滑肌瘤。金女士术后恢复很好,已于两天前出院。

腹围突然增加应警惕

曾文杰主任表示,腹围突然增加,扪及下腹部包块是妇科患者就医时常见的主诉,除了长胖,还应该注意以下情况:

1、增大的子宫。子宫位于下腹正中且与宫颈相连,妊娠的子宫、子宫肌瘤腺肌病、子宫恶性肿瘤、宫腔阴道积血或积脓等均可导致子宫增大,尤其是迅速出现的子宫增长,更应警惕恶性肿瘤性疾病的可能。

2、附件肿块。附件包括输卵管及卵巢,正常情况下附件不能被扪及,但若附件出现肿块时,多为病理现象,附件恶性肿瘤多伴有大量腹腔积液,患者常常以腹围增大就诊。

3、肠道及肠系膜肿块、泌尿系肿块。肾输尿管、膀胱、直肠及阑尾均与子宫附件毗邻,粪块嵌顿、阑尾脓肿、过度充盈的膀胱以及这些部位出现的肿块均可能被触及,向你发出警报。

4、腹腔积液、腹壁及腹膜后肿块。卵巢恶性肿瘤、盆腹腔结核、肝硬化等均可产生大量腹腔积液,腹壁及腹膜后肿块可包括腹壁血肿或脓肿、腹膜后肿瘤或脓肿。

当子宫肌瘤较大、很大或生长部位特殊在子宫的位置不好时,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常见有: 1、月经量多、经期时间延长; 2、白带增多; 3、摸到腹部包块; 4、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等; 5、不孕或流产; 6、少数肌瘤因为变性或扭转而出现腹痛症状。

曾主任还提醒,即使没大肚子困扰,也建议大家至少每年参加一次全身体检。像上述患者的子宫平滑肌瘤,若不定期参加体检则难以较早发现,以致耽误治疗,最终不得不“大动干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