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减肥 血糖(肥胖减下去血糖能好吗)

文章目录:

肥胖血糖有异常,想减重25斤,我教你一个好方法

说说肥胖血糖异常者如何减重 25 斤!

1. 一天建议两顿饭,早晨一顿之后下午一顿。早上比如 8 点到下午 3 点之间进行进食,之后主要以碳水化合物蛋白,包括蔬菜、纤维素之类的为主。可以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包括粗粮,也可以选择适当的用土豆、山药来代替一部分的米面。在这个基础之上,蛋白质的摄入要增加一点点。

2. 鸡蛋和牛奶为主都可以,鸡蛋一般一天可以吃一到两个,或者在三个以内。牛奶可以用脱脂牛奶。

3. 餐后半小时在家里可以跳操,包括外边可以去散步,推荐锻炼时间 20 分钟左右就可以。

4. 晨起的时候,可能会突然间发现,体重减了大约十多斤。如果把体重干下去,就能把饮食很好的控制好,血糖自然也就慢慢的下去了。所以肥胖包括血糖异常,这样的问题都可能得到改善。

2+3健康服务包 | 糖尿病一胖伴五高,4大减重策略是关键

在很多人看来,变胖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颜值”,其实,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都拴在“胖”这根绳上,被称为“五高”。

它们堪称“恶魔搭档”,杀伤力极强,尤其是当肥胖合并糖尿病,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加剧健康风险:造成严重的代谢疾病,且极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痛风等全身疾病。

“五高”正在摧毁身体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我国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具备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空腹三酰甘油(TG)≥1.70毫摩尔/升、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腹型肥胖(即中心型肥胖):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2、高血糖: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血压≥130/85毫米汞柱和(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的患者;

4、空腹三酰甘油(TG)≥1.70毫摩尔/升;

5、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尿酸虽未被列入上述标准,但统计发现,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3.1%。

一胖伴“五高”,身体受到的打击将是全方位的:

高血糖

高血糖肥胖人群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参与葡萄糖代谢,久而久之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下降,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

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在40%~80%。高血压已被认为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和肾脏疾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过半糖尿病患者都会合并高血脂。高尿酸血尿酸水平与血糖相互影响,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血糖控制差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高尿酸血症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高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偏高与饮食或者肥胖有关。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使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增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多管齐下控体重

肥胖作为多种疾病的“源头”,是可以通过合理方式调控的。对于一个在“体重关”失控,并且血糖已经超标的人来说,怎么才能将上述多种疾病风险降到最低?

合理用药

市面上的降糖药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是“胰岛素依赖型降糖药”,它们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糖。

近年来,列净类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即SGLT-2i)备受关注。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降糖作用不依赖胰岛素的分泌及胰岛功能,《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SGLT-2i通过抑制肾脏近端小管的SGLT-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进而降低肾糖阈,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不被重新吸收入血,就会随尿液排出,从而起到在不依赖胰岛功能的同时降低血糖。

在诸多列净类药物中,艾托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恒格列净的24小时排糖量分别为:51.7克、70克、74克、98克。这98克糖不可小觑,相当于少吃两碗米饭(约400千卡的热量),因此,恒格列净被誉为“列净类家族”中的“排糖王”。

此外,列净类降糖药还能解决糖友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在降糖作用显著的情况下,不会带来低血糖的风险,同时兼具了减重、降压、保护心脏及肾脏的多重作用3,可用于超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减重:通过热量损失及渗透性利尿,帮助糖友减轻体重,减少内脏脂肪。

降压:促进渗透性利尿以及增加尿钠排泄,以此来降低血压。

降尿酸:促进尿酸排泄,也能抑制尿酸生成,从而发挥降尿酸的作用。此外,应用SGLT-2i后尿糖含量升高可使尿酸重吸收减少,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护肾: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及纤维化等机制,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进而对糖友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清淡饮食

“管住嘴”不是单纯少吃,而是要注意饮食均衡。少吃高脂、高糖食物,还要控制好食物摄入总量。

★改掉暴饮暴食、爱吃零食的习惯,少吃猪牛羊等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可用鸡肉、鱼肉等白肉代替。

★炒菜用油要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EPA、DHA等,可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获得。

★用豆类和薯类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在主食里加点杂豆。

规律运动

减重最基本的原理是能量“收支平衡”,慢跑、爬山、步行、快步走、跳舞、瑜伽,均可有效减重。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果以前很少运动,可从每天走3000-5000步开始,逐步培养运动习惯。

体重较重的人运动时注意保护膝关节,推荐游泳和骑车。

定期称体重

脂肪一旦在体内存储一段时间,身体就会把它当成“正常”状态,再减就很难。但身体对体重的记忆需要时间,因此要随时观察体重变化。

有研究发现,每天称体重的减肥者,一年能减掉体重的3%,且能保持减下来的体重,不常称体重者则几乎没有变化。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减重要循序渐进,若减肥速度太快太猛,身体误认为出现了“大饥荒”,会启动保护反应:基础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增强。世卫组织建议,每周减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减重5%是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建议至少减重5%以上,以实现血糖、血压、血脂方面的获益,更大幅度减重(如10%、15%)可实现更多获益,建议结合患者的BMI进行个体化减重目标的设定;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体重降下来,病情也能够得到逆转,从而生活得更好、寿命更长。”12月6日,在2024健康生活方式科学传播报告会上,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表示。

12月6日,由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术支持,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媒体支持的2024健康生活方式科学传播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并为2024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竞赛开赛。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主办方供图

潘琦介绍,当前超重或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人群,且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中,超过60%的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近40%存在腹型肥胖。对于多数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减重5%才能在血糖、血脂和血压方面实现有益结果;减重>10%可带来更大的益处,如疾病修正、2型糖尿病缓解,并可能改善长期心血管结局和死亡率。

如何做好糖尿病管理?对此,潘琦教授表示,糖尿病需要综合管理,管理血糖的同时还要关注血压、血脂、体重。这些达标以后,可以延缓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而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健康体重,以改善血糖、血压、血脂以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等。“我们希望患者达到健康状态的减重效果,至少要减重5%。”潘琦教授说道。

怎样保持健康体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副所长刘爱玲研究员认为,做到“吃动平衡”很关键。饮食有节,食不过量,少吃高能量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每顿少吃一两口,逐渐养成七八分饱的进餐习惯,超重肥胖者适当减少进食量和能量摄入。

责编:王真

主编:邱越

校对:谷雨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