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肥胖,减肥重点各不同!看你属于哪一种?
肥胖也分为多种类型,特点不同,减肥方法也不同。
肥胖的6种类型,
分别怎么减?
1、饮食型肥胖
体征:
多为上半身肥胖。
这类人多喜欢吃高盐、高脂、高糖等“三高”的重口味食物,吃饭没有节制。
危害:
皮肤失去弹性,细胞加速衰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减法:
可以多吃玉米、香蕉、芹菜、燕麦、黑木耳等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餐前多喝水,低糖、低油、低盐饮食,可以选择游泳、健身操等锻炼方式。
2、代谢性肥胖
体征:
腹部偏胖、肚子凸出,嗜睡怕冷。
这类人一般有节食减肥史。
危害:
基础代谢能力弱,易增加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
减法:
可以多摄入高蛋白、粗纤维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西兰花、生菜等;避免久坐不动,多做有氧增肌运动,提升代谢能力。
3、水肿型肥胖
体征:
腿部、屁股部位赘肉堆积过多。脸和头发爱出油,晨起眼睛和脸容易肿。
危害:
水肿湿气重,排毒不畅,易精神倦怠、影响内分泌。
减法:
可以通过瑜伽、慢跑多出汗,排出多余水分,多吃一些排毒利尿的食物,如玉米须、薏米、赤小豆、绿豆、冬瓜等。
4、压力型肥胖
体征:
腰部一周肥胖。压力大,心情郁闷,易暴饮暴食;烦闷气郁,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
危害:
影响精神状态,容易内脏中毒,易引发代谢综合征。
减法:
保持心情愉悦,通过音乐、瑜伽等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多喝解郁茶,如西洋参、玫瑰、酸枣仁、桂圆肉、核桃等。
5、懒惰型肥胖
体征:
拒绝运动,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经常瘫着,脊椎易受压迫,站不直。
危害:
心肺功能减弱,脊椎压力大,容易引发关节炎。
减法:
循序渐进地运动,多站立再散步,再快走。多次少量饮水,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吃一些山药、黑米、黄芪、酸奶、西柚等食物。
6、静脉型肥胖
特征:
腿部赘肉多。
主要由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易出现在腿部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或孕妇中。
危害:
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赘肉脂肪堆积,严重的会影响运动能力。
减法:
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多按摩腿部,多活动减少脂肪堆积。可吃一些紫甘蓝、山楂、猕猴桃等。
魏倩/绘
这份减重指南送给你!
肥胖的根本原因,总的来说还是“摄入的热量>消耗的热量”。
我们减肥常爱念的一句口号,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并不只是把某一顿饭省掉,而是在保证各种营养均衡搭配的基础上,减少一天中总热量的摄入。
1、怎么吃?记住“12345”饮食原则
“1” 每天喝一袋牛奶,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可用酸奶、低乳糖奶或豆浆代替。
“2”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两,可依个人胖瘦情况而增减,超重者可减少主食摄入量。
“3” 每日进食3~4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1两,或鸡蛋1个,或豆腐2两,或鸡鸭2两,或鱼虾2两。以鱼类、豆类蛋白较好。
“4” 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分餐次数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
“5” 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及水果,配餐时可用适量烹调油、干果及调味品等。
2、怎么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
多动动也不单指专门的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在坚持每周有氧运动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增加活动量。比如,可以在饭后散步、空闲时间做家务、上下班途中尽量多走路等。
日常运动也可以选几种自己能够完成并且感觉适合的项目,如跑步、游泳、跳绳、开合跳,还有瑜伽和健身操等。每天坚持做30分钟左右,就能起到很不错的减肥效果。
当然,少吃多动需要长期坚持,也并不是科学减重的全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
资料:健康时报
编辑:毕扬静
走进肥胖患者的世界之一:肥胖的种类有很多,你属于哪种?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肥胖症是多种复杂情况的综合体,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等集结出现,因而它又是一个慢性的代谢异常疾病。
肥胖症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脂肪堆积部位,可以分为上半身肥胖、腹型肥胖、下半身肥胖、全身性肥胖;根据运动与肥胖的关系,分为水肿型肥胖、肌肉型肥胖、脂肪型肥胖;按照中医病因不同,肥胖症类型有胃热痰瘀型、肝郁气滞型、脾虚湿阻型、肝肾两虚型、血虚型;根据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遗传性肥胖,本文将以此分类给大家简单介绍。
原发性肥胖是指不因其他疾病,特别是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引起的肥胖症,又可细分为单纯性肥胖(体质性肥胖、营养性肥胖)和特发性浮肿2大类。
单纯性肥胖,其肥胖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此类肥胖最为常见。
体质性肥胖 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多半有家族性遗传历史。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据报告,0~13岁时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42%的女性及18%的男性成为肥胖症患者。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半,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的增殖期,称"敏感期"。在此期如营养过度,就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多。故儿童期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营养性肥胖 亦称获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本类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体质性肥胖,也可再发生获得性肥胖,而成为混合型。
水肿型肥胖又称为特发性浮肿、水钠潴留性肥胖,是因为身体排水功能较差,致使多余水分在体内不断积聚而导致的肥胖症状。此型肥胖多见于生殖及更年期女性。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脂肪分布不均匀,以小腿、股、臀、腹部及乳房为主。体重增加迅速,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劳累和立位体重增加,休息及平卧后减轻。
遗传性肥胖症。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 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这种肥胖极为罕见,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
继发性肥胖症,有内分泌—代谢病的病因可寻者称为继发性肥胖,通俗地讲,就是说肥胖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或者与其他疾病关联很大,临床上很多疾病能够引起肥胖,常见的有:
由于下丘脑病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胰源型。包括糖尿病早期、胰岛素瘤等引起胰岛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者常伴有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尤其是皮质醇增多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包括女性绝经期等。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 点赞 评论,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关注 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一篇,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这一体质,或易致肥胖!速来自查
秋末冬初,天气干燥,人体容易被燥邪侵扰,出现舌红少津、眼干鼻燥等症状;同时由于饮食不节等原因,一些人体内湿气较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摄入的水分难以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这一时期养生既要注意润燥,也不能忽视祛痰湿。
身体里的四种“水”
中医认为,津、液、痰、湿可以简单代表人体内水液的四种状态。津、液是我们体内正常的水,可称为“好水”,湿、痰是身体受到外邪侵袭或体内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可称为“坏水”。
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例如口水、汗液。
液:质地稍浓稠,灌注于关节、脏腑等,起濡养作用,例如关节腔里的组织液。
湿:湿性黏滞,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痰:具有黏腻、重浊的特点,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如果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会导致多种复杂疾病。
水液失常可导致多种病症
身体的津液太少,可导致湿疹、荨麻疹、呼吸道疾病、干燥综合征、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痰湿体质容易导致肥胖,可引发“三高”、心梗、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好水”太少、“坏水”过多,都容易引发健康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养治疗。
【津液少】
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脾主运化,可将津液转输至心肺;肺主通调水道,可将津液输布至全身。如果脾的运送功能出问题,会导致津液不能到达肺;同时如果肺气虚,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全身。
●症状:发色枯黄、口腔溃疡、干咳、舌红少津、牙龈肿痛、眼干鼻燥、面色萎黄、容易感冒、健忘。
●调养方法
银耳百合雪梨羹:主要材料有银耳、百合、雪梨、马蹄,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日常锻炼:练习八段锦中“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有宽胸理肺的作用。
【湿气重】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从而形成湿气重的情况。另外久居潮湿阴冷环境,也会使湿邪侵入体内,导致脾虚湿气重。
●症状:口干不欲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瘙痒、大便黏腻、关节僵直。
●调养方法
山药百合胡萝卜小米粥:有健脾养胃、清心润肺的作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有节、保暖腹部、调节情绪、保证良好睡眠。
【痰湿多】
湿邪困于人体内,如不能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化成“痰”,其致病种类繁多复杂,有“痰生百病”的说法。
●症状: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唇红口疮、咽喉肿痛、困倦乏力、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痛经宫寒、大便黏滞不爽。
●调养方法
陈皮薏米煮水代茶饮: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萝卜山药老鸭汤:有健脾、生津、化痰的作用。
按揉液门穴:有调节人体津液、润燥祛湿的作用。
秋冬祛湿润燥小方法
●桂花、生甘草泡水代茶饮:有祛痰湿、温脾阳、疏肝解郁的作用。
●石斛、麦冬煮水代茶饮: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日常锻炼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有疏通三焦、引火下行的作用。
小贴士
使用以上调养方法需注意: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还需辨证施治。
来源: 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