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干预肥胖(肥胖干预措施减少进食时间)

文章目录:

改变饮食习惯,应对肥胖和气候变化

生命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曹 雪

饮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环节,在英国,不良饮食每年造成6.4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740亿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8.9元)。近日,英国首相约翰逊首席食品安全顾问亨利·丁布尔比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长达288页的报告,要求彻底改变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以应对肥胖和气候变化。

丁布尔比表示,英国有半数45岁以上的人患有与饮食相关的健康问题,这给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他呼吁,政府制定新法律,要求雇员超过250人的食品公司提供年度报告,说明他们销售的高饱和脂肪、高盐和高糖食品的数量;并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制造企业的征税力度,每公斤含盐食品征税6英镑,每公斤含糖食品征税3英镑,这将会使薯片、脆饼、果酱和糖果等日常食品的成本飙升。

这些举措可能改变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影响家长为孩子购买零食的选择。根据推算,糖税每年将产生约28亿英镑的收入,食盐税每年将筹集高达6.3亿英镑的收入,可以用来资助贫困地区人口改善饮食,并向学生传授健康饮食习惯。丁布尔比认为,垃圾食品因口感香甜,无论对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极具吸引力,可能导致“上瘾”,诱发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对于肥胖者来说,就连死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都要比正常人高两倍。

早前,英国政府主导的一份评估报告建议,提高高糖、高盐食品的价格,有助大家转向去购买水果和蔬菜,以应对肥胖危机。同时,医生应在每次问诊后,给患者开具一些“饮食处方”,比如给出健康饮食建议,提供农产品代金券,学看营养标签等。

除了管住嘴,英国政府还想方设法鼓励民众迈开腿,鼓励雇主以现金、奖状和其他奖赏形式举行比赛,表彰放弃垃圾食品、选择健康饮食和生活的员工。英国政府认为,以奖励的方式刺激人们减肥,将有助于减少治疗因肥胖引起的癌症、糖尿病等方面的庞大开销。在不少企业里,减肥已经成了一种文化,鼓励大家站着开会、站起来喝咖啡、站着吃午餐、站着办公和上课等,推荐每天至少站1小时;并且建议大家生活中也应做出一些小改变,比如全家人一起散步、坐公交时提前一站下车、和朋友或同事一起慢跑等。

来源:生命时报

越胖,运动减肥越难?5个饮食习惯帮你控制体重

【越胖,运动减肥越难?5个饮食习惯帮你控制体重】研究发现越胖运动减肥越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罗杰·斯彼克曼,联合国际团队研究发现,运动会降低基础代谢水平,因此降低了运动带来的燃脂效果,也就是说,越胖,运动减肥越难。这种现象在肥胖者和老年人中最为显著,其中对肥胖者的影响最大。该研究于8月27日发表于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减肥方法中除了运动,还有控制饮食,有人认为,节食可以把胃饿小。长期节食会使胃的容受功能和神经反馈变弱,除了造成胃受伤,恢复饮食后,可能会比之前更胖。怎么吃才能既满足营养又不长胖?健康源于生活细节 (健康时报)

来源: 健康八桂

肥胖人群怎样吃?国家卫健委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今年被确定为“健康体重管理年”。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指南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缓。指南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肥胖人群提供了营养健康建议。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达16.4%

指南介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达16.4%,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而1982 年,我国7岁至17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0.2%。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较高,农村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迅速。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

建议肥胖者吃饭八分饱 晚九点后尽量不进食

指南建议,成人肥胖患者膳食应全面均衡多样化、限制总能量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严格控制脂肪、盐、糖以及酒精的摄入。儿童青少年肥胖患者应做到吃饭八分饱;提高鱼类、蔬菜、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每天总能量的10%;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减重过程中,建议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能量在正常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

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 过快易造成损伤

指南指出,科学减重需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大脑思维、体脂肪、肌肉和各个器官适应新能量状态,逐步达到新平衡。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过快的减重速度易对机体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公斤。

肥胖人群怎样吃?这些误区要避免

肥胖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呢?肥胖人群如何做到合理饮食、科学运动?

生活中,一些体重正常的人为了追求身材苗条,盲目减肥。其实医学上对肥胖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体重指数。它是基于身高和体重而计算出的指标。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例如一位女性,体重60公斤,身高1.60米,她的体重指数是23.4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 张忠涛:体重指数正常的范围是18~24,24~28这是超重的范围内,就要增加运动,控制饮食,如果BMI(体重指数)大于28以上,就应该积极干预了,包括药物治疗。特别是如果BMI(体重指数)大于30以上的这些人,比如说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性的问题出现以后,那就应该寻求手术治疗。

误区一:光靠运动就能减肥

减肥的原理就是让吸收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运动是消耗人体热量的有效手段。肥胖人群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比如有膝关节病变的人,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项目,尽量减少负重或长时间健步走。减肥80%靠饮食,20%靠运动。专家提醒,光靠“迈开腿”减不了肥,关键要“管住嘴”。比如,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在跑步机上匀速慢跑30分钟,消耗的热量只相当于喝一罐可乐。

误区二:采取吃素食或不吃主食的方法减肥

为了减少热量的摄入,一些人陷入了另一个误区:采取吃素食或者不吃主食的方法减肥,这虽然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掉秤,但难以持久,同时会带来副作用。比如,长期不吃主食容易引发低血糖、肠道功能异常等症状。如果只吃素食不吃肉,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肌肉衰减等症状。另外,部分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比米饭低多少,比如土豆、芋头,山药、莲藕,可能让你越吃越胖。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陈伟:肥胖的防治是个长期行为,我们强调的是营养均衡,应该尽可能地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搭配合理,符合一个正常人的基础能量和蛋白质基础的需求。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医师 张鹏:如果说超重状态了,甚至肥胖状态,我们的营养管理也是什么东西都要吃,但是对总的热量我们要进行控制,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食物搭配的改变,比如说我们蛋白质类食物稍微多一点,碳水少一点,肥肉这些饱和脂肪酸少一点。

(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 赵迎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