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快更容易得心脏病!五个问题了解你的“心”
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杨进刚 编 / 干玎竹
【搜狐健康】哈佛医学院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静息状态下心脏跳动得越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高。研究称心脏跳动每分钟增加5次,心脏衰竭风险和死亡的风险会同步增加13%。这是为什么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杨进刚副主任医师为你揭秘关于心脏健康5个小知识。
杨进刚解释,临床上的确发现,心跳快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但很难说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并非是因为心跳快导致了心血管病。二者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心跳快的人得心血管病的多,可能是某些内在的机制发挥作用,同时导致了心跳快和心血管病。
比如,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了心跳快,血压高,同时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因此,心跳快是一个指标,反映了身体的健康情况。比如,肥胖和经常不锻炼的人就心跳快,这些人容易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也就多。增加体育锻炼,心率就可能减慢,同时,心血管病的风险也降低了。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
杨进刚表示,心血管病现在已经成为“大众疾病”,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和癌症总体上都是年龄越大,发病的可能性越高。心血管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需要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起病在儿童,发病在中老年。但是,以往人的寿命也就40岁左右,来不及发病就因结核、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去世了。现在人活的时间长了,自然心脑血管病发病就增加了。
其次,心脑血管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近几十年,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高脂、高糖和高盐的饮食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包括肥胖、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睡眠减少和压力大等因素,也使心血管病增加。
再次,心血管病不能根治,是一种慢性病。但现代治疗手段比较多,可以很好地控制。
总体而言,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走向富裕社会的一个过程。美国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但现在发病率已经下降了,因为只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以及吸烟,心脑血管病就能下降。
为什么在我国农村得心脑血管病的人也在增加?
杨进刚说,中国以前是城市心脑血管发病高于农村。但农村后来者居上,现在已经高于城市。这是社会发展所导致的。
早年,农村吃不饱穿不暖,相应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就很低,感染性疾病多一些。城市吃的好一些,心脑血管病就相应多一些。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了,但健康观念和保健水平没有跟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都远超农村。很多偏远农村居民一辈子都没有量过血压,更别提吃药了。而城市医疗资源多、就诊渠道多、报销比例也高。
当然现在中国的医保进步很大,但还有很大的地区差别。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方法有,关键得“做”,这方面,农村比城市做得要差。
年纪轻轻就得高血压,是遗传的吗?
杨进刚指出,近些年,年纪轻轻得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
年轻人发现高血压,首先需要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如肾上腺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要及时、积极治疗那些一旦解除病因,高血压就能被治愈或者明显好转的疾病。
当然,九成以上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没有确切病因的高血压。年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吸烟、大量喝酒、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平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爱运动、工作压力大、脾气大、饮食不健康等。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年轻高血压患者,主要考虑为原发性高血压。
很多人把年轻时得高血压归结于遗传,没错,遗传会导致高血压提早发生。但不要忽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血压一家人往往有同样的生活习惯:比如吃得过咸、不好运动、脾气大等。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史,自己平时又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贪食、肥胖、运动不足、工作压力大等诱因下,很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所以,如果自己得了高血压,不要想当然地推卸责任,我的高血压是遗传造成的。我们应积极查找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积极纠正,这对控制血压波动、减缓疾病进程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有极大帮助的。
糖尿病人需要格外注意心血管的健康
杨进刚提醒,与非糖尿病人相比,糖尿病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倍—4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本身引起的高血糖、血糖波动等因素会损伤血管。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代谢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升高及体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发展速度及其危害都会显著增加。因而,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和控制体重等治疗措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真不是吓你,肥胖也是一种病!九个危害了解下,早减肥早健康
说到肥胖,大家伙忍不住吐槽,我也不想这么胖,就是瘦不下来,再胖下去可怎么办啊?接着换个减肥的话题,大家又说,瘦不下来、控制不住嘴、好吃得太多,嘴上说着要减肥,有人喊吃饭,立刻欢快地跟上去,说好了只吃一小口,结果忍不住吃了一整碗。也就是说,其实大家都意识到自己胖,但就是没有办法瘦下来,甚至有网友自嘲“我说减肥就是为了吓唬身上的肉”。
还真不是吓你身上的肉,肥胖也是一种病!
一、肥胖的九大危害,了解一下
1、研究发现,肥胖和死亡率有关,BMI指数大于35的人,死亡风险比普通人高40%,预期寿命减少7年。
2、肥胖的人从10岁开始血管变硬,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更早地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血栓、脑梗的风险更高。
3、脂肪会包裹住心脏,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经常感觉呼吸急促、胸闷,心跳速度快,容易引发冠心病、心衰。
4、肥胖就像糖尿病的代名词,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很高,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大胖子,BMI指数在23-31的范围内。
5、脂类物质会填满肝脏细胞之间的空隙,诱发脂肪肝,最后还有十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肝炎,并继续向肝硬化发展。
6、睡觉喜欢打呼噜,鼾声震天,有时会突然中断,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情况非常危险,说明有短暂的缺氧现象,容易损伤脑细胞发生猝死。
7、增加患癌风险,男性患前列腺癌、胰腺癌、大肠癌风险增加,女性患卵巢癌、胃癌、乳腺癌风险增加。
8、骨骼关节常年负担重,容易变形、疼痛,加快关节病变,而且随着身体衰老,对关节的压力进一步加重,骨折的次数也会增多。
9、进食的“三高”食物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破坏肾小球的过滤能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容易引起肾病。
看上这九大危害,身上的肉是不是吓得抖了抖,别慌,自己说胖不是真的胖,用公式算一算才知道到底胖不胖。
二、一个“合格”的胖子,要满足两点
①BMI指数大于28
BMI指数=体重(kg) ÷ 身高(m)的平方
如果得出的数字大于24,属于超重,大于28就是肥胖。
②男女量一量自己的腰围
男:大于90cm,女:大于85cm,测量的时候身体放轻松,不要挺起肚子,也不要刻意地吸肚子,用皮尺贴着腹部最胖的地方测量。
如果以上两点满足了其中一点,就可以算是大胖子了,要尽快减肥,减少身上的危险因素,但是减肥不能盲目,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勿操之过急。总的来说,离不开“管住嘴,迈开腿”六个字。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我运动了,我也管住嘴了,为什么还是瘦不下来?原因或许在这里!
三、天天减肥,为何瘦不下来?答案揭晓
健身方式不对,太过单一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深蹲、瑜伽,如果体重基数大,应做力量训练,比如说举哑铃、仰卧起坐、高抬腿等等,刺激局部脂肪燃烧。另外,减肥不是一项运动练到底,可以三四个项目综合运动,有氧和无氧相结合。
健身频率不够,经常偷懒
简单来说就是你偷懒了,今天练,明天不练,后来想起来再练,这样肯定不会有效果,还容易导致减下去的脂肪又反弹回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力气才能减掉,所以,减肥一定要坚持,每天保持健身频率,不用过度,有些出汗即可。
睡眠时间少,会增加脂肪
这一点很多人忽略了,认为减肥就是饮食和运动的事,和睡眠无关,殊不知睡不好也会让你发胖。因为在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瘦素,睡眠少或睡眠质量差,瘦素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减肥效果,而且睡不着时更不容易感觉饥饿,会控制不住吃宵夜、零食。
瘦不下来是有原因的,同样是减肥,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有的人坚持一年半载成功瘦下来,有的人半途而废越减越肥,减肥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付出行动才是关键。
如果你缺少减肥的动力,也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和好朋友一起减肥,谁先完成目标,就可以获得红包,当然,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减肥,可别奖励自己吃一顿大餐,让热量又超标了。
血压高、心率快该怎么办?2种方法可以有效干预
这段时间有好几个粉丝问我,说血压高、心率快,应该怎么办?问的人多了,就知道很多人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今天来给大家做个统一回复,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只关注自己的血压有没有降下来,很少有人知道要关注自己的心率,其实血压和心率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发现:心率快的人容易患血压高,血压高也容易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心率过快会使血管内血流速度增加,压力升高,从而引起来血管内膜损伤,心血管发生的风险加大,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心率,将静息心率控制在每分钟80次以下。
静息心率是指在充分休息、安静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如果高的话,首先我们就要排除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率增快?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比方说冠心病、心肌炎、甲亢、贫血等等疾病都会引起来心率增快,如果排除了这些继发性疾病引起的心率增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来改善心率。
一运动锻炼、控制体重:高血压伴心率快的患者通常都缺乏运动,体型也比较胖,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饮食方面要坚持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的饮食习惯,然后结合体育锻炼,慢慢的血压和心率都可能会有所改善。
二服用药物:如果心率实在降不下来,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启动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既能降低血压又能控制心率。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等。
总之对于高血压伴心率快的朋友,不但要把血压控制好,而且也要把心率控制好,这样双管齐下,会更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