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这个数才算是肥胖 科学减重应该这样做
如今,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高流量词汇。同事聚会聊天,无论胖瘦,控制体重都是永恒的话题;搜索减肥,网络上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法可达数百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减肥之路。但是,你是真的胖吗?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减肥这件事。
肥胖有哪些原因?为什么需要减肥?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摄入的热量大于了消耗的热量。摄入的热量太多,简单来说就是吃得太多了,实际所摄取的热量需要远远大于了机体正常所需,于是就变成“多出来”的体重储存下来。另外,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现代职业和家务劳动量减轻,人类的活动量越来越少,消耗的少了,由此“省”下的能量也变成了“多出来”的体重。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遗传因素,身体成分,情绪性格,环境温度等都对机体的基础代谢有所影响,从而对体重产生影响。
减肥,用医学的说法是肥胖的营养治疗。而什么是肥胖呢?书本上的定义是,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体重过重,体脂过多。调查发现,肥胖和死亡率会有着明显的关系,当同样身高下,人们的体重越重,死亡率就会越高,肥胖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原因就是肥胖会增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的危险性。所以,把体重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
在临床上使用BMI指数来判断肥胖,BMI指数的计算方法是:BMI=体重(kg)÷身高2(m2),比如小明身高1.6m,体重52kg,那么小明的BMI就是52÷1.6÷1.6≈20.3kg/㎡。那么,小明的BMI是20.3,他胖吗?在中国,对于肥胖的分级如下:
由表格可见,小明属于“不胖”的范畴。
减肥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医学减重?
减肥的方法是因BMI而异的,当BMI(kg/㎡)在24-28之间,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可以通过一些基础治疗方法来减重,具体包括饮食、运动、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而当BMI(kg/㎡)在28-35之间时,基础治疗无效,则需要前往医院的相关科室,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个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当BMI(kg/㎡)≥35,并存在危险因素时,更可以进一步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肥胖。
BMI正常代表不需要减肥吗?
其实也未然。我们还需要测量一些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当然这需要前往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做一个全面健康体检。常见的包括腰围,身体成分分析,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然后会询问家里人的患病情况,有无遗传病以及自己平时的饮食,运动习惯,从而综合评估关于肥胖以及会不会得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风险。然后还要看看自己的意愿,对自己身体的要求,从而得出一个个体方案。
如何科学减重?
如果没达到前往医院减肥的标准,但还是觉得自己胖,应该怎么科学地控制自己的体重?
首先,先评估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才能保证规律的进餐,规律的进餐才能保证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改掉自己随心所欲进食的习惯,在每天固定时间进食,从而再固定地减少进食量。然后,养成一个定期体检的习惯,每年定期对身体做一个健康评估,看自己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减重计划。最后,加强锻炼配合科学的饮食计划,可以有效减重。
在完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想要达到真正“减重”,还是需要很大运动量的。距相关研究提示,想达到减重,需要每天运动消耗500kcal(女性)或者700kcal(男性),3个月左右才可以减重5%-7%。可以理解为,在跑步机上以10km/h(6mph)的速度跑1小时,对于体重50kg的人可以消耗500kcal,对于体重70kg的人可以消耗700kcal。另外,运动不仅可以减肥(减低体重),而且减少了减肥过程中肌肉的流失,可以让身体成分更健康。
如果不爱运动,又想苗条,可以在保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短期内采取低能量平衡膳食或者轻断食模式。
在2017年中国的肥胖率已经高达12%,肥胖人口自然也是全世界首位,青少年肥胖问题也日益严峻,但是,由于不科学减重导致患上抑郁、厌食症的患者也比比皆是,希望借由此文,能让大家对自己的体重管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读:经常去健身房的人,健身教练总会拉着你做一个测试:BMI测试。
BMI究竟是什么鬼?按照BMI减肥到底靠谱吗?
体重指数(BMI)是通过身高和体重来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三十年代。尽管BMI的普及程度很高,但现在人们却认为这种衡量体质的方法并不准确。
如今,BMI的替代品终于出现了,它解决了BMI最严重的问题。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一组研究人员提出了身体体积指数(BVI),这个新指标能改进我们衡量体质的方法。BVI其实就是身体总体积和腹部体积的比例,可以自己动手计算,也可以用应用程序计算。
体重指数指的是身体质量指数,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分析。体重指数的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我国的参考标准是,体重指数<18.5,是偏瘦,体重指数在18.5~23.9,是正常,体重指数≥24,是超重,体重指数在24~26.9,是偏胖,体重指数在27~29.9,是肥胖,体重指数≥30是重度肥胖。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及骨骼的发育,如果发展为肥胖症就会更严重。
梅奥诊所的预防心脏病学研究员Jose Medina Inojosa表示,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腰围确实能提供关于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大量的腹部脂肪会增加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012年的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超过34万欧洲人的数据,并发现腰围长(男性腰围超过101.6cm;女性腰围超过87.63cm)的超重者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几乎和肥胖症患者相同。
BMI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就在于没有考虑腹部脂肪,而只考虑到了身高和体重。因此根据BMI来衡量,某些肌肉量大而又很瘦的人会进入“超重”行列。
科学家仍然无法确定腹部脂肪过多会有损健康的原因,但他们认为,这和内脏脂肪干预脏器运作的方式有关。
BMI无法完美衡量人的体质,更完善的衡量标准应考虑到腰围。2005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就指出:“衡量健康状况的重点不在于你有多重,而在于你的腹部有多少脂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非常的常见。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的人要注意减肥,但是减肥速度也不宜过快。一般来说,每个月减肥体重下降1~2斤是比较正常的。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对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快速减肥的方法就是主要通过一些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减少热量的摄入量,尤其是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及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是不可以吃的。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妙手医生提示:减肥一定要在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可以通过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外要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多少斤才算胖?最新肥胖标准出炉,不符合别着急减肥!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肥胖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导致无论何时何地,不管肥的瘦的都喊着自己需要减肥。那么关于肥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大多数人都是把体重当成定义肥胖的标准,认为过了100斤就是胖子了,但忽略了身高或体脂等这些比值。大多数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下面,小编有几条常见的小方法可以作为关于肥胖的判定标准,帮助我们进行自测。
肥胖的标准有哪些呢?
一、BMI值
检测是否肥胖的方法比较多,其中,BMI值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肥胖指标,它的算法比较简单: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目前我国成人正常的体重指数范围为18.5—23.9。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4,判定为超重,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7才视为为肥胖。
二、腰围
一个人的腰围也可以作为判断肥胖的依据,因为腰围能大致反映一个人体内脂肪分布状况,可作为用于检测人们是否属于中心性肥胖的一个判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正常腰围应小于95cm,女性的正常腰围应小于80cm。如果超过了这个指标,就可以初步判断为肥胖了。
三、腰臀比
除了腰围还有一个判断肥胖的重要指标,就是臀腰比了。算法也很简单,臀腰比=腰围/臀围,一般情况下,亚洲男性的臀腰比小于0.9,女性的臀腰比小于0.8的,若大于这个数,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
四、体脂率
脂肪量在全身重量中的占比,一般的分析仪器有人体成分分析仪或皮脂厚度计等。正常情况下,男性体脂率应在25%以下、女性体脂率应在30%以下,若体脂率超过了,则可视为肥胖病。
上文小编一共给朋友们介绍了四条关于肥胖的标准,大家可以自行测试自己的体重处于什么状态,如果体重开始超过标准状态,朋友们应正面看待并积极控制。避免放任不管,成为肥胖人士,对身体健康或生活造成影响。若真的形成肥胖,也应避免过度节食来减肥,会损害身体健康。
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多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平时可根据以上标准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节制,能有效避免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