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主诉(肥胖症的病例分析)

文章目录: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体重增加30斤!竟是这病惹的祸

来源:钱江晚报

一个17岁的中学生捂着肚子喊痛,

你首先想到的是?

高二少年超超(化名)前不久“肠胃炎”,在社区卫生院挂了三天盐水,不仅没见好转,腿都“挂”肿了,体重还增加了30斤。这奇怪的“肠胃炎”最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出原形,竟是肾病综合征,为啥肾病会导致腹痛?为啥小小年纪就得了肾病?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

挂水到腿肿还未好转

17岁的超超是杭州某中学高二学生。前不久,超超在体育课后觉得肚子隐隐作痛,刚开始以为是运动后喝了冰饮料导致的肠胃不适,便没当回事。直到第二天起床准备上学,腹痛还未好转,超超便跟妈妈说了。

“平时早饭要按时吃,不要经常买饮料喝,那都是添加剂,渴了就多喝热水。”超超妈妈下意识地认为超超这是胃痛,伴着唠叨,给超超塞了几颗胃药到书包里。

在学校里,超超吃了胃药后腹痛并未好转并且变得更加严重,便打电话给超超妈妈,妈妈带着超超到了社区卫生院。

卫生院觉得超超很有可能是肠胃炎导致的腹痛,便开了三天护胃、止痛的盐水。

“妈,我还是觉得肚子痛,并且我洗澡的时候发现我两条腿肿起来了。”三天盐水挂完后的当天晚上,超超捂着肚子还是喊痛,为此,超超妈妈带着儿子驱车前往浙大一院。

几个关键症状抓“病因”

最终竟是这个器官出问题

“医生,我儿子肚子痛快一周了,盐水挂得腿都肿了还是不见好。”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对超超做了一系列检查当下就排除了急腹症,所谓急腹症就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的症状。最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溃疡性急性穿孔等疾病。

“喂,肾脏病中心吗?急诊外科诊间有个17岁的高中生患者主诉腹痛,并且腿肿、阴囊肿,血肌酐高,急诊CT显示肠道胰腺水肿,请帮忙过来看看。”急诊科医生拿到超超的血液报告后,立即给肾脏病中心当晚值班的

二唤医生周静怡副主任医师打了电话,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立即赶到急诊科。

“血白蛋白15g/L,血肌酐110umol/L。”看到这个指标的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皱起了眉头,“除了肚子痛和肿,有没有其他的变化?”超超和妈妈被问得一头雾水,表示好像没什么,“比如最近体重有没有增加很多?小便里有没有泡泡?嘴巴干不干?”

“哦!都有都有哎!”这时,刚好超超的急诊尿常规结果出来显示尿蛋白 。

您孩子这个肚子痛不是肠胃炎,而是肾病综合征。”听到这里的超超妈妈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一直强调自己儿子平时身体健康并且年纪轻轻怎么会有肾病。

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耐心解释,肾脏原本是排除毒素的器官,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发生了病变,在排除毒素的同时,大量人体有用白蛋白也从小便流失,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而一旦血液中的白蛋白变少,血液里的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随之也会流失到组织间隙,比较常出现在下垂部位比如下肢、阴囊,也可以出现肠道、胰腺等水肿,有部分年轻病人会因为胃肠道水肿痉挛出现腹痛,这时就很容易被当做胃肠疾病以及胰腺炎诊治,超超就是这样的情况。

警惕这种肾病疾病很有迷惑性

不及时治疗很危险

“超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表示,超超目前血肌酐已经升高,存在急性肾损伤,并且需警惕因血液浓缩、血白蛋白降低而增加的血栓风险。

超超当即被收住在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程军主任医师医疗组。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青少年肾病综合征有时确实有较强的迷惑性,他们临床上见过不少像超超一样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因为腹痛、胰腺水肿经常被当做胃肠疾病或者胰腺炎进行治疗。

但至于超超为什么年轻轻轻就得了肾病综合征,程军主任医师表示肾病综合征病因太复杂,目前还不清楚。

“肾病综合征需要及时治疗,尤其在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情况下,要及时识别急性肾损伤原因。像超超这个患者,口干、血压低,明显容量不足,所以虽然他水肿非常严重,体重比平常增加了将近30斤,也不能盲目利尿,反而要先补液扩容。”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除了急性肾损伤之外,肾病综合征还易发生血栓栓塞,超超入院后出现了胸闷、一过性氧饱和度下降的疑似肺栓塞情况。

经过及时治疗,超超的肾功能在入院三天内就恢复正常,体重在入院十天内下降14公斤,恢复到接近病前水平,复查血白蛋白回升、尿白蛋白减少。“虽然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行肾穿刺活检来明确具体疾病分类,从而指导治疗。但对于超超这种起病急骤、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的青少年患者,从专业角度和家属意愿考虑,可以暂时不做。根据经验基本可以判断他是一种叫微小病变型肾病的毛病。

如果从一开始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后面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那么就会强烈建议患者做个肾穿明确一下了。”程军主任医师嘱咐超超出院后继续服药,定期复查。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胡枭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子宸

肥胖致痿,化痰汤治之,减重21千克,痿症自愈

患者曹先生,28岁,主诉肥胖,阳痿。

患者从事餐饮行业,常常暴饮暴食,活动量少,肥胖多年,多次尝试节食、运动、服用药品减肥,但始终效果不佳,且有时反弹更为厉害。

胸闷,多痰,肢麻,不举,靠××药勉强维持,逐渐药物无效,现求中医诊治。

面诊时,见患者形体肥胖,面色晦暗,面容疲惫,患者告诉我,他的身高1.8m,体重已达120kg,自己常常感觉胸膈痞满,痰多,头晕,手脚发麻,怕冷,舌暗,苔白腻。脉细弱。

诊断:肥胖,阳痿。

辩证:痰瘀互结,命门火衰。

治法:涤痰化瘀,温肾振痿。

药用:制半夏,制南星,竹茹,枳实,猫爪草,鸡血藤,桃仁,肉桂,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蜈蚣,乌梅,炙甘草。

上方用7剂,胸闷、痰涎、畏寒减轻,二便通凋。调方续服7剂,面色润泽,手脚发麻、怕冷消失,体重减轻5kg,阳事渐兴。调方续服14剂,体重又有减轻4kg,阳事已如常人,调方续进以减重。

进退2月,阳事如常人,合计减重21kg。若身体康健、气机通畅,则减肥更为容易,患者停药后控制饮食,结合运动锻炼,体重持续减轻,今年初再见,已是体格健壮的小伙子。

此例病机如何分析?

1.脾失健运——嗜食肥甘之品,酿湿生热,久而化痰,痰浊留驻则成肥胖之躯。

2.气血阴阳虚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患者体胖而活动不利,运动量不足,则气血阴阳虚衰。

3.血行涩滞——气血阴阳虚衰,则推动血液流淌之力不足,血流涩滞,则更易与痰瘀互结,以至于加重肥胖。

4.肾精失养——脾胃虚衰,气血化生不足,后天无以充养先天,故而肾精不足,宗筋无肾精充养则不荣,而成痿证。

总而言之,阳痿之根在脾、肾,在痰瘀,治宜涤痰化瘀,温肾振痿。再看此方用药解析:

1.燥湿化痰

南星燥湿化痰,半夏既可燥湿化痰,又可降逆和胃,使胃气和降则生痰无源,二者常相须为用。

2.活血化瘀

鸡血藤、桃仁活血化瘀;猫爪草化痰逐瘀,理气开郁。

3.理气开郁

竹茹清热祛湿,化痰除烦止呕;枳实行气消痞,降气化痰,结合竹茹,清热化痰之力大增。

4.补肾起痿

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补肾填精,助阳道而能起痿;肉桂辛温大热,可温经通脉,蜈蚣性善走窜,搜风通络,又是辛温纯阳之品而能振阳起痿;

5.滋阴润燥

乌梅味酸收敛,可防祛痰理气药温燥辛散而伤阴;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燥湿化瘀,活血化瘀,温补肾阳,通络振痿之功。 #健康科普大赛##男性健康#

哲学中医 | 胖生“百病”,多法齐用

开栏语: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哲学来解读中医,通过中医来验证哲学。通过本专栏定期文章的推送,希望让中医从业者开拓思维,提高临床水平。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 范冠杰

引言

当前,全球约40%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根据最近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肥胖增加多种慢性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焦虑抑郁、骨关节疾病等,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因此,有效控制体重十分重要,可积极防治相关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范冠杰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治疗肥胖的临床经验丰富,采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纯中医方法治疗肥胖,临床效佳。让我们来看一个减肥的案例。

验案举隅

梁某,27岁,男,于2022年1月6日就诊。

初诊:

主诉:形体肥胖,平素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不节制,喜肥甘厚味,平素运动时间少,因肥胖、工作压力等原因时常情绪不佳。身高:173cm,体重:138kg。

就诊时症见:形体肥胖,情志不畅,胃纳好,眠一般,二便如常,舌红,苔黄腻,脉沉紧。

诊断:中医:肥胖(湿热内阻);西医:肥胖症

治法:清热祛湿

治疗措施:

1.生活方式宣教,保持每日运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2.制定治疗目标:标准体重=身高-105,即68kg。

3.中药:

苍术10g,黄柏15g,薏苡仁30g,车前草30g,绵茵陈30g,丹参30g,牡丹皮30g,赤芍30g,白术30g,野菊花30g,虎杖30g,甘草5g。共14剂,日一剂。煎服法:用4升药煲,放3升水,煮1小时,剩2升药液,频频代茶饮。

二诊:2022年2月17日。服用上方后体重下降14.5kg,情绪较前好转,纳眠可,小便可,大便质烂,无黏滞,舌淡红,苔黄微腻,脉沉紧。

考虑湿热减轻,气血运行得复,但为免祛湿伤津,故加生地30g生津润燥。共14剂,日一剂,煎服法同前。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鼓励患者增加运动量。

三诊:2022年3月3日。体重继续下降,共减重18.5kg,减重后情志舒畅,恢复自信,纳眠可,二便如常,舌红,苔薄黄微腻,脉沉紧。

病机不变,上方加柿蒂10g降胃气调畅气机。共14剂,日一剂,煎服法同前,维持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随访:患者定期在范冠杰教授门诊治疗,服用中药半年,维持饮食及运动治疗,体重下降至96.5kg,共减重41.5kg。嘱患者继续坚持治疗,目标体重控制在68kg以下。

按语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对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目前西医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但缺乏针对病因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在治疗肥胖方面理论丰富、疗效显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肥胖的发病并非单一因素,临床病因病机存在复杂性,且在诊治过程中病机时常出现变化。因此临床治疗要扣准肥胖的直接病因、关键病机,抓住病因、病所、病机即可把握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范冠杰教授治疗肥胖的临床经验丰富,并提出“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强调运用多维度、多层面及动态视角去观察、辨析、把握、干预复杂恒动的疾病特征,要变中有守、定中有动地动态把握疾病核心病机的演变规律。根据对既固定又演变的核心病机的把握,从而有规律地使用相应的药串来治疗。

本案患者长期过食肥甘,胃纳太过,脾运不及,壅滞中焦,形成中满,湿浊内停,加之情志不畅,郁而化热,形成湿热内阻。发病的关键是饮食不节,因此首先要与患者积极沟通、宣教,制定科学、执行性强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并确定治疗目标,即范冠杰教授常用的“双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降低规定的体重,这不仅让患者有治疗的方向,同时也是对患者的强化管束,避免长期的治疗中患者懈怠引起体重的反弹。

中医的辨证治疗立足于核心病机——湿热内阻。中药处方以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柏、薏苡仁、车前草、茵陈、野菊花、虎杖清热利湿解毒,丹参、牡丹皮、赤芍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在后续的治疗中,紧抓核心病机,根据患者证候的变化,动定结合,序贯辨证调整治疗药串。本案患者关键环节是湿浊内停,郁而化热,“审因论治”,治疗首要解决湿的问题。三焦是水液代谢通道,其运转需要上焦宣发、中焦运化、下焦通利、温煦。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范冠杰教授鼓励患者加强运动,目的是通过运动达到上焦宣发的作用,配合代茶饮的方法服用中药健脾清热利湿,使湿浊从二便分消而去。通过三焦水液代谢运转,使内停之湿浊渐去。格物致知,审查病因病机,抓住主要矛盾,围绕核心病机实施饮食、运动及中药治疗,多管齐下,实现长程有效的体重控制。

范冠杰教授强调肥胖的临床辨证治疗必须要坚持遵循疾病变化的自身规律,动态把握病机特点,采用科学、简便易行且与核心病机对应的治疗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执行个性化的整体诊疗方案和长期的疾病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哲学中医 | 调经减重见成效,“动-定序贯”治多囊

哲学中医 | 健脾疏肝畅情志 动定序贯消结节

哲学中医 | 先难后获施仁术,动定序贯起沉疴

医学指导:

范冠杰,省级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教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亚甲炎等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出诊时间

出诊地点

周二下午(13:30-16:00)

大德路总院

周四下午(13:30-15:30)

芳村医院

周日下午(13:30-15:00)

固生堂门诊部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涌岸街36号

固生堂悦心门诊部:广州市越秀区长堤大马路99号中庸金寓4楼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一书,就是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主流的哲学思维方式,探讨中医理论的重塑和构建,是中医理论突破的全新尝试,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鲜活范例。《哲学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并指导临床运用,本书系统阐述了范冠杰教授的临床医学思想,也是范教授临床经验之总结。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姚佳 卢绮韵

执行编辑:曾梦芸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