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定义)

文章目录:

#我的健康十八式# 【小儿单纯性肥胖的病因】

能量摄入过多 

能量摄入过多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十年,食物的种类和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快餐、膨化食品、煎炸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过多,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儿童肥胖。另外孕母摄入过多,选择性剖宫产兴起,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增多。

活动量过少 

电子产品的流行、久坐(玩电脑、游戏机以及看电视等)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引起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遗传因素 

与环境因素相比较,遗传因素对肥胖的作用更大。目前研究认为,人类肥胖与600多个基因、标志物和染色体区域有关。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双亲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率约为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其他 

如进食过快,或饱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父母大吃大喝的饮食习惯以及“吃得多才能长得壮”、“越胖越健康”的错误观念,均可导致小儿的过食行为。

肥胖的孩子也是脾虚?听听医生怎么说

小雄的体重明显超标,被诊断为“肥胖”。医生在指导饮食、建议锻炼的同时,开具了一张中药处方。妈妈看着处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提出了心中的困惑,这些都是健脾胃的药啊,孩子已经很胖了,为什么还需要健脾胃呢?健脾后不是更能吃了吗?医生解释道,肥胖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脾虚惹的祸!

95%~97%肥胖患儿均属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出生体重过大或小于胎龄等。中医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痰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古人云“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有痰”,均提示肥胖症的体质特点在于“虚”,是由于脾肾脏腑虚弱,津液失常,痰湿、膏脂内停,停于皮下则出现肥胖。由于脾虚导致肥胖的患儿常常表现为形体臃肿肥胖,自觉肢体困重,嗜睡多汗,乏力少动,腹满,挑食、偏食,尿少,便溏,或者大便黏腻粘马桶,舌淡胖。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饭量不大,但体重却居高不下,喝口凉水都长肉的体质。所以,脾虚除了传统意义上可导致形体消瘦、生长发育落后外,还能导致水湿停聚,体态肥胖的“虚胖”。这类患儿导致脾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给孩子进食过多肥甘厚腻之品,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即古人所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虚所导致的肥胖除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外,中、重度肥胖儿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调理中焦脾胃,化湿祛痰为原则,达到减食而不厌食,减肥而不腹泻,减体重而不减力的目的。相比较药物治疗,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等。肥胖治疗的关键重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高热卡食物摄入量,持之以恒。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陈自佳 主任医师吴力群)

来源: 光明网

“白白胖胖”的孩子,要小心儿童肥胖病的危害

“健康无锡”融媒体健康科普第19期

过去形容一个孩子身体健康我们都会用一个词“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就连称赞成年人可爱,我们都会说你有点儿“婴儿肥”。但是“白白胖胖”真的就是健康的吗?今天我们有请到了无锡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旭跟我们一起聊聊

小编问:徐主任,孩子胖胖的,就代表很健康吗?

徐主任:目前城市人口中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及心血管病;而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是由肥胖所引起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特别工作组主席詹姆斯教授近日曾指出,“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

小编问:看来肥胖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那么孩子胖单纯就是吃得好吗?

徐主任:儿童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在单纯性儿童肥胖症中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医学界在动物实验中认为肥胖与基因有关,而在人类未得到证实。肥胖小儿往往有家族发病史,如果双亲均肥胖,其子女肥胖的发生率可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其子女约有40%-50%发生肥胖。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教育水平、行为方式等。

小编问:那么多胖算是肥胖病呢?儿童肥胖又有什么危害呢?

徐主任:肥胖症是指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当全身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大于25称肥胖(obesity)。没有明显发病原因者又称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以身高、体重超过参照人群值20%作为诊断肥胖的界值点。

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最主要的八大危害分述如下:

1、肥胖儿童血脂高,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2、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

3、肥胖儿童易诱发脂肪肝

4、肥胖儿童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5、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

6、肥胖儿童有高胰岛素血症

7、肥胖儿童性早熟

8、肥胖儿童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本期内容健康知识由无锡市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徐旭提供。

来源: 无锡交通广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