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肥胖是怎么回事(越发肥胖)

文章目录:

你发现了没有,现如今胖人越来越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很多人胖

文 | 外科杨医师科普说

编辑 | 外科杨医师科普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胖”这件事,早就不是个别人的烦恼了。你随便走进一个饭局,总有几个人拍着肚子感叹:“哎呀,我最近又胖了!”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现在胖人越来越多?是饭菜变香了,还是体重秤的阴谋?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人“沉重”的话题!

1. 你以为是吃多了?其实是“吃错了”!

“胖,就是吃得多呗!”错!现在的“胖”,不只是饭量的问题,而是“吃错了”的锅!你看看现在的外卖,高油、高糖、高盐,简直是“热量炸弹”!再加上各种奶茶、炸鸡、烧烤,吃一顿,热量能顶两天。嘴巴享受了,肚子遭罪了!

而且,现代人喜欢吃精加工食品,比如白米饭、白面包,血糖飙升比坐过山车还快,胰岛素一分泌,脂肪就开始疯狂囤积。想减肥?先把精制碳水“控”住!

2. 运动?不存在的!“躺平”才是主流!

以前的人,走路上班、下地干活,天天动个不停。现在呢?能坐绝不站,能躺绝不坐!上班坐着,回家瘫着,运动量少得可怜。别说跑步了,连去楼下买瓶水都嫌累。这样下去,脂肪不囤积才怪!

而且,不运动不仅容易胖,还会导致肌肉流失,新陈代谢下降。代谢一降,哪怕你吃得不多,也容易长胖!所以,别躺了,起来动一动吧!

3. 熬夜=“肥胖制造机”!晚睡的人更容易胖!

“晚上不睡觉,白天起不来”,现代人的作息越来越像夜行动物。但你知道吗?熬夜不仅伤肝、掉发,还会让你更容易胖!

熬夜会影响“瘦素”分泌,让你更容易饿,食欲大开!而且,夜里代谢变慢,吃进去的热量更容易囤积成脂肪。所以,夜宵一顿,胖三斤不是吓唬你!想要瘦?先把作息调整好!别再熬夜刷剧、打游戏了,早点睡,身体才会乖乖帮你“燃烧脂肪”!

4. 压力大,胖更快!情绪影响体重?可不是瞎说!

“压力大就想吃点好的”,这句话听着是不是很熟悉?情绪和体重,其实关系密切!压力大会刺激皮质醇分泌,导致脂肪囤积,特别是腹部脂肪!你有没有发现,压力越大,肚子上的“游泳圈”越明显?

而且,很多人情绪低落时,喜欢用“吃”来安慰自己,甜品、炸鸡、奶茶轮番上阵,结果就是——不仅压力没缓解,腰围倒是见长了!

所以,想要控制体重,学会管理情绪同样重要!运动、冥想、听音乐,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

5. 基因也有锅?有的人天生更容易胖!

“我喝水都胖!”这句话并不是完全没道理哦!基因在肥胖中确实有一定影响!有些人天生基础代谢低,吃同样的饭,别人消耗得快,而他们更容易囤积脂肪。但别拿基因当借口!

虽然基因会影响体重,但生活习惯才是决定胖瘦的关键!只要管住嘴、迈开腿,照样能逆袭!

那到底怎么才能瘦下来?关键是这几点!

第一,调整饮食!别再沉迷高糖高脂食物,多吃蔬菜、优质蛋白,适量控制碳水,吃得对,比吃得少更重要!

第二,增加运动!每天至少动起来30分钟,有氧 力量结合,燃脂效果更好!别再找借口,动起来才是王道!

第三,保证作息!别熬夜!别熬夜!别熬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睡眠充足,激素平衡,减肥也会更轻松!

第四,调整心态!别焦虑,别急于求成,减肥是个长期战役,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结尾:胖不胖,自己说了算!

胖,不是一天吃出来的,瘦,也不是一天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坚持,改变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告别肥胖!好了,今天的“瘦身科普”就到这里了!看完记得分享给身边正在“减肥失败”的朋友,咱们一起健康瘦身,不做“快乐肥宅”!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与超重》

哈佛大学T.H.陈公共卫生学院:《营养来源:碳水化合物与体重》

国家睡眠基金会:《睡眠与体重增加》

报告称全球肥胖人口增长迅速,到2030年将超11亿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据埃菲社3月3日报道,根据3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肥胖地图》报告,到2030年,肥胖成年人数量将达到11.3亿,较2010年增长115%,而93%的国家在应对这一问题上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发布该地图的世界肥胖联盟呼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应对超重和肥胖问题,这一问题每年导致全球约400万人死亡。

报告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30亿成年人肥胖或超重,而2015年和201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0亿和16亿。

根据总部位于伦敦的世界肥胖联盟的报告,太平洋地区的美属萨摩亚是成年人肥胖率最高的国家,约占77%,而越南的肥胖率最低,仅为2%。

世界肥胖联盟主席西蒙·巴尔克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很明显,肥胖问题正在加剧。同样明显的是,许多国家并未准备好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巴尔克拉指出,肥胖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也是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驱动因素”。他补充说:“每年因肥胖死亡的人数比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还要多。”

根据报告,超重指体重指数(BMI)在25-30kg/㎡之间,Ⅰ级肥胖为30-35kg/㎡,Ⅱ级和Ⅲ级肥胖则超过35kg/㎡,这是需要手术干预的临界值。

世界肥胖联盟表示,全球有2/3的国家没有实施应对肥胖的五项关键政策或仅实施了其中的一项。这些政策包括对含糖饮料征税、对高脂肪、饱和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食品征税、对健康食品提供补贴、限制向儿童促销不健康食品以及通过税收和激励措施促进体育活动。

埃菲社3月4日的另一篇报道称,全球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预计到2050年,约60%的成年人以及1/3的儿童和青少年将面临这一问题,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疾病和早逝威胁。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份由《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合作者签署的报告警告说:“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以防止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该报告对20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调查的1990-2021年期间,25岁以上成年人以及儿童和青少年(5-24岁)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翻了一番多,2021年全球有21.1亿成年人和4.93亿年轻人受到影响。

研究强调,“全球范围内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的巨大失败”导致了这一情况。

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和政策改革,预计约60%的成年人以及31%的儿童和青少年将超重或肥胖,年轻人的肥胖率将增加121%。

预计肥胖率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非、中东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到2050年,全球1/3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将居住在这些地区。

至于成年人口,到2050年,近1/4的肥胖者年龄将在65岁或以上,这将“加剧已经超负荷的医疗系统的压力,并对资源匮乏国家的医疗服务造成严重破坏”。

1990-2021年,全球肥胖率大幅上升。成年男性从5.8%增加到14.8%,成年女性从10.2%增加到20.8%。

“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是一场深刻的悲剧,也是社会的巨大失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埃玛努埃拉·加基多在接受《柳叶刀》采访时表示。

作者强调,迫切需要制订五年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以遏制肥胖率的上升,并为2030年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作出贡献。(编译/韩超)

发胖还真有“分界线”,从这个年龄开始你的代谢“急转直下”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

目前我国有超过一半的

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肥胖会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

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说到肥胖,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一旦跨过25岁的门槛,体重管理似乎变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脂肪悄悄累积,身材线条不再像往昔那般紧致。

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说,身体在25岁后就悄然设下了一道“发福界线”?年龄真的是划分苗条与臃肿的隐形标尺吗?是不是25岁之前都可以放开了吃?

01

发胖真的有“年龄分界线”吗?

不得不说,发胖还真有“年龄分界线”。从全球相关肥胖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青、中年时期体重会逐年增加。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18~24岁的时候,肥胖率是最低的,只有22.4%,但2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而45~74岁阶段是肥胖率最高的。

△横轴是年龄段,纵轴是肥胖人群占比,可以看到25岁后肥胖率明显飙升。

我国的一项研究数据也显示,超重和肥胖的总体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趋势会有所不同,基本上也是从24~29年龄阶段开始,肥胖率增加;在中年男性(55~59岁)和老年女性(65~69岁)中达到峰值。

我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胖,实际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界线,不同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但总体来说,随着年龄增大,大家的体重都会增加。

02

为什么年纪大了容易长胖?

对比自己以前的照片,经常会发出感慨: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为什么年纪越大,人就越容易长胖呢?

随着年龄增长,吃得更好更多了

最大的改变是,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条件逐渐变好,饮食也会发生很大改变,会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加上很多人应酬也变多,大鱼大肉也成了家常便饭。高能量食物吃得多了,能量摄入也随之升高,自然就更容易长胖。

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降低了

在青春年少时,无论是身处校园,还是踏入工作岗位,大多数人日常的活动量都还算可观。可随着岁月流逝,年龄不断增长,大家渐渐适应了那种长时间久坐、几乎不动弹的生活方式。哪怕好不容易有了些闲暇休息时间,也更倾向于躺着,摆弄摆弄手机,或是看看电视,懒得起身活动 。

吃得多了,运动还少了,能量就更不能消耗掉,也就更容易长胖了。

年龄越大,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肌肉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约10%~15%的肌肉在20~50岁之间流失。

肌肉量直接决定人的基础代谢,肌肉组织是人体葡萄糖最大的消耗者,失去它就意味着体内大量的葡萄糖没了地方消耗,能量代谢速度也会大大降低。吃同样的食物,可能会有更多的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体内激素改变,让人很容易变胖

激素是体内各种新陈代谢反应的化学信使,调控着大多数身体机能的改变。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内的激素也会发生变化,同样会导致人更容易变胖。

比如,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睾酮每年以1%~2%的速率减少。睾酮调节脂肪分布,影响肌肉质量。它的减少,会使身体燃脂效率大大降低。而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也会下降,在更年期,雌激素还会出现明显下降,很容易导致腹部脂肪的堆积。

03

如何防止长胖?

实际上,我们想要的减肥,不是减骨骼、肌肉、身体水分,而是要减脂肪。因为过多的脂肪会增加疾病的风险,也使我们的身材变得臃肿。

该如何与时间对抗,保持自己的身材?

合理饮食

饮食可是关乎减肥成效的关键因素。毕竟,人体发胖的根源在于能量收支失衡,当摄入的能量超出了身体消耗的能量,那些剩余的能量便会在体内储存起来,转化为脂肪堆积。

所以,若想有效预防长胖,首要之举便是改变能量收支状况,杜绝过量能量摄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 “管住嘴”。要致力于培养长期且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举例来说,进食应当适量,减少高油、高糖这类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少喝含糖饮料,对油炸食品也要敬而远之。大家不妨参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给出的建议,精心规划每日饮食,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自身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

坚持运动

在减肥之旅中,这无疑是最为艰难的阶段,然而也恰恰是收效最为突出的环节。

积极投身运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众多层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逐步流失,脂肪堆积日益严重,新陈代谢速率也随之降低。而坚持运动锻炼,能够大幅提升能量的消耗水平,有效阻止过多脂肪在体内囤积,同时加速脂肪组织的更新换代。

不仅如此,规律运动还能够显著增加体内肌肉的比重,进而提升人体的能量代谢效率。所以,务必养成每日运动的良好习惯,建议每周至少安排三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长 。

夏天眼看就到了,

别再偷懒。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荔枝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