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区别肥胖内分泌(怎么辨别肥胖的类型)

文章目录:

女性内分泌失调,会导致肥胖哦

胰岛素和前列腺素E这两种激素都会促进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分解。糖皮质激素如果分泌多了,就会刺激大脑产生饥饿感,促使我们吃得更多,最终的结果就是转变成脂肪。 对治方法:不要盲目节食减肥,先检查内分泌水平。然后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探索“肥胖之谜” 内分泌因素及其干预方法

【来源:渭南日报】

渭南市中心医院 马英丽

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肥胖的发生不仅与遗传、饮食、运动等有关,还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肥胖之谜的旅程,寻找科学瘦身的秘籍。

和肥胖相关的内分泌因素有哪些?

内分泌系统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来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等过程。肥胖的发生与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进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血脂等。

激素分泌异常:肥胖患者常伴有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的异常分泌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进一步促进肥胖的发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系统。肥胖患者常伴有该轴系统功能失调,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进一步加重肥胖。

肥胖的干预方法有哪些?

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体重指数计算方法,将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的结果如果在24到28之间,就算超重,大于28,就是肥胖,需要及时干预,科学减重。肥胖主要是由于葡萄糖的过多摄入无法被身体快速消耗,能量过剩,从而导致胰岛素调节机制出现混乱,比如胰岛素抵抗等。因此,干预肥胖的首要工作就是快速消耗贮存在体内的能量。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科学减重的秘籍。

在日常生活中,降低高糖、高碳水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坚果等。精制食物比例降低,全麦、糙米比例增加,从而降低脂肪合成和积累,减轻肥胖。运动能够消耗能量,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游泳、跑步、骑车等有氧运动会首先燃烧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举重、俯卧撑等不但能锻炼肌肉,还能消耗能量。所以每周要坚持至少150分钟的运动,配合减脂饮食,控制体重。

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充足的睡眠、放松的精神状态等也是减重的有效手段。对于内分泌因素导致的肥胖,例如胰岛素抵抗患者,可以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增敏剂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医认为肥胖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等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埋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来改善脏腑功能、调节气血平衡,从而减轻肥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委员会发布临床肥胖定义和诊断标准

临床肥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2025年1月,柳叶刀杂志发表了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委员会发布的《临床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共识。委员会由58名来自多国、多医学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包含具有肥胖生活经历的代表,以确保纳入患者视角。本共识所有建议均获专家最高级别认可(同意率90%~100%),并已获得全球75个以上组织(包括学术团体与患者权益机构)的认可。今天起对该共识进行分享,大家共同学习。

目前基于体重指数(BMI)的肥胖评估方法既可能低估也可能高估脂肪含量,且无法在个体层面提供充分的健康信息,这削弱了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政策的科学性。本委员会旨在将临床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状态——类似于其他医学专科中的慢性疾病概念——其直接源于过量脂肪堆积对器官和组织功能的损害。委员会的核心目标是为疾病诊断建立客观标准,以辅助临床决策、优化治疗干预及公共卫生策略的优先级。

定义

·肥胖定义为以脂肪过量堆积为特征的状态,可能伴随脂肪组织分布或功能异常,其病因具有多因素性且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肥胖定义为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过量脂肪堆积导致组织、器官、个体整体功能或上述组合发生异常。临床肥胖可能导致严重的终末器官损伤,引发改变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卒中、肾衰竭)。

·临床前肥胖定义为脂肪过量堆积但其他组织器官功能尚未受损的状态,其进展为临床肥胖及多种非传染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特定癌症、精神障碍)的风险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显著增加。

诊断标准
尽管死亡风险及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可能随脂肪量增加呈连续性上升,但出于临床与政策需求,需区分临床前肥胖与临床肥胖(即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

1. BMI的应用范围:建议仅将BMI作为群体健康风险的替代指标,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筛查目的,而非个体健康评估。

2. 脂肪过量确认:除BMI外,应通过以下任一方法确认脂肪过量:

o 直接体脂测量(如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分析);

o 至少一项人体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腰高比),需使用经过验证且符合年龄、性别、种族的截断值。

o 例外情况:BMI极高者(>40 kg/m²)可直接推定脂肪过量,无需额外确认。

临床肥胖诊断:对确认肥胖者(即存在脂肪过量,无论是否伴器官功能异常)需评估是否符合以下至少一项核心标准:

o 器官或组织功能损害证据:通过体征、症状或诊断性检查证实肥胖导致一个及以上器官系统功能异常;

o 年龄校正的日常活动显著受限:反映肥胖对行动能力、基础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如厕、进食)或两者的特异性影响。

管理建议

临床肥胖患者:应及时接受循证治疗,目标是改善(或尽可能实现缓解)肥胖临床表现并预防终末器官损伤。

临床前肥胖人群:需进行循证健康咨询、长期健康状态监测,并根据个体风险水平采取适当干预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政策建议

决策者与卫生部门应确保临床肥胖患者公平获得现有循证治疗资源,其优先级应与慢性、潜在致命性疾病患者的医疗权益一致。

针对群体肥胖发生率的公共卫生策略须基于当前科学证据,而非归咎于个人责任的未经验证假设。

体重偏见与污名化是有效防治肥胖的主要障碍,医护人员与政策制定者需接受专项培训以应对此问题。

文献来源: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25,13(3):221-262.

doi: 10.1016/S2213-8587(24)00316-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