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日丨传统中医有这些减肥的妙招
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据了解,目前我国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已超过50%。肥胖不但有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2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疾病相关。
为了减肥不少人使出了各种方法,有的节食,有的吃药,还有的手术等。那传统的中医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肥?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医特色专病整合门诊的陶陶医生为大家支招。
判断自己是否超重或肥胖,在医学上通常使用体重指数(BMI)作为衡量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BMI是基于身高和体重计算出的指标。BMI=体重(kg)/身高(m)²。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24kg/㎡≤BMI
其实,中医对肥胖的干预方法有很多,在针灸上可采用火龙灸。火龙灸,是因其在督脉上施灸的过程,好似一条火龙盘旋在背后喷云吐雾而得名。中医认为多数肥胖的产生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有关,当脾虚、湿盛、痰湿阻滞聚集于体内,日久不化,就会聚为膏脂。火龙灸具有温、通、调、补四大功效,可激发人体经络,振奋阳气,强壮元阳、疏通气血,改善脏腑气血运行状态,从而起到减重祛湿的功效。
中药:中医认为,脾虚与痰湿是肥胖发生的主要病因,此外还与年龄、体质、饮食、情志、劳逸因素有关,调理肥胖的方法多种多样,病位多在脾胃,与肺、肾、肝关系密切。准确辨证,可采用中药汤剂或代茶饮的形式服药,有利于恢复脏腑功能状态。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学的延伸和发展,是以中医及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症状及不同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将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或胶原蛋白线埋入人体特定穴位和区域后,通过柔和、缓慢、长久、良性的穴位针感刺激,激发经络之气,协调人体机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手段和方法。
拔罐: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拔罐疗法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分理肌腠进而调和脏腑的功能,通过罐体边缘及负压吸吮牵拉并循经感传,以达脉道通、虚实调、血气行、阴阳平和,促进多余脂浊消散的目的。
耳穴压豆:小耳朵藏着大秘密,耳朵上分布着93个耳穴。耳穴压豆即是通过在耳廓上特定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刺激耳部穴位,从而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减肥塑形通常选用下屏(饥点)、胃、大肠、三焦、腹等耳穴,三餐前半小时刺激贴压的耳穴达到控制食欲的作用。
顽固性肥胖,无非是脾虚湿盛了,健脾利湿很关键!
大家好,我是中医从医生。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门诊中我常用的一个治疗顽固肥胖的方子。
见方:白术、茯苓、泽泻、山楂、荷叶、陈皮、黄芪、决明子、薏苡仁、丹参。(请注意,一人一体质,具体使用需根据个人情况辨证施治!)
作用:健脾利湿、消食导滞、益气减肥
那肥胖与脾虚湿盛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滋养全身。一旦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便无法有效排出,聚而成痰,流注于体内,形成肥胖。
所以,肥胖之症,多责之于脾。脾喜燥而恶湿,若脾虚不运,则湿邪内生,湿性重浊黏滞,最易阻滞气机,使得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加剧肥胖问题。
应该怎么办呢?
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此四味皆为健脾利湿之佳品。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兼能清热排脓。
四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之功,使水湿得以排出,体重自然减轻。
肥胖之人,往往食欲旺盛,饮食不节,导致食积胃肠,形成痰湿。
山楂、荷叶、陈皮三药,既能消食导滞,又能行气化痰。
山楂消食化积,尤善消油腻肉食之积;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善治肥胖之症;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湿之要药。
三药并用,消食导滞,化痰行气,使体内痰湿得以化解。
黄芪、决明子二药,一补气一清热,相辅相成。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促进水湿代谢;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能清除体内热毒,改善便秘症状,有利于减肥。
丹参一味,活血化瘀,能改善因肥胖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全方以健脾利湿为核心,兼以消食导滞、益气清热、活血化瘀,多管齐下,使肥胖之症得以根本解决。
【案例分享】
商女士,身高152,体重138斤,伴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部油腻、下肢水肿等症状。曾多次尝试减肥,体重几乎没什么变化。
我看她,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综合辨证属于脾虚湿盛型肥胖。
在刚才方子基础上加减,水冲服,早晚各一剂。同时,嘱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三周后,反馈食欲减小了,腹胀便溏症状减轻,体重有下降。
坚持调理了3个多月,体重降至108斤,腰腹明显变细了,身体也没有不适了。
停药后坚持运动、合理饮食,随访体重未反弹!
顽固肥胖、减肥难?中医靠这几味药,降脂减肥,脂肪肝消失!
很多人一直在减肥的路上,减了又胖,胖了又减,始终没有办法维持理想的身材,这是为什么呢?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减肥方法,导致越减越肥。有些人通过节食控制热量摄入,有些人通过服用减肥药尝试排出体内的脂肪。这些方法看似合理,减少摄入,增加排出,但实际上只是治标不治本。为了真正实现健康减肥,我们需要从中医的角度去理解和调整。
分享一则我门诊上的医案,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医如何健康减重不反弹!
患者20岁,身高177cm,体重90kg,近两年内才发胖。
家长带着孩子找到我时,整体看着又胖又虚,孩子一进门就想找地方坐下,细问得知,孩子因为刚上大学没有家长管束,整天和同学熬夜打游戏,白天睡觉,整个作息都是颠倒来的。家长补充其他情况,孩子早上口干口苦,脸上爱长痘,尤其是唇周附近,平时总感觉燥热,夏天要比一般人更怕热,喜欢喝冷饮吃西瓜,不爱喝白开水,医院确诊有脂肪肝,血压稍微有点高。
了解完这个患者的所有情况后,我随即写下了一张方子,包括:荷叶、苦丁茶(另泡)、山楂、决明子、绞股蓝等。
半个月后复诊,患者体重下降了9.5斤,身体感觉舒服了很多,血压稍降。
嘱咐他继续坚持用药,平时适当锻炼,一个月后体重下降了13斤,脸上的痘痘也改善了很多,怕热的情况也轻了,血压正常了。就这样又过了半月,患者去医院检查脂肪肝也消失了,可把小伙子开心坏了。
中医减重这么有效其中有何道理?先来看方子。
方子中的荷叶---可以清热利湿,有降脂的作用,但是寒性比较强,体寒的人不建议。
苦丁茶---可以去口臭,降三高、降肝火,减肥瘦身,又被称为“南方人参”,让患者单独泡水减重效果更强。
山楂---可以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
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脂减肥的作用。
绞股蓝---可以补气血、补肝健脾、降脂减肥,可用作代茶饮。
以上说的几种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药材,中医解决肥胖问题的时候,需要根据体质辨证,多种药材搭配使用才会有效果,这也是本案中患者能减重这么多的关键所在。